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1秒,孩子就沒命了!」:過馬路,別這樣牽孩子手

2020-09-03 海聚留學海聚海外

「差一秒,

我的孩子就沒命了」


一想到周六發生的事情,我到現在仍心有餘悸。


下午,我去接在鋼琴班上課的軒軒,因為是在老師家上課,小區停車不方便,我就把車停在了馬路對面。


正準備開車離開的時候,聽見樂樂叫軒軒,馬路對面,樂樂媽媽牽著孩子,我說:「樂樂媽,回去嗎?一起。」


「好啊~」也許是聽見媽媽這麼說,加上兩個小孩子從小就一起玩,樂樂立馬掙脫他媽媽的手往這邊跑。


突然一輛左轉的汽車開過來,樂樂完全沒看到,我當時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大喊:「樂樂,有車。」樂樂媽趕緊跑去拉兒子,一邊大聲的喊:「樂樂,你不要跑了,快回來。」


可能是司機看見孩子了,猛踩剎車,車在離樂樂不到一米的距離停下了。


司機下車見沒事還是吐槽了一句:「你說這也不是斑馬線,孩子突然衝出來,你這當媽的也不牽緊孩子的手。」


我和樂樂媽都趕緊跑向樂樂,樂樂媽一邊把孩子抱在懷裡輕拍孩子的後背,一邊抱怨:


「在家跟你說了多少遍,過馬路看車看車,左右都要看,你就是不長記性,剛才多危險,還好司機及時剎車,不然媽媽真的是要哭死。」


路上,樂樂媽跟我說:「也是奇怪,我明明牽著孩子的手,也不知道怎麼搞得,他還是掙脫了。」


回家,我和軒軒爸講了這件事,真的是太險了,差一秒,如果司機沒有及時剎車,孩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險。



吃過晚飯,我翻了一些資料發現: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發生涉及學齡階段少年兒童傷亡的交通事故2萬餘起,造成2200多名少年兒童死亡。



據統計,我國兒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美國的2.6倍,是歐洲國家的2.5倍。


道路交通傷害,已經躍居我國青少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溺水死亡。



2020年7月,寧夏2歲女童橫穿馬路時,突然就掙脫老人的手,往回跑,撞上疾馳而來的汽車,被撞飛幾米遠,頭部受傷,傷口長達10釐米。



同年3月,浦江縣黃先生帶著他5歲的兒子橫過斑馬線途中,就在兒子與轎車右前部相撞的瞬間,黃先生一把將兒子拽了回來,驚險無比。



2018年12月,深圳寶安,一位媽媽牽著4歲女孩過斑馬線,行至中途,媽媽示意前方車輛禮讓,但該車並未減速,隨即4歲女孩被捲入車底,碾壓身亡。



仔細看這些案例,除了細心和遵守交通規則外,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過馬路時,千萬不要牽孩子的手!


牽孩子手過馬路

沒有你想的那麼安全


不少父母會疑問:過馬路,不牽孩子的手?


是的,不要牽孩子的手,要牽孩子的手腕。


1、孩子的手很小,父母握住後不好控制,孩子很容易掙脫;


2、夏天很容易出汗,父母孩子手掌有汗,溼滑狀態下孩子很容易掙脫;


3、冬天,父母孩子會摸護手霜或寶寶霜,同樣很容易滑脫。


2018年,在興化市某馬路邊,一個孩子掙脫媽媽的手,向馬路對面跑去,此時一輛卡車開來,女孩直接被撞到不省人事。



之前,一個男人帶著孩子過馬路,孩子掙脫爸爸的手,被迎面而來的貨車壓過……



之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專門發布了一個視頻——「握緊孩子手腕」,指出家長帶孩子過馬路不要牽著手,應該握緊孩子的手腕。


就是像這樣,孩子就不容易掙脫出去了。



除了握緊手腕

這些細節也要重視


1、父母以身作則,帶孩子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可是一帶孩子過馬路,在紅燈的情況下,看沒有車要過去,為了不等時間,牽著孩子就闖紅燈。



