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冬不如補霜降,'重陽'過後羊肉香!!!

2021-02-27 煲湯網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而且應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民間食俗「煲羊肉」、「煲羊頭」常以姜、棗為佐料調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

在深秋十月,為家人煲一鍋養生元氣湯,讓大家在寒冷冬天也能不怕寒冷。為即將到來的冬日裡畏寒的身體打一點基礎,於女性來說,更是補血的好湯,氣血足,則美顏悅色。身體倍兒棒哦!

山藥蛤蜊羊肉湯

原料:羊頸骨、羊肉、山藥、蛤蜊

調味料:鹽、米醋(或白醋)、蔥、香菜、薑片、肉豆蔻一個、八角一個、桂皮一小塊、幹紅椒

做法

1、備好羊頸骨和羊肉。

2、蛤蜊清洗乾淨,姜切片,山藥、香菜、蔥洗淨,備好其它調味料。

3、羊頸骨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撈出,鍋中加冷水放入羊骨。

4、大火煮開,煮5分鐘撈出,清洗去浮沫。

5、將羊骨放入砂鍋中,加入蔥段、薑片、肉豆蔻、桂皮、八角,倒入足量的清水。

6、羊肉切成薄片。

7、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

8、砂鍋中的羊骨大火燒開,改小火慢慢煲上兩小時後,加入山藥。

9、將山藥煲熟後加入羊肉片。

10、燒開撇去浮沫。

11、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再加入蛤蜊煮至蛤蜊開口即可。

12、盛適量的湯肉入湯碗中,加入米醋、蔥香菜段、幹紅椒調味即可。

小貼士

1、煲羊湯時注意一定要將羊骨清洗乾淨血水,而後要焯水,這樣煲出來的湯不渾濁。時間充裕的話,最好將羊骨煲上3小時左右,煲出來的湯顏色奶白濃鬱。

2、山藥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裡含的植物鹼,少數人接觸會引起山藥過敏而發癢,處理山藥時應避免直接接觸。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元氣小羊排

材料:羊小排500g,青紅酒250ml,姜一塊,靈芝片12g,黃芪10g,枸杞6g,茶油,胡椒粉,食鹽適量

做法

1、將所有材料備齊,羊小排洗淨

2、在鍋內倒入適量清水,加入兩片薑片,50ml青紅酒

3、待鍋中湯汁燒沸,倒入洗淨的小羊排

4、焯20秒後,用撈勺將小羊排撈起,瀝乾水分

5、鍋內倒入適量茶油

6、加入薑片爆香

7、加入焯好的小羊排,煸炒至變色,且色澤略金黃

8、倒入200ml青紅酒

9、待鍋中酒汁煮沸,再燜煮至酒汁變成原量的三分之二,使得酒味入羊排

10、倒入1.5L開水

11、煮沸後,撇去浮沫

12、將鍋中羊排和湯汁倒入砂鍋內,加入靈芝,黃芪,枸杞

13、加蓋,大火煮沸湯汁以後,轉小火煲2個小時即可

14、起鍋前加入適量胡椒粉,食鹽調味即可

小貼士

1、烹調羊排採用茶油而非其他食用油,是因為茶油能更添加羊排的香氣,且取出羊肉的羶味兒

2、家裡如果沒有青紅酒的,可以用老酒,料酒代替,不過風味會有所差別

3、如果懶得看管火候,可以將羊排放入電燉砂鍋或是電高壓鍋中燉煮

羊肉蘿蔔湯

食材:羊腿1隻,蔥,姜,花椒,陳皮,鹽,白蘿蔔1節,香菜少許。

做法

1、將羊腿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3小時,中途要勤換幾次血水。

2、將羊肉切塊放入涼水鍋中煮開1-2分鐘,用笊籬撈起羊肉在開水中左右晃動將血沫渣涮掉,撈入另一鍋開水中,水量以高出羊肉1-1.5公分為好,然後加入蔥姜花椒陳皮,鍋開後轉小火燉煮2小時左右,直到羊肉軟爛。

3、臨出鍋前20分鐘時添加少許鹽以調味道。將白蘿蔔洗淨後切塊。燉好的羊肉盛出一部分,另一部分留在鍋中,添加蘿蔔塊及少許鹽(依個人口味),繼續燉煮直到蘿蔔軟爛。出鍋前放少許香菜。

