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願在蘇貞昌領導下,使命必達讓蔡當選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據中評社報導,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下午宣布大選競選架構,蘇貞昌擔任競選主任委員、謝長廷出任總指揮、遊錫堃擔任總督導以及財務委員。

  謝、遊兩人致詞時均強調,民進黨要團結才能打贏2012大選。謝還意有所指的說,一支軍隊在休息擦槍、聊天的時候,通常意見很多,但只要上了戰場,就會各就各位、一定團結。

  謝長廷在記者會表示,不論是總指揮、總督導或是主任委員,其實這些「總」都是為了「總統」,因為「總統」沒有當選,一切都是空的,政治人物著眼的不是短暫的政治舞臺,也應考慮到歷史舞臺。

  他認為,2012是一個歷史關鍵的戰役,他們都不能夠、也沒有資格缺席,他舉例,一支軍隊在休息擦槍、聊天的時候,「通常意見很多」,但只要上了戰場、就要各就各位,一定會團結攻下陣地、目標,但「軍隊只要一發動就沒有任何雜音」,因此「我願意在蘇前院長的領導下」,使命必達讓蔡主席當選。

  遊錫堃一開始幽默的說,總督導這個職位,他很高興接受,從2000年到2008年「總統」大選,他當過主席團主席,也當過主任委員、總指揮,但是就是沒當過「總統」。

  遊錫堃也附和謝長廷,兄弟同心其力斷金,團結才能勝選,民進黨雖不能建立在國民黨爛的基礎上,但民進黨也有作為,尤其在「非典型的主席」領導下,至少和國民黨的民調是五五波。「民進黨今天之前還沒團結,都已經有五五波了,現在上到戰場,他們有自信可以贏得大選」。