2017年,浙江湖州,一位媽媽騎電動車帶著孩子,不僅闖紅燈還逆向行駛,和一輛汽車相撞,倆人都受傷了,孩子更嚴重。



父母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是在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開玩笑,帶孩子過馬路,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只有你這樣做了,孩子自己在過馬路的時候才會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從而降低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2、東西掉了,不要折回去撿


帶孩子過馬路的時候,手裡的東西或者玩具掉了,有時候寧可放棄,也不要回馬路上撿。


我們要告訴孩子,當自己和玩具同時處於危險中,一定要放棄玩具,玩具壞了或者沒了,可以再買,生命只有一次,沒了就是沒了。


如果實在是不想失去這一個玩具,可以到了安全地方求助父母或者交警幫忙。


因為撿玩具導致意外的發生,每年都有很多。


廣西桂林,一對姐弟在321國道邊玩,弟弟去撿一個綁著玩具的氣球,返回途中被一輛大貨車撞倒。



3、推嬰兒車過馬路,要將嬰兒抱在懷裡


現在過馬路,還經常看到父母推著嬰兒車過馬路,孩子就在嬰兒車裡,這種行為其實很危險的。


嬰兒車比較低,司機不容易看到,一旦發生意外,最先受傷的就是車裡的孩子。



在推嬰兒車過馬路的時候,要將孩子抱起來,防止因為視線,司機看不到嬰兒車裡的孩子。


4、父母帶孩子過馬路,不要低頭玩手機


很多父母在過馬路時會低頭看手機或者接打電話,這其實很不安全。


廣西一位母親帶兩個孩子過馬路,媽媽不僅沒有牽著孩子,還低頭看手機。


孩子在馬路中間來回奔跑,跑最遠的那個孩子突然轉身往回跑,不慎被汽車撞倒。



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更何況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一定要集中精力,千萬不要邊帶娃邊看手機,意外一旦發生,可能就沒有挽回的餘地。


5、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汽車盲區


去年7月,廣東東莞,一輛重型廂式貨車轉彎時,將一旁騎車經過的5歲女童捲入車底。


在女童被碾壓之後,貨車司機竟毫無察覺!繼續向前行駛,經後車提醒才知發生事故!



有些網友說車側面那麼大的一個孩子,看不見嗎?其實,是有太多人不了解汽車盲區的可怕。


以家用小汽車為例,盲區就有很多,央視曾有相關報導:


車身兩側從中部開始往後,與車身成30度角以外的區域為盲區。



身高0.7米以下的兒童處於該區域時,司機很難發現。



車子兩側反光鏡與車前蓋的夾角區域也屬於盲區。



汽車右前側的位置非常危險,是事故高發區域。



當父母帶著孩子出現在這一區域,司機會發現媽媽,而同行的孩子因為身高不足,不會出現在司機的視線範圍內。



汽車尾部,3米之內,高度1米以下也是盲區。司機倒車時,很難發現1米以下的兒童。



所以我們要避免盲區會帶來的危險。


車主在上車之前需要先檢查一下車子周圍以及附近區域,確保沒有孩子。


父母應該帶著孩子在車輛周圍走幾圈,教會他認識辨別車輛周圍屬於盲區的危險區域,並且告知孩子一定要遠離這些位置,因為汽車裡的人容易因為看不到而撞傷他。



記得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哪怕意外發生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可是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帶孩子過馬路,除了要牽緊孩子的手腕,還要注意軒媽上面提到的5個細節。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地長大!

