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孩子》鋼琴神童羅小特 成功不僅靠天賦

2021-01-10 搜狐網
"鋼琴神童"羅小特 

  搜狐娛樂訊 近日,湖南衛視2017周五黃金檔迎來全新原創節目《神奇的孩子》,不同於湖南衛視以往的節目。本次黃金檔一改「重星吸睛」的風格,將重心放在了「無添加」的素人萌娃身上,意在發掘普通孩子的神奇之處,讓電視機前的父母們也能學會發現並培養自家寶貝的潛能。

  在上一周播出的首期節目中,「鋼琴神童」羅小特在舞臺上一展逆天琴技,「蒙眼奏琴」不僅引得主持人謝娜驚呼,與天才鋼琴家馬克西姆鬥琴,嫻熟動人的演繹功力,令觀眾讚嘆不已!看完節目,不少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位長發少年的神奇琴技,到底是「天賦神力」,還是「勤學苦練」的結果?

  羅小特4歲時,一次偶然經過琴房,便喜歡上了鋼琴,在向父母表達了自己想學鋼琴的願望後,立馬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羅爸爸表示「他的天賦確實得到過很多音樂專家的肯定」。節目現場,僅靠「摸覺」就進行的完美演奏,也力證了羅小特在鋼琴上的確有著過人天賦。

  但羅爸爸隨後的一番話,擊破了大家口中的「天賦論」。「小特從來不需要我們督促,就能保證每天4-5小時的(鋼琴)練習」。由此可見,如今羅小特能在節目中向鋼琴大師馬克西姆發起挑戰,PK史上最快鋼琴曲之一《野蜂飛舞》,並且贏得滿堂喝彩,背後少不了汗水的澆築。「到現在,為了保證自己的手速,小特每天還會保持4小時的練習」,羅爸爸補充。可見,為了這份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小特在練習鋼琴的道路上也從未走過捷徑。

  「練琴讓我很快樂,我覺得很舒服。」羅小特在現場對謝娜道出的心裡話,印證了「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對鋼琴的熱愛,讓羅小特在4、5個小時的「苦練」中慢慢成長、找到快樂,最終收穫「神奇」。

  「我相信上天給予每個人不同的才華,重點在於父母怎麼發現,我很高興他能這樣健康的成長,有這樣愉快的童年。」羅小特爸爸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讓我們看到「神奇的孩子」的養成,少不了父母對孩子興趣的發現與培養,無論是天賦的初現,還是汗水的歷煉,其實在通往「神奇」的路上,兩者缺一不可。

http://yule.sohu.com/20170208/n480213042.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70208/n480213042.shtml report 1439 "鋼琴神童"羅小特搜狐娛樂訊近日,湖南衛視2017周五黃金檔迎來全新原創節目《神奇的孩子》,不同於湖南衛視以往的節目。本次黃金檔一改「重星吸睛」的風格,將重心放

