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讀」為徑 與淨如法師「讀書經」一席談

2020-12-19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

不可否認,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今天,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古代「妙手回春、立起沉痾」的名醫多多,到了現代名醫卻越來越少?據多方考察了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出在中醫的學習方式上。因為學習經典對於每一位中醫學者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殊不知,自唐以來,「學醫必須讀書」便成為醫家共識,不僅古代醫家如此,現代名醫亦然。

圖為淨如法師利用空閒時間抓緊「充電」。

為此,在日前「非遺宣傳月」期間,記者有幸採訪了「有緣千裡來相會」便有「一見如故」情結的釋淨如法師,請他談談中醫成名與讀書的關係。

筆者:法師,據了解,您在20幾歲就出家受戒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同時,您為什麼又精於研修古書醫道呢?

淨如法師:我1970年出生於天津市一祖傳中醫家族,我父親是個在當地有著小有名氣的民間中醫,所以受家傳影響一下入門,自幼崇拜中醫,從小酷愛中醫神奇的魅力,少年始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藥性賦》等醫書。早些年間由於醫療衛生條件艱苦,處處缺醫少藥,少兒時代便品嘗了底層生活的艱辛不宜,家中長兄由於體弱多病,由於家境拮据,醫治不到位,長兄不幸過早離世。由此,時值年少的我痛心疾首,這是我從醫修道的最初動力,並意識到「不為良相,就做良醫」,這既是改變家庭也是眾生「離苦得樂」命運的重要一環,至此篤定了一生懸壺濟世的決心!

於是,1998年我受戒後,本著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輾轉遊歷名山大川及各大寺院,研習佛法的同時深入鑽研博大精深的佛教醫學經典理論,並致力於傳統中醫理論研究與實踐,將祖傳的中醫藥、按摩術、藏醫學融會貫通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期間2004年9月23日至2005年1月15日,天津市中醫學院針灸系進修)。倡導「先養身後養生,身體健康生命得以延續」的理念,獨創集內服、外敷、藥浴於一身的養身醫學文化。尤以祖傳的非遺「五指彈禪」(2017年被評為天津市河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按摩術為最,被業內學者稱其為「指上芭蕾。

筆者:有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湯頭三百首,不會看病也會開方。」而「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已經為警示名言。所以說,為醫之道,首先學好四大經典著作,這是根本。

淨如法師:的確如此。「熟讀《內經》則增人智慧,於病理可左右逢源,熟讀《本草》則方自我出,不受古方局限,熟讀《傷寒》、《金匱》,則辨證施治有法可循。」總之,凡有造詣的古今醫家,都以讀書為第一要務。只有多讀書,多讀中醫古書,才能加深對中醫的認識,領會其內涵。即源於先天,加之後天學習古今人的經驗。通過書本與投入大自然的學習方法,恭謙下行,能忍吃苦,不斷實踐感悟證得,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圖為淨如法師正在認真做讀書筆記。

筆者:為什麼要強調讀中醫經典名著?熱愛中醫的學子總會收到勸告「一定要學習經典」。但很多人,雖然嘴上說一定要學習經典,但在臨床中中醫界「讀書無用論」卻往往成了「永不消逝的電波」,並沒有用經典中的思維方法看病,而且處方很少用經方。

淨如法師: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經作古的前輩名家面前,由他們通過實際病例講解總結成文字的東西;既無「名師親授」的可能,那麼就只有通過精讀,反覆讀,以至背誦,再在臨床上去反覆揣摩,從中悟出真諦,如嶽美中先生「日理臨床夜讀書」。這是其一。

其二,經典著作中的條文,乃是從無數病例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是俗話所說」萬變不離其宗」之「宗」。記住它,背誦它,就能在臨床上觸發思緒,吃透精神,從熟生巧,別出心裁。

我在日常學習時,深感自己文化水平和知識面薄弱,故而開始拼命地買書讀書,除中醫書外,與醫書相關的書籍。於是每到一地,先去新華書店。醫書讀的漸多,便深深知道了古人所說的「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謂天下無方可用」是指的什麼。

隨著時日久了,愈加明白古人說「讀書難,讀醫書尤難;讀醫書得真詮,則難之又難」的精義所在——方知「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將;世無難治之病,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的道理。

筆者:毋庸置疑,無論古之名醫大家,還是現代名中醫,有那麼高的成就,沒有一個是輕易而成名的,都是經過磨勵苦學,都是經過「衣帶漸寬終不悔」這個過程的。

淨如法師:所言極是。尤其是三十歲以後,經驗閱歷既多,書讀也多,明白古今名醫名家幾乎都有此過程。當人們看到他們的學醫經歷,心中的疑惑解了一多半,因為他們都有開掛的必備技能——拼命讀書;他們不成大師,簡直天理不容的!