小貼士

1、燉好的羊肉添加白蘿蔔時,最好按一頓能吃完的量添加,否則剩下的羊肉蘿蔔湯除了有蘿蔔異味也會不新鮮。

2、鹽要少放,蘿蔔如果放鹽多會有苦頭的。

羊肉蘑菇粉絲煲

原料:羊肉、胡蘿蔔、鮮蘑、粉絲。

調味料:薑片、蔥段、花椒、蒜粒、鹽、香菜末。

做法

1.羊肉洗淨斬塊,涼水下鍋,燒開後撇去浮沫。

2.撈出衝淨備用。

3.鍋內添適量清水,下入飛水後的羊肉。

4.加點薑片。

5.加點蔥段。

6.放點花椒粒。陽爸說不要放大料,會奪去羊肉的香味,俺聽從,不放。

7.少放點蒜粒。陽爸說放點蒜好,這個我也信,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啊。

8.煮半小時以後放入切好的胡蘿蔔塊。

9.再煮一會兒放入鮮蘑。

10.上述原料都煮爛以後,最後放粉絲。

11.粉絲煮軟後,加點鹽調味。

12.吃的時候撒上香菜末。

濃湯羊蠍子

主料:羊蠍子1250克、蔥1根、姜5-6大片。

配料:花椒40粒左右、草果1顆、大料2個、幹辣椒2根、枸杞10粒。

調料:甜麵醬1袋、黃酒5大匙、醬油2大匙、冰糖1小匙。

做法

1.買羊蠍子的時候就讓賣肉的老闆幫忙剁成塊。回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換水,再浸泡,反覆的洗,直到洗到水清。

2.把洗淨的羊蠍子放入冷水中一起煮開。

3.開鍋後撇掉湯裡的血沫子。

4.撇到湯清。

5.為了讓羊蠍子的湯利落,把配料放入金屬的調料包中。

6.往鍋中倒入蔥、姜、料包。

7.將兩根辣椒、甜麵醬、醬油、料酒、冰糖也放入鍋中。

8.蓋上鍋蓋中小火燜75分鐘後把泡發的枸杞放進去,蓋上蓋子再燜10分鐘就好了。家裡有高壓鍋的可以放入高壓鍋中燜25分鐘。最好一次將水加足,如中途想添水,一定要加熱水。

當歸羊湯

材料:帶骨羊肉、當歸頭、生薑、枸杞、鹽

做法

1、帶骨羊肉約500克,泡水約一整天,時常換水,至水清幾無血水析出:

2、一小塊當歸頭,用切片的當歸也可以:

3、一邊湯鍋裡燒開約2.5升水,因為煲這個湯是要用開水煲的,湯才能發白:

4、燒開水的同時起油鍋,放入羊肉煎至表面緊縮,微微焦黃,這樣做也是為了使湯汁發白:

5、將肉塊投入湯鍋,放入當歸頭和一塊生薑,開鍋蓋,大火煮沸約20分鐘:

6、沸騰的過程中不斷用勺將表面浮沫舀起倒掉:

7、之後便蓋上鍋蓋改用小火慢慢煲約2小時,出鍋前10分鐘加鹽調味,喝時可撒入幾粒枸杞增色豐富營養:

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比較適合秋冬季節食用,然而羊肉也不能隨便吃,吃羊肉也是有忌諱的,羊肉不宜與醋、南瓜、西瓜、茶等同食。