  蔡英文下午宣布「總統」大選競選架構記者會,高雄市長陳菊,「立委」黃淑英、柯建銘、涂醒哲、薛凌、翁金珠等,以及臺北市議員徐佳青、張茂楠、許淑華、阮昭雄等人出席。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謝長廷推銷核食,蘇貞昌拒絕埋單,謝蘇20年恩怨浮上檯面!
    當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明確表示在解決國內問題之前,不會和任何國家和地區籤訂貿易協定,形同關閉了臺灣想和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大門,因此,無論謝長廷還是蘇貞昌,都只剩下CPTPP一個理由了。但弔詭的是,謝長廷這次回臺,見了蔡英文、吳釗燮、陳時中,卻唯獨不見蘇貞昌。
  • 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 誰能拔得"登陸"頭籌?
    8月的臺灣政壇相對平淡,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要在兩岸關係有所作為之後,又縮回到「民生經濟是第一要務」的小小格局中去。不過,無論真心還是假意,從蘇貞昌到蔡英文再到謝長廷,近期都曾「放話」表示不排斥「登陸」,其中謝長廷甚至頗有志在必得的意味。如果他們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在中短期內成功「登陸」,那對民進黨的兩岸路線無疑會有重大影響。於其個人政治生涯,也將有顛覆性的意義。
  • 謝長廷要助蔡英文「解決」蘇貞昌?
    如今,民進黨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緊急返臺」,與蔡英文、蘇貞昌「溝通」日本核汙染地區食品(簡稱「核食」)進口問題,謝長廷還公開對臺媒表示,「確實有來自日本方面壓力」。醞釀開放進口「核食」的消息一出,島內輿論猶如再次被投下「深水炸彈」。
  • 恩怨情仇浮上檯面 蘇貞昌談核食頻頻打臉謝長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返臺大談「開放日本核食」議題試探風向,卻並未找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商量;而飽受瘦肉精美豬之苦的蘇貞昌也不願為核食埋單,公開打臉謝長廷,頻頻強調「要問謝長廷才知道」、「我們沒急著開放」……蘇謝長久以來的恩怨情仇,再度浮上檯面。
  • 謝長廷或協助蔡英文「解決」蘇貞昌
    如今,民進黨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緊急返臺」,與蔡英文、蘇貞昌「溝通」日本核汙染地區食品(簡稱「核食」)進口問題,謝長廷還公開對臺媒表示,「確實有來自日本方面壓力」。醞釀開放進口「核食」的消息一出,島內輿論猶如再次被投下「深水炸彈」。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美豬」風暴還在勁吹,「核食」風暴又撲面而來,「蘇內閣」壓力可想而知。
  • 談開放核食 謝長廷蘇貞昌恩怨浮上檯面
    蘇貞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2月9日訊民進黨當局所謂「駐日代表」謝長廷返臺大談日本核食,飽受進口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之苦的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卻不願埋單,公開打臉謝長廷,強調「要問謝長廷才知道」,「我們沒急著開放」
  • 謝長廷蘇貞昌攜手9月1日造勢 國民黨將部署重兵
    謝長廷蘇貞昌攜手9月1日造勢 國民黨將部署重兵  臺海網8月16日訊 民進黨「謝蘇配」底定。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15日傍晚從印尼返臺,在桃園機場正式宣布,蘇貞昌很明確地告訴他,「願回應社會期待,擔起歷史重擔,擔任你的副手」。
  • 國民黨:蔡英文或許比照謝長廷模式接棒登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8日分析稱,相較於蘇貞昌仍具有民進黨主席身份,前黨主席蔡英文比照謝長廷模式登陸的機會較高;但高輝也說,蘇、蔡登陸除了個人主觀意願,「最後仍取決於大陸放行與否」。
  • 旺報:蘇貞昌蔡英文應沿謝長廷模式訪問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16日社評,原題《蘇貞昌、蔡英文應訪問大陸》,全文摘編如下:謝長廷在本月初前往大陸完成了「開展之旅」,實質打破了共產黨 與民進黨長期以來因「臺獨」問題形成的政治障礙,打開了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通道,但返臺後竟面臨黨內沉重的批評壓力,蘇貞昌、蔡英文兩位民進黨領袖仍然從政治權謀角度精算得失作為進退依據
  • 蘇貞昌被曝遭蔡英文「架空」,陳水扁:蘇曾背後對蔡「捅刀」
    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貞昌架空。自從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兩人的關係就備受關注。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架空。臺灣《聯合報》14日稱,蘇貞昌日前透露早餐和午餐都和蔡英文在一起,12日兩人又罕見地兩度公開同臺,蘇貞昌更是六贊蔡領導有方,顯見外界熱議蘇貞昌是否被架空、「行政院長」是否換人做等話題已讓兩人的關係起了變化。
