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90後小護士:我的工作是讓老人活得體面

2020-12-20 青島故事

今年27歲的王曉燕是山東省青島市交通醫院的一名護士,雖然身為白衣天使,但從2012年開始,交通醫院增設了專護病房,在打針輸液之外,照顧老人們的飲食起居,也成了護士們的工作。王曉燕就是這樣一位「美小護」,一個90後姑娘,照顧著十位「80後、90後」老人,甚至還有一位104歲的老人。在她看來,她的工作就是讓不能自理的老人體面地活著。

在大家的認識中,醫生、護士都算是好工作,王曉燕當初選擇這個工作也是看中了這點,工作穩定有地位,學到的知識將來還能照顧父母,在對未來工作無限的嚮往中,王曉燕毅然選擇了護理專業,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一名「白衣天使」。

「新生的第一堂解剖課全安排在晚上,為的就是給我們練膽。」要想成為天使,自然要拿出登天的勇氣,護理學校的幾年學習,徹底顛覆了她對護士這一職業的認識,作為醫生和病人間的一環,護士的工作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尤其是在臨床護理上,膽大、心細、臉皮厚是一個合格護士的必備素質。

畢業之後,王曉燕通過考試進入到了青島市交通醫院,被分配進了專護病房。2012年,作為青島最早試點醫養結合的醫院之一,交運集團投資2000餘萬元對所屬青島市交通醫院進行裝修改造,開闢出專門樓層用於醫養結合項目的打造,專門接收失能、半失能以及大病手術後需長期臥床治療的老人,王曉燕就是這裡的護士。

「每兩小時要給老人們翻身,這樣才能確保老人們不得褥瘡。」王曉燕所在的科室,負責照顧專護病房老人的日常起居,24小時不間斷護理,護士們不僅需要承擔日常的醫療護理,還要進行細心的生活護理,包括為老人進行口腔清潔和護理、餵飯、翻身、吸痰等。44床有位104歲的老人,也是王曉燕轄區內歲數最高的一位老人,別看老人歲數大,但是腦子一點不糊塗,趕上曉燕過來給老人翻身,老人總是對她笑。

「多虧了這麼些好孩子。」張阿姨是老人的女兒,老人歲數大了,自己一開始也是想在家護理老人,但僅憑自己真的很難辦到,而且老人因為身體原因大小便失禁,這對沒有任何護理經驗的張阿姨來說,日子一度絕望。

在專護病房,死亡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護士們的喜怒哀樂也跟著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在波動著,從2014年入職之後,王曉燕已經送走了三四位老人,每一次的離別她都感覺自己的心被扯走了一塊。

王曉燕跟作者說了之前她護理過的一個大爺,老爺子平時跟護士們話不多,只有孩子們來的時候,才能看見他笑,對於護士,老人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來?」「你能感覺到,在他眼裡你就是個外人。」王曉燕說老人剛住進來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對於這個有些戀家的老人格外關心,總找機會跟老人聊天,慢慢地老人也放下了戒心,跟護士們打成一片,但經歷了一年多的護理之後,老人還是走了,這是王曉燕送走的第一位老人。

圖為王曉燕在給一位老人吸痰。「不用心做不好工作,但用心之後又怕傷心。」這是王曉燕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專護護士的無奈,生老病死,科學家都阻止不了,自己一個小小的護士,能做的也就是盡心盡力,讓老人們在最後的時光裡,過得舒服、活得體面。

經過一上午的工作,走在走廊裡的王曉燕顯得有些疲倦。

護士站裡掛著福字,與護士們的工作性質相互照應。

這個由80、90後組成的護士團也是青島市的三八紅旗集體。(完)

