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紅樹林?丨世界海洋日

2020-12-23 中國綠色時報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視頻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司)

鬆軟的灘涂,鹹澀的海水,不間斷的海浪衝刷,颱風摧殘……在遭受這種種「凌虐」後,它們依然牢牢挺立在灘涂之中,並且不斷繁衍生息,屹立成一道獨特的海岸線,保護著海岸和海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它們有一個名字叫「紅樹林」。

第一次見到紅樹林,你肯定會好奇:為何紅樹林並不紅,反而綠意濃濃?這是因為紅樹林並非是單一樹種形成的森林,而是由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不同科屬的植物組成的群落。它們當中有矮小的灌木,也有可以長成幾十米高的喬木,還有一些草本和藤本,這些植物統稱為「紅樹林植物」。

廣西石角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紅樹科植物以其紅花、紅葉柄、紅樹皮而得名,剝開樹皮,就能看見它的紅。這是因為它們生於鹽鹼高的淺海沼澤,本身富含單寧酸,會被空氣氧化變紅,砍斫時不僅裸露的木材是紅色,刀口也會被染紅。因而,人們形象地稱它們為「紅樹林」。

作為海洋和陸地交界處的「兩棲植物」,紅樹林面積雖然不大,儲碳能力卻高於全球平均值,將海洋中巨量的活躍碳牢牢縛在濱海溼地;看似平平無奇的紅樹林,還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紅樹林以常綠灌木和喬木為主體,加上少量草本和藤本,和樹上鳥類、樹底魚蟹貝類、微生物組成一個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體系;紅樹林對生態保護具有顯著作用,得益於其淨化水體的功能,紅樹林所在地幾乎沒有微生物富集的「赤潮」發生……

上圖:造型別致的紅樹林

中圖:紅樹林保護區成為鳥類樂園

下圖:廣東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成旅遊打卡地

(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在很多地方,紅樹林是活的海堤,抵抗著颱風襲擊。2004年,印尼大海嘯導致近30萬人罹難,印尼、泰國、印度和斯裡蘭卡等地受災嚴重,但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省沿海一帶的村民卻幸運地躲過了這場災難。2017年,我國第4號颱風「塔拉斯」從海南島南部海面擦過,狂風大作,暴雨如注,但是這場颱風造成的損失卻遠遠小於往年……這其中,「海岸衛士」紅樹林功不可沒。

然而,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正以年均1%的速度減少,並面臨著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等嚴重威脅。

保護與利用既對立又統一,正如權利與義務的結合。當紅樹林屹立海疆,為我們提供無私的奉獻時,保護好它們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2001年起,國家林業局啟動紅樹林保護工程,將全國約50%的紅樹林劃入自然保護區。《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全國溼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等規劃和文件相繼出臺,國家對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的投入不斷加大,各地營造紅樹林的熱情高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進程加速。

大美紅樹林(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工作。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保護地考察時強調,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生態海堤,提升抵禦颱風、風暴潮等海洋生態災害能力。

總書記對紅樹林保護恢復的重要指示、批示,為紅樹林保護恢復指明了方向。2019年4月~6月,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開展紅樹林資源現狀和適宜恢復地調查,編制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

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我國已在紅樹林分布區域建立了52個自然保護地,使55%的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紅樹林已成為我國保護力度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