  • 民進黨黨主席改選:謝天王早表態 蘇蔡暗角力(圖)
    (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2月10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五月黨主席改選,前臺當局「行政院長」謝長廷表態參選後,現在也傳出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將在本周宣布參選的消息。臺灣媒體引述親蔡人士說法指出,偏綠公民團體擬組第3政黨,恐衝擊民進黨,蔡英文才會決心參選。
  • 臺媒:謹慎精明 謝長廷唱起主角戲碼
    另外,還有評論文章說,謝長廷10月4日登陸後,他的言行舉止,立刻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儘管大陸媒體低調,但在臺灣媒體大幅報導下,謝長廷儼然是民進黨最具人氣的人物,搶盡了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的丰采。  文章說,也因此,當媒體、學者正忙著分析謝長廷此行,將對蘇貞昌、蔡英文產生導引作用,促使這兩位天王積極面對大陸,甚至安排赴大陸參訪的行程之際,綠營中人已開始擔心,民進黨將浮現第三個太陽了。
  • 評論:謝長廷政治命運取決於蔡英文想怎麼玩
    >  謝長廷缺席「中國事務委員會」,使得民進黨內的競爭態勢表面化,但謝長廷能不能站上與蘇貞昌對決黨主席的舞臺,還取決於蔡英文到底想怎麼玩。  謝長廷不願加入 「中國事務委員會」,是情理之中的事。一方面,謝與蘇在兩岸政策上已經完全不同調,去年「登陸」之後,謝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把固步自封的蘇「中央」遠遠拋在了後面;另一方面,自蘇貞昌明確不讓謝長廷接掌「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謝同盟已經瓦解,隨著謝角逐黨主席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兩人之間只剩下了競爭的關係。
  • 呂秀蓮抨擊蔡英文謝長廷 蘇貞昌盼互相體諒
    人民網2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謝長廷呼籲黨內給柯文哲參與整合機會,引起呂秀蓮抨擊。黨主席蘇貞昌則呼籲黨員應彼此體諒,不要互相抨擊。     蘇貞昌23日中午出席土城客屬會新春團拜活動,媒體詢及黨主席選舉議題,他表示,離年底選舉僅剩幾個月,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其他議題他都不願評論。
  • 獲民進黨正式提名參選2020,蔡英文: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她一定會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目標是自己一定要勝選、「立委」席次要過半。蔡英文也特別向黨主席卓榮泰帶領的中央黨部及賴清德、蘇貞昌等致謝,稱讓初選可以順利落幕,也讓民眾看見民進黨三年「執政有成」。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致詞時則表示,今天並不是道喜的日子,反而是全黨要交付重要責任給蔡英文的時候。
  • 蘇貞昌被架空?「蔡蘇」到底好不好
    點擊播放 GIF 0.2M導讀:近日,蘇貞昌與蔡英文兩人公開出席活動,被媒體拍到兩人正在非常投入地討論問題。在發言時,蘇貞昌更是毫不吝嗇的表達對蔡英文的讚賞之情,認為她領導有方。14日,臺灣報紙透露蘇貞昌與蔡英文共度早午餐。然而這種刻意的消息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以這種方式去回應在此之前的傳聞。據了解,今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問」臺灣時,會見了蔡英文、顧立雄、王美花等主要人物,但是卻不見蘇貞昌出席。
  • 蔡蘇會氣氛尷尬 蘇貞昌6問蔡英文:派我什麼工作
    東南網5月20日綜合報導,「蔡蘇會」昨天登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言語暗藏機鋒。蘇貞昌六度追問蔡英文要派給他什麼「工作」,還要求不要用一般政客的標準衡量他,直接派工作給他就好;但蔡英文沒給答案,堅持團隊討論後,再「鬥膽安排『院長』的位子」。這場會面在蘇貞昌堅持下,全程卅分鐘完全公開在媒體面前。
  • 邱毅:最邪惡的謝長廷出手 代表蔡英文已墮落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選戰進入倒數計時,綠營派出蔡英文競選總部總指揮謝長廷擔任頭號攻擊手。國民黨「立委」邱毅昨天指出,這不但代表「宇昌案」已經打到蔡的七寸,也代表綠操作選舉要進入抹黑,打烏賊戰。蔡英文派出謝長廷更是已經墮落,墮落到民進黨最底層的十八層地獄去了。
  • 蘇貞昌留任對誰有利?
    蘇貞昌在2018敗選後枯木逢春,因緣際會地被蔡英文任命為「閣揆」,他的角色原本就是「戰鬥內閣」,又乘著民進黨操作「反中、抗中」的民粹之勢,在選戰中發揮殺伐本色立下戰功,得以續任合作。但現在時移勢轉,國際、兩岸與島內政局丕變,蔡英文讓蘇貞昌「功成身退、適時下臺」,以溝通整合取代對抗分裂,開展新政局與新氣象,本就順理成章;如今蘇貞昌在民調中已成蔡英文「執政」的最大包袱,卻反而得到肯定留任,看似反常,其中的政治算計不僅蔡、蘇彼此心知肚明,民進黨內派系與「在野」的國民黨,其實應也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