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丨趙芳
截止2019年底,全國共有執業律師47.3萬餘人,多地省市律師人數增速超過10%;在上海的26520名律師中,21-30歲的律師佔比23%,執業5年以內的律師佔比41.4%。大量新鮮血液的注入,對於法律行業無疑是一件好事,但也對律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中國境內規模較大、極具活力的律所之一,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金誠同達」)始終堅持與新一代青年力量共成長。8月27日,「青論壇」活動在金誠同達上海分所舉行,聚焦青年律師成長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通過經驗交流與知識分享,破解青年律師成長難題,為律所發展儲備優秀人才。活動不僅吸引了金誠同達各地分所的優秀青年律師參加,還吸引了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的學子學習聆聽。
律新社了解到,截至2020年8月底,金誠同達大家庭已達1234人。作為金誠同達全國第一大分所,上海分所有員工293名,35歲以下187名,高級合伙人平均年齡僅40歲,在青年律師發展培養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金誠同達,70後律所脊梁、80後高級合伙人比比皆是,表現出色的90後高級合伙人也大放異彩。如何讓初出茅廬的法學生從業務「小白」進階為專業大咖?如何讓青年律師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何讓律師藉助平臺放大個人能力,順應時代逆流而上?這場論壇讓很多青年律師深受啟發。
01
提供經驗
聚焦後浪發展
律界有青年,風華正茂。
青年律師是律師隊伍的重要力量,青年律師培養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也是金誠同達關注的重點。本次論壇承繼「金誠同達上海文化周」關於「青年律師成長沙龍」「長三角一體化圓桌論壇」等活動的優點,通過上海分所、金誠同達學院聯動,進一步增加了總部與分所之間、分所與分所之間不同年齡段律師的交流。
金誠同達上海分所執委會委員、高級合伙人儲小青
本次活動由上海浦東新區司法局律師黨委指導,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金誠同達學院主辦。金誠同達上海分所執委會委員、高級合伙人儲小青律師主持。
浦東新區司法局副局長陳道友
疫情期間,浦東新區司法局副局長陳道友曾多次到金誠同達上海分所視察慰問,他表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金誠同達近年來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雖然疫情對很多律所造成了衝擊,但金誠同達今年的發展態勢讓人欣慰。
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積極意義,並提到,青年律師的成長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青年律師要多學習,守住法律的底線;律所要關注青年律師的成長,並為其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司法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則要為青年律師、律所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金誠同達決策委委員、上海分所主任葉樂磊
金誠同達決策委委員、上海分所主任葉樂磊律師在致辭中表示,未來須由新一代青年律師引領,所以年輕人要著眼於未來,將眼光放長遠。成功需要漫長的知識積累、基礎夯實、經驗積澱,才能厚積薄發、穩步向前。金誠同達上海執委會將繼續從完善服務出發,在做好業務、品牌、口碑的同時,優化工作環境,為年輕人創造更多接觸交流的機會,做大、做強事務所,助力青年律師乘風破浪。
金誠同達合伙人許中華
第一單元為優秀青年合伙人分享環節,由金誠同達合伙人許中華律師主持。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趙振
每名初入行的青年律師都要經過反覆打磨、錘鍊,才能成為一名功力深厚的「老法師」,這是必經之路,也是必然之道。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趙振律師以從事爭議解決業務的經歷,帶來「從『新手』到『高手』——爭議解決青年律師進階之道」主題演講。
他從為何要做爭議解決律師、爭議解決律師的成長階段、對青年律師的建議三方面展開,將律師專業度歸結為客戶體驗,須重視客戶關係的維護,爭取長期合作。青年律師須打牢基礎,審慎判斷,培養工匠精神、抗壓能力、溝通能力,樹立良好心態,重視職業形象塑造,從案件中汲取有價值的信息,隨時為獨立執業做好準備。
浦東新區司法局律公處副處長張玥
浦東新區司法局律公處副處長張玥在點評中談到,青年律師的成長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力。青年律師隊伍有學歷層次高、專業基礎好等優勢,但會面臨工作強度大、加班出差多、社會資源缺乏等問題。法律服務市場擴大,行業細化,階層固化現象也愈發嚴重,新手在法律服務市場分一杯羹並非易事。提高進步離不開青年律師自身的努力,亦需依託律所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彭凱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彭凱律師以「貼標籤?去標籤?——法律服務新業態與專業化再思考」為話題,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提出律師需要一定的標籤,但標籤不宜貼得太緊。要傾聽並正確理解工作內容,在問題解決方向上達到共識,不要南轅北轍、浪費時間;用120分的標準做事,達到客戶心理預期;鍛鍊檢索、快速歸納總結、ppt速記、脫稿演講等基礎技能,培養控場能力、幽默感等。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張雲燕