筆者:據了解,勤於讀書的淨如法師常告誡學生,多背書、熟讀書,特別是對經典著作要扎紮實實地下功夫,熟讀、嚼透、消化。

淨如法師:的確如此。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穫,背得熟和不熟大不一樣。比如對《內經》、《金匱要略》、《傷寒論》、《溫病條辨》等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張口就來,在臨床應用時,就成了有源頭的活水。不但能一觸即發、左右逢源,還可熟能生巧、別有會心。其中規律就是:從原文背誦入手,精勤不倦;從注文眉批入手,博採眾方;從句讀校勘入手,勤求古訓;從總結歸納入手,敝帚自珍;從先後順序入手,擇善從之。

另外,之所以強調讀經典,是因為中醫經典中記載的是中醫之道。「經」是達到「道」的最捷徑的方式,故古人又言「經者,徑也」。《內經》所言的就是「醫道」,讀懂《內經》(也包括其他經典古籍)是走進這個「道」的基礎。古人言「經」,是因其用最簡單的語言,最簡捷的方式直指天地之道。因為最簡單、最實用,所以這些書籍得以代代流傳。

圖為淨如法師與弟子正在交流讀書心得體會。

筆者:通常認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讀書還要精於思考,不可一味迷信本本,要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去判斷,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不如無書」也。

淨如法師:洵非虛語。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經典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其中規律性的論述,通過自己的一番努力所得,與直接借鑑別人所得,其體會是決然不同的。

現實中,中醫精讀經典的確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很多人用一生來學習經典,最後卻是「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又遠;月在水面,撥開水面月更深」。他們苦苦地一遍又一遍地讀經典,似乎讀一遍有一遍的感覺,但實際只是在原地畫圈,感覺自己懂了一點,同時又引出更多的不懂,今天認為自己懂了,明天再看發現是錯的,新想到的才正確,於是認為這次是真的懂了,可到後天又發現還是有問題!就這樣不斷地否定,不停地轉圈。

莊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以有限的生命用於無限的學習中醫經典當中。所以說,經典原文是醫者學習的必由之路。所謂「書要自己去讀,路要自己走」也。

總之,經典名著不僅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而且在培育和造就歷代名醫中發揮了偉大的作用。

筆者:誠哉斯言。謝謝法師。(記錄者:馬一夫)