文章來源丨中國林業雜誌 中國綠色時報

審核丨唐秀萍

編輯丨王鑫達

版式丨吳竹韻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丨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今天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  今年海洋日的主題是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關於紅樹林,  你了解多少?    為什麼叫紅樹林?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
  • 世界海洋日丨「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讓我們一起守護地球的...
    2020-06-09 20:40 來源: 澎湃新聞 台州生態環境 2020年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也是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處於世界紅樹林分布區北緣,目前已將50%以上的紅樹林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遠超25%的世界平均水平。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匯集萬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 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海洋光影狂歡節」開幕
    信網7月26日訊 7月25日,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第二屆海洋光影狂歡節」正式拉開序幕,萬人齊聚共享酷炫光影盛宴。 來源: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據悉,青島紅樹林第二屆海洋光影狂歡節從7月25日—8月16日為期23天,共分海洋之夜、浪漫之夜、北國之夜、夢幻之夜、星空之夜、狂歡之夜6大主題12大版本裸眼3D光影秀,每次來都會有不一樣的震撼體驗!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中國網6月8日訊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走進深藍|2020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溼地保護丨千畝紅樹林讓浙江蒼南綠了、美了、富了
    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一直備受矚目。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這一天世界各國都將目光聚集到海洋,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號召更多個人和團體保護海洋環境,認真管理海洋資源。今年海洋日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紅樹林這種海洋和陸地交界處的「兩棲植物」走入了更多人的視線,業內人士開玩笑說,這一次紅樹林「出圈了」。
  • 世界海洋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
    6月8日是由聯合國大會確定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類關注賴以生存的海洋,發現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審視全球性汙染和對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為保護人類的「藍色家園」,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努力應對海洋面臨的威脅,中國在海洋科學考察、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修復、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採取了積極有效的行動。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旺海珍珠養殖場珠農在抬運收穫的馬氏珠母貝(2017年12月7日攝)。
  • 世界海洋日丨保護大海的「幼兒園」,研究成果不能「鎖在柜子裡」
    ◎ 科技日報記者 陳 瑜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紅樹林被譽為「海灘森林」「海底森林」,可以保護堤壩,減輕風暴浪潮災害,消除海洋河口汙染,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紅樹林又被形象地比作大海的「幼兒園」。
  • 紅樹林海洋文化嘉年華昨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開啟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盧琛 張江毅) 碼頭上,小男孩拿著水瓢在水箱中舀起四五條大彈塗魚,雙手捧著,通過滑道,將魚放流入海……昨日,紅樹林海洋文化嘉年華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開啟,在2號碼頭進行的增殖放流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孩子踴躍參加,放流活動持續至11月23日。  「人工增殖放流,是為恢復魚兒種群數量、修復水域生態做的積極努力。」
  • 世界海洋日:守護深藍 7所海洋高校共同發聲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圍繞著「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這一主題,中國海洋文化新媒體聯盟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共同發聲,用行動致力於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一起守護這片藍色海洋!
  • 海洋三所繪製中國紅樹林生態修復潛力圖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彬帶領的海洋保護生態學研究團隊在紅樹林生態修復空間規劃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 廈門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啟幕 精彩活動不斷
    隨著這樣一幅欣榮和諧的生態畫卷鋪展開,昨日上午,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四大主題展館正式開館迎客,海洋文化嘉年華也同步盛大啟幕。本次嘉年華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海峽導報社執行,活動時間為11月21日-26日,是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
  • 世界海洋日-在這裡,看遍281.4公裡惠州海洋岸線驚奇!
    世界海洋日-在這裡,看遍281.4公裡惠州海洋岸線驚奇!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世界海洋日
  • 賽事丨美國第20屆紅樹林藝術比賽
    參賽指南MAP 2021年兒童藝術日曆第20屆年度紅樹林藝術競賽【主 題】為什麼紅樹林對紅樹林地區和世界都很重要【 參與形式 】>大獎賽的主辦方紅樹林行動計劃(MAP)是一個以美國為基地的非營利組織,它與各個級別的個人和組織合作,保護、恢復我們世界上的紅樹林。
  • 紅樹林為什麼是綠的?浙江哪裡可以找到?一起來認識你不了解的它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是什麼?為什麼要保護它們呢?
  • 青島紅樹林第二屆海洋光影狂歡節火了!引領濱海度假夜生活新熱潮
    一、「海洋光影節」品牌影響力初顯,引領西海岸時尚夜生活據了解,「海洋光影狂歡節」是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斥巨資打造的大型品牌活動,2019年成功舉辦了首屆海洋光影狂歡節,是青島首次將青島的海洋主題文化與裸眼3D光影科技動感雷射秀、炫彩燈光秀相結合打造的大型海洋光影節,活動期間吸引遊客約
  • 探秘馬杜河紅樹林,尋找印度洋海洋的根
    紅樹林表面看去並不是紅色,而是全年碧綠青翠,但剝了紅樹幹的粗皮,細皮和本木都呈鮮紅色。它們適宜在海洋和陸地間的灘涂和淺灘處生長,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一種特殊生態系,人們稱它為海岸衛士。在河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情景。有個抱著小猴、划著獨木舟的少年,遊客跟小猴合影,少年能得到1美金的小費。
  • 紅樹林面積增長40倍 生態經濟效益雙豐收
    今年全國海洋宣傳日的主題為「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在本月舉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中,廣東主會場便選址中山翠亨溼地公園。近年來,中山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自然資源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碧海藍天精品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