第二單元學習交流環節由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張雲燕律師主持。
金誠同達決策委委員、高級合伙人張國棟
TikTok被強制出售是近期業內的熱點話題。金誠同達決策委委員、高級合伙人張國棟律師從TikTok被強制出售這一事件展開,對跨境數據合規與隱私保護等法律要點進行分享。他認為,個人信息不同於隱私,並圍繞個人信息的範圍,援引相關法律,系統梳理了網絡安全等級制度、重要數據安全保護制度等與數據安全相關的制度,並提出在個人信息收集與保存方面的注意事項。他特別提到,律師要對行業中的所有問題有所了解,研究感興趣的領域,而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維。
金誠同達合伙人王良
金誠同達合伙人王良律師在點評中表示,企業數據保護責任加大,個人信息、數據合規的成本投入也越來越高;數據本地化要求越來越高,跨境數據轉移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這一背景下,律師有更多機會研究現象、服務客戶,在網際網路數位化浪潮奔湧向前。
律新社在現場看到,對於青年律師人才培養,作為「過來人」的金誠同達資深大咖也有很多心得。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薛冰律師認為,工匠精神不僅強調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還有對案件中社會生活經驗、認知觀念的深入體會;年輕律師要為自己打工,不要因過於強調目的性而不能全面深入地解決案件。金誠同達上海分所執委會委員、高級合伙人儲小青律師贊成用開庭提綱的形式記錄所思所想。金誠同達監督與考評委員會委員、高級合伙人趙平律師談到,勤奮和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律師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與傳統,了解中國人的處事和思維方式;青年律師要「致良知」,保持謙卑的心態。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王成律師講到,近年來,金誠同達一直深耕專業化領域,律師也要專業。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張雲燕律師表示,律師的硬實力是專業,軟實力是資源、內心感受,青年律師要積累資源、比拼實力、保重身體。
02
鴻鵠志遠
須借勢而為順勢而上
只有好的平臺才能實現彎道加速。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吳華彥
第三單元圓桌交流環節,由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吳華彥律師主持,探討律所一體化與青年律師的發展。
金誠同達南京分所主任葉菲
金誠同達南京分所主任葉菲律師談到,平臺決定了青年律師未來能走多遠,金誠同達的最大特點是人文關懷和系統化培訓機制,而文化建設、規模化效應對青年律師成長大有裨益。在金誠同達,業務培訓以部門為單位開展,垂直化管理更推動了業務交流。他特別提到,青年律師不要急於一時,要耐得住寂寞,把握機遇,精益求精。
金誠同達合肥分所主任高鵬
金誠同達合肥分所主任高鵬律師表示,業務一體化可以實現成本最小化,在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時,發揮青年律師特長和大平臺作戰中的閃光點。一體化可以體現為不同團隊間的合作,金誠同達的業務一體化通過專業優勢的輸出為其他分所提供經驗借鑑,帶來制度紅利,這也是團隊業務共享的福利。青年律師實現人生目標,不僅要「拼」,還要保持「親」「輕」「進」,即有團隊合作意識和親和力,放眼未來輕裝上陣,永遠比被要求的多做一點、多前進一步。
金誠同達上海分所主任葉樂磊
金誠同達上海分所主任葉樂磊律師以IPO客戶走訪為例,表示一體化可以降低律師辦案成本,年輕律師也能其中發揮個人優勢。簡而言之,一體化下的互動打破彼此間的圍牆,降低成本,獲得便利,使律師在溝通交流中增長見識、互通有無。專業、行業、地域的有機結合則為青年律師發展提供更多可能,不僅提供了縱向上升的空間,還提供了橫向合作的機會。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王進
金誠同達高級合伙人王進律師介紹,一體化鼓勵發揮團隊作用。律師進入金誠同達團隊後,會有遠高於業內平均標準的工資薪酬、晉升渠道、制度保障;在青年律師培訓交流上,直營大所有資本、有實力做得更好;在疫情情況下,律所的規模化經營、穩定輸出相對於平臺小、單兵作戰的律所來說更具優勢。下一步,金誠同達將推進更多制度性建設,成為青年律師衣食無憂的物質家園和獲得心理慰藉的精神家園。
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書記、高級合伙人許海波
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書記、高級合伙人許海波律師介紹了舉辦本次論壇的初衷,並對整場活動進行高度總結。他表示,金誠同達要「做久,做強,做大,做品牌」,一體化是應有之意。「青」論壇是謀劃黨建工作、事務所發展、行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有利於整個法律行業的建設,將一直辦下去。青年律師則要善於學習,終身學習,拓寬知識面;願意捨棄,拼精力、時間,不要斤斤計較;找到合適的平臺、團隊,並為之奮鬥、付出。
03
文化+制度引領
青年發展未來可期
在一般人看來,律師是一份「老而彌香」的職業。因為有著比年輕人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積澱,「老法師」們不僅是律所的靈魂人物,更是團隊當仁不讓的管理者。但金誠同達為青年律師提供了充足的成長空間,放心讓他們「挑大梁」。
在去年10月的金誠同達2019年度第三次高級合伙人會議上,作為中堅力量的代表,楊晨律師被選為第十四屆決策委主任;鄭曉東、張國棟、劉胤宏、葉樂磊四名「70後」律師以及龐正忠、於德彬兩位創始合伙人當選為新一屆決策委員會委員。這不僅是金誠同達建所以來首次由非創始合伙人擔任決策委主任,也是金誠同達首次形成以新生代合伙人為主、創始合伙人為輔的管理團隊。
金誠同達為何有底氣把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青年律師?