相關焦點

  • 過馬路千萬別牽孩子的手,1個方法守護孩子安全,父母趕緊學起來
    這一下嚇壞了閨蜜,孩子也愣在了車前。汽車司機嚇得著閨蜜埋怨道:「家長怎麼看孩子的,就讓孩子在大馬路上跑,再晚一秒,就孩子就沒命了,出事了算誰的呀。」閨蜜趕緊給司機道歉,抱著孩子走到安全的地方。那麼,為什麼明明牽好孩子的手了,孩子還是跑了出去
  • 過馬路不要牽孩子手,很多家長會做錯的小細節,交通安全局再強調
    我心跳得厲害,緩一會,氣得打孩子屁股。奶奶也嚇傻了,一直罵:「你個臭寶貝,你要嚇死我啊。你跑什麼啊!奶奶牽著你手,你為什麼掙脫啊,你剛才差點被車.......」今天回想整個過程,我發現孩子過馬路很容易掙脫。我上網查有沒有好方法,結果發現很多家長有類似的可怕經歷。再查安全知識,發現我們都犯了一個常識錯誤,過馬路千萬不能牽孩子的手!
  • 家長朋友們,過馬路千萬要牽好孩子的手!不然後悔的就是你
    今天我在網友的空間裡看到許多視頻,真的讓人觸目驚心,我們要提醒孩子家長們,引起高度注意。過馬路一定要牽如孩子的手,不然你會後悔終身。不要讓孩子在馬路、停車場、小區出入口等場所橫穿猛跑、突然折返!帶孩子過馬路要走過街天橋、人行橫道、地下通道等過街設施!
  • 帶孩子過馬路千萬別牽手!孩子的出行安全,家長犯錯太多了
    家長們帶孩子出行時是否也會讓孩子陷入危險中呢?各種遛娃神器真的能讓孩子更安全嗎?我們總結了「4不要」和正確做法,一起來看一看。1、不要過早讓孩子獨自過馬路什麼時候才能讓孩子獨自過馬路?美國艾奧瓦大學做過一個關於孩子幾歲才能獨自過馬路的實驗。研究人員找來6歲、8歲、10歲、12歲和14歲青少年兒童,讓他們穿過寬約2.7米的馬路,此時,每間隔2到5秒就會有一輛虛擬汽車以每小時40公裡速度向他們駛來。
  • 實驗表明:家長帶著孩子過馬路,手牽著手才危險
    現在基本90%以上的大人在帶著孩子過馬路的時候,都會選擇牽著孩子手的方式。認為這是一個河很安全的行為。但是很多孩子意外的發生,其實就是因為家長是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的。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一個男子牽著2歲的女孩過馬路。走到馬路中央的時候,小孩子突然掙脫了男子的手往回跑,正好撞上了一輛行駛的白色麵包車,小孩子被撞出去好幾米。
  • 牽孩子過馬路是抓手還是抓手腕?很多家長做錯了動作,很危險
    文|文兒 昨天堂姐說了一件很驚險的事,堂姐說帶著孩子出門過馬路的時候,孩子突然掙脫我的手躥到馬路中央,只聽一聲急剎車,孩子和車就隔著十公分,當時我嚇得腿肚子都朝前了。當時我是牽著孩子的手,但我手上摸了東西,太滑了,孩子沒費勁就掙脫了。
  • 女童過馬路掙脫父親的手,下一秒,不忍直視......
    ,千萬不要牽孩子的手!沒有你想的那麼安全不少父母會疑問:過馬路,不牽孩子的手?是的,不要牽孩子的手,要牽孩子的手腕。1、孩子的手很小,父母握住後不好控制,孩子很容易掙脫;2、夏天很容易出汗,父母孩子手掌有汗,溼滑狀態下孩子很容易掙脫;3、冬天,父母孩子會摸護手霜或寶寶霜,同樣很容易滑脫。
  • 孩子過馬路被撞倒!家長就在身邊
    撫州一位家長帶著孩子過馬路雖然牽孩子手過馬路可能上一秒還乖乖地任由家長牽著手,下一秒就掙脫家長的手跑到其他地方去了。,而家長能握住的掌心面積就小,因而不能牢牢的抓住孩子的手。因此,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
  • 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
    導讀: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過馬路,你還在牽著孩子的手?這種錯誤方式要不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過馬路,家長要抓牢,細節很重要
    孩子安全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過馬路時一定要時刻注意著孩子,不要讓孩子亂跑。中國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為由於交通而死亡,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因為馬路問題而永遠的消失。家長一定要細心教育孩子一些交通規則和過馬路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孩子能夠安全地過馬路。
  • 帶孩子過馬路,牽手還是抓住手腕?幾釐米的距離就能決定生死
