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
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
十大創新案例」
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設,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
開創平安中國建設新局面,
由法治日報社、北京安全防範行業協會
聯合舉辦「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
創新案例徵集活動」,
活動共徵集全國政法各單位
創新案例175個,
企事業單位解決方案120個、
創新產品113個。
▼
8月28日至9月6日,經過為期10天的網絡投票,「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9月23日,經綜合投票、專家評審,評選出十大創新案例、十大解決方案、十大創新產品,以及優秀創新案例、優秀解決方案、優秀創新產品若干。「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11月18日至19日,
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淮安中院作為獲獎單位受邀參會。
我院朱介進專委應邀在大會上做主題演講,
分享淮安智慧法院建設工作經驗,
得到與會政法單位一致好評。
近年來,淮安中院按照「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深入貫徹「智慧政法」決策部署,自主研發「無訟淮安」矛盾糾紛在線多元調解平臺,並於2019年9月2日正式上線運行,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實現從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從解決表層矛盾向深層矛盾、從單打獨鬥向整體聯動「三個轉變」。
一、拓展思維視角,在參與社會治理上「謀新招」。
市中院黨組堅持將糾紛解決機制置於創新社會治理層面去思考,並於去年初正式啟動「無訟淮安」平臺研發工作。一是堅持在更高層次上謀布局。在系統總結「無訟村居」創建經驗基礎上,堅持跳出法院看調解,進一步拉大框架,抬高層次,在市委政法委指導下,主動對接基層組織、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共同研判全市調解工作整體態勢,結合實際制定平臺建設路線圖和時間表。二是堅持在更實舉措上強研發。市中院4次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平臺規劃方案,圍繞提昇平臺的創新性、新穎性、實用性和便捷性,形成18條具體研發意見。從院內選拔4名業務技術骨幹,會同軟體開發團隊組成平臺研發小組,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效研發,經過10餘次修改和調整,平臺系統順利投入運行。三是堅持在更多體驗中求實用。堅持信息全面、提示明確、操作簡單、選擇路徑清晰的建設標準,強調用戶體驗,要求研發人員換位思考,定期走訪糾紛當事人、調解工作人員,吸納提煉社會各界對平臺的反饋意見,不斷完善平臺模塊功能,提升使用效果,實現多主體互利共贏。
二、完善平臺功能,在滿足群眾需求上「出實招」。
立足現實需求,平臺內嵌「諮詢、查詢、調解、訴訟」四大服務功能,凸顯了四大優勢:一是從「事後訴」向「事前防」轉變。為當事人提供法律知識解答、解紛方式引導、訴訟風險告知、訴訟服務指引等線上服務,及時幫助解決法律問題,引導在訴訟外理性化解糾紛,避免糾紛未經分流直接湧入法院。二是從「見面辦」向「掌上辦」升級。做實線下問題線上解,實現四大服務功能線下線上無縫銜接。線上智能諮詢無法回答的問題,通過線上人工諮詢解決;案件調解證據材料傳閱的難題,通過線上傳輸解決;群眾集中反映立案難問題,平臺對接「江蘇訴訟服務網」,與網上立案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平臺設置定製服務導航,便於當事人查詢關聯事項,真正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三是從「多領域」向「全領域」覆蓋。行政調解、行業調解、人民調解、律師調解、法官調解等各類多元解紛資源全面進駐平臺,實現各類調解方式、調解組織、調解人員的線上整合。同時,啟動調解組織、調解員、諮詢師等線上名錄建設工作,進一步擴大調解力量覆蓋範圍。四是從「分散式」向「一站式」迭代。將線上解紛與網上立案有機銜接,查詢、立案、繳費、送達等15種解紛或訴訟業務均可線上一站式辦理。與訴訟服務大廳、調解工作室、巡迴法庭等線下多空間深度融合,當事人可通過視頻實現點對點調解或立案,實現線上線下有效聯動。
三、注重統籌推進,在宣傳推廣應用上「亮硬招」。
緊緊扭住四個重點環節,推動平臺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是在組織領導上下真功。主動向省高院和市委政法委報告平臺建設進展情況,積極爭取關心支持。市委政法委專門下發《關於全面推廣應用「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解調平臺的通知》,牽頭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推廣應用工作,保障平臺建設運行各項任務有序推進。二是在推廣應用上用真力。密切與司法行政部門協調配合,紮實開展調解組織、調解員在線註冊工作,平臺與調解辦公終端實現100%全面接入。全市法院對必須先行調解的8類案件一律引導至平臺進行訴前調解,不斷提高平臺應用的覆蓋面和使用率。三在宣傳引導上見真章。通過在電視廣播、期刊網站、「兩微一端」、公共運輸工具等宣傳平臺投放專題報導,在綜治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各政府機構辦事點等場合放置宣傳冊等方式,引導社會公眾主動掃碼關注平臺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提昇平臺知曉率和影響力。四在考核激勵上動真格。與市委政法委主動溝通協調,把平臺應用推廣工作納入全市政法工作考核範圍,建立平臺推廣應用督查考核機制,對平臺接入率、知曉率、糾紛化解首選率、調解成功率、群眾滿意率等關鍵指標進行重點考核。同時,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對考核優秀的平臺調解組織、調解人員予以表彰獎勵,進一步激發調解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作者:市法院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