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麥食品衝刺IPO: 兩登質量「黑榜」 複合燕麥片銷售收入停滯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項義妹 桂林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如果你喜歡吃麥片,也許會知道「西麥。」一個宣稱主要採用澳大利亞進口燕麥粒作為原材料的品牌。近期,主營該品牌的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麥食品)也向A股發起IPO衝刺了。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西麥食品的燕麥片曾經兩次被曝產品質量問題,且涉事的都是其複合燕麥片產品。此外,記者留意到,西麥食品的複合燕麥片產品最近幾年的產能利用率較低,銷售收入多年停滯不前。

1月22日,西麥食品財務部一位張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前兩年公司在複合燕麥片方面沒有太多的發力,宣傳推廣上主要做的是純燕麥產品,複合燕麥產品未來會加大力度去做。

兩次被檢出黴菌超標

根據證監會官網2017年12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西麥食品擬發行2000萬股,並在中小板上市,募資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投資於燕麥食品產業化和品牌建設及營銷渠道升級兩個項目。

西麥食品是由桂林西麥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於2017年5月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結構較為單一。

從產品類別分,西麥食品的主要產品包括純燕系列燕麥片及複合系列燕麥片。其中,純燕系列燕麥片主要包括綠色燕麥片系列和有機燕麥片系列;複合系列燕麥片主要包括西澳陽光牛奶燕麥片系列、平衡滋養燕麥片系列和中老年營養燕麥片系列等。

西麥食品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稱,食品安全控制是燕麥食品企業經營的根本。而記者注意到,西麥食品曾經在2012年和2016年兩次登上質量「黑榜」,而兩次涉事的產品都是複合燕麥片,不合格項目均為黴菌超標。

2012年2月,廣州市消委會發布2011年麥片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結果匯總表不合格名單,顯示桂林西麥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奶燕麥片(生產日期2011年9月7日,規格700克/包)的黴菌達80CFU/g,而標準值是小於或等於50CFU/g。

此外,2016年5月,北京市食藥監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4種食品不合格,並決定對不合格產品在流通領域採取停止銷售措施。其中,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西澳陽光核桃牛奶燕麥片黴菌超標,實測值高達95CFU/g。而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為西麥食品的全資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西澳陽光」為西麥食品旗下重要副品牌。西麥食品計劃對其全面推廣,此次上市的募投項目之一品牌建設及營銷渠道升級項目,便預估投入655萬元用於西澳陽光品牌建設。但是西澳陽光被檢出黴菌超標,是否會限制該品牌的發展?

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正因為「出事」了,西澳陽光才需要投入更大的品牌宣傳力度,在消費者心目中重新建立起健康、正面的形象。

上述張姓負責人則稱,可能與各地機構食品檢測的標準不一樣有關,「有時候在工廠或者其他市場檢測合格,但是在另外的市場會檢測出超標。」

複合燕麥片產能利用率不高

除了兩次被檢出黴菌超標外,西麥食品的複合燕麥片產品還面臨著產能利用率低、銷售收入多年停滯不前的問題。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2014年~2017年上半年,西麥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2億元、5.68億元、6.31億元和3.12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6041萬元、6632萬元、9447萬元和3677萬元。

從營收和淨利潤來看,西麥食品的業績逐年向好。不過,從收入佔比來看,報告期內,純燕麥片的收入佔比呈持續增長趨勢,相應的複合燕麥片的收入佔比卻持續下降。

根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14~2017年上半年,西麥食品的複合燕麥片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2.96%、39.98%、36.53%和34.83%。

與此同時,西麥食品的複合燕麥片產品銷售收入多年停滯不前。2014~2017年上半年,該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32億元、2.26億元、2.29億元和1.08億元。

除此之外,記者還留意到,目前西麥食品複合燕麥片的產能利用率不足50%,呈逐年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2014~2017年上半年,西麥食品純燕麥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6.62%、96.76%、99.22%和98.06%;同期複合燕麥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5.66%、50.97%、51.52%和42.04%。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還顯示,2017年上半年,純燕麥片的銷量為1.57萬噸,而複合燕麥片的銷量僅為4259.5噸。

上述張姓負責人告訴記者,複合燕麥產能利用率低於純燕麥的主要原因在於,複合燕麥的銷量比純燕產品小,生產設備開工率相對較低,所以產能利用率也低。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公司從2017年開始重點抓西澳陽光這個品牌,未來主要推出一些休閒產品,在純燕麥片銷量增長的同時,複合燕麥片也要有所增長。

