榆林產婦墜亡事件反思:如何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

2020-12-23 輿情頻道

近日,陝西榆林產婦墜亡事件震動輿論場,婦女、醫療、法律等各個社會圈層紛紛就此發表觀點,討論產婦要求剖宮產被拒絕的是是非非,進而演化至產婦生產方式選擇、女性人身權益保護、手術籤字制度改進、醫療法律法規完善等。本公號特邀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四位輿情專家對此進行深度剖析。

 輿情概述

2017年8月31日20時許,在陝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住院部,一產婦從5樓墜下身亡。據媒體披露,因疼痛難忍,原計劃順產生產的產婦馬某曾多次提出剖宮產要求,未獲同意。對此,產婦家屬和醫院方各執一詞。院方聲明表示曾多次建議剖宮產,均被家屬拒絕。家屬則稱,曾兩次提出剖宮產,醫生說不用。目前榆林市衛計局和公安部門已介入事件調查,警方已排除他殺。

根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數據,截至9月6日,「榆林產婦墜亡」相關網絡新聞資訊達941篇,微博6052條,微信文章313篇。

輿論傳播各渠道分布情況

輿情脈絡

專家解讀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中的網民情緒演變

第一階段:哀悼生命,呼籲追責。據觀察,榆林產婦墜亡事件最早出現在9月1日,相關報導發出後引發第一輪關注熱潮。在此階段,此事件僅為一個區域性公共事件,輿情擴散範圍仍然以榆林市本地為主。網民們為產婦感到嘆息,一些網民開始質疑為何「一屍兩命」,應當好好調查一下。

第二階段:產婦墜亡,家屬與醫院都難辭其咎。9月3日相關輿情迅速升溫,並成為全國性熱點事件。而網絡上對此事件的討論也繼續深入。有感嘆產婦家屬有問題,也有網民質疑醫院方面難辭其咎。

第三階段:討論如何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9月4日,網絡上出現關於「順產還是剖腹產誰說了算」問題的大討論。對此,有法律人士認為:專業的事要聽專業人士的意見。該順產還是剖宮產,醫生有建議權,孕婦有決定權,家屬有知情權。

第四階段:女性的生育自主權該如何保證?9月5日,相關輿情繼續升溫。網絡上對醫院方面的質疑與指責聲音逐步消退,對產婦家屬的指責則日益增多。輿論的焦點則逐步轉向如何保證女性的生育自主權的問題上來。(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醫院方面的處理有速度有章法有效果

「榆林產婦墜亡的悲劇引發網絡關注。一起典型的醫患關係輿情,並未發展成對醫方的盲目指責和網絡暴力,涉事醫院的合理應對發揮重要作用。從9月1日事件曝光到9月5日大範圍的網絡討論期間,院方通過官方微博於3日、5日兩次發布情況說明,相繼提供經家屬籤字的知情同意書、護理記錄單等醫療記錄文書,詳述事發經過,並於9月6日凌晨公布事發前監控視頻。同時針對網絡質疑點一一作出回應。整體來看,信息發布詳實、證據鏈條完整、回應質疑及時,體現出院方直面輿情的態度和意識,良好的媒介溝通素養。

此外,從梨視頻等相關報導中可見,醫院方面的新聞發言人或宣傳部門負責人均有出面接受媒體採訪;院方在事發後主動報案聯繫警方調查的細節也表明,醫院方面的處理有速度有章法有效果。由於院方在整個事件中始終保持公開透明,不捂不拖不迴避,有效防止輿論走偏,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輿情爆發失控的可能,起到了風險防控的作用。

但是,這畢竟是一起一屍兩命的悲劇,無論輿情處理得多好,生命已無可挽回。正如網絡爭議的那些醫療焦點和法律焦點——最終指向孕產女性能否自主生命?規定與生命孰重?也許頻發的「醫鬧」、緊張的醫患關係,讓醫院、醫護人員噤若寒蟬,無奈以一個個籤字規定、一道道程序保障來避免糾紛。但是在具體個案中,能否再多一點溝通,多一點變通?這起事件是一場對生命、對法律、對醫療的多重拷問,值得深思。(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 翟薇)