");}

相關焦點

  • 雲學派:樂器小神童各顯靈通
    本期來到雲學派《加油吧孩子》的寶貝都是在樂器方面天賦異稟的孩子。首先出場的是位鋼琴小神童,羅小特4歲開始學習鋼琴,如今已經學會了將近300多首曲目。他不僅學習能力強,小小年紀還能把鋼琴演繹得極具個人特色,富有感染力。
  • 致羅小特的一封信
    羅小特: 你好! 我是街子學校三年級一班的李晟睿,我愛好美術、英語、貓以及與火山爆發有關的所有東西,我比較喜歡待在家裡畫畫、看書、吃東西、看電影,我也很喜歡鋼琴,尤其是三角鋼琴,雖然我是初學者,彈的曲子也不多,而且還不熟練,但是這不妨礙我對鋼琴和鋼琴曲的熱愛。
  • 6歲鋼琴神童陳安可一曲震驚國外評委,孩子有沒有天賦就看這幾點
    還有不少人也想要給孩子報鋼琴興趣班了,可是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這個天賦?還有人質疑,要不要讓孩子這麼小就開始學習彈鋼琴,學得太早對孩子的手指發育是不是不好。還很多人問,到底幾歲開始學彈鋼琴最好?……恰好我家也有一個學琴的孩子,雖不是鋼琴神童,但對孩子學琴的這些問題,我也有很認真地做過功課哦。
  • 你的孩子有學鋼琴的天賦嗎?有鋼琴天賦的孩子身上都有這幾個特徵
    大多數琴童家長還是為了培養孩子一個藝術特長,作為業餘的興趣愛好來培養,當然也有一些琴童家長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孩子學琴專業度的要求比較高,自然這類的話孩子的天賦就很重要了。有天賦和沒天賦的孩子在學鋼琴的時候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鋼琴快手世界第一 《了不起的孩子》孟非遭懟
    主持人孟非面對鋼琴天才羅小特數次搶話噎自己時說。在上周六愛奇藝獨家播出的兒童才藝展示脫口秀《了不起的孩子》中,年僅八歲的羅小特屢次嗆聲黑孟爺爺,孟爺爺的尷尬也令現場歡笑不斷。變臉姐妹花的姐姐王玥涵吐槽妹妹王怡涵出生後把父母的愛奪走,觀眾看後也再次討論起二胎問題。魔術天才袁銘辰也在現場教學撩妹神技,童言無忌爆笑全場。
  • 中國鋼琴神童陳安可徵服美國觀 《神奇的孩子》陳安可彈鋼琴視頻
    原標題:港媒稱中國鋼琴神童徵服美國觀眾:從未見過這樣的天才  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導 港媒稱,五歲的中國鋼琴神童23日在電視上的有趣表演令美國觀眾驚嘆。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6日報導,來自天津的陳安可在美國娛樂節目《小小達人秀》上笑容滿面地展示了她彈鋼琴的技巧
  • Treblebass雙胞胎鋼琴神童Heihei&Tattat
    作為本場春晚的重頭戲之一,一場由七十臺鋼琴組成,跨少、青、老三代鋼琴家共同合作的盛世華歌《我愛你中國》,拉開了豬年新樂章。作為少年一代鋼琴家代表的Heihei&Tattat與青年一代鋼琴家郎朗、老一代鋼琴家巫漪麗共同參與了表演。這次演出後,Heihei&Tattat被大家譽為「雙胞胎鋼琴神童」。
  • 有興趣和天賦卻彈不好鋼琴的孩子,都缺少什麼?
    常有家長問我,孩子學鋼琴什麼是最重要的?毫不猶豫的,我會回答:堅持是最重要的。但堅持兩個字看似簡單,卻又是鋼琴路上最難做到的,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堅持學琴呢?,還有的人會說靠興趣,但我覺得應該靠……堅持學琴能只靠天賦嗎?
  • 學霸養成都靠天賦?錯,就算擁有鋼琴天賦的朗朗,也要家長培養
    最近最火熱、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各省市的高考狀元「新鮮出爐」,每一個高考狀元一出現就會引起無數網友的熱議,其中網友談論度最大的一個問題便是:學霸的養成都是靠天賦的嗎?也難怪網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畢竟同在一所學校學習、同一個老師教相同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上的是同一個補習班。
  • 哆啦咪國際音樂早教:讓每個孩子都能開啟音樂天賦
    ,他以一人之力打造了如此成功的企業,並直言「DoReMi相信每個孩子都是100分,為此,DoReMi顛覆傳統的音樂教育,因材施教,激發每個學員的音樂天賦,實現每個孩子的音樂夢。」作為鋼琴神童大師的他也的確在為之努力,歷時十年創造了全新鋼琴教學法Bumble Bee,從多個維度評測孩子的學習能力,結合先天後天能力全方位開發孩子的音樂天賦。
  • 6歲小公主 鋼琴神童 被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成為該校歷史最小學生...
    小安雯和老巴赫,這些是貼在僅僅比鋼琴高了一個頭的小女孩兒身上的標籤。她叫Anwen Deng(音譯,鄧安雯),一個似乎為了鋼琴而生的、足以令世界咋舌的「神童」。
  • 不要迷信「天賦說」孩子適不適合學鋼琴,關鍵在於家長有沒有恆心
