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裡,有一些專業被稱為「冷門專業。說它冷,一方面要麼報考人數極少,要麼招生極少,有的則是近些年開設的新專業,鮮為人知。它們不同於文學、金融、經濟等受到眾多學子的歡迎,默默接受著其他專業的「排擠」。
造成專業冷門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就業環境艱苦、危險係數高,有的是因為傳統觀念忌諱,有的是因為招收人數少、學生不敢填報,還有的,則純粹是專業名字惹的禍。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小、冷、難的專業~
一、極小專業
(一)警犬技術
愛狗之心,人皆有之。學這個專業,人手一隻狗!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自己賺了!警犬技術專業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極小專業了!現在國內僅有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和甘肅警察職業學院三所大學開設了警犬技術專業,授予法學學位。
聽起來只要和狗打交道,難度並不大,實際上警犬專業卻是最難考的專業之一。以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為例,在各省文理科都有招生,全國每年只招70人左右,還包括農村定向項目,而且「性別歧視」很嚴重,女生只招不足10人。
畢業的優秀同學們要帶著警犬在緝毒、打黑第一線衝鋒陷陣,這對他們的身體素質、智力和愛心的要求都很高。所以想學好這門專業,也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它有一定的危險係數。
(二)瑞典語
剛聽到瑞典語的時候,小編覺得還好啊!就是一個小語種,和其他的有什麼區別呢?原來北歐本來就以地廣人稀聞名,全球瑞典語使用人數僅900萬,這個人數,比說東北話的人還少。
由於師資緊缺,早在2013年國內就沒有瑞典語研究生了。全國只有上外和北外開設瑞典語專業,其中上外僅四年一招、每回招一人,人數如此的少,真可謂是前不見師兄後不見師妹的「史上最孤獨專業」,要進入這個專業學習,不知道是有多熱愛瑞典了!
同樣冷門生僻的,還有全國獨家的天津外國語大學斯瓦西裡語專業,雲南民族大學的泰米爾語、烏爾都語等七門南亞非通用語專業,這些語言很多人恐怕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吧,就別提去學這門專業了,心疼這些同學。
為了同學們畢業後能夠順利地找到工作,同學們大多還會兼修法學、國際貿易等課程,以複合型人才的姿態昂首踏入社會。
(三)特殊教育學
大家對於教育學,一般的理解都是當老師,而小編現在要介紹的特殊教育學是其中一個非常特別的專業。他們要教的都是有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及超常兒童。而且學習這門專業並不輕鬆,他們除了要學習教育學類的課程之外,還要學習特殊教育理論和手語、盲文等特殊教育方法。
截至2013年9月,全國只有四所高等師範院校設特殊教育本科專業,每年畢業生總數不足50人,哪怕算上大專、中專的相關專業畢業生,每年最多也只能出400名特殊教師。
由於體制問題,特師畢業生到專業特殊學校就業很難,比如某年的華東師範大學該專業,100%就業的學生中,僅有一人到地方聾啞學校就業,待遇也並不理想。
小編認為,這個專業小眾,並不是因為有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及超常兒童的數量少,而是來自社會的教育資源、工資待遇等實質性支持少,希望未來特殊教育學可以發展起來。
(四)死語言(滅絕語言)
死語言專業,就是研究那些已經消失了的文化的語言。死語言的種類包括佉盧文、粟特語、突厥語、于闐語、敘利亞語、 吐火羅語、古普魯士語、峨特語、高盧語、奧斯幹語、溫布利安語、涅希特語、巴比倫語、古迦南語、腓尼基語、古希伯來語、古埃及語、科普特語、女真語等,都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文化所發明的文字。來讓我們一起體驗一下~
吐魯番柏孜克裡克石窟的粟特文摩尼教經卷,約公元9世紀前後(唐代)寫成。
佉盧文。
西夏文,又叫河西字,這個尚為流行,不少人會寫。
看著這些畫符一樣的文字,小編腦殼都痛~
二、極冷專業
(一)船舶與海洋工程
造船圈流傳著一句充滿酸楚的調侃:上輩子造孽,這輩子造船。為什麼說他們「冷」呢?更多的原因是學習了很多知識之後,就業很冷。同學們在學校裡要學習諸如船舶電工基礎、船舶CAD/CAM等讓人聽起來就很難,而他們畢業後很多人只能去船廠就業,月薪兩三千是常態。
兩名船舶工程專業學生在參加實訓
在學習了船舶電工基礎、船舶CAD/CAM等一大串聽起來就很pro的課程之後,無數過來人明確地警告這些數學物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動手創新能力都很強的同學們,畢業後去船廠就是死路一條,哪怕是上交大的畢業生,也無法逃過月薪兩三千的命運。
在行業的凜冬中,堅持在日漸凋零的船海專業的,除了真愛,就只有被調劑的不明真相的高中畢業生了。
(二)老年服務與管理
乍一聽,老年服務管理專業,似乎和如今的社會趨勢完美契合,應該是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可是在該專業的同學眼中,給老人餵飯、翻身、疊床單、按摩,才是他們的日常必修之一。
有人說,累點不要緊,有回報就好。現在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40年更是將進入超老齡社會,到時候社會上將有大量的老年人口,那麼這個專業自然會變成大熱門,該專業的同學也不用愁工作問題。
但是我國傳統文化不提倡把老人家送養老院,養老院不但數量較少,服務水平也難保障,住進養老院的老人只佔很小一部分。老年服務業發展不起來,就業率帶不動,這個專業職能落得個無人問津的下場。
(三)宗教學
你會不會出家當尼姑?你會不會出家當道姑?你會不會出家當修女?終極三問讓學宗教學的同學們很是苦惱啊!
