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眉弄眼、吸鼻子甚至抽搐、大吼大叫、扭脖子、不自主地罵髒話……就像著了「魔」一樣,患有抽動症的孩子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可憐。兒童抽動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邀請了兒童發育行為方面的專家,來為大家解讀。
疑問一:有抽動症的孩子為何會不自主地罵人?
專家解答:抽動症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反覆的、刻板的、快速的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徵的綜合症。其症狀表現主要為多發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多發性抽動包括面部肌肉抽動和軀幹部肌肉抽動,發聲性抽動則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可逐漸轉變為刻板式咒罵(不自主地罵人)、陳述汙穢詞語等。
疑問二:我兒子七歲,最近總是擠眼睛、吸鼻子,剛開始我沒在意,後來他擠眼睛越來越頻繁。這到底是抽動症還是眼睛的問題?
專家解答:如果孩子頻繁地擠眉毛、瞪眼睛,甚至伴有吸鼻子、張嘴巴等動作,那極有可能是抽動症。另外一種情況,孩子頻繁擠眼睛,還可能伴隨眼角有分泌物、眼睛發紅、愛打噴嚏等症狀,這可能是患了過敏性結膜炎。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檢查,對症治療。
還有好消息,兒科名醫現場看診!
關於兒科的針對性治療,約專家?問費用問題等,大家可以點擊文章底部閱讀閱讀原文,在線免費為大家解答!
塗雪松教授,主任醫師,1973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醫療系,從醫50餘年,北京協和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等全國十幾所醫院特聘專家,曾任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附院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主任,在參加工作的幾十年間,先後從事過兒童發育疾病、腦癱、癲癇、運動神經元疾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神經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語言遲緩、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癲癇、腦癱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曾多次在英國、美國等國際前沿治療峰會進行學術交流,臨床經驗豐富。
劉士東,濟南童康兒童醫院門診主任,對各類兒童疑難疾病有獨到的見解,畢業於河北北方學院,一直從事兒科醫、教、研工作,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內分泌疾病,小兒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豐碩的臨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長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語言遲緩、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癲癇、腦癱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張海濤,濟南童康兒童醫院門診主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會員,中國少兒醫師協會理事,國際兒科聯合診療中心特邀專家,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醫院協作平臺特邀專家。在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內分泌疾病,小兒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豐碩的臨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長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語言遲緩、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癲癇、腦癱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鄭華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特級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從事兒科診療與研究40餘年,各類兒科疾病治療經驗豐富。參加編寫《兒童疾病綜合管理》、《兒童少年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兒童保健學》、《發育與行為兒科學》等數10部專著,在國際、國內專業學術刊發論文50餘篇,長期致力於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小兒神經發育疾病、兒童內分泌疾病國際診療技術的提升和發展,多次赴美、英、日、韓、德國等國參加兒科疾病高峰論壇和學術交流,並為多所國際知名醫學院校聘請為客座教授,在兒科醫療領域享有盛譽。
袁菲菲,濟南童康兒童醫院執業醫師,對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內分泌疾病、小兒精神心理疾病頗有研究,擅長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癲癇、腦癱等疾病治療,臨床經驗豐富。
孫玥生,濟南童康兒童醫院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治療20年,擅長心理問題診斷,心理諮詢、家庭治療、團體諮詢;對於情緒障礙、青春期問題、親子關係處理經驗豐富。在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遺尿症、智力發育遲緩等病症、運用沙盤遊戲治療、繪畫治療、放鬆冥想均取得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