相關焦點

  • 霜降應該吃什麼?「補冬不如補霜降」
    「補冬不如補霜降」 2020-10-23 14:57:32 來源:千龍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10月23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這是說霜降期間,天氣變得更冷,露水開始凝結成霜。這個時期,古人講究「補冬不如補霜降」,食肉進補、吃柿子就成了這個節氣的飲食習俗。霜降北方秋收掃尾霜降期間,一般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個時期,乾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全國各地氣溫逐漸下降。
  •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明日霜降,速看!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明日霜降,速看!」 其實不如說「霜凍殺百草」 霜是天冷的表現 凍是殺害莊稼的敵人 霜降來臨!
  • 補冬不如補霜降!常吃一道滋補美食,大補氣血,勝過吃肉
    為什麼大家都說「補冬不如補霜降」呢?因為霜降是秋天最寒冷的一個節氣,也是秋天過渡到冬天的一個節氣。站在中醫養生的角度上來講,「秋補」比「冬補」更重要,秋補相當於是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冬補效果才會更好。
  • 霜降|二十四節氣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此時,太陽黃經到達210°。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過後,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霜降之至,瑟瑟秋風,天氣轉冷,此時萬物畢成,畢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
  • 補冬不如補霜降 防「悲秋」多食GABA食物
    「霜降一過百草枯」,今日霜降,意味著天氣逐漸變冷,初霜出現,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秋天寒風蕭瑟,萬木凋零,在古代文人騷客常常以『悲秋』的心態寫下流傳千古的絕詞佳作。多吃GABA食物可防抑鬱民間總有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多項研究表明,多吃GABA食物,有利於緩解抑鬱。GABA是γ-氨基丁酸的簡稱,又被稱為GABA受體,是一種可以阻止大腦中神經細胞衝動的神經遞質。
  • 【走進中醫藥文化】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走進中醫藥文化】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2020-10-23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霜降養生吃什麼、霜降節氣習俗一覽 霜降詩詞古詩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  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  露水凝結成霜。  丁酉年  九月初四  整合:新華每日電訊  今日霜降。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氣肅而凝,露結為霜。
  • 霜降宜平補,補而不燥的應季菜單來啦
    10月23日,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小夥伴們也明顯感覺到天氣逐漸變冷啦走在街上,有穿短袖的、穿長袖的,甚至還有穿羽絨的也是我大廣東的特色之一了。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季民間也常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 今日霜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都漸漸失去了生機,一片蕭索。 霜降時節,民間還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
  • 補冬不如補霜降,這幾種食材宜多吃,秋冬換季,注意防寒保暖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天向冬天的過渡,天氣會越來越寒冷,而秋燥也尤其明顯,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幹,皮膚乾燥,不少人還有便秘的現象。所以,飲食上應該以能讓人滋潤,溫暖的為主,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上火。民間有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簡單來說,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吃對的東西。
  • 霜降進補勝過冬補,做好這2點,孩子健康一整年
    霜降到了,要給孩子進補! 民間有句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就是說,冬季進補還不如在霜降進補。今天就是霜降節氣了(10月23日至11月06日),不少寶媽已經忙活著給孩子各種補身體了。六師妹非常理解寶媽們的心情,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補,我們接下來就說說,霜降節氣進補的事兒。
  • 今日霜降,這個關於吃和補的節氣來了!試試這幾招
    TOP 1 >>   今日霜降,這個關於吃和補的節氣來了   23日19時22分,將迎來今秋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8個節氣,天氣漸寒始於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初冬即將開始。
  • 詩詞丨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秋冬是傷感的,就連節氣的命名,也是如此:「霜降」之際,仿佛萬物都已經沉睡。詩詞分享《賦得九月盡(秋字)》——元稹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氣候特點:秋風涼爽,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農事活動:適時收割,耕翻農田,種春作物節氣風俗吃柿子: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 二十四節氣 | 霜降:露結成霜冬始來
    ,準備做一冬的清夢。 霜降: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飲食養生學則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
  • 二十四節氣︱霜降——秋已至 露成霜
    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霜降後,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 「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柿子,既能補充維生素,還能滿足口腹之慾,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連清代學者王世雄都將它稱之為「果中盛品」。
  • 秋未盡冬已來,藥補不如食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立,健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過去人認為,從立冬起,陽氣潛藏,寒邪當令,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秋天的氣味還沒散去,冬天已經踏著厚厚的落葉到來。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水冰地凍,萬物收藏,一歲終而一歲始。
  • 小寒過後,進補正當時,「三九補一冬」,這8種食材要常吃
    小寒過後,進補正當時,「三九補一冬」,這8種食材要常吃小寒節氣都已經過了,小寒氣溫低,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因為在這期間,屬於三九天,數九寒天,這個時間段最冷了。
  • 今天霜降秋意濃,稻田泛金黃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俗話說:「霜打蘿蔔分外甜」,由於晝夜溫差大,蔬菜、蘿蔔等味道特別清甜,大家在這個季節不妨多吃蔬菜,清清秋燥;霜降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從這個節氣開始,晝夜溫差開始轉大。大家要注意適時添減衣物。【高明區天氣預報】
  • 今日霜降:「進補」必吃榜,這五樣絕不能少!
    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不僅植物漸漸失去生機,人的狀態也有些萎靡——睡不醒,懶洋洋,沒精神,容易累……你確定這不是不想工作的藉口?其實,這是季節轉變的症候群。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說白了就是貼秋膘。那麼,霜降這天要吃什麼?下面這五樣「進補」美食,一定不要錯過!
  • 今日霜降!補冬不如補霜降 這份養生指南請收藏
    護膝霜降時節,漸入冬寒,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容易出現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開始加強保暖。 此時穿衣不宜露膝,同時要注意護足膝,可以穿長褲、披薄毯,帶護膝套等,保護膝蓋避免受涼。護膚霜降後,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加上氣候乾燥、多風少雨,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過敏、瘙癢等不適。 日常應注意保溼,建議多吃新鮮蔬果、適當多喝水,同時適當塗抹有保溼功能的護膚品,或用蒸汽燻蒸面部,能減少面部水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