醫生與家屬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醫院與家屬各執一詞,事件不斷反轉,讓網民「猜中了事件開頭,卻猜不中事件結局」。眾聲喧譁下,有網民認為家屬「心狠」,人命關天卻硬要順產;也有網民質疑醫院「看護不利」,悲劇與其脫不開干係。隨著報導與調查的深入,迷霧不斷被撥開,赤裸裸的真相愈發清晰而殘酷,一種心酸悲痛的情緒讓人如鯁在喉。

事件雖未有定論,但有兩點可以確認,一是,醫生與家屬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近年來很多事件表明,醫患關係的緊張,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或者是極少溝通。若雙方當初能耐心、有效的溝通,了解不可避免的醫療風險和後果,悲劇是不是不會發生?二是目前家屬和醫院誰也沒有一錘定音的證據,事件是否再次反轉也未可知。不過,新聞報導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接近事實、還原真相的過程。圍觀的網民不妨讓真相再飛一會兒,別讓各類碎片化、情緒化的信息帶偏輿論,對當事人造成傷害同時,也消耗了巨大的社會成本。(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 廖燦亮)

輿論質疑產婦家屬籤字制度過於僵化

榆林產婦墜亡這樁悲劇在兩天的時間裡迅速刷爆朋友圈,有人同情產婦的無助,有人譴責相關當事人的冷漠,有人質疑醫療手術家屬籤字制度的僵化,有人為日益突出的醫患矛盾擔憂。產婦之死非任何人所希望看到,其給社會帶來的教訓值得深思。

在醫患關係較為緊張的當前,醫院為了儘量減輕責任、降低風險,通常要求產婦及其家屬籤字同意才可實施手術,而如果僅僅只有產婦本人籤字但無家屬籤字,醫院往往不予執行。本事件中,儘管產婦本人已經明確要求剖宮產,但在無家屬籤字同意的情況下,醫院未予實施,醫院給出的理由是產婦已「授權其丈夫全權負責籤署一切相關文書,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權且未出現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產程記錄產婦血壓、胎心正常)時,未獲得被授權人同意,醫院無權改變生產方式」。

輿論質疑,這樣的制度安排,是否過於僵化?當產婦個人意志與其家屬意志不一致的時候,究竟是否必須要家屬同意?國家應明確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醫院基於救死扶傷考慮的合理措施給予支持,讓醫院能夠更放心地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更大程度上減少因法律規範不夠明確而引發的醫患糾紛。(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 胡永明)

(責編:王堃、朱明剛)

