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明年1月1日實施 紅樹林保護納入規劃

2020-12-23 法制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林蔭)近日,《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下稱《條例》)已修訂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的實施,將為我省溼地保護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有效遏制溼地違法行為,保護溼地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06年6月,我省頒布了《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2014年、2018年進行了兩次修正,理順了溼地保護的管理體制,使我省溼地保護面積逐年上升,溼地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建立國際重要溼地4處、溼地自然保護區110處、溼地公園254個,49.24%的溼地得到有效管護,溼地保護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但是,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溼地保護管理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例如原條例未將一般溼地列入保護範圍,與國家新確立的保護體系不一致。溼地管理體制亟需修改,溼地監測及評估體系、保護考核和監督檢查制度尚需完善,紅樹林保護缺乏法律保障,存在保護和利用矛盾突出、機制不夠完善、修復投入不足等問題。

新《條例》修改了溼地的定義,溼地是指天然的或者人工的,永久或者間歇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者流動、淡水或者半鹹水及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域;完善了政府及其主管部門職責,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溼地保護負總責,加強溼地保護工作,將溼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溼地保護、修復和補償的資金投入。」

在加強溼地保護和修復措施方面,新《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通過推動建立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方式,加強溼地保護。同時,《條例》要求溼地修復實行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恢復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穩定。

廣東是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此次新修訂的《條例》一大亮點是增設了「紅樹林溼地保護」專章,明確了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紅樹林保護納入本地區溼地保護規劃,併兼顧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需要,以及通航、行洪、候鳥停歇覓食地等需求。新《條例》規定了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紅樹林資源檔案,加強紅樹林保護的宣傳教育和巡查管護,新增紅樹林範圍內的禁止行為,規範了紅樹林種植以及開發利用活動。新《條例》還完善了法律責任,增加了違反紅樹林有關規定的處罰。新《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非法移植、採挖、採伐紅樹林或者採摘紅樹林種子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顯神威,全省建成溼地公園254個
    《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頒布實施14年,保護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日前,這一條例的再一次修訂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條例》的實施,將為廣東溼地保護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進一步遏制溼地違法行為,保護溼地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06年6月,廣東頒布了《廣東省溼地保護條例》,2014年、2018年進行了兩次修正,理順了溼地保護的管理體制,使全省溼地保護面積逐年上升,溼地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提起紅樹林,許多人並不了解其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3月15日推出採自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報導,敬請關注。經湛江市政府第十四屆第十九次常務會議通過,以政府令1號對外公布實施,體現了湛江市委市政府對紅樹林保護工作的高度關注,將進一步促進和加強湛江市紅樹林保護工作,對提高湛江市經濟發展綠色水平,打造地方生態文明建設名片具有重大作用。
  • ...條例》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溼地建設應突出黃河入海口溼地特色
    日前,東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發布會,《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為《條例》)已由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7日修訂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的實施,將為我市溼地保護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有利於保護溼地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鶴壁市淇河保護條例》獲批 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鶴壁市淇河保護條例》獲批 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0-11-2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河入海口將啟動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10月30日發布公示,將啟動對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溼地生態價值。2020年9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受理了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申報的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項目申請。該項目位於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尾村,項目一期涉及改造提升紅樹林4.3公頃。
  • 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圖」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內的紅樹林(攝於2019年12月)。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介紹,《行動計劃》以2020—2025年為實施周期,明確了預期的工作目標;針對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了7項重點行動任務。 將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嚴格監管 自然保護地是紅樹林保護的重要渠道。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海南省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已經七屆省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泰國紅樹林保護與管理
    通過與相關政府部門、國內外權威的紅樹林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合作,對中國的紅樹林保護與恢復戰略進行詳細研究,提出中國紅樹林保護恢復政策建議,為中國實施大規模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行動提供科學支撐和決策參考建議。
  • 海南規劃建設三江紅樹林溼地公園 將打造第二個萬綠園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張茂攝  海口人大立法通過東寨港紅樹林溼地保護管理決定  本報海口3月31日訊(記者單憬崗)「全票通過!」隨著3月28日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會場上出現的這驚喜一幕,熱烈的掌聲響徹全場。《關於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溼地保護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得到了海口市人大常委們高度一致的贊同票,恢復和保護紅樹林溼地,成為代表們的共同心聲。
  • 2020海南紅樹林溼地保護青年論壇在文昌舉行
    增強紅樹林溼地海洋生態保護意識。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藍色營營員對於8月16日和8月17日上午對文昌清瀾港紅樹林一整天的考察、調研、紀錄片拍攝、環境教育等系列紅樹林溼地生態保護之後。8月17日下午,在共青團文昌市團委的大力支持和牽頭下聯合文昌市林業局、生態環境局、清瀾港紅樹林保護區管理站等相關政府部門,海南省環境教育協會、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中國綠髮會、中國綠髮會大學生發展工作委員會等環保社會公益組織以及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藍色營營員30餘人在文昌市人民政府舉行論壇交流。
  • 鳳陽縣將發布實施《鳳陽縣溼地保護規劃(2018-2030年)》
    12月3日,鳳陽縣城鄉規劃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6次專委會,原則予以通過《鳳陽縣溼地保護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期將發布實施。鳳陽縣溼地總面積10868.1公頃,其中河流溼地2457.26公頃,湖泊溼地4307.65公頃,沼澤溼地331.68公頃,人工溼地3771.51公頃。溼地佔三調水域面積的42.39%,溼地率為5.61%。《規劃》至2020年末,溼地保護率達50.01%;《規劃》期內,力爭新增溼地400公頃以上,《規劃》末期,溼地率達5.82%,溼地保護率達51.79%。
  • 《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明年1月1日實施
    10 月 29 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下稱:《健康條例》),作為深圳人的健康"基本法",《健康條例》是國內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規,將於明年 1 月 1 日正式實施。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難?
    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強度加大,加之近海海水汙染、過度捕撈,我國紅樹林面積銳減。今年8月,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明確將對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但紅樹林生態系統脆弱,修復難度大,保護與修復仍期待更多科技突破。
  • 《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明年起實施
    明年起,在大連受保護的歷史建築上刻劃、塗汙等行為,不再限於道德範疇,而是直接涉嫌違法。《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依法規範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日前,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條例》進行解讀。
  • 福田紅樹林及內伶仃島首次確權全民所有 內伶仃島將規劃建設穿山甲...
    為貫徹落實《暫行辦法》,根據廣東省政府統一部署,深圳開展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本次兩個登記單元為福田紅樹林和內伶仃島,所有權人為全民,代表行使主體為自然資源部,代理行使主體為深圳市人民政府,代理行使內容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保護。
  • 廣州走出治汙治水與城市溼地保護並舉之路
    廣州走出治汙治水與城市溼地保護並舉之路 原標題:   人民網廣州11月23日電(李士燕)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也是環境保護中重要的一環。
  • 鄭州加強保護溼地 黃河邊禁止燒烤野炊
    中新社鄭州10月1日電 (記者 李志全)毗鄰黃河的鄭州市,對黃河邊燒烤、野炊等行為說不。1日,《鄭州市溼地保護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該市通過地方法規的形式保護溼地,並將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黃河溼地是鄭州的水源地,同時也是鄭州市的物種基因庫。過去,到黃河邊野炊是不少民眾親近自然,放鬆娛樂的一種方式。
  • 為什麼是紅樹林?丨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處於世界紅樹林分布區北緣,目前已將50%以上的紅樹林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遠超25%的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