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護的工作人員每兩小時就要為老人翻次身
醫療專護,是青島首創的醫療護理保險制度,一個月1500元,可以幫助解決老人的吃喝拉撒。目前,青島市此類醫療專護醫院將增至10家。1月22日上午,為了解醫療專護的具體內容,記者體驗了一把醫療專護的護工工作。
每兩小時就要為老人翻身1月22日上午7點,記者來到試點之一的解放軍401醫院嶗山分院,跟隨1名年輕護士體驗一天的工作。老人們陸續起床,掃床成了記者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由於這裡的老人常年臥床,很多老人吃飯、排便都在床上。加上冬天天冷沒法開窗,雖然戴著口罩,但屋裡的氣味還是把記者燻了一下。「你習慣就好了。可能我和老人在一起呆時間長了,也沒啥感覺了。這些老人也挺可憐的,很多人身體都沒知覺了。嘴裡吃的東西會溢到床上,大小便也會弄到床上,得趕緊給他們換床單,否則老人容易得褥瘡。」
23歲的小護士韓婷說起這些很輕鬆,可瘦弱的她對給老人翻身有點犯難。「一些老大爺比較重,將近200斤。目前這裡有30位老人,為防褥瘡,我們每兩個小時就要給老人翻一次身。老人身上不吃勁,我翻起來就有點吃力。不過就這一項,其他都還好。」
夜裡跑近百次病房記者也試著幫幾個老人翻了一下身,發現這個活對成年男士來說也不輕鬆。如果抓著老人的胳膊和肩膀,就會把老人弄疼,只能壓低重心,扶住老人的腰或者腿一點點轉身,可這個過程也是最累人的,翻完十幾個老人後,記者累得直喘氣。
趁著午飯的空隙,52號床的黃號熙老人和記者聊了起來。「原來我摘不了呼吸機,身上也全是褥瘡,一動就疼。人家護士照顧我特細心,還經常幫我換藥,現在都好了。我自己一個病房,到了晚上就害怕,一按呼叫鈴她就來,也沒見她煩過。」
專護病房的主任醫師翟瑞仁介紹,這裡大部分老人都是不能自理、需要長期住院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加上病痛,他們心理很脆弱。「其實夜裡很多老人都喜歡按鈴呼叫護士,多的時候,一位護士能跑近百趟病房。去了一看老人往往都沒啥事,就是害怕。我們要求值班護士隨叫隨到,陪老人說說話也好,至少能讓他們儘快睡著。」
將繼續在島城推廣記者體驗護工的過程中,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累」。早上7點多就開始掃床、幫老人刷牙、清潔身體,餵完早飯和午飯過後,再準備水果。由於許多老人都沒了意識,拉尿都在床上,所以下午也要重複著一樣的勞動,有了呼叫再趕往病房,這真是讓記者有些吃不消。
另一名年輕的護士李媛告訴記者,剛開始自己的感覺也與記者一樣,但有些老人經過她們的照顧 ,身體慢慢有所好轉時,她們就忘了累。「今年年初查體,102歲的鐘尊先老人已經比剛來時胖了6斤。」李媛開心地說。
「相比老人按醫保住院和住養老院,醫療專護則更像老人的『家』。住院食宿加上治療,1個月只需1500元左右。其他由醫保基金撥付給醫院,只要醫藥費不超過醫保報銷範圍,就可以不用再花錢了。」記者隨後從市人社局了解到,除了原有的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市南區人民醫院、湛海醫院、解放軍401醫院嶗山分院、青島鹽業職工醫院、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青島市交通醫院、濟南軍區青島第一療養院、聖德腦血管病醫院這9家試點外,今年上半年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也將加入進來,提供約80張床位。下一步島城也將繼續推廣這種模式,增加試點醫院數量,解決這些不能自理或需要長期住院治療老人的贍養難題。 文/圖 記者 王宗陽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