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消費者關心的解答來了!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解釋》第1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訴請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賠償損失,被訴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賠償責任應由生產經營者中的另一方承擔為由主張免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該條規定目的在於落實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的首負責任制,避免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及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解釋》還明確了公共運輸運輸中的食品安全責任承擔主體。實踐中,承運人在運輸途中向旅客提供食品或者餐飲服務,有時會發生食品過期或者黴變損害旅客身體健康的情況。對此種情況的處理,解釋作出明確。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 民一庭庭長鄭學林:「 《解釋》第4條規定,公共運輸運輸的承運人向旅客提供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旅客有權主張承運人承擔作為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的賠償責任,並明確不論是免費提供還是有償提供,承運人均應保證所提供的食品的安全性,承運人以食品是免費提供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近年來,網絡購物成為最常見的消費方式之一。尤其是今年遭遇新冠疫情以來,外賣餐飲等空前活躍,對於涉網絡購物食品安全糾紛中電商平臺的責任承擔問題,新出臺的解釋作出了新的規定。

  據統計,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共計4.9萬件,其中,約三成糾紛涉及電商平臺擔責,而食品類糾紛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中佔比接近半數,為45.65%。對於消費者而言,網絡食品潛藏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入網食品經營者資質、信譽不能保證,則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解釋》第3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致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讓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關。」

  實踐中,電子商務平臺經營包括提供平臺服務和開展自營業務兩種模式,兩種經營模式存在根本的差別。《解釋》第2條對平臺自營相關問題作了進一步明確,其中第1款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以標記自營業務方式所銷售的食品或者雖未標記自營但實際開展自營業務所銷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作為食品經營者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同時,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電商平臺所作的標識等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情況,第2款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雖非實際開展自營業務,但其所作標識等足以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相信系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自營,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作為食品經營者的賠償責任,以加強對網購食品消費者的保護。」

(責任編輯:李江濤)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
    摘要:12月9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對於消費者買到問題食品的多種情形給出了維權方案。   臨近年底,不少吃貨們又開始準備剁手囤貨了吧!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附全文)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高燕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謝勇出席新聞發布會。
  • 買到問題食品如何維權——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光明日報記者 靳昊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介紹,《解釋》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權威發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司法解釋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 食品經營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費者主張構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已過食品標明的保質期但仍然銷售的; (二)未能提供所售食品的合法進貨來源的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高燕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謝勇出席新聞發布會。
  • 微信話題|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高燕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謝勇出席新聞發布會。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高燕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謝勇出席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王斌主持發布會。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和相關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副庭長劉敏,審判員高燕竹、謝勇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司法解釋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 食品經營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費者主張構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已過食品標明的保質期但仍然銷售的;(二)未能提供所售食品的合法進貨來源的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健康,是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
  • 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司法解釋相關條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食品經營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費者主張構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司法解釋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案例三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人身損害為前提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電商平臺未盡義務將承擔...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董凡超法治日報見習記者 趙婕最高人民法院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及典型案例。《解釋》明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解釋》明確責任承擔主體,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明確食品安全案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消費者人身...
    原標題:預包裝食品不標保質期將重罰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有關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解釋,其中明確電商平臺
  • 關注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關注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食品類糾紛在網購糾紛案中佔比近半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在會上介紹,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共計4.9萬件,其中,約三成糾紛涉及電商平臺責任承擔,而食品類糾紛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中佔比接近半數,為45.65%。」 鄭學林表示,為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本解釋施行後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解釋。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司法解釋相關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 食品經營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費者主張構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已過食品標明的保質期但仍然銷售的;  (二)未能提供所售食品的合法進貨來源的;  (三)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進貨且無合理原因的
  • 食品安全問題誰來擔責?最高法發布新司法解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鄭學林表示,該條規定目的在於落實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的首負責任制,避免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及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提供免費餐食,安全責任不能免《解釋》還明確了公共運輸運輸中的食品安全責任承擔主體。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司法解釋相關條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食品經營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費者主張構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已過食品標明的保質期但仍然銷售的;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買到一袋過期戧面饅頭獲賠千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消費者在某購物廣場購買戧面饅頭一袋,發現該食品為過期食品後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購物廣場退還消費者貨款並支付賠償金1000元;消費者在某兒童食品公司網上店鋪購買果凍一盒,發現其中一個果凍存在異物,雙方協商未果後消費者提起訴訟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司法解釋 電商平臺未盡義務將承擔連帶責任
    本報北京12月9日訊 記者蔡長春 董凡超 見習記者趙婕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及典型案例。《解釋》明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對平臺內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有權主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與平臺內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解釋》明確責任承擔主體,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食品安全誰來負責?最高法發布新《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 鄭學林:該條規定目的在於落實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的首負責任制,避免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及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解釋》還明確了公共運輸運輸中的食品安全責任承擔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