宗教學確實是一門冷門學科,大陸開設它的學校不超過三十所,每年全國畢業生數量不超過四位數。要學習宗教也一點都不簡單。它和神學截然不同,但你又得對神學有所了解;它和哲學緊密相連,但又容易互相攻詰;它還常常和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學交叉在一起,你應該什麼都懂一點。
聽到現在大家可能都有點崩潰了,學了宗教到底能幹什麼?找不到工作的你私底下可以偷偷研究個什麼梅花易卦,佔星塔羅,八字面相啥的,力爭在畢業找不到工作時能在路邊支個攤自己過活。
三、極難專業
(一)古生物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劇《老友記》。劇中的Ross引以為豪,每次邀請朋友來聽演講都被無情拒絕的專業,就是古生物學。聽這個名字就能想像,這個專業一般人並聽不懂,艱難晦澀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張照片↓
這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就來自從2008年創辦以來已經「六代單傳」的北京大學古生物學系。
雖然古生物學不是就業型專業,圈子小,但出國深造機會比較多,面向的行業也很廣,包括石油、煤炭等能源工業,是典型「別人聽起來很擔心,實際上前途挺放心」的專業,為學習古生物學的同學們點讚~
(二)兵器科學與技術
聽到這個專業,大家都會覺得很厲害,瞬間會想起武俠小說裡面的俠客~還會想起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雖然現在是和平時代,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武器!
難怪微博上有人說,每次看兵器專業的同學的教科書,感覺就像在偷窺國家機密。看見其重要程度!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全國不及十所,但幾乎都是重點專業。學科標杆南京理工大學,前幾年就因為老師手持AK-47步槍上課,在「沒有人敢逃課」的調侃中紅了一把。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流體力學、彈道力學、水物理場理論……這些讓人一聽就只看高精尖科技氣場的課程名都知道,這專業不是普通人可以應付的。
(三)直升機設計
直升機不是億萬富豪的專屬,更事關國防和經濟。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是我國唯一開設直升機設計本—碩—博完整培養體系的高校,該專業自主研製了我國第一架直升機、第一架無人直升機。
該專業成立時,從西工大的飛機設計專業選拔出20人,連老師上課前都要先自學知識。60年以來,不足3000名畢業生讓我國直升機從零開始,形成了12個平臺、60多個型號的直升機譜系,撐起了一個產業。
物以稀為貴,該專業的選拔要求也非常嚴格,能考進去的學生不僅是妥妥的學霸,對家庭背景和思想政治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因為絕大部分畢業後會留在研究所深造,成為我國研發直升機的中堅力量。
要求如此高的專業,沒有真本事可讀不了,真的很厲害!不愧為「極難」專業!
雖說有些專業看起來比較冷門,但是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一些「冷門專業」現在正式逆襲了!快來了解一下這些冷門但有發展前途的專業!