    ,不知何故女孩突然掙脫了家長的手,跑向了馬路,被車撞倒。讓孩子知道看到紅色與黃色時,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二、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就是安全的嗎「過馬路時,一定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你是不是也這樣教育過孩子呢?但這樣做真的安全嗎?
  • 孩子過馬路的6個陋習 西安交警教學生安全過馬路
    提醒孩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定沒有車輛通過或車輛已經停下,再向前走,走到路中間的分界線時停下來,先向右看再向左看,確認安全後再通過  開車送孩子上學時,讓孩子用左手開右側車門下車,這樣就能看清楚後面的來人來車  昨日上午11時許,西安大雁塔小學,雁塔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孟垣瑾和同事在校門口,給該校2年級一個班的孩子現場上「交通安全課」。
  • 遇上以下場合,家長要牽緊孩子的手、快速離開,別等出了事再後悔
    文\文兒不久前,一項有關兒童安全的調查數據出爐,內容顯示14周歲以下的兒童傷亡原因中,意外事故佔比26.1%,遠高於日韓歐美。今天就來提醒下各位,遇上以下場合,傢伙要牽緊孩子的手、快速離開,別等出了事再後悔。
  • 陪孩子過馬路,可別再牽手了!你知道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
    ,發現:6歲孩子被撞的可能性是8%,8歲為6%,10歲為5%,12歲為2%,只有14歲(或以上)的孩子才能每次都平安穿過馬路。所以未滿14歲的孩子過馬路,家長都要小心陪同。但很多人陪同的方法就是直接牽手,這是錯的示範!為什麼?
  • 陪孩子過馬路,可別再牽手了!你知道正確的姿勢是怎樣的嗎?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交通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除溺水外最大的危險源。很多家長在過馬路時,為了安全,常常會牽著孩子的手,但是卻依然避免不了事故的發生。美國愛荷華大學做過一次馬路安全模擬實驗,發現:6歲孩子被撞的可能性是8%,8歲為16%,10歲為5%,12歲為2%,只有14歲(或者14歲以上)的孩子才能每次都平安的穿過馬路。
  • 孩子 請感恩每一牽你手的人
    孩子 請感恩每一牽你手的人! 清晨,剛剛踏正老師迎接幼兒回園的時間末點。老師便牽起大小子的手走回課室,景幕一切都那麼的自然,自然得讓人從發現入眼到震撼入心再到身動手掏手機時,卻走遠些距離,只得作罷!但這一幕情景就烙印在腦海不能忘卻了,以至在隨後不短的一段日子裡,有意的趁在時間末點送園,以便為再次出現的一幕拍張照片。 果不其然,感動的一幕再次的出現了,緊步跟上,手起揚機,連著幾張,終於了卻小心願。
  • 一個原子筆上的小零件,20秒,孩子差點沒命!
    一位正在上課的學生一個原子筆上的小零件20秒
  •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尊重孩子的努力
    問孩子要半杯牛奶還是一杯,麵包烤的時間長點還是短點,這些問題看似不合理,但對孩子來說,每個小小的選擇都會讓他有機會控制自已的生活。孩於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們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沮喪和執拗。「你必須吃藥。」「別敲桌子。」「趕快上床睡覺。」
  • 熊孩子不願牽手過馬路!家長如何不打不罵輕鬆搞定?
    她家六歲的兒子過馬路不願意牽她的手。馬路上車來車往,甚至還有重型卡車。我讓小A下次過馬路的時候故意裝作很為難的樣子。A的手一起過馬路。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曾在以前的文章說過 人類有著四大社交上的基本需求第一條就是&34;既然孩子已經把自己看作男子漢。那麼做家長的不妨就把孩子當大人看。
  • 第一次戀愛牽女生的手,該怎麼牽才不尷尬?這2步讓你抱得美人歸
    很多男生在第一次談戀愛的時候,由於沒有經驗,想要牽女生的手,害怕被拒絕尷尬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那第一次牽女生的手,該怎麼牽呢?當然是用手牽啊,難不成還想用jio?而且在挑選的時候,你就可以借著機會去碰她的手。不要一開始就問我可以牽你的手嗎,這樣空氣有可能會突然安靜。觸碰可以向她發出我想牽你的信號,讓她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