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不要牽孩子手,很多家長會做錯的小細節,交通安全局再強調

2020-09-22 花花老師說情商

回想昨天的經歷,讓我仍心裡有餘悸。

老公漲了工資,我出差回來約在外面吃大餐。奶奶從家裡帶孩子步行10分鐘去跟我們匯合。擔心奶奶找不到地方,我到文鼎廣場唯一的紅綠燈等她。沒想到就是這個十字路口,差點造成彌天大禍。

可能出差了5天,孩子一見到馬路對面的我有些興奮。還在紅燈時,孩子掙開奶奶的手跑到馬路上,一輛右拐的車突然駛向孩子。我嚇得心臟疼,大腦一片空白,人整個僵住。啊都發不出來。

還好轉彎車輛速度慢,看到孩子停住了。我衝過去抱起孩子,趕緊跑到路邊。我心跳得厲害,緩一會,氣得打孩子屁股。奶奶也嚇傻了,一直罵:「你個臭寶貝,你要嚇死我啊。你跑什麼啊!奶奶牽著你手,你為什麼掙脫啊,你剛才差點被車.......」

今天回想整個過程,我發現孩子過馬路很容易掙脫。我上網查有沒有好方法,結果發現很多家長有類似的可怕經歷。再查安全知識,發現我們都犯了一個常識錯誤,過馬路千萬不能牽孩子的手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01 為什麼過馬路一定不能牽孩子的手?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以為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是安全的。但事實告訴我們,牽手很容易掙脫,發生意外事故。

  • 一位媽媽牽著孩子走到馬路中間,不知為何孩子突然就掙脫衝向馬路,一眨眼就被一輛高速行駛的車撞飛10多米,媽媽哭成淚人。可剛才還活潑亂跳的小男孩,再也站不起來了。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是媽媽的力氣小,拉不住孩子。那如果是爸爸牽孩子手過馬路呢?悲劇一樣不能避免,大家看這個案例。

  • 一位爸爸拉著孩子過馬路,孩子輕易就掙脫爸爸的手,一輛大貨車當場把孩子「吞沒」。

孩子被大貨車當場「吞沒」,圖片來源網絡


兩個鮮活的生命,兩個破碎的家庭,太讓人痛惜了,家長真的需要提高警惕。或許孩子安全過馬路,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容易,可以看看下面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02 孩子過馬路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第二大原因

去年,在《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中,有數據顯示:每年死於交通傷害的14歲以下兒童高達18500名。每天有6名孩子在馬路上死亡,是歐洲國家的2.5倍。


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交通意外佔比從1歲後節節攀升,在5-9歲佔到34%,成為僅次於溺水,中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殺手,而到了15-19歲,交通意外更是高居榜首,不能不說危害巨大。

做為媽媽,看到這個數據,心都碎了。很多意外都在告訴我們,孩子過馬路是大事,不能掉以輕心。在孩子過馬路時真的不能牽著手,而是一定要抓著手腕。

孩子過馬路時不能牽著手,而是一定要抓著手腕

03 七大安全過馬路方法

1.22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日提出:學齡前孩子過馬路必須有家長陪同,同時家長必須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這樣,即使是再活潑好動的孩子也很難掙脫。

一、過馬路不能牽手,而是要牢牢抓住孩子手腕

  • 牽手有幾點明顯隱患:孩子手小不易牽牢,一般手心比較容易出汗,如果秋冬大人小孩子還塗了護手霜,比較滑就更難牽住孩子。所以抓緊手腕,就算孩子一時興奮想掙脫也不容易。
  • 天冷時可以所羽絨服袖子擼上去一點抓手腕,不要隔著衣服抓。
  • 如果不願意給抓手腕,可以告訴他好處,媽媽抓手腕,你的小手還可以拿東西哦。
  • 如果孩子非常抗拒抓手腕,可以抓後衣領。

二、小心「吃人的汽車「,遠離汽車盲區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依據這張圖可以看出7歲以下,1米以下的孩子,幾乎整個車直徑3米內都是盲區。一定要跟孩子強調不可以蹲在車旁玩,哪怕是停止的車,也很危險。

三、2歲以下抱著過馬路

  • 在中國是靠右行駛。最安全的做法是:右手抱,可以看清左側過來車輛,到了路中心換左手抱,看清右側開來車輛。
  • 有小推車最好坐小推車,最安全。
  • 2歲以下不要牽著過馬路,一是走得慢,綠燈時間不夠用;二是牽著走,也有摔倒風險。

