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前央視名嘴,《新聞聯播》主播羅京逝世六周年的日子。「@央視新聞」官微發布紀念微博稱「他的名字隨著《新聞聯播》走進千家萬戶,他創造了25年無差錯播報的佳績,他連續5年被評為央視最佳播音主持人,他在去世前半年仍帶病工作……6年前的今天,央視主播羅京因病逝世。如今,你還記得他不苟言笑的面龐和明亮磁性的聲音嗎?」
網友緬懷:
@小蔥花愛畫畫:從小就因為家裡的原因看著他長大,似乎他還在一樣,並沒有感覺有六年那麼久,天堂會更美好。
@妞妞家的琴不是琴:他是我唯一能說出名字的新聞聯播播音員。
@本科畢業醫學生:必須記住的國臉!他的聲音代表著中國人的心聲!很特別!好聽!
@-西碎蛋-:太可惜了!我還記得他會唱京劇!天妒英才。
@小泡泡魚兒:那年還去為他送行,時間過的真快。
2009年6月5日,羅京病逝
羅京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新聞聯播》節目最資深的男主播之一。1961年5月29日生,重慶市南岸區人。197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3年畢業,進入中央電視臺主持《新聞聯播》節目。在央視任職25年期間,羅京以及其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沉穩大方莊重的播報風格贏得了業界和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認可,並創造了25年無差錯播報的佳績。2008年7月被確診為淋巴癌,9月被確診患有淋巴瘤,並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期間還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和化療。2009年6月5日早晨不幸因病去世,終年48歲。妻子劉繼紅,有一子名羅疏桐。
個人履歷
羅京198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同年到中央電視臺工作,擔任《新聞聯播》播音員。2004年以後,羅京的事業更上新臺階——先當上了播音組副組長,後被提拔為中央電視臺新聞編輯部副科長,同時被評為中央電視臺十佳播音員、主持人,並享受央視特殊津貼。曾獲國家語委、全國語音文學工作先進工作者、人事部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與趙忠祥、宋世雄並稱「播音三巨頭」。2003年參演春晚綜藝表演《吉祥送給您》。
由於母親是重慶人,從小全家就在重慶市南岸區生活,羅京很小就會說一口標準四川話(重慶方言)。然而羅京同志在長期工作中,以其沉穩、大方、莊重的播音風格,深受全國電視觀眾的喜愛。2003年,羅京當選全國十佳崗位能手;自2004年到2008年,連續五年被評為央視最佳播音主持人。他還曾獲國家語委、全國語音文學工作先進工作者,人事部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光榮稱號。 羅京嚴肅、穩重,生活中的羅京也有輕鬆幽默的一面。羅京十分愛好京劇,他的京劇表演曾經登上過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深受觀眾喜愛。20多年播音主持的經歷,羅京承擔了無數次大型活動的現場報導和重大新聞播報工作,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25年經歷3000多次大大小小的主持,無一次出錯紀錄。
2008年7月羅京被確診為淋巴癌,他對每位來醫院看望的同志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希望能早點回臺工作,早一天回到他心愛的主播臺。2008年8月31日,羅京最後一次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音;9月,羅京又被確診患有淋巴瘤,並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此後,他與病魔頑強鬥爭了10個月。就這樣,那個陪伴了觀眾25年的《新聞聯播》節目主播,那個不苟言笑的面龐和明亮磁性的聲音,成了無數人的記憶。來不及道別,在驚愕與惋惜聲中,「國嗓」「第一國嘴」作別塵世……
羅京坦言「男人怕老婆沒什麼不好」
2009年6月5日7時10分,中共十七大代表,《新聞聯播》節目主播、播音指導羅京同志,在與淋巴癌抗爭10個月後,不幸與世長辭,終年48歲。
從1983年8月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起,羅京同志在20多年的新聞播音工作中,形成了沉穩、大方、莊重的播音風格,受到全國電視觀眾的喜愛,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2003年當選全國十佳崗位能手,從2004年到2008年,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最佳播音主持人。