相關焦點

  •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以「假追責」變「真甩鍋」收尾?
    雖然過去了2年多,可榆林產婦墜亡事件至今餘波未了。據澎湃新聞報導,事發後,圍繞「究竟是誰拒絕為產婦實施剖腹產」,榆林市第一醫院和家屬各執一詞。由於被認定為事件的直接責任人之一,事發當天在二線值班的護士劉麗,先是被「離職」,後又經醫院安排外出學習半年。
  • 陝西榆林產婦墜樓事件還原:到底是誰拒絕剖宮產?
    2017年8月31日晚,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產婦馬茸茸在待產時,從醫院五樓墜亡。事發後,醫院方面稱,由於家屬多次拒絕剖宮產,最終導致產婦難忍疼痛跳樓。但產婦家屬卻表示,曾向醫生多次提出剖宮產被拒絕。雙方各執一詞,事情經過究竟如何?產婦家屬、主治醫生、病區主任等多位在場人員一一講述,還原事發經過。
  • 榆林產婦跳樓自殺 是誰將準媽媽推向了死亡?
    榆林產婦跪求剖腹產被拒跳樓身亡    ◆相關新聞:陝西產婦墜樓事件陷羅生門 梳理其墜亡前的29小時                  警方正調查陝西榆林產婦墜樓事件 主治醫生已停職院方與家屬各執一詞 究竟誰阻止產婦剖腹產?
  • 榆林產婦事件主治醫生停職接受調查
    這幾天,陝西榆林產婦跳樓自殺事件的報導如洪水噴湧,一位產婦因太過疼痛要求剖宮產,卻遭到拒絕,最後以跳樓方式結束了生命。家屬與院方各執一詞,目前主治醫生被停職,配合警方調查。   目前真相還未解開,事件引發深思:「手術籤字」到底由誰說了算?
  • 央視獨家採訪:陝西榆林產婦墜樓事件在場人員還原事情經過
    事情經過究竟如何,曾引起輿論紛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反思也留給了我們,只有解決了這起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比如患者的醫療選擇權,人們對剖宮產和順產的認識問題等,這樣的悲劇才不會再次發生。央視記者找到了等待產婦的家屬,主治醫生,病區主任,以及當時的兩位助產師,一位實習醫生,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更準確地還原事情經過。
  • 國家衛計委回應榆林產婦事件:依法嚴肅處理
    據@新華視點9月7日消息,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關於社會關注的榆林產婦事件,出現這樣的情況讓人非常痛心,在此對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我委對此高度重視,已責成當地衛生計生部門認真調查核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890天後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中"假解聘"護士終於返崗
    劉麗在2017年的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之後遭「解聘」,在外學習半年後,她按照與醫院的約定返崗卻遭拒。此事經歷仲裁和判決,劉麗返崗的請求均獲得支持。判決生效一年多後,她終於返崗。劉麗告訴澎湃新聞,她已和榆林市第一醫院籤訂了新的勞動合同,期限為5年,而對於此前法院判定補發的工資和補助等,醫院方面也將在核算完成後向其發放。
  •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中「假解聘」護士已返崗,官方調查其他情況
    劉麗在2017年的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之後遭「解聘」,在外學習半年後,她按照與醫院的約定返崗卻遭拒。此事經歷仲裁和判決,劉麗返崗的請求均獲得支持。判決生效一年多後,她終於返崗。另據西部網5月11日報導,此事件涉及的其他情況,榆林市衛健委工作組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榆林市衛健委表示,調查結果無論涉及到什麼人、什麼職務,都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黨紀政紀嚴肅處理,決不姑息。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17年8月,產婦馬某某在榆林市第一醫院生產時,因不堪忍受疼痛墜樓身亡,引發輿論關注。
  • 從《知情同意書》視角解構榆林產婦跳樓事件
    撰文 | 李 嶽事件回顧:陷入撲朔迷離的羅生門8月31日,在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一名產婦在待產時,從醫院五樓墜亡。事發後,家屬和醫院雙方就「誰拒絕了剖腹產」一事各執一詞。目前當地警方和榆林市衛計局已介入調查。
  • 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始末回放:衛計局介入調查真相
    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始末回放:衛計局介入調查真相時間軸:  8月31日18時05分11秒 產婦第一次自行走出分娩中心  產婦丈夫延先生否認了院方的說法,其接受《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採訪時稱,當時曾同意剖宮產,並曾打電話託人找關係進行剖宮產。  今日凌晨,榆林市第一醫院再次對該事件發布情況說明,針對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記者上午了解到,目前,榆林市衛計局已介入調查此事。