責任編輯:丁原

相關焦點

  • 書山有路Q+為徑 Q+快速變身網絡圖書館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書山最新資訊 > 正文 書山有路Q+為徑 Q+快速變身網絡圖書館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從不是「苦」作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出自《古今賢文》一書。該書又名《昔時賢文》、《增廣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集結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而這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則出自該書的《勸學篇》。
  • 能動英語:書山有路「巧」為徑
    他說,他打算像小孩子學習母語一樣,從牙牙學語的階段開始學起——初一聽,我有一點驚訝,但細想想,真的是很有道理。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就應該把這門語言設定為母語,沿著母語學習的路徑來學習, 這才是掌握這門語言的正道,也是快速達成學習目標的直線路徑,否則,就很容易走彎路。 語言的本質是交流工具,所以,「用」是語言學習的最佳途徑。
  • 書山有路「樂」為徑
    後來有了私家車,擴展了視野,才去過泡石澱、雪峰島、窟窿山。工具的誕生確實擴展人類的認知。今年夏天登研山南眺,發現研山以南,灤河下遊有一處水面非常寬闊的地方起初是走的下道,沿天祐堤路南行,過了研山便只有村莊小路。再往南,便是沒有修繕過的老「大壩」。本以為記憶中小時候的大壩早已消失,沒想到改變的只是家門口的這一段。
  • 伊洛納手遊法師前期有什麼書可以讀?法師前期讀書攻略
    伊洛納手遊法師前期有什麼書可以讀?許多朋友還不太了解,那今天爪遊控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伊洛納手遊法師前期讀書攻略,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收穫!伊洛納手遊法師前期讀書攻略
  • 培德一席談 | 吟誦與律動,讓詩心和童心相映
    培德書院邀請兒童教育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為家長們帶來系列講座。每期講座聚焦一個家長最關心的育兒問題。希望我們可以讓家長獲得知識與啟迪,助力每個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這是「培德一席談」的第20場講座。你讀「山」,像有山來;你讀「雲」、你讀「月」,雲月入懷。古往今來的詩人,在詩詞中所有抽象的、自然的、具象的美與詩意盡在其中,藉由文字與聲音及肢體律動與其對話,它會很直接的進入孩子們的生命中。大家試試看,「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每一個字出來的時候,音義涵於其中。
  • 如何用正確的心讀誦《地藏經》(學誠法師)
    或者非常的討厭、恐懼、仇恨某種眾生,越討厭、恐懼、仇恨,他在你心中的印象越深,甚至把自己忘掉也不會把他忘掉,這樣就會很容易投生為那一類眾生而與仇人相見,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讀地藏經很熟就會投生地獄嗎?我每天都讀一部呢,讀地藏經時應該以什麼心態來讀呢?感恩師父解惑!
  • 再談蔡朝陽老師的一席演講
    ——蔡朝陽再談蔡朝陽老師的一席演講                                            文|  蔣瑞麗再談蔡朝陽老師的一席演講蔡朝陽老師2013年3月在一席上的演講視頻《以自由看待教育》,我是2014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一樓貌似有山有水……二樓正露臺也是百草齊齊一樓少兒區少兒陪讀區少兒童趣區二樓主區門廳,超級華麗二樓閱讀區令人心動的是二樓引進了一些藝術文學精品二樓露臺牆壁更有一番藝術和自然的結合感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本人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何來之苦呢?!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高 昌關於讀書,古人留下很多名言,更留下了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許多千古流傳的典故。那種苦讀書、好讀書的精神令人感動,可是書海茫茫,如果不重視讀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哪怕讀書破萬卷,也未必都能夠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
  • 主題讀經:路加福音10章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我們分享劉老師講的【主題讀經】:《路加福音10章》,求神帶領我們進入神的話語中,阿們!
  • 愛讀書的你,想知道有幾種讀書的方法嗎?
    毋庸置疑,讀書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認為並不起絕對的作用。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書海是無涯的。我們怎麼可能,把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到無涯的書海中去呢?古訓《增廣賢文》中,收錄了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的一句治學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
  • 畢業生專訪丨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優秀畢業生董馨檜
    書山有路,唯有前進的腳步才是希望的象徵學海無涯,唯有翻騰的浪花才能留下探索的足跡今天,讓我們走進董馨檜學姐聆聽她被我校體育管理專業錄取的故事對於董馨檜學姐來說,這四年的時光裡,有著太多難言的感動。它們,不僅藏在畢業論文的致謝裡,更是被銘記在學姐的心上。回望過去,學姐對自己的四年本科生涯感到無比幸福。
  •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建議收藏給孩子讀一讀
    孔子3、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4、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8、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9、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梁家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有一篇題為《寫好領導講話稿的幾點體會》的文章我覺得很有意思,講的全是乾貨,也特別適合目前我們這些剛來的新同志學習,我認真進行了思考,結合自身實際,談一點簡單的感受。施「痛苦」的肥。自己從參加工作以來寫作已經不是一個完全的新手了,在原單位時寫過相關的工作總結,輿論網評也有練過一些手,跟這篇文章中說的有一個特徵是共同的,痛苦。誰寫材料都不輕鬆,別人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是真不輕鬆。首先是收集相關素材,然後是自己加工組裝,刪刪改改,往往是耗時費力,拿到領導那裡去又得拿回來改幾遍,絞盡腦汁。遇到的領導們都很寬容,很少就寫材料進行批評,但是會感覺自尊心有那麼一點受挫。
  • 書山有路,軌道為徑,鍾書閣到底在哪兒啊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之後的世界萬物復甦,在周末閒散的午後,與其窩在家裡無所事事,不如乘坐軌道交通,尋一間靜謐有格調的書店,坐上一下午,任時光在書中慢慢消磨,也是一件極享受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重慶軌道交通的腳步,一起來探尋重慶那些有特色的書店,如果不能沉侵在書的海海之中,就拿出手機凹個造型吧。
  • 本科學長的真情告白‖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為進一步為2018級、2019級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借鑑,我們遴選實現本科大滿貫的2017級「3+4」班中的10名學生、5名參加春考超過本科線的學生將陸續向學弟、學妹們真情告白,向有意向或即將步入歷城職專就讀的初中學子寄語。
  • 隆蓮法師訪談錄
    那些小娃娃,他們還破壞你,你吃飯他就把肉給你拈在碗頭來,其實我那時信佛也就是一個《徑中徑又徑》,就是修那個《徑中徑又徑》,從此我就植了這個根了。還有,就是我的父親啊,他走印光大師那兒回來,從印光大師那兒請了多少書,他不禁止我學佛,還買了木魚拿回家來。我看了《徑中徑又徑》,又看印光大師的書,就信了佛了!我的外婆信佛,我的母親也信佛。我快三十歲了才皈依的,但是我信佛信得早。
  • 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 關於讀書的格言名言
    讀書歷來是人們仰慕的事情,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又將臨近世界讀書日了;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嗎?且隨世界節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讀書日是第幾個:24個; 2019年讀書日日期:04月23日 星期二  活動衍生  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