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麥食品燕麥片黴菌超標登質檢黑榜 此前曾多次檢查不合格

2021-01-15 網易

2020-12-30 16:40:06 來源: GPLP

舉報

  作者:奶茶咖啡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又登上了食品安全的「黑榜單」?

  12月25日,北京市監管總局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54期),稱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榮虹百翔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燕麥片,黴菌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

  

  (來源: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抽檢公告顯示,此次抽檢的西麥燕麥片的黴菌項目的5次檢測結果分別為210CFU/g、65CFU/g、35CFU/g、45CFU/g、50CFU/g,而《綠色食品麥類製品》(NY/T 1510)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黴菌檢測結果不得超過100 CFU/g,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50 CFU/g。

  此次抽檢的西麥燕麥片的黴菌已屬超標。

  公開資料顯示,西麥食品主營燕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涉事公司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西麥食品的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西麥食品並非第一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此前,也多次被檢出黴菌超標的情況。

  2012年,西麥食品出現在廣州市消委會布的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結果匯總表的不合格名單上,其子公司桂林西麥生產的「牛奶燕麥片」的黴菌值為80CFU/g,超出規定值50 CFU/g。

  2019年12月12日,西麥食品因子公司賀州西麥生產的「燕麥核桃粉」黴菌超標,進入廣西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抽檢公告名錄。

  2020年前三季度,西麥食品實現營收7.14億元,同比增長3.91%;實現淨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8.58%。

  