相關焦點

  • 怕傳染家人,英國小護士下班後回到家,洗完澡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
    據英國媒體3月31日報導,最近,一張英國小護士淚眼婆娑的自拍照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露西·哈欽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的自拍照據《鏡報》報導,這位小護士名叫露西·哈欽斯,今年19歲,在南安普頓綜合醫院工作。露西·哈欽斯所在的醫院接收了大量的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作為前線醫護人員,她現在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3個小時。
  • 活得比你好,才是最體面的報復
    報復完後,那個姑娘也沒好到哪裡去,更沒實力將學姐的地位取而代之,反而受到了更多的白眼和詬病。姑姑早年瞞著媽媽借錢給爸爸賭博,卻在鬧翻之後也是我家建房子最需要錢的時候逼我們還錢,爸媽剛結婚那幾年除了養活我們三個孩子,還每個月定時寄錢給叔叔供他上完大學,找到體面穩定的工作後的叔叔即使有寬裕的經濟能力也不願意救濟我們,爺爺奶奶也因為叔叔的爭光而看不起我們不起眼的一家。還有很多很多很多扎心又無情的事。
  • 公交車上老人失去意識 90後女孩跪地救人自己險暈倒
    女孩對老人實施急救措施。(公交供圖)記者7月21日獲悉,日前島城一輛105路公交車上發生感人一幕:一名七旬老人突然暈倒在座位上失去意識,一名剛從青島衛生學校畢業的90後女孩跪地對老人採取了急救措施,老人最終轉危為安。
  • 中國人均壽命再提高一歲,長壽時代你真的能活得體面嗎?
    該如何在長壽時代和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下活得體面,成為了大眾不得不關注的話題。這也讓泰康幸福世嘉保險產品計劃(尊贏版)等包含分紅型年金保險和萬能型終身壽險的保險產品受到了大眾的青睞。具體來看,投保幸福享佑年金保險(分紅型),自合同生效第6年起,每年可領100%基本保險金額,直至被保險人年滿105周歲後的首個年金合同的年生效對應日止。如果被保險人65周歲時(含65周歲生日)生存,則保證給付生存保險金至被保險人90周歲前(不含90周歲生日)的最後一個年生效對應日;若被保險人在保證給付期內身故,則向生存保險金受益人一次性給付在該期間內尚未領取的生存保險金總額。
  • 剛參加工作的小護士曬出工資條,看得讓人心疼,網友:沒事我養你
    就算是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也拿不到自己心儀的薪酬。最近,就有一名20歲的小護士曬出了自己的工資條,那工資讓她直呼日常花銷都成問題了。這位小護士在縣內的一家醫院工作,因為她剛剛參加了工作,所以工資比較少也是很正常的。她拿到的工資也是護士中最基本的,基本工資超過一千。
  • 用快手疏壓展藝:這群小護士每天都過護士節
    在職業選擇時,因為家裡人認為護士這份工作體面且安穩,放棄了舞蹈生涯。藝術沒有發展前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許多傳統家庭都對藝術有著誤解,對子女的教育也是一切以安穩為前提。  以前沒條件,現在更要好好抓住機會。「不如加入我們吧?」圓圓發出邀請,參與拍視頻的護士逐漸增多,她們來自蘭州、武威、金昌、天水、定西等甘肅各地,武警總隊醫院、省中醫院、省婦幼、省人民三院的都有。
  • 青島百歲老壽星90歲後百病全消 已堅持吃素80年(圖)(2)
    當時爺爺不同意我一個女孩子讀書識字,是母親靠賣油炒麵,到處找親戚借錢,供我上的學。」姜金英稱,父親有個妹妹,當時年紀也只有10多歲,母親對這個妹妹非常照顧,兩人合夥經營著爺爺留下的小雜貨鋪。姜金英記得,為了供自己上學,母親晚上店裡關門後,還要到劇場門口擺攤,衝油炒麵賣給散戲出來的觀眾們充飢,為此母親冬天手上全是凍瘡。初中畢業後,姜金英從煙臺來到島城,報考了青島衛生學校。
  •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麼看?
    「健康的老人活得長久,是家人的福氣,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活得長久,真的對家人是很大壓力,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莫要說這些話,能說出:「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這種人難道就沒有想過假如有一天你老了,別人覺得你活得太久,你是什麼想法?
  • 為什麼離開青島?90后土著如是說
    生於青島,90後,18歲上大學去了江浙滬。後來去粵港澳讀了碩士,畢業後當了北漂。這些年走過的地方不少,中國三大城市群都長居過,希望在這裡聊一聊家鄉。我是青島二中畢業的,同學算是青島學生群體裡比較拔尖的一波人了,通過我和我的同學的人生道路選擇,便可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略知一二。同一批畢業的同學裡,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沒參加高考直接選擇了出國,出國的群體裡大概有80%去了美國。
  • 老年護理院「90後」護士團隊精心呵護高齡老人
    曾在護理院前前後後住了近兩年的李奶奶說,「一直覺得,『90後』就是一群還沒長大、責任心缺失的孩子,但這裡的護士,改變了我的固有想法。因為她們,住院的日子不再枯燥乏味,晚年生活更添一抹綺麗亮色。」  那一刻,張圓很滿足,「我做了稀鬆平常的分內事,卻能為別人的人生畫上完滿句號,這份工作的意義不言而喻。」  老人渴求深入精神溝通  她們與許多「90後」一樣,業餘時間愛逛街、愛看電影;她們又與許多「90後」不一樣,早早看到生命終點,用青春太陽託舉沉落夕陽。