(一)哲學專業
曾經,哲學專業一直是文科狀元的理想。如今,這曾經的「思想殿堂」卻成為調劑專業的「收容所」。從招生人數來看,哲學專業不及1萬的招生人數僅是工學招生人數的零頭,大多還是被「調劑」的。當今的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專業時,都帶著「功利」的眼光排斥哲學專業,同時又有很多工作不對哲學專業開放,導致了該專業遇冷。
但是哲學專業也在「冷」中求變! 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實行資金分類管理,建立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和績效獎勵制度,下放預算編制和調劑權限等方式,力求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同時不少高校的哲學院系開始了自己的交叉學科實驗項目。例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建立了多院系聯合培養的PPE專業(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武漢大學建立了打通文史哲界限的「人文科學試驗班」等。
北京市教委年初發布的《2016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北京地區在本科及以上就業中,哲學專業的就業率最高,竟達到99.02%。
開設哲學專業的高校有: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清華大學、黑龍江大學、浙江大學等。
(二)博物館學專業
「你是學什麼的?」
「博物館學。」
「這個專業之後能幹嘛?修文物?給人看風水?
「……」
對博物館學專業認知度高是這個專業爆冷的重要原因,同時很多熱人為該專業就業比較窄,主要是博物館部門和考古部門,而且本科畢業很不佔優勢,所以很多同學很多都考研了。
但是!國家文物局印發《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同時文博人才培養「金鼎工程」明確,「十三五」時期,培養各類文博人才達到1.8萬人次以上;在文物重點領域培養領軍人才20名以上;每年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10個以上;新增文物保護修復人才700名以上;舉辦貧困地區文物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培訓班30個以上。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博物館事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有這麼多機會,還發愁就業嗎?
開設博物館學專業的高校有:
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
(三)殯葬專業
在了解到學生學習內容是「星期一殯葬概論、收屍、整容、插畫,星期二燒骨、輓聯、風水、傳染病」,更是拒絕孩子填報該類專業。因此殯葬管理專業便成了專業中的絕對冷門。
由於傳統觀念的諱莫如深,有的家長、考生對殯葬打心底裡排斥。事實上,這個冷門專業是就業市場上不折不扣的「香餑餑」——殯儀館屬於事業單位,進入殯儀館工作的畢業生基本上都能得到事業編制,有很好的待遇和福利。然而,即使如此,願意從事該行業的畢業生也是寥寥無幾。
經社會市場調查發現,從殯葬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大型城市年薪甚至可達到18萬元。就業率更不成問題,2016年,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殯葬專業平均每個畢業生都能拿到3到4個對口職業。
開設殯葬專業的高校有: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北京社會職業管理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原民政部重慶民政學校),武漢民族職業學院,福建民政學校,遼寧民政學校,河南民政學校等。
(四)航空航天類專業
近十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遙感科學與技術、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航天運輸與控制等相關專業曾出現無人報考的情況。專業無人報考的因素有很多,這與名校的此類專業招生計劃較少不無關係:考生與家長「拿不準」不敢報考。
航空航天相關的部分專業就業率高達97~98%,畢業生五年後平均月薪達到10635元,在所有專業中排名前三。然而這些無人報考的專業依然面臨著「學生全靠調劑而來」的尷尬局面。
如今,世界航空航天市場總額已高達數千億美元,並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中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投入也明顯增加,一系列鼓勵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陸續出臺並實施。
伴隨著「登月」的日益臨近,我國對於航空航天人才的需求必定越來越多。此前頻頻遇冷的航空航天專業已經成為就業市場上的熱門。
開設航空航天類專業的高校有: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
(五)茶學專業
「還有這種專業?」
看到專業名稱,也許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聽都沒聽說過!泡茶還要去大學學?茶學還能學些什麼呀?以後工作肯定不好找,還是不要選好了……
但事實上,茶學專業不只是在「學泡茶」,還包括茶審評、茶營銷、茶企經營管理等等茶文化。它是一門擁有悠久歷史的學科——知名高校浙江大學的茶學專業始於1952年,60年代起開始培養茶葉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並從80年代中期起開始培養茶學專業的博士學位研究生。
近幾年來,茶文化已經走出國門,進入廣闊的東、西歐市場,茶葉貿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別是伴隨著我國貿易的轉型,行業內對科技含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從這個意義上講,茶專業並非培養「茶農」的行業。因此,茶學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茶業行業,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開設茶學專業的高校有:
安徽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武夷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
其實專業的冷門與熱門是相對而言的,同時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有時候,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專業就業時反而成了競爭壓力最大的專業;而一些大學生避而遠之的冷門專業,最後卻有可能變為成就未來的「金飯碗」!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並不斷努力學習,爭取以後能夠讀到自己所追求的專業,才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情啊~
互動:你學習的專業冷門嗎?你喜歡自己的專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編輯:阿丁
來源:人民網、青春全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