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節目中有一期主題是探討「兒童常眨眼可能是兒童抽動症的信號」,節目中主持人與現場的2位嘉賓一起驗證了這個說法是否屬實。
我們都知道眨眼是一種生理需要。
正常人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到20次,但是有些孩子眨眼的頻次卻遠高於這個數值。
對於孩子頻頻眨眼的現象,有些家長不以為意,也有部分家長非常擔心這一情況,但是不知道怎麼控制。
記者採訪了兒童抽動症相關專家。
孩子經常眨眼是抽動症嗎?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崔霞醫生解答說:「患有多發性抽動症的孩子,首見的抽動症狀就是發生在眼睛上,表現為頻繁的眨眼。」
那麼,兒童抽動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抽動症是一組以肌肉的快速不自主的抽動以及爆發性的發聲為特徵的神經精神疾病。
崔霞介紹:
抽動症有兩類最主要的症狀,一類症狀是運動性抽動,一類症狀是發聲性抽動。
運動性抽動主要表現在,身體某些部位肌肉群的頻繁、快速的一種抽動。我們剛才說的頻繁眨眼睛,實際上是眼肌的抽動。還有挑眉毛、聳鼻子、咧嘴等面部的抽動,有些患兒會有扭脖子、甩胳膊、踢腿、撅臀等等狀況。這些症狀是交替發生。而且這些症狀在所有運動肌群都可能會出現。
還有的患兒會表現為發出一些怪聲,甚至會說一些穢語,就是罵髒話等等這樣的一些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抽動症的有些症狀跟孩子日常的一些不良習慣很相似,我們該如何區分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李寧醫生說: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不良習慣。但是這種動作往往是單一性的,部位往往比較固定。但是抽動症患兒的抽動部位是多樣的,比如前幾年,它主要以眨眼為主,但也許過了幾年之後,它就以聳肩為主,可能有多個不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
還有一點很明顯的區別,抽動症患兒即使在短時間內控制住不動,但是過了這個時間,會有一種反跳式的增加。
副主任醫師、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神經與行為發育科何旭濤主任提醒:
抽動症是一種病,並不同於壞習慣,症狀的發生是孩子無法自控的。
抽動症極少自愈,如不治療可能還會加重。孩子若出現頻繁眨眼、聳肩、踢腿、抖動等抽動症症狀,無法自行判斷,建議爸爸媽媽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孩子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