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 來源:中國網財經

、發布會現場(中國網鄭亮 攝)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以下為發布會實錄:

記者:做好生態修復離不開財政的支持,能不能介紹一下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支持情況和下一步的考量?

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 凡科軍:

謝謝你的提問。財政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加大對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是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啟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在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地區開展25個試點項目,統籌自然生態各要素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三是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支持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四是支持國家戰略涵蓋的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這些重點地區開展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修復治理。

五是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防沙治沙,擴大退耕還林還草,支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加快推進國有林區林場改革,落實天然林保護全覆蓋政策。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加強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強化溼地保護修復,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除了上述中央財政資金投入以外,我們還積極推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比如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按照市場化規則運作,首期募集資金88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資100億元,重點支持長江經濟帶地區開展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生態修復以及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等綠色發展的領域。同時我們還通過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券等多種方式,來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下一步,財政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原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整體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生態保護修復的領域,努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有力的財政保障。謝謝。

相關焦點

  • 財政部:中央財政「十三五」投入8779億支持生態保護修復
    發布會上,鳳凰衛視記者提問稱:做好生態修復離不開財政的支持,能不能介紹一下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支持情況和下一步的考量?對此,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答覆稱,「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二是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 「十三五」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支付超8千億
    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就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支持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投入使用持續增長 成效不斷顯現
    央視網消息:記者在2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了解到,2016至2018財年,全國財政生態環保相關支出規模累計安排24510億元,年均增長14.8%,增幅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增幅6.4個百分點。
  •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發布會(實錄)
    比如說圍繞脫貧攻堅,2018年以來,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綠化,獲得勞務性收入。近五年來,國家林草局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在貧困地區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110萬名,安排中央資金205億元,結合其他幫扶措施,精準帶動了300多萬人口的脫貧增收。第二,擴面增綠與提質增效相結合。
  • 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資金支持範圍及主管部門一覽表
    1、財政部關於印發《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建〔2019〕29號,著眼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支撐區、生態問題突出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提升生態服務功能。
  • 3年累計2.45萬億的環保財政支出 財力與需求間矛盾仍突出
    報告顯示,2016~2018年,全國財政生態環保相關支出規模累計安排24510億元,年均增長14.8%,增幅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增幅6.4個百分點,佔財政支出的比例由3.7%提高到4.2%。其中,中央財政生態環保相關支出累計安排10764億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生態環境方面已取得積極改善。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壓力持續加大。
  • 中央財政2020年安排農業補貼資金1205億元
    資料圖片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表示,2020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1205億元。近年來,該部會同財政部不斷完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2016年,經國務院同意,在全國範圍內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合併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重點用於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和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2020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1205億元。
  • 甘肅下達超3.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看看你們市州有多少……(附...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於下達2021年中央財政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轉移支付資金計劃的通知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畜牧獸醫)局,
  • 「十三五」我省投入1.04億元實施溼地保護修復項目74個
    河南經濟報記者 孔凡哲 報導 「十三五」以來,我省不斷完善保護政策、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新建國家、省級溼地公園11處,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04億元,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溼、溼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74個。
  • 安徽曬出「十三五」財政帳本:保障民生 護航發展
    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作為財政運行底線,堅持國家標準的「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完善縣級財力保障機制,2016-2019年累計下達市縣轉移支付9559億元,較2015年年均增長6.7%,支持市縣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 自然資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不搞整齊劃一
    發布會上,中國礦業報記者提問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的,請介紹一下這個工程的有關情況,這個工程與以往的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何不同之處?對此,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答覆稱,「十三五」期間,在全國開展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 財政部回函陝西省林科院院長: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
    3月16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近日,財政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省林業局副局長、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昝林森所提建議時表示,將繼續通過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陝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和高質量發展,並進一步完善財政扶持政策,積極支持林業科技推廣示範。
  • 河南新年首份財政「紅包」投向生態環保
    新華社鄭州2月10日電(記者李鵬)近日,河南省出臺25條財政支持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將新年首份財政專項「紅包」投向生態環保領域。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提質方面,河南省將利用中央3年120億元試點資金,同步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熱源側」和「用戶側」改造;推動先進位造業發展,省級財政將對新增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節能、節水、清潔生產和基礎工藝綠色化改造示範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對超低能耗建築項目和裝配式建築項目按面積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和300萬元獎補;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採購節能產品政府採購清單和環境標誌產品政府採購清單內的產品
  • 胡澤君: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
    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比上年增長30.3%,1289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中央本級節能環保、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等支出分別增長18.6%、12.4%、7%,享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的縣域增至819個。  ——積極財政政策有效實施,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中央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7.1%、5.3%,保障了重點領域發展需要。
  • 「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安排700億元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共安排700億元,支持和引導地方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資料圖: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中新社記者 於晶 攝——安排379億元,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支持貧困地區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2017-2019年連續三年每年增加招聘計劃1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年招聘10萬人的工作目標。
  •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2020-12-17 20:38:12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惠州12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7日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
  • 訪談丨2萬億元財政直達資金效果如何?怎樣監管?
    2020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作出新增兩個「1萬億元」的安排,這其中包括1萬億元的新增財政赤字和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 這些資金全部轉給地方,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其規模和速度,刷新了中國財政史的紀錄,那這些錢具體都花在了哪,目前效果如何呢?來聽財務部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潘風華的講解。
  • 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一是未將3個部門上年結轉22.02億元納入部門年初預算,未及時清繳11個部門和51家所屬單位結餘6.01億元;二是向10個部門和6家所屬單位累計結轉25.7億元的38個項目繼續安排預算32.44億元,年底結轉增至33.36億元;三是中央財政投資專項(以下簡稱投資專項)安排的11個項目已超過1年未開工或無法實施,發展改革委未有效督促開工或調整計劃,涉及1.16億元。
  • 我國天然林全部納入保護範圍丨回眸林草「十三五」
    「十三五」以來,中央不斷加大對天然林保護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 5年來,天然林保護資金投入達2400億元,佔中央財政林草業總投資的40%以上,其中中央投入2234億元、地方投入1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