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長樂法院召開2020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關注的主題分別為本院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涉毒案件審判工作、生態司法保護工作。長樂法院政治部、刑庭、生態庭有關負責同志到場發布相關情況。
文明單位創建新聞發布會
2018年以來開展各類志願服務150餘場
長樂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劉雲華介紹,自2018年新一輪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開始以來,長樂法院堅持將文明創建融入日常工作,發揮創建引領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19年,長樂法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國優秀法院稱號,漳港法庭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
劉雲華說,長樂法院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我院志願者人數123人,佔全院幹警的93.9%。有36名幹警被區志願者聯合會評為「星級志願者」。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敬老愛幼、幫困助殘等公益志願活動,組織「溫暖工程」「母親健康1+1」、認領「微心願」等公益募捐活動。組織志願者深入村居、社區、學校開展普法宣傳、提供法律諮詢、參與糾紛化解,開展移風易俗、交通勸導、垃圾分類、愛國衛生、勤儉節約、生態環保等志願宣傳活動,為社區發展、鄉村振興助力。
2018年以來
長樂法院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150餘場,服務群眾5000餘人次,為困難群眾籌得善款5萬餘元,認領微心願10餘個,無償獻血8500毫升。疫情期間,長樂法院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志願突擊隊,全力配合做好機場高速出口臨時檢疫工作,共安排41班次,投入警力103人次,同心協力築牢防控疫情的堅強防線。
法院文化陣地建設方面,長樂法院專門設立院史室、榮譽陳列室、圖書資料室,建設3D影音室、黨建展館,改造升級多功能室內健身館。搭建法官沙龍、道德講堂,組建合唱團、詩社等十餘個興趣小組。結合「七一」建黨節、國慶等重大節點,開展書畫詩詞攝影比賽、演講比賽、知識竟賽、趣味運動會等文體活動。創辦黨建專刊《初心》,受到區直機關黨工委和上級法院的好評。每年舉行法官入額宣誓、新進幹警入職宣誓等活動,激發乾警職業尊榮感。深入開展各類創先爭優活動,振奮幹警幹事創業精氣神。
此外,長樂法院還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兩個堅持」主題教育活動,認真落實黨組中心組、黨支部學習制度。2018年以來,共組織黨組中心組學習34場,機關黨委、黨支部集中學習400餘場。
涉毒案件審判發布會
有效遏制毒品犯罪增長勢頭
長樂法院刑庭副庭長梁棋文介紹,2015年以來,長樂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902件,其中2015年為286件、2016年為169件,2017年為197件,2018年為144件,2019年為91件,2020年至今為15件。數量總體上呈現逐年遞減趨勢,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梁棋文介紹,長樂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加強打擊力度,依法嚴懲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害大的毒品犯罪,注重遏制末端市場蔓延,加大對多次零包販賣毒品、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的處罰力度。嚴格限制毒品犯罪的非監禁刑適用,對實施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毒犯罪的被告人,一律收監執行。
除依法適用主刑外,注重加大對毒品犯罪的經濟制裁力度,依法追繳毒品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充分適用罰金、沒收財產等財產刑並加大執行力度,剝奪毒品犯罪分子再犯罪的經濟基礎。
同時,長樂法院推進案件審理繁簡分流,通過刑事速裁和認罪認罰從寬等配套制度改革,實現毒品犯罪案件「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落實庭審實質化。充分發揮院庭長辦案示範、引領和指導作用;加強毒品犯罪審判業務研討,召開專業法官會議,把脈重大、疑難、複雜及新類型毒品犯罪。充分發揮審判委員會職能,規範毒品犯罪案件證據審查與法律適用標準,統一量刑尺度,推進審判專業化。
強化與公安、檢察、監獄等部門溝通協作,依託提前介入機制,針對轄區具體情況,推動毒品犯罪案件分析研判規範化和常態化。
長樂法院還將禁毒宣傳作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校園法治宣講,切實增強青少年等涉毒高危群體自覺抵製毒品的意識和能力;利用法院開放日、送法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載體做好禁毒主題法治宣傳,深入基層為廣大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依託「兩微一網」推送涉毒典型案例、法律法規,擴大禁毒宣傳常態化宣傳效果。
會上還發布了長樂法院近年來審理的「非法持有毒品刑滿釋放後再犯容留吸毒罪」「村醫違法販賣『咳嗽水』案件」「居間介紹觸犯販賣毒品罪」等典型案例。
生態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
牢固樹立現代環境司法理念
長樂法院生態庭庭長孫國富介紹,長樂法院牢固樹立現代環境司法理念,緊握司法利劍,不斷推進司法延伸,努力為守護「福州藍」「榕城綠」以及我區的長山樂水構築強有力的司法屏障。2019年至今審結危害生態環境的刑事案件33件32人,非訴行政審查案件25件。
孫國富介紹,長樂法院在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非法佔用破壞農(林)用地、非法採礦、盜伐林木、汙染環境等案件審理中,用足用好財產刑,通過並處罰金、追繳犯罪所得等措施,使犯罪分子在經濟上無利可圖、得不償失。同時將認罪認罰從寬與生態修復相結合,以是否實現生態修復作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判處緩刑的前提,激發被告人開展生態修復的積極性。
優化審判機制方面,長樂法院在內設機構改革中,專設生態環境審判庭(綜合審判庭),實行涉生態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歸口審理模式,同時根據適應歸口審理模式的需求,推動完善專業化生態審判團隊建設。
完善聯動機制方面,長樂法院與區生態環境局聯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訴調工作室,完善重大疑難案件協商制度和司法聯動機制;與區林業局協商建立完善古樹名木保護聯席機制,定期排查整治,將古樹名木保護落實到位;福州(長樂)兩級法院與福建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聯合建立溼地生態司法保護基地和溼地生態司法保護工作室,將溼地資源納入「生態紅線」「司法底線」。與區海洋與漁業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協商建立海洋保護工作聯動機制,向漁民代表、漁港負責人代表發放「海絲藍屏」公約標識牌,將全區海洋漁業資源納入司法保護框架。
此外,長樂法院注重延伸生態司法職能,2019年來已聯合多部門開展主題宣傳、集中宣判、庭審直播等活動8場。2019年11月,長樂法院聯合多單位成立閩江河口溼地生態司法保護志願者工作隊和「海絲藍屏」志願者工作隊,積極開展巡邏督查、補植復綠、撿拾海漂垃圾等志願活動,至今已開展系列活動5場。
文稿 | 政治部 刑庭 生態庭
統稿 | 綜合辦
本文由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法院出品
原標題:《長樂法院召開2020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乾貨全在這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