四、14歲以下都要陪孩子一起過馬路

美國艾奧瓦大學研究人員曾找來6歲、8歲、10歲、12歲和14歲的青少年兒童,讓他們穿過寬約2.7米的馬路。此時,每間隔2到5秒就會有一輛虛擬汽車以每小時40公裡的速度向他們駛來。觀察每個孩子先後20次過馬路的表現,研究人員發現:6歲的孩子有8%被撞的可能性;8歲為6%,10歲為5%,12歲為2%;只有14歲的孩子才能每次都平安穿過馬路。

很多家長會覺得抓孩子手腕過馬路太矯情,我們小時候都是自己走路回家。這忽略30年城市交通的巨大變化,比如私家車數量的上升。《2011年中國汽車統計年鑑》顯示,1991年私人車數為96.04萬,截止到2019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其中汽車2.5億輛,漲幅260.3%。馬路危險係數上漲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把孩子過馬路安全意識提到多高都不為過。

還有一些家長是覺得孩子快上小學了,自己過馬路練練膽子,這也非常不可取。膽量自信在兒童情商學中認為,它跟被愛感和能力感兩個因素相關。不是簡單練習過馬路能提高的,所以很多人天天過馬路,並不會增加自信。家長如果在意孩子的膽量自信,可以採用更安全的訓練方法。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五、跟孩子多強調馬路規則,治標又治本

  • 過馬路不可以放開大人的手
  • 不可以自己過馬路
  • 不可以在馬路中間玩,不能嬉戲打鬧,不能蹲下
  • 玩具滾到路中間也不可以去撿,找大人幫忙
  • 下雨時不可以走斑馬線那個白色的條條,真的很滑
  • 告訴孩子走路靠右走的常識

特別是第四條,很多事故都是玩具掉馬路上,孩子去追著撿發生了意外,這一條家長可以著重跟孩子多強調。

六、老人的安全意識多教育

很多老人看孩子,過馬路有點不管不顧,總覺得汽車不會撞他,喜歡闖紅燈。一定要多給老人也看安全視頻,說清紅綠燈規則,強調出事後果的嚴重性。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七、特別膽大孩子的安全教育

有些孩子天性膽大又好動,安全教育更要多做幾遍。可以先給孩子看動畫片《警車珀利》《寶寶安全巴士》,用動畫片灌輸安全意識。

推薦使用安全體驗式教學,讓孩子體驗被撞到有多疼。比如:有一段時間,諾寶喜歡站在人行道,把球丟馬路中間,然後跑去追。我當時立馬把他抱住,拉到安全地,告訴他丟球還跑到馬路上太危險,取消玩的時間。

接著,我打開兩個孩子在馬路亂跑發生意外的視頻給諾寶看,看完跟他分析為什麼這兩個孩子會被車撞到,撞到會怎麼樣?為了讓他有切身體驗,我抓起他的手在地上蹭到他叫疼。我說被車撞到手會一直疼,還有頭也疼,膝蓋疼,還要去醫院打針,住院不能回家。最後再問他,」如果小朋友被車撞了,流血還要去醫院,他的媽媽會怎麼樣?如果只能住醫院不能回家,你會有什麼感覺?「諾寶當下就搖搖頭,我不要住醫院。

最後再告訴他,剛才他做錯了,要站立3分鐘不能玩任何遊戲。冷靜結束我再問他:」安全過馬路可以做的是什麼?「讓他回憶之前教的安全法則。再次去馬路上練習正確的方法。孩子做對了,就及時表揚正強化。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警惕:安全過馬路的7個方法


結語:

死神最愛牽不住的小手。

過馬路,家長牽不住孩子的手,有的是因為懶散不願跟著孩子跑幾步;有的是因為溺愛由著孩子任意跑,根本不制止;有的是心太大不覺道路隨時有危險,沒有安全防範意識;有的是因為著迷於看手機,顧不上孩子;有的是明知不安全,還帶著孩子僥倖硬闖,有的是輕輕抓著小手,太輕易就被掙脫。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生死一念。請家長務必抓緊孩子手腕,讓孩子平安長大。