    手的大小、節奏感、視譜、聽力、樂感,常常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具有音樂天賦的5個參考因素,但天賦不是決定孩子是否學習鋼琴的絕對因素。孩子的能力除了與生俱來,更重要的是後天塑造。作為一個想給孩子學習鋼琴的家長,在最開始抉擇時,通常有著各種躊躇。音樂的抽象表達給它本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許多家庭在界定我的孩子適不適合學習的這個問題時特別迷信「天賦」說。好像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非得表現出像莫扎特那樣的天賦,才適合進入音樂的大門。有甚者,還會讓孩子伸出手來讓老師看看適不適合學。
  • 6歲鋼琴神童陳安可養成記,琴童爸媽切記這幾點……
    3歲半開始學琴,師從天津音樂學院老師張峰 早前曾參加《神奇的孩子》的舞臺。 2016年曾因一段練琴視頻爆紅網絡。
  • 為製造「神童」買單,傷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上述家庭無一不是在利益驅使下,向公眾傳遞「神童」的培養方式。家長為孩子後天學習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無可厚非,但先天的優勢不能強求。過早地為小小年紀的孩子設定智慧的基準線,會不會成為他們今後學習的阻礙?將三觀還未成形的孩子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會不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將不諳世事的孩子作為斂財工具,會不會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 寫給琴童家長系列之4:我的孩子,有沒有學鋼琴的天賦
    但聰明,並不是天賦。但話說回來,要學好鋼琴,並不需要什麼天賦,聰明+努力+堅持,就足夠了。不要抬槓說在網上看到某些「低能人」(無貶義)也能成為音樂或數學類高手,這,是特例(也可能就是天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也不在普羅大眾生活內。
  • 臺灣四歲「神童」大談成功學,又一個家長拼娃的犧牲品
    而曦曦,就是他的「成功案例」。  每隔幾年,似乎就會出現一個神童。 不管你服不服,看看神童,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有家長心裡五味雜陳。 母親Faye將兒子的教育視為她的全部,對孩子管教非常嚴格:堅持讓孩子每分鐘都用在學習上,課間只給三分鐘的休息。  在母親Faye的眼裡,「葛軍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是個天才,每個孩子都有潛力,我認為我們必須施加一些壓力,讓他們的潛力能夠被最大化拉伸,如果孩子有某種天賦,父母就要發揮作用,讓這種天賦發揮出來。」
  • 從印尼到中國Treblebass追夢的鋼琴神童—仕詠(上)
    慢慢的,Susan發現,仕詠並不是在亂敲,他坐在鋼琴旁一彈就是很長時間,時常就彈出一小段他喜歡的古典樂曲目。於是Susan決定,送3歲的仕詠去學鋼琴。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仕詠逐漸將自己的音樂天賦展現出來,他對樂器的聲音極其敏感,能夠清晰分辨出音樂中每個樂器的聲音,學起來也很快。可他太有主見了,不僅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編曲目,也沒辦法適應當地老師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
  • DoReMi-TrebleBass廣州越秀鋼琴早教主題講座圓滿落幕
    他們都是不同的個體,卻都有共同的特點: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並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熟練地彈奏那些為人熟知的曲目。每一首曲子的熟練演奏、每一頁記錄成長的PPT,不僅是小朋友們的鋼琴成果展示,更是DoReMi-TrebleBass音樂早教教育理念的完美呈現。
  • 最近「天才兒童」有點多,是天賦還是人設?「神童熱潮」該降溫了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泡,曾嘗試過6000多種材料,做過7000多次實驗,最後才找到了合適燈絲,成功研製出電燈泡。為此,有人稱他是「天才」,而他卻說「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 孩子學琴,真的不要太迷信天賦
    總會有部分家長在糾結於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鋼琴,適不適合學習鋼琴。也有家長會說:「學習鋼琴這樣的藝術課確實很好,可我們家孩子沒有這樣的天賦呀,感覺會浪費時間!」小編聽一位鋼琴老師說過,一個極有天賦的5歲小男孩,他有很好的手指條件和卓越的音樂感覺及領悟能力,學得又快,質量又高,老師對他可是愛不釋手,希望可以對他長期的培養。但是這個學生最大的缺點,也是男孩的通病,就是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