葉樂磊律師向律新社介紹,事務所充分利用金誠同達學院和研究院平臺,加速青年合伙人培養進程,對青年律師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全方位培訓,輸送高水平的優秀律師和管理人才,為內部培養優秀青年合伙人做好準備。通過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傳幫帶」機制,擴大青年合伙人培養方式。
金誠同達學院根據律師特點和優勢設計了系統、高效、高質的培訓方案。「金石計劃」「金鷹計劃」「金牌律師計劃」(「三金計劃」)面向全體律師建立內部互動平臺,讓全所在統一平臺進行常態化、層級化、系統化培訓。同時,加強團隊之間的業務交流,促進業務合作,由原來的單兵作戰變為集團作戰,讓所有律師共享業務成果,推動整體業務發展。
在推進一體化的過程中,金誠同達積極發揮各分所區域的活力,加強垂直專業領域的分享、學習與合作。公益活動、文體活動、對外交流共建活動、參觀學習等活動圍繞事務所戰略要求,密切了律師間的聯繫,活躍了律所文化氛圍,化解了律所在做大、做強與規模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作為千人大所,金誠同達早已深刻認識到文化之於律所長遠發展的關鍵意義,它超乎技術和市場之外,是律所競爭力的核心內涵。葉樂磊律師向律新社表示,在規模化發展過程中,金誠同達匯聚了五湖四海、不同背景的人才,就更有必要從文化上統一,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達成共識,攜手共進。
有生命力的組織文化會形成有生命力的組織品牌。金誠同達通過文化周、「青論壇」、長三角論壇、大灣區論壇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傳遞核心價值觀,形成團隊共識,成為律師之間橫向聯繫的紐帶、創始合伙人與後繼者縱向傳承的血脈以及傳遞溫情的載體。
此次「青論壇」由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金誠同達學院聯合主辦。作為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書記,許海波律師談到,發揮黨建在青年律師培養方面的作用,與學院合作配合,也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2016年1月,在北京總所和浦東新區律師黨委的指導下,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支部成立。隨著黨員人數的增加,在2020年初成立了黨總支。金誠同達上海分所黨總支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搭平臺、搞服務,促進事務所融合發展,為律師創造了適於發展的氛圍、機制和機會。
作為品牌大所,金誠同達格外注重自身的公益責任和社會形象。上海分所黨總支也立足於公益活動和對外交流,關注律師群體的存在感、獲得感和社會責任感,注重履行律所作為法律服務機構的社會責任。
不論是疫情期間上海分所在金誠同達抗疫小組帶領下的積極捐款捐物,還是長期以來與浦東輔讀學校自閉症群體的互動交流,亦或是與上海未成年犯管教所設立「金誠同達法律援助工作站」,送去法律諮詢和專業講座,很多合伙人和青年律師都積極參與其中,用行動詮釋黨員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感染每一位金誠同達人。
成立於1992年的金誠同達如今已近而立之年。隨著規模化的推進,精英律師團隊也在不斷壯大且整體呈年輕化狀態。2020年上半年,金誠同達共晉升高級合伙人22名、合伙人15名,吸納高級合伙人2名、合伙人16名。青年律師的不斷注入,能夠激發律所的生機與活力,也承載著律所的未來和希望。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可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那份持續的認真與努力,也是每一位成功律師必然的付出。今後,金誠同達在青年律師培養方面將持續發力,多措並舉,推動更多青年律師成長進步。千人大所如何傳承?金誠同達「青論壇」活動為青年律師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