相關焦點

  • 牽孩子過馬路是抓手還是抓手腕?很多家長做錯了動作,很危險
    當時我把孩子抱回來的時候,久久不能回過神,心都快跳出來了,要被嚇死了,我又怕又急地把孩子打了一頓,這次幸虧沒出什麼事,要是出了事,不敢想。堂姐和家人說的時候,還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和感激,我們聽著也是一陣後怕,都齊齊教育小外甥,以後出門在外,千萬不能亂跑,尤其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緊緊牽著大人的手等等。後來堂姐夫又說堂姐,你這個當媽的怎麼也這麼沒有經驗,牽孩子過馬路抓著孩子手腕比抓著手安全多了。
  • 「差1秒,孩子就沒命了!」:過馬路,別這樣牽孩子手
    ,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過馬路時,千萬不要牽孩子的手!>之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專門發布了一個視頻——「握緊孩子手腕」,指出家長帶孩子過馬路不要牽著手,應該握緊孩子的手腕。,就是在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開玩笑,帶孩子過馬路,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 家長朋友們,過馬路千萬要牽好孩子的手!不然後悔的就是你
    今天我在網友的空間裡看到許多視頻,真的讓人觸目驚心,我們要提醒孩子家長們,引起高度注意。過馬路一定要牽如孩子的手,不然你會後悔終身。小寶貝到了兩、三歲,自我的行動能力增強了,也獨立了很多。同樣帶孩子過馬路,右邊的婦女緊緊拉著孩子,左邊的婦女則粗心大意,沒有緊抓孩子,結果意外發生了。
  • 實驗表明:家長帶著孩子過馬路,手牽著手才危險
    現在基本90%以上的大人在帶著孩子過馬路的時候,都會選擇牽著孩子手的方式。認為這是一個河很安全的行為。但是很多孩子意外的發生,其實就是因為家長是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的。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一個男子牽著2歲的女孩過馬路。走到馬路中央的時候,小孩子突然掙脫了男子的手往回跑,正好撞上了一輛行駛的白色麵包車,小孩子被撞出去好幾米。
  •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1個方法守護孩子安全,父母趕緊學起來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喜歡帶孩子出門玩,帶孩子出門看看,拓寬一下視野。再加上現在孩子們都愛玩手機,對眼睛不好,父母們就更加想要孩子遠離手機,就會帶孩子出門。但是現在馬路上的車是越來越多了,帶孩子出去一個沒看住孩子,就很可能出現意外。
  •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抓牢,細節很重要
    孩子安全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過馬路時一定要時刻注意著孩子,不要讓孩子亂跑。中國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為由於交通而死亡,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因為馬路問題而永遠的消失。家長一定要細心教育孩子一些交通規則和過馬路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孩子能夠安全地過馬路。
  • 帶孩子過馬路千萬別牽手!孩子的出行安全,家長犯錯太多了
    家長正籤著孩子準備過馬路,突然小女孩掙脫牽著的手,躥出馬路,迎面撞上了行駛中的小貨車。交通事故是我國兒童死亡第二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18萬以上的15歲以下兒童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數十萬的兒童致殘。
  • 女童過馬路掙脫父親的手,下一秒,不忍直視......
    :過馬路時,千萬不要牽孩子的手!沒有你想的那麼安全不少父母會疑問:過馬路,不牽孩子的手?是的,不要牽孩子的手,要牽孩子的手腕。1、孩子的手很小,父母握住後不好控制,孩子很容易掙脫;2、夏天很容易出汗,父母孩子手掌有汗,溼滑狀態下孩子很容易掙脫;3、冬天,父母孩子會摸護手霜或寶寶霜,同樣很容易滑脫。
  • 【小手牽大手,安全不放手】廈門小金星國際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廈門小金星國際幼兒園 「小手牽大手,安全不放手」 致家長一封信 特此與您共同給孩子們補足交通安全課: 1.作為家長,您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要貪圖便利,帶孩子乘坐報廢車、拼裝車、機動三輪車等無載客許可證或無運營證、超載的車輛; 2.教育孩子在路上,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一定要注意穿越公路的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斑馬線