  (來源:西麥食品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麥再曝食品安全問題,1批次燕麥片黴菌超標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12月28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該局近期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酒類,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9類食品2113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7批次。其中,1批次「西麥」燕麥片被檢出黴菌超標。而此前「西麥」燕麥產品也曾多次被檢出黴菌超標問題。
  • 西麥食品衝刺IPO: 兩登質量「黑榜」 複合燕麥片銷售收入停滯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西麥食品的燕麥片曾經兩次被曝產品質量問題,且涉事的都是其複合燕麥片產品。此外,記者留意到,西麥食品的複合燕麥片產品最近幾年的產能利用率較低,銷售收入多年停滯不前。兩次被檢出黴菌超標根據證監會官網2017年12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西麥食品擬發行2000萬股,並在中小板上市,募資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投資於燕麥食品產業化和品牌建設及營銷渠道升級兩個項目。
  • 燕麥片抽檢報告:黴菌超標逾半,西麥、智力、天喔、宜家、金日禾野...
    結果顯示,近5年,監管部門共抽檢發現不合格燕麥片93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汙染,其中以黴菌超標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品牌方面,百佳超級市場旗下自有品牌「百佳之選」上榜次數最多。此外,西麥、智力、天喔、宜家、金日禾野、精力沛等也曾抽檢不合格。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爭議聲中上市……
    履履陷入食品安全危機對於食品企業而言,食品安全就是企業的生命線,西麥食品卻屢次登上質量「黑榜」。據不完全統計,西麥食品曾經在2012年和2016年兩次登上質量「黑榜」,而兩次涉事的產品都是複合燕麥片,不合格項目均為黴菌超標。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登陸資本市場半年後,「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因明星產品抽檢不合格,再次將公司推至聚光燈前。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廣西賀州西麥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賀州西麥」)生產的「燕麥核桃粉」在抽檢中因黴菌超標。而賀州西麥作為西麥食品的重要全資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佔到整個上市公司的16%。事實上,這並非西麥食品的產品首次出現抽檢不合格。上市前,西麥食品曾在2012年和2016年兩次因黴菌超標,登上監管部門的質量黑榜。
  • 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中經摘要:  ·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批次「桂格」燕麥片因「水分超標」再上質檢「黑榜」。  ·國家質檢總局10月共查獲287批次不合格進境食品,涉及17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糖類、飲料類和糕點餅乾類。  ·對這些不合格的食品,相應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了退貨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市場。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時代周報記者:楊玲玲登陸資本市場半年後,「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因明星產品抽檢不合格,再次將公司推至聚光燈前。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廣西賀州西麥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賀州西麥」)生產的「燕麥核桃粉」在抽檢中因黴菌超標。而賀州西麥作為西麥食品的重要全資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佔到整個上市公司的16%。事實上,這並非西麥食品的產品首次出現抽檢不合格。
  • 臺灣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中,來自臺灣地區的5批次「桂格」燕麥片因「水分超標」再上質檢「黑榜」。據悉,在9月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當中,「桂格」燕麥片就因「水分超標」榜上有名,遭退貨處理。
  • 斥資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股票 西麥食品質量不夠 營銷湊
    此次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表示,燕麥片整體市場並沒有迎來大幅度的增長,在桂格的擠壓之下,以三四線市場為主的西麥食品,業績不佳是必然的。護盤心切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公司股票12月下旬以來,西麥食品的「暴擊」接踵而至。
  • 434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10種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上黑榜
    434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10種桂格燕麥片水分超標上黑榜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酈曉君 2015-01-09 18:55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食藥監:西麥燕麥片等4種食品不合格
    黴菌、大腸桿菌都超標,這樣的中老年藕粉和燕麥片
  • 1批次西麥燕麥片黴菌超標 西麥食品股價被腰斬
    2020年11月25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54期)。其中,標稱河北西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榮虹百翔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燕麥片(規格:700g,生產日期:20200307,商標:西麥),黴菌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黴菌(CFU/g)檢驗結果為2.1×10、65、35、 45、50,標準值為n=5,c=2,m=50,M=10。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黴的真菌」,黴菌可能在食品中產生毒素,即黴菌毒素,對人體健康造成安全風險。
  • 臺灣桂格燕麥片再上質檢黑榜 網絡銷售火爆
    據了解,此次不合格的4批次規格產品,包括3批麥片和1批芝麻糊,進口商為廈門市興臺旺進出口有限公司,製造商為臺灣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羊城晚報記者統計發現,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去年9月、10月、11月、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名單中,桂格燕麥片均榜上有名,而不合格的原因則是由於水分超標。
  • 17進口食品不合格 臺灣桂格燕麥片再上黑榜
    (楚天金報 記者徐玲玲)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10月份查獲的287批次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涉及17類產品。此次「上黑榜」的多為糖類、飲料類和糕點餅乾類,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標籤不合格、品質不合格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 質檢局公布不合格進境食品 桂格屢登黑榜
    近日,質檢總局公布7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名單,包括247批次不合格食品、12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公布的不合格進境食品中,15批次由桂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麥片產品因水份超標而被依法銷毀處理,涉及產品21.2噸;另有26批次、近172.3噸的俄羅斯蛋糕產品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阻國門外。桂格燕麥片屢登進境不合格食品的黑榜。
  •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10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名單
    ,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標籤不合格、品質不合格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對以上不合格的食品,相應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   公布的287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名單中顯示,有31批不合格食品產地為「美國」。 其中發現由上海英聯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批酪乳粉因亞硝酸鹽超標被退貨。
  • 燕麥片抽檢報告:黴菌超標逾半,西麥、智力、天喔、宜家等上榜
    -12-17 10:50:25 來源: 最愛大北京 舉報   近5年,監管部門共抽檢發現不合格燕麥片
  • 國家質檢總局: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
    桂格燕麥片已然成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布的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4批次產地為臺灣地區的桂格麥片、芝麻糊產品由於「未提供所需證書」遭到退貨處理。值得一提的是,桂格麥片早先便由於「水分超標」等原因連續4次登上過國家質檢總局黑榜。
  • 貴州5批次食品不合格,桂林周氏順發食品再上黑榜
    近期,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肉製品、乳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4類食品31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產品執行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06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黴菌汙染可使產品腐敗變質,破壞產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衝調穀物製品》(GB 19640—2016)規定,衝調穀物製品中的黴菌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0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50 CFU/g。食品中黴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對生產加工所用原料把控不嚴,使用受汙染的原料,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致被黴菌汙染。
  • 臺灣桂格燕麥片頻上質檢黑榜 昨遭質檢退貨處理
    桂格燕麥片已然成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上的常客。據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布的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4批次產地為臺灣地區的桂格麥片、芝麻糊產品由於「未提供所需證書」遭到退貨處理。值得一提的是,桂格麥片早先便由於「水分超標」等原因連續4次登上過國家質檢總局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