20多年播音主持的經歷,羅京承擔了無數次大型活動的現場報導和重大新聞播報工作,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2008年7月,羅京被確診患上淋巴癌。他對每一位來醫院探望他的同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希望能早點回臺工作,早一天回到他摯愛的主播臺。
2008年8月31日,已經經歷了一次化療的羅京,克服淋巴癌帶來的病痛,再次登上了新聞聯播的主播臺。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登上主播臺。
斯人已逝、音容永存。羅京同志親切質樸的播音形象,莊重大方的主持風格,將長久留在廣大觀眾的心中。
——央視新聞30分播出羅京病逝消息
圈內有名「妻管嚴」
愛唱京劇常踢足球
家庭生活
「男人怕老婆沒什麼不好」
在二十多年的播音生涯中,羅京以磁性的嗓音、冷靜的外表、「不變」的年齡,以及充滿責任感的敬業精神,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曾三次被評選為「央視十大優秀播音員」。螢屏之上,羅京給觀眾留下端莊肅穆、不苟言笑的印象,很「酷」。可是在螢屏之後,他還是圈內有名的「妻管嚴」。「我一般大的直播活動以後第一個電話往往是要打到家裡。我夫人姓劉,我一般叫她小劉,沒有什麼浪漫的稱呼,生活中也沒有什麼浪漫的細節。」羅京認為夫妻過日子難免會有磕磕絆絆,適當的「妥協」不是誰給誰讓步的問題,而是婚姻生活中的一種智慧的選擇,男人「怕」老婆沒什麼不好,那是疼愛老婆的表現。
1988年6月的一天,羅京與劉繼紅來到街道辦事處登記結婚。羅京的兩人世界長達6年。劉繼紅在29歲這一年生下了兒子,兒子叫羅疏桐,羅京已34歲。做了父親的羅京更加成熟,主動做家務,逗兒子歡笑,令妻子感到無限的欣慰。羅京給愛子取名「疏桐」,這緣於他特別喜歡的一首唐詩《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羅京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梧桐樹的枝幹挺拔高遠,長大以後成為品格高潔的人。
播音事業
曾想為燈光師而剪頭髮
眾所周知,《新聞聯播》對主持人的形象有著嚴格的要求。羅京曾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主播大多數時候都是穿著西裝,就連顏色也沒什麼變化,包括髮型都要保持一樣。「我和臺長說,我得剪頭髮。燈光師看了我的頭髮害怕,怕頭髮把燈打穿,出來影子要扣錢。我是為燈光師剪頭髮。可是臺長不同意,說剪完了頭髮,大家就不認識你了。」
業餘愛好
唱《千裡之外》惟妙惟肖
在播音之餘,羅京喜歡唱戲、踢足球,經常在央視的各大欄目亮嗓,京劇《甘露寺》選段《勸千歲》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戲。有一次晚會上模仿費玉清的《千裡之外》,也是惟妙惟肖。羅京說:「我從大學畢業就來到中央電視臺,會唱幾句戲也是從小到大自然形成的,並沒有專門學習,只會唱那麼幾句,那麼幾齣。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播音員和主持人,有一專多能,不管什麼類型的都是好事,所以我把生活中一些喜好都作為一種儲存。作為新聞類主持人,你不可能對任何方面都廣泛,但是你的能力和你的經歷要儘量廣泛。我把自己的業餘愛好和工作結合在一起,我踢足球是因為想到如果主持有關體育方面的內容時可能會用得到。」
羅京圈內人緣極佳 央視同事紛紛哀悼
「會幫嫂子照顧好你兒子」
在圈內有著極佳人緣的羅京,一直是主持人的典範,被稱為「國臉」。他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央視的同事紛紛表達了深深的哀悼。
郎永淳——
「1996年元旦《新聞聯播》第一次直播,當羅京一字不漏完成播報後,全部工作人員都為他鼓掌。羅京老師的業務能力給我們立下了一個標杆。」
倪萍——
「我們認識20多年了,他(羅京)是個特別隨和的人,對孩子對老婆都特別好,是個太好太好的人。」
趙忠祥——
趙忠祥第一時間通過博客表達了哀悼之情。「他(羅京)進央視時才22歲,風華正茂業務功底極佳,口齒清爽聲音極具穿透力,而且播音流暢。即使生稿也朗朗上口鮮有磕絆,是十分難求的播音人才……天有不測風雲,他正值更有作為之時卻英年早逝,這是很難彌補的遺憾,是一個重大損失。」
吳小莉——
「非常意外,羅京老師是大家很愛、很熟悉的朋友,我覺得他熟悉的面孔會永遠與我們對話。我經常看新聞聯播,他是我認識內地的窗口。」
崔永元——
「羅京是央視主持人中的體育健將,平時身體非常好,不敢相信他這麼就離開了我們。在他養病期間,他不願意我們去病房看他,是怕我們擔心。」
鞠萍——
「親愛的羅大哥,好想去看你,你為什麼不讓啊!得到消息太突然……心疼、心痛、吃不下東西。眼前有你在小甲A球場上的英姿笑容,有我們一起唱戲的板眼。你是業務上永遠的老師、榜樣,生活上卻樸素得每年都見你穿一件棉蘭T恤。我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有一個念頭:幫嫂子照顧好你兒子。」
陳鐸——
陳鐸在博客撰文《此岸到彼岸》,懷念羅京。「生命猶如擺渡,從此岸劃向彼岸。希望在這段路程,你能夠聽得見我們的呼喚和期盼,坦然走向人生的另一端。」
韓喬生——
「他(羅京)對待工作、生活都非常嚴肅正直,對同事也非常友好,而且為人低調,從來不耍大牌。今天得到噩耗,我靜坐了半個小時,不斷想起多年來與羅京的交往,眼淚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