  • 孩子過馬路被撞倒!家長就在身邊
    撫州一位家長帶著孩子過馬路雖然牽孩子手過馬路可能上一秒還乖乖地任由家長牽著手,下一秒就掙脫家長的手跑到其他地方去了。,而家長能握住的掌心面積就小,因而不能牢牢的抓住孩子的手。,造成了小手容易從大人手中滑落;另外,孩子和媽媽的手上經常會塗護手油,使得手上滑滑的,孩子也容易從大人的手中滑脫。
  • 遇上以下場合,家長要牽緊孩子的手、快速離開,別等出了事再後悔
    心懷疑問,我去拜訪了大學時期的教授,對方是教育界的大佬,對育兒也頗有研究,說到該問題時只一句話「家長要負全責」,只因意外的發生幾乎都是因為家長心太大造成。舉例來說,以下場合都是兒童安全高發地點,但很少有家長知道,甚至長時間逗留。今天就來提醒下各位,遇上以下場合,傢伙要牽緊孩子的手、快速離開,別等出了事再後悔。
  • 帶孩子過馬路,牽手還是抓住手腕?幾釐米的距離就能決定生死
    ,家長近在咫尺,在第二張圖中,穿裙子的女人原本牽著小女孩的手站在路邊,不知何故女孩突然掙脫了家長的手,跑向了馬路,被車撞倒。有些人行橫道上沒有黃燈,只有紅燈與綠燈,但是在信號燈變顏色之前,突然會通過聲音,還有圖像提示,比如聲音變得急促,走動的小人腳步變快、綠燈閃爍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告訴孩子要等下一個綠燈,不要著急過馬路,更不要猛跑。
  • 陪孩子過馬路,可別再牽手了!你知道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
    所以未滿14歲的孩子過馬路,家長都要小心陪同。但很多人陪同的方法就是直接牽手,這是錯的示範!為什麼?直接牽手是帶孩子過馬路的錯誤方法寧夏一位老人牽著2歲的娃過馬路,但孩子不知為什麼突然掙脫了手,往身後跑去。
  • 陪孩子過馬路,可別再牽手了!你知道正確的姿勢是怎樣的嗎?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交通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除溺水外最大的危險源。很多家長在過馬路時,為了安全,常常會牽著孩子的手,但是卻依然避免不了事故的發生。所以,孩子在有意而為時,可以用力掙脫家長的手。加之,手拉手時,會有些許出汗,孩子的手就更加容易掙脫除大人的手。尤其在馬路這種車流人流較多的地方,並不能給家長留下過多的反應和重新拉住孩子手的機會,往往就是這一念之差,就發生了意外事故。
  • 熊孩子不願牽手過馬路!家長如何不打不罵輕鬆搞定?
    她家六歲的兒子過馬路不願意牽她的手。馬路上車來車往,甚至還有重型卡車。站在變綠的信號燈旁邊又不過馬路,旁人看起來也會很奇怪吧?我回應道&34;&34;&34;小A有些沮喪。我讓小A下次過馬路的時候故意裝作很為難的樣子。
  • 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
    導讀: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過馬路的6個陋習 西安交警教學生安全過馬路
    提醒孩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定沒有車輛通過或車輛已經停下,再向前走,走到路中間的分界線時停下來,先向右看再向左看,確認安全後再通過  開車送孩子上學時,讓孩子用左手開右側車門下車孟垣瑾告訴同學們,過馬路儘量結伴同行,過馬路的時候禁止打罵嬉鬧。  同學們認真聽完講解後,3名小學生按照交警的講解,手拉著手從斑馬線過馬路,他們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認安全後,順利走到了道路分界線,接著又先向右看,再向左看,而後順利抵達馬路對面。  交警又組織其他學生實踐,大家都能按指示順利通過。
  • 專家支招丨這些道路交通安全細節最容易被忽視
    我們邀請到了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室的李君警官,幫家長們走出誤區。李君警官接受《父母世界》Parents採訪Q1 開車帶寶寶出行,不容忽視的小細節有哪些?A:首先,我們講乘車安全必須要強調的就是使用兒童乘車約束裝置,這個是我們提倡的。第二,家長應該強調,不要讓孩子把頭、手等身體的部位伸出窗外。
  • 知危險會避險|馬路不是遊樂場,安全事故要提防
    提醒過很多次兒童交通安全的注意事項 蜀黍還是要再次強調 看好孩子!家長要告訴孩子馬路不是玩耍的地方,在馬路上不遵守交規,隨意玩鬧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家長不能讓孩子獨自在外逗留,孩子外出一定要有家長相伴。 04 過馬路時,握緊孩子的手 孩子在10歲以前很難對空間、速度和距離作出準確的判斷,不宜獨自過馬路。
  • i東營:家長們請注意!過馬路時多留神,不要讓你的一時大意變成終生悔恨
    兒童交通安全重要提醒 家長和孩子必看↓↓↓一、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在有人行橫道信號燈時,按照「二、過馬路,握緊孩子的手在過馬路時,家長要緊握孩子的手腕,防止孩子突然掙脫,從而發生意外事故。,很容易掙脫家長的手跑到其他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