  • 孕婦跳樓深思考:分娩是順還是剖,醫院家屬孕婦三者到底誰說了算
    文|幸孕姐陝西榆林孕婦墜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問題的根源就在於醫院、家屬、孕婦在生產(分娩)方式上出現分歧,那麼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1、首先,孕婦作為生孩子的主體,她有權決定自己的生產方式,醫生檢查是分娩方式的重要判斷依據,可根據孕婦情況提出相關分娩建議,因此具有建議權,而家屬在孕婦住院治療期間,承擔一定的費用和後續康復期間的照料,和孕婦具有不可分割的利益關係,所以家屬具有一定的發言權。
  • 榆林產婦跳樓自殺,是誰將準媽媽推向了死亡?
    近日,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沸沸揚揚。8月31日,在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待產孕婦馬某跳樓自殺身亡,一屍兩命。之後,醫院發表聲明稱,院方之前向產婦、家屬建議實施剖宮產,然而家屬堅持順產,並在《產婦住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表示希望順產。而另據媒體報導,馬某的丈夫延先生並不認可這份聲明,他說他曾主動跟醫生說,她疼的話就剖腹產。但醫生說,檢查後產婦一切正常,快要生了,不用剖腹產。
  • 榆林產婦跳樓事件背後的輿論隱像
    編者按:8月31日,陝西榆林待產孕婦馬某某跳樓身亡,輿論唏噓。隨後,死者家屬、涉事醫院榆林一院分別運用媒體、自媒體等網絡平臺發聲,產婦墜樓的原因變得撲朔迷離。院方堅稱產婦因疼痛難忍要求剖宮產遭家屬拒絕後,情緒失控跳樓自殺;產婦家屬否認拒絕剖宮產,斥責醫院失職。
  • 榆林產婦跳樓兩年後,那個「被開除」的護士曝光了院領導
    墜亡前,臨產的孕婦曾疼到在親人面前「下跪」。榆林醫院事發後,家屬與院方各執一詞。「孕婦是否跪求剖腹產」的誅心的話題在全國內引起激烈討論,但隨時間流逝,「到底誰在說謊」的問題卻也不了了之。後悔萬分的劉麗到底遭遇了什麼?時間回到2017年,榆林孕婦墜樓事件剛發生不久後,就有院領導找到了劉麗。因為醫院方面想儘快了結有個交代,所以有領導(副院長和人事科長等人)找她談了很多次,希望她能夠顧全大局。
  • 產婦跪求剖腹產疼痛難忍跳樓身亡!到底是誰拒絕給產婦剖宮產?
    院方《說明》提到,8月31日上午10時許,產婦進入待產室。生產期間,產婦因疼痛煩躁不安,多次強行離開待產室,最終因難忍疼痛,導致情緒失控跳樓。醫護人員及時予以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楊院長告訴記者,產婦跳樓之前,待產室裡還有三位產婦。馬芳走出待產室,進入待產區內的備用手術室,翻越窗子跳下。到底是誰拒絕給產婦剖宮產?醫院與家屬各執一詞!
  • 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孕婦為何推崇坐著生孩子?
    作者:寶寶知道 梓love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家屬和醫院雙方就「誰拒絕了剖腹產」各執一詞。而產婦墜亡,一屍兩命,令人痛心。懷孕是美好的,但現在不少女性會對生孩子有恐懼心理,而已經懷孕的準媽媽也會糾結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
  • 榆林一院:和家屬達成賠償協議 確有2名醫生被停職
    6日凌晨1時許,榆林一院再度發文回應家屬拒絕剖腹產婦跳樓事件,並公布了監控截圖。監控視頻顯示,產婦曾兩次難忍疼痛跪倒在地。  8月31日,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一名產婦在待產時從醫院五樓墜亡。事後,醫院與家屬就產婦死因各執一詞。墜亡產婦的家屬稱產婦墜亡前曾兩次走出病房要求醫生為其剖腹產,在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遭到院方拒絕。
  • 產婦墜樓事件 誰製造了悲劇中的悲劇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陝西產婦墜樓事件,到了塵埃落定的節點。據9月11日最新報導,榆林市衛計局決定對榆林一院綏德院區主要負責人和婦產科主任停職,並責成醫院即刻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整改。從官方通報來看,榆林一院在這一事件中暴露出一定的問題。
  • 央視最新報導:陝西待產孕婦墜樓事件!到底誰之錯!
    2017年8月31日晚,在陝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產婦馬茸茸在待產時,從醫院五樓墜亡。事發後,醫院方面表示,由於家屬多次拒絕剖宮產,最終導致產婦難忍疼痛跳樓。但是產婦家屬卻聲稱,曾向醫生多次提出剖宮產被拒絕。
  • 陝西「產婦墜亡事件」涉事醫院院長、婦產科主任被停職
    央廣網西安9月11日消息(記者劉濤)今天(9月11日)上午,記者從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8·31」孕婦墜樓事件調查處置領導小組獲悉,榆林市衛計局決定對涉事醫院主要負責人和婦產科主任停職,並責成醫院即刻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