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省投入1.04億元實施溼地保護修復項目74個

2020-12-23 騰訊網

河南經濟報記者 孔凡哲 報導

「十三五」以來,我省不斷完善保護政策、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新建國家、省級溼地公園11處,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04億元,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溼、溼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74個。這是記者12月21日從省林業局了解到的。

圖為,12月18日拍攝的新鄭市軒轅湖溼地公園。記者 孔凡哲 攝

溼地保護修復法規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溼地保護工修復工作。2015年省人大出臺的《河南省溼地保護條例》全面實施,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明確了「全面保護溼地,強化溼地利用監管,加強退化溼地修復,維護溼地生態功能,改善生態環境,到2020年,全省溼地面積不低於942萬畝,溼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標任務,建立了我省溼地保護修復工作聯席會議工作制度,加強了部門協調配合。省以下溼地保護立法取得了突破,鄭州市出臺了《鄭州市溼地保護條例》,三門峽市通過了《三門峽市白天鵝及其棲息地保護條例》,通過驗收的溼地公園也都由地方政府制定出臺了管理辦法,溼地保護管理工作法治化、科學化和規範化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溼地保護體系基本日趨完善。全省各地著力加強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建設管理,溼地保護面積和溼地保護率大幅提升。到2019年底,全省受保護溼地面積為476萬畝,溼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2019年的50.51%,完成了《河南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全省已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11處,其中國家級3處、省級8處,總面積371.3萬畝;已建立溼地公園(試點)71處,其中國家級35處、省級36處,總面積157萬畝。今年申報的27個省級溼地公園批覆後,全省國家、省級溼地保護區和溼地公園數量將達到115個,主要縣區建立了溼地保護區或溼地公園,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鄭州黃河溼地、伊川伊河等28處國家、省級溼地公園已經完成了試點建設內容,通過了國家林草局、省林業局的驗收。

溼地保護修復投入快速增長。省級財政溼地保護資金由2015年的360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4500萬元,中央財政由2015年的5050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5933萬元。市、縣財政對溼地保護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如洛陽市市財政投入2000萬元。各級財政的支持,有效保障了溼地保護修復快速推進。

破壞溼地資源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結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綠盾2017-2020」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等,持續開展打擊破壞溼地資源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破壞溼地案件,關停非法採砂廠石料廠,震懾了違法破壞溼地資源行為,有效保護了溼地資源。

溼地保護修復成效顯著。2016年以來,在南水北調源頭丹江溼地、黃河溼地、淮河流域等重點流域實施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溼、溼地保護恢復補助項目74個,持續對退化溼地恢復與修復,科研、巡護、保護、宣教的設施設備購置,人員培訓等予以補助,有效改善了溼地生境,豐富了溼地生物多樣性,大幅度提升了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基層管理機構的管護能力和水平,保護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和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溼地公園成為展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熱點,靚點區域。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重點抓好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進一步擴大溼地保護面積;抓好試點溼地公園建設工作;做好重要溼地申報;加強溼地監督管理;重視宣傳和人才培養。同時,我省還將繼續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 ,推動我省溼地保護事業上新臺階,讓溼地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

相關焦點

  • 財政部:中央財政「十三五」投入8779億支持生態保護修復
    對此,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答覆稱,「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二是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 「十三五」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 來源:中國網財經、發布會現場(中國網鄭亮 攝)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財政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加大對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建國家溼地公園201處 89.33%免費開放
    國家林草局昨天(9日)發布,「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加強溼地保護修復。共安排中央財政投入98.7億元,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溼、溼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2000多個。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899處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其中,新增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國家溼地公園201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 河南省溼地保護率過半 生態如畫 鳥兒安家
    記者 聶冬晗 攝  溼地公園綠意空間  截至目前全省受保護溼地面積為489萬畝溼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51.93%  今年申報的27個省級溼地公園批覆後全省國家級、省級溼地保護區和溼地公園數量將達到115個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 「十三五」時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
  • 「十三五」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支付超8千億
    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凡科軍就中央財政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支持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生態如畫 鳥兒安家 河南省溼地保護率過半
    ▲12月21日,航拍下的光山縣龍山湖風景如畫。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記者12月21日從河南省林業局獲悉,「十三五」以來,河南省著力加強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建設管理,溼地保護面積和溼地保護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受保護溼地面積為489萬畝,溼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目前的51.93%。  「這5年是我省溼地保護管理工作發展最快、成效最為顯著的5年。」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明年1月1日實施 紅樹林保護納入規劃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林蔭)近日,《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下稱《條例》)已修訂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的實施,將為我省溼地保護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有效遏制溼地違法行為,保護溼地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已經七屆省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青海實施首個溼地保護示範項目 加速高原溼地植被恢復
    張子贇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7日電 (李雋)「該項目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第一個溼地保護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也是我們溼地公園首次承擔的科技推廣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17日,青海互助南門峽國家溼地公園林業高級工程師郭發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江蘇省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全文
    「十二五」期間,林業全社會投入資金超過600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資金327.3億元(中央財政投入17.1億元,省級財政投入24.77億元,市、縣級財政投入279.4億元),同比增長28%,造林、林木良種和森林撫育、溼地保護恢復、病蟲害防治、生態效益補償等各類政策性補貼補助,範圍擴大標準提高。完善服務體系建設。
  • 2019年 全國國家溼地公園接待遊客達3.85億人次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 中央財政實施2000多個溼地保護修復項目) 記者日前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新建國家溼地公園
  • 實施攻堅項目1783個!濰坊市發布「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成績...
    項,實施攻堅項目1783個,有力促進了濰坊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對全市70個城鎮汙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工程,解決了汙水處理廠出水標準與地表水質量標準的差距問題。開展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累計完成重點任務34項,實施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14個,清理整頓違法養殖近千畝,排查整治入河排汙口1613個、入海排汙口921個,濰坊的近岸海水的優良水體比例超過70%。
  • 國家溼地公園達899處
    12月22日,候鳥雲集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洪澤湖溼地。洪澤湖溼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75萬畝,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淡水溼地,隨著環境保護與修復力度不斷加大,該溼地鳥類種群數已增加到206種。張連華攝(中經視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記者黃俊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5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國際重要溼地總數達64處;新增國家溼地公園201處,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89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發改委:"十四五"將編制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十三五」時期主要從三個方面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支持力度。  一是在重大政策制定方面,組織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牽頭起草《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和總體方案,制定「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總結推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保護修復相關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印發《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
  •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發布會(實錄)
    二是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啟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在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地區開展25個試點項目,統籌自然生態各要素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 自然資源部:我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重要成果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績。據王宏介紹,自然資源部「十三五」期間相關工作主要有八個方面:一是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配合立法機關完成了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修訂工作。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湖南】「滿懷大地深情」,助推高質量發展
    「滿懷大地深情」,助推高質量發展 ——湖南「十三五」自然資源工作亮點綜述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周昌琪 「十三五」即將收官,我省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情況如何?
  • 甘肅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十二五」期間,通過政府積極引導、多方籌措,在大氣、水汙染減排和重金屬汙染治理、農村連片整治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但仍然存在部分項目無法實施,主要原因是地方資金配套和企業自籌無法保障,全省85%以上的市州無市級環保專項資金支持。「十三五」期間受經濟下行的影響,為保證「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重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資金方面勢必存在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