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憑試通識教育科改名 評分改及格不及格 現時中四至六學生考評維持不變

2021-02-07 遵理國際教育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11月26日公布通識教育科將會冠以新科目名稱,精簡課程內容,以及優化教材及考試安排,科目會保持必修必考,公開試評核只為及格或不及格,而現有高中學生考試評分維持不變。

 

而現正修讀高中通識科的同學會「繼續沿用原有的學習及考評安排」;即現時中四至中六學生考DSE通識科仍會評為U-5**,設有「3322」入大學要求。

 

其他改革詳情如下︰

通識科科目名將會更改(名稱未定)

保持科目為必修必考,公開考試只設合格與不合格,釋放考試壓力

訂明重要學習概念,加強知識內涵,建立穩固知識基礎

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包括課時,大約是原有內容的一半,釋放空間予學生學習

不設「獨立專題探究」,減輕師生工作量

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和法治

透過涉及香港、國家及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拓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領域的課題

提供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

設立「適用書目表」(即是經審批的教科書)

 

教育局局長表示學生可參與更多其他學習經歷和活動,透過考察讓同學在這一科有增廣見聞、看更多事物的機會,在一些項目上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是配合科目的宗旨,令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考慮多角度和不同議題的機會。

 

往內地考察不會計算在文憑試上的成績  自修生毋需參加

有自修生擔心由於3年後新課程要求學生往內地考察,自修生因不是學校考生無法參加;教育局補充中學文憑試(DSE)考試只會計算校內成績,而不會計算內地考察的部分,所以自修生照樣可以如常考DSE通識科。而在實際推行上會有很多細節,會交予專家考慮,同時需要老師的帶動和說明,這次改變可減輕老師及學生課程上的負擔,而老師的角色則帶動及協助學生參與更多其他學習經歷和活動,另外教育局會幫助他們適應轉變,繼續和業界保持溝通。  

 

 

