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能是會忽然尖叫的孩子
可能是5歲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的孩子
可能是不厭其煩只重複說一句話的孩子
可能永遠都需要身邊人的照顧
……
他們不是「孤僻內向」
他們,只是患有自閉症
「醫生,孩子的病能治好嗎?」
「這取決於你們對孩子的將來有什麼要求。」
「我們知道很難期望他會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們希望他長大以後至少能照顧自己。」
幾乎所有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都是抱著這個樸素的心願來到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的。
但目前自閉症的治療現狀是,沒有特效藥,也沒有什麼神奇療法可以讓患兒一夜間成為正常的孩子。
當得知自閉症無法治癒後,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產生了「消極養護」的想法。
那麼,真的沒有辦法幫助自閉症孩子嗎?
康復訓練是最有效的手段
主任醫師、重慶市兒童孤獨症康復治療中心主任邵智教授表示:科學的康復訓練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治療自閉症的最有效手段。
雖然訓練不能讓自閉症患兒徹底痊癒,但康復訓練對於自閉症患兒的矯治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自閉症由於本身的神經發育障礙失去正常、健康發展的內在能力,但並不意味著只能眼看他們陷在自閉狀態中而無可奈何。
已被證明有效的兒童自閉症訓練方法:
1、應用行為分析法(ABA):
·將目標任務分解為多個小而基礎的片段,分別進行強化訓練
·減少重複和刻板行為
·增加說話、玩耍和社交機會
2、言語-語言訓練(ST):
·增強語言和實際功能之間的聯繫
·強化手勢、語調等可以輔助語言表達的技巧
·儘量誘導患兒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興趣
·改善語言理解能力和社交技能
3、作業訓練(OT):
·通過完成手工任務來增強運動技能
·改善感覺統合能力
·目標定位在認知靈活性和日常活動積極性
·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4、物理訓練(PT):
·聚焦於形成與各年齡段相適應的運動技能
·增進力量、協調性、平衡和運動規劃
5、社交訓練:
·針對已具備較完善的運動和言語功能的自閉症患兒
·增加與周圍環境的交流與溝通
·改善社交技巧
邵智教授在近日於小米熊開班的重慶首屆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康復培訓班上表示:
根據他多年對超過50000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情況分析,只要早發現和堅持康復,超過30%的兒童能夠回歸普通學校,甚至考上大學。
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矯治,達到能夠進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獨立生活並展示出良好發展狀態的個案是很多的。
雖然他們的舉止還透出典型的自閉症痕跡,但這已不再具有將他們與社會生活隔絕開來的障礙力。
當然能夠達到這一程度與他們一直得到良好的康復訓練是分不開的。
自閉症的「搶救」價值
自閉症的孩子訓練和不訓練反差巨大。
自閉症的康復訓練分秒必爭,我們甚至可以用「搶救」來形容科學訓練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重要性。
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自閉症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但如果不做康復訓練,孩子除了社交障礙,還會出現智力落後、嚴重情緒問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
就殘疾程度而言,可能在所有殘障中是最嚴重的。
早發現早幹預有助於改善預後
邵智教授表示,兒童自閉症的早期臨床徵象在半歲左右就可以顯現出來,分別是:社交互動缺陷、溝通交流缺陷、遊戲技能缺乏、感知覺行為異常。
很多時候,真正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會被父母忽略,也有父母會認為自閉症孩子只是說話晚,從而錯過最佳治療的時間。
邵智教授提醒,3歲左右的寶貝,我們要注意觀察寶貝的興趣和行為。
比如孩子常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活動,如著迷於旋轉車輪,單調地擺放積木塊或物品,不能正確玩玩具,熱衷於看電視廣告,對動畫片和兒童節目毫無興趣,難以適應新環境等,就需要父母們引起重視了。
自閉症不會自愈,如果得不到科學的康復訓練,患兒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好轉。
相反往往會發展出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障礙,使得他們周圍的社會甚至家人都感到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
而由於被他人排斥,自閉症兒童的挫折經歷就會越來越多,這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加自閉的狀態。
家長必須要在早期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異常表現,並及早帶孩子去專業醫院診斷幹預,早期幹預可以明顯改善自閉症兒童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