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
江西張玉環長達9778天的冤案得到平反,這樁「史上最長冤獄」震撼人心,這是對法治不完善的紅色警示,案件中也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張玉環的前妻宋小女在離婚之後,仍然為前夫鼓與呼,為他四處奔走申訴,讓人動容。
有人偏偏要反彈琵琶,挑戰公序良俗,通過惡意的炒作、對被害人的抹黑,來割一波韭菜,刷一波流量。
8月9日,微博有著238萬粉絲的所謂導演陳劍在網上稱:「不要再哭訴了,國家賠你幾百萬也夠了。27年冤獄,700萬國家賠償,平均每年收入25.9萬,每個月2.1萬,每天700人民幣進帳!張玉環何許人也?博士?碩士?白領?江西農民,你27年的收入比博士還高!……最起碼,你在獄中要比下水道跟煤礦工人舒服吧?關鍵你每天拿700元……說到死,人都會死的,有生就有死,關鍵你賺了700萬,給予你子孫後代,知足吧兄弟,別哭哭啼啼的了,搞得像楊玉環似的,你比抗戰年代的戰士幸福千倍! 」
短短幾行文字,充滿著各種謊言、污衊、挑撥離間,最後還把這套惡意營銷捆綁上了「抗日戰士」道德的光環,讓批評者投鼠忌器,堪稱惡意營銷的範文。
首先,是造謠,張玉環還沒有申請賠償,哪裡就獲賠700萬元了?
其次,還是造謠,國家規定2020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每被羈押一日賠償346.75元,也就是1個月要賠償約1萬,陳劍張嘴就胡說成了2.1萬。
再次,在基於上述的謠言進行挑撥離間,混淆是非,將27年冤獄可能獲得的法定賠償偷換成了「工資標準」,你不是博士,你不是白領,不配拿2.1萬元「月薪」!陳劍這麼說無非就為挑唆眾多對張玉環表示同情的網民產生忌妒心態,撩撥起人性中最醜陋的那部分。可憐的張玉環,27年的歲月在監獄中度過,妻離子散,一分錢的國家賠償還沒拿到,已經被陳劍之流煽動成了公眾應該羨慕、仇恨、嫉妒的對象。
目前,陳劍已經因為「發布惡意營銷內容」而被微博方面「永久禁言」。
其實,根據公開資料,這個以「第7代導演」自居的陳劍,堪稱劣跡斑斑,早在2002年就因為盜版當時大紅的電影《英雄》而聲名狼藉,居然宣稱自己是「以盜制盜」;2013年,陳劍假冒張藝謀大舅子身份,宣稱張藝謀生了三個孩子都不算超生,結果被張的妻子陳婷當場打臉……
一路惡意炒作,一路造謠,這位所謂導演卻一路「穢土重生」,海量吸粉,粉絲達到了238萬。如今,陳劍因為挑釁公序良俗,而被永久禁言,但是,要問一下:他的200多萬的粉絲扎堆在這個泥坑裡面,圖個什麼?什麼樣的心態,讓200萬多人留戀陳劍長期以來的無底線營銷呢?
當下,輿論場裡面有這樣一股「陰暗流營銷」:誰站了輿論場的C位,就毫無理由地潑別人一身糞水,不管這樣的指控是真是假,有的明顯是無稽之談,但總有網民懷著卑劣的動機,瘋狂轉發。逐臭的網民和惡性炒作的自媒體,形成了共生關係。
有人古道熱腸,熱心社會公益,他就讓你剖開肚子自證沒有吃過兩碗涼粉,裹挾輿論起鬨。有女孩子遭到性侵害,他就拿出放大鏡找出「不完美的被害人」身上的缺點來。好不容易一起冤案得雪,司法機關做了無罪判決,他要站出來說:「無罪只是因為證據不足,不代表他沒有殺過人。」哪怕是張玉環案中「最美前妻」宋小女,這麼質樸、暖心的故事,還有人陰森森地放出冷箭:「宋小女的戲太多了!」「宋小女這麼為前夫忙前忙後,不排除她就是真兇……」
總要給別人強加一個齷齪的動機,總要將一勺汙水潑向當事人,仿佛這個世界和惡意營銷者一樣的齷齪,才讓他們心滿意足。而這種陰暗營銷在收割智商稅同時,也挑撥起人心最幽暗的那部分
一直無底線炒作的陳劍被禁言了,那238萬粉絲關注他,到底圖個啥?誰在替「陰暗流」網絡營銷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