長按QR code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香港考評局經理因「漢奸題」辭職,港媒:政府須痛下決心,重樹教育初心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日前開考,其中一則要求考生論述「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的考題被批引導考生做漢奸,香港教育局更是史無前例地要求考評局取消該必答題。據香港《星島日報》17日報導,考評局兩名高層包括疑在社交網站侮辱特首林鄭月娥的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盧家耀以及負責同科的評核經理梁紫豔,16日以「感到外界可能出現的政治理由」為由雙雙辭職。辭職生效日期為8月16日,即文憑試發榜後約半個月。
  • 香港通識科檢討報告仍堅持「必修必考」,被批:換湯不換藥,沒涉及...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自「修例風波」爆發以來持續發酵,前特首董建華形容通識科失敗,建制派要求評分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專責小組完成歷時近3年的檢討,22日提交長達46頁的報告,在香港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 香港文憑試中現不當試題 港媒稱考評局通識科兩高層已辭職
    在14日的香港「高考」歷史試卷中,出現了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一道試題: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香港歷史教師陳偉強14日對記者批評稱,這樣的問題極不合適,「就如同在西方國家,要求學生回答希特勒對歐洲的發展是否利多於弊」。14日上午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歷史科考試的時間。
  • 團結香港基金就通識科提出13項建議 含取消七個等級評分方式
    中新社香港9月7日電 (記者 韓星童)團結香港基金7日發表有關通識教育的研究報告,並就通識科的課程、考評等五個範疇向特區政府提出13項建議,包括取消現行七個等級評分方式,僅以合格與否取代;把審查範圍擴大至教科書附帶的補充材料等。
  • 香港考評局決定取消文憑試歷史科涉中日關係不當試題
    5月22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決定取消在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中引發爭議的不當試題。本月14日,香港中學文憑試歷史科(卷一)中出現一道試題,問及學生「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陳述。考試結束後,該試題引發社會廣泛爭議。
  • 香港教師語文考試成績差:7成人英文寫作不及格
    中新網12月15日電 香港教育統籌局昨天公布了今年九月舉行的最新一期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成績,英文科「寫作及口語」兩份試卷中不足5成人及格,英文寫作更有7成人不及格,為歷來最差的成績;而普通話考試則以口語能力最差,有6成人不合格。
  • 香港DSE主修科目改革方案首次曝光!
    昨天,香港教育局向香港所有中學發出通函,公布高中核心科目改革的新方案,並諮詢學界意見。方案實施時間:此次改革最快將於今年9月升讀中四的學生逐級實施,2024年中學文憑試DSE生效。也就是說,目前在讀的中四、中五、中六的DSE同學不受影響。
  • 香港教育局:兩方案延期文憑試 月底作最終決定
    (抗擊新型肺炎)香港教育局:兩方案延期文憑試 月底作最終決定中新社香港2月6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6日召開記者會,介紹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的安排,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宣布現時有兩個方案,會因應疫情發展於2月底作最終決定。
  • 蔡英文就任三周年 臺灣全民評分「不及格」
    臺灣民意基金會19日公布最新民調,臺灣全民對蔡英文施政表現打分「55.01分」,說明在臺灣民眾心中,這三年的政績是「不及格」的。同時,有57%的民眾對民進黨這三年的表現「不滿意」。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這樣的民意反映對民進黨參選不是一個好預兆。
  • 香港特區教育局:122所內地高等院校招收香港學生
    原標題:香港特區教育局:122所內地高等院校招收香港學生27日,香港特區教育局發布新聞公報,歡迎國家教育部公布2020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前稱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的具體安排。
  • 小學生考英語為了及格「不擇手段」,改卷老師:現在的學生不得了
    小學生考英語為了及格「不擇手段」,改卷老師:現在的學生不得了 小學生考英語的時候為了及格真的是什麼都能填出來,不信你來看看下面的這些試卷,真的是一張比一張犀利,大家來欣賞一下下面的這些試卷,我真的笑了,哈哈!
  • 妄稱「沒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的香港考評局職員,辭職了
    香港歷史考試,「毒瘤「消失一枚香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楊穎宇此前被曝曾發表「沒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的荒謬言論,其後,今年5月舉行的香港2020年中學文憑考試(DSE,香港「高考」)歷史試卷又被發現存在傾向性極強的試題,引發社會嚴厲譴責。香港「東網」15日引述消息稱,楊穎宇近日已向考評局請辭。
  • 香港會考今放榜 全港25名「十優狀元」或成絕響
    8月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六年會考今天放榜,全港產生破紀錄的二十五名「十優狀元」。  同時,八萬考生中,四萬七千人取得升讀中六的基本成績,但零分生仍超過二萬人,又創新高。改考程度較淺英文甲卷的考生勁升近四千人,零分率達三成。
  • 豆瓣評分不及格,電視劇搜索排第一,《黃金瞳》尷尬了
    而由張藝興主演的劇《黃金瞳》也在熱播中,這部劇不僅有張藝興飾演了男主,還有王紫璇飾演了女主,當然也有王櫟鑫的加入,更有老戲骨李立群的加盟。但是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與百度電視劇搜索卻呈兩極分化,實在是太尷尬了。
  • 迪麗熱巴主演電視劇評分普遍不及格,劇情或是最大硬傷
    迪麗熱巴上一部現代劇還是2018年的《一千零一夜》,此劇是迪麗熱巴和鄧倫主演,雖然此劇的熱度也很高,但是評分卻不及格,只有5.2分。看看迪麗熱巴主演的電視劇,不論是嘉行自製劇還是外接的電視劇,評分普遍都不高,而且很多電視劇都評分都不及格。
  • 香港教育局歡迎127所內地高校招收香港學生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11月5日表示,歡迎國家教育部公布2021/2022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具體安排,將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增加至127所。
  • 香港教育局:歡迎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高校將增至109所
    中新社香港10月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8日表示,歡迎國家教育部公布2019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的具體安排。參與該計劃的內地高校將增至109所,「校長推薦計劃」的考生推薦名額將每校增至8名。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表示,2019年的免試收生計劃將繼續優化。
  • 胎心監護不及格怎麼辦?
    但是很遺憾,做得次數多了,就會遇到問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胎心監護不及格。(圖片來源:攝圖網)不及格的胎心監護儀在聊胎心監護不及格之前,先聊聊不及格的胎心監護儀。對於真正了解胎心監護特點的醫生來講,對於心大一些的準媽媽來講,遇到胎心監護不及格本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一旦遇到對胎心監護的理解不夠專業的醫生,一旦遇到玻璃心的媽媽,就會是一地雞毛,一路的擔心,不停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