  • 懷疑給患者用舊針頭 家屬打傷小護士
    前日下午,因懷疑醫務人員使用用過的針頭再次進行輸液,一患者的家屬對瓦房店市婦嬰醫院的護士破口大罵,並糾集親友衝進護士配藥室,對兩名當班小護士拳打腳踢。醫院人員當晚便已經報警,警方趕到後打人者逃之夭夭。目前,打人者的影像已從醫院內的監控錄像中調出。院方表示,打人者的行為嚴重的影響了醫院的正常秩序,並對醫務人員的身心造成了傷害,所以院方一定會對此事追查到底,給全院上下一個交待。
  • 「大學生找份體面工作吧,別丟人了」
    父親發現後,在大街上直罵兒子沒出息——竟然幹這種初中畢業都能做的職業,並要求他找一份體面工作,哪怕一個月只掙3000塊。也有不少網友對賣水的工作表示認同。「職業不分貴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這些觀點聽起來,已經不再新穎。
  • 80後,90後,00後,10後。哪個0後的壓力最大呢?我看到70後在笑
    作為一個80後,我感覺這個年紀實在是太尷尬了,談愛情已老談死又太早,和你們年輕人談經歷太幼稚,和老人在一起談故事又太小,閒在家裡無聊,出去瘋又怕吵,時尚點說你妖,樸素點兒說你老。1979年開始計劃生育,八零後成了獨苗,1997年大學開始收費,八零後步入大學,2004年房價大漲,八零後結婚買房,2015年開發二胎,八零後又成了生育主力軍,到了2030年人口老齡化,八零後是上有四老下有兩小,除此之外還有房貸,我就想說,能不能換一波人兒,別逮著八零後往死裡坑啊!90後到底有多難?
  • 我,今年94!|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冬泳|冬泳協會|張如志|遊泳|青島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9月30日,青島第一海水浴場沙灘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六位年過九旬的冬泳健將被大家簇擁,正在過集體生日。本次活動是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青島市冬泳協會為90歲以上冬泳老人舉辦的慶生活動。
  • 春節老少角色「反轉」:90後給老人發微信紅包
    原標題:春節老少角色「反轉」:90後給老人發微信紅包  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一張紅紙,包裹的是長輩對晚輩的殷殷期盼,流露的是老人對孩子的默默關懷。不過,今年中新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大部分90後都已長大,不少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紛紛「反其道而行」,開始給尊長們包紅包。
  • 青島:「我為老人拍張照」引發敬老愛老網絡「蝴蝶效應」
    青島:「我為老人拍張照」引發敬老愛老網絡「蝴蝶效應」 發表時間:2016-01-18   來源:中國文明網    為迎接2015年10月份第六個敬老月,青島文明網聯合當地媒體,與《半島都市報》圖片新聞部共同策劃開展"半島影像·我為老人拍張照"公益攝影活動,線上線下活動共同開展,為青島周邊縣市部分鄉村的老人拍攝一張照片並現場列印,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三位70過來人坦言,人老了以後,沒有老伴,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01-吳女士,70歲:沒有老伴,我反而活得更輕鬆可能是我感情不順吧,自從我老伴去世以後,我感覺我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他已經走了好幾年,而我也感覺輕鬆了好幾年,只不過現在老了,想要做的事也做不了,只能慢慢等待生命消逝。02-李先生,70歲:沒有老伴,我反而活得更輕鬆。我老伴是一個獨生子女家庭,家裡有條件,那時的我是個窮小子,因為父親生病沒錢醫治,不得不做上門女婿。
  • 體驗醫療專護護工 每兩小時為30個老人翻次身
    醫療專護的工作人員每兩小時就要為老人翻次身  醫療專護,是青島首創的醫療護理保險制度,一個月1500元,可以幫助解決老人的吃喝拉撒。目前,青島市此類醫療專護醫院將增至10家。1月22日上午,為了解醫療專護的具體內容,記者體驗了一把醫療專護的護工工作。
  • 青島西海岸新區:90後班主任策馬揚鞭,一個班五子登科清華北大
    她,一名90後的年輕教師,在區裡大力啟用新人之際帶過三屆高三班,每屆都成績斐然;她,和這班學生都屬馬,在今年策「馬」揚鞭,不僅五子登科考入清華北大,更有90%的學生考入雙一流大學;她,被愛人戲稱為「一小時媽媽」,然而她卻說這屆高三教師團隊中,比她付出更多的比比皆是……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締造了青島高考最強班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高級中學高三(6)班,一起來聊聊他們的班主任李瀟雨,一起聽聽他們講述高考背後的故事
  • 90後淘寶客服教90歲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外界說,這是被網際網路遺棄的兩億人,但我看到的是很多積極接觸淘寶的叔叔阿姨甚至爺爺奶奶們。」90後淘寶客服孟蝶的工作是服務平臺60歲以上老年用戶。接受任務的第一天,她在日記裡寫道:今晚希望夢到爺爺,告訴他我將要做的事情,他一定會為我驕傲的。奶奶成了她的第一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