相關焦點

  • 西麥再曝食品安全問題,1批次燕麥片黴菌超標
    西麥食品創建於2001年,主營業務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有4個子公司,分別是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江蘇西麥食品有限公司、廣西賀州西麥生物食品悠閒公司、桂林西麥營銷有限公司。2019年6月19日,西麥食品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燕麥第一股」。據2020年三季報,西麥食品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3.91%;淨利潤為1.11億元,同比下降8.58%。
  • 西麥食品燕麥片黴菌超標登質檢黑榜 此前曾多次檢查不合格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又登上了食品安全的「黑榜單」?  12月25日,北京市監管總局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54期),稱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榮虹百翔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燕麥片,黴菌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爭議聲中上市……
    第三方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燕麥市場銷售額為6.7 億美元,2018 年已增長到10.8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4%左右。西麥食品的發展也搭上了行業增長快車道。公開資料顯示,西麥食品創建於2001年,該公司主營業務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和烘焙燕麥片。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原標題:「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 西麥食品闖關IPO:時隔半年,燕麥「一哥」地位不保
    西麥食品的主要產品是燕麥系列產品,其銷售收入佔比公司總營收超98%。這種產品技術含量不太高,公司靠廣告戰+大單品策略,使得產品風行南北。斑馬消費發現,國內A股上市的養元飲品、香飄飄等,無不是運用這種方式獲得市場,不過,這在快消品迅速迭代的當下,這種土豪式「燒錢」戰法到底能持續多久,無疑考驗著企業的營銷策略和創新能力。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上市前,西麥食品曾在2012年和2016年兩次因黴菌超標,登上監管部門的質量黑榜。針對本次抽檢不合格產品的情況,12月16日,西麥食品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我這邊暫時還不清楚具體情況,需要去核實一下。在質量把關方面,我們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的,產品流入市場之前我們也會進行檢驗。」
  • 斥資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股票 西麥食品質量不夠 營銷湊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表示,燕麥片整體市場並沒有迎來大幅度的增長,在桂格的擠壓之下,以三四線市場為主的西麥食品,業績不佳是必然的。護盤心切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公司股票12月下旬以來,西麥食品的「暴擊」接踵而至。先是旗下燕麥片被查出黴菌超標,僅過一周,西麥食品股東減持不超過6%股份的消息便公之於眾。
  • 燕麥片抽檢報告:黴菌超標逾半,西麥、智力、天喔、宜家、金日禾野...
    2020年11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5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間關於燕麥片的質量抽檢情況。結果顯示,近5年,監管部門共抽檢發現不合格燕麥片93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汙染,其中以黴菌超標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
  • 西麥食品重營銷輕研發成短板:銷售人員超千人,研發人員僅8人
    同時,上市當日,西麥食品董事長回應大單品質疑,表示將大力投入休閒燕麥食品,抓住新的消費趨勢。土豪式燒錢的營銷創建於2001年的西麥食品,至今已經走過18個年頭。一直以來,西麥食品的主營業務均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和烘焙燕麥片。
  • 西麥食品衝擊IPO 一片燕麥片背後隱藏多少風險
    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麥食品)發布招股書,以燕麥食品為主營業務的西麥食品也終於將目光投向資本市場,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2000萬股,募集資金約5.4億元,投向燕麥食品產業化項目、品牌建設及營銷渠道升級項目和江蘇西麥燕麥食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
  • 首份年報出爐 西麥食品2019年營收利潤雙增
    北京商報訊(記者李振興)4月19日,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麥食品」)發布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年報數據顯示,西麥食品實現了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應對產品單一的問題,2019年,西麥食品也嘗試拓展多個新品類。
  • 切入萬億級休閒食品市場 「行業老二」西麥的突圍戰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數據,2005-2014年,中國休閒食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2%,小品類休閒食品年均複合增長率則達22%,預計到2020年,休閒零食品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並不看好,他表示,「購買燕麥能量棒的消費者一般看重品牌格調和品質,在這方面,西麥食品距離其他品牌還很遠;在渠道上,燕麥能量棒主要通過便利店銷售,而西麥食品的便利店銷售系統相對薄弱,因此,西麥食品在燕麥能量棒產品上並不具備優勢」。
  • 西麥食品發力冷食麥片,「燕麥第一股」重燃鬥志
    營業收入中純燕麥片收入佔比達到62.4%、複合燕麥片佔比達到34.9%,西麥食品對於燕麥的「專注」可見一斑。但隨著健康消費潮流的興起,以及以王飽飽為代表的線上品牌展現的創新紅利,讓西麥食品這家一直自詡「小而美」的品類龍頭如今有了更多「想法」。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遇增速考驗
    風險猶存西麥食品官網顯示,其成立於2001年8月,是一家以燕麥產品的研發、生產、經營為主導產業的食品公司,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和烘焙燕麥片。儘管近年來西麥食品營利雙增,但靚麗業績的背後也存在隱憂,首當其衝的便是產品結構太過單一。目前,燕麥產品基本覆蓋了西麥食品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 西麥食品宿遷生產基地竣工投產,加速健康產業布局
    年5月7日,西麥食品(002956.SZ)江蘇宿遷生產基地竣工投產,西麥食品自去年6月份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燕麥第一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增設定興冷食休閒燕麥生產線、新增宿遷生產基地,在行業內逐步形成更加明顯的產業布局優勢,引領著燕麥食品健康產業的發展。
  • 晉升「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如何破解產品單一難題
    西麥食品官網顯示,西麥食品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以燕麥產品的研發、生產、經營為主導產業的食品公司。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主要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烘焙燕麥片。不過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目前經營範圍已經擴大到燕麥食品、固體飲料、罐頭飲料的開發、生產、經營。
  • 「燕麥第一股」再漲停 西麥食品產品結構單一仍未解
    公開資料顯示,西麥食品創建於2001年,該公司主營業務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和烘焙燕麥片,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燕麥食品、固體飲料、罐頭飲料的開發、生產、經營(憑有效許可證核定的項目經營),食品生產技術研發及諮詢等。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你身邊的食品飲料股
    公司營銷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差不多達到了40%,這個在消費公司裡屬於比較高的水平了,香飄飄奶茶佔比是30%左右。高營銷費用導致了西麥食品的淨利率落後桂格,西麥在13%-16.5%的區間內,桂格的營業利潤率在22.02%-25.65%的區間內,較西麥食品高出約9個百分點。
  • 西麥食品(002956) 申購代碼002956 申購日期6.5
    發行概覽: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投資於以下項目:燕麥食品產業化項目、品牌建設及營銷渠道升級項目、江蘇西麥燕麥食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研發檢測和信息化中心建設項目。
  • 西麥食品銷售費用上億 研發投入僅幾百萬
    2012~2016年,桂格的市場佔有率由13.7%升至17.3%;而西麥食品的市場佔有率則由17.5%降至16.2%。西麥食品已經失去燕麥市場行業老大的地位。此外,記者注意到,西麥食品每年的銷售費用上億元,研發投入不過幾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