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縣貧困村民也有"家庭醫生"

2020-12-22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永泰縣貧困村民也有"家庭醫生"

6月30日上午11點,家住福州永泰梧桐鎮溪北村的林冬蘭正等著村衛生所醫生鄭達榕前來。每個月,鄭達榕都在固定的時間到她家,給她做檢查,並記錄下健康信息。

「就像電視劇裡演的私人醫生一樣。」84歲的林冬蘭開心地說,住在山溝溝裡能有這種待遇,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

去年下半年,永泰縣56個省定貧困村裡,掀起健康扶貧「醫改風暴」,包括新建村級衛生所、推行貧困人口家庭醫生免費籤約服務、落實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為貧困人口建立健康檔案、強化醫療救助保障等。

如今在永泰,貧困村的村民們看病容易了,衛生條件好了,基本形成了「家門口看病」「小病不出鄉」的就醫模式,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久之後,他們還將能享受到在醫保核銷及醫療救助後,全市率先實現由政府100%兜底剩餘藥費的保障,徹底享受醫改帶來的實惠。

衛生所雖小 

但五臟俱全 

當日,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梧桐鎮西北部的溪北村。前不久剛重新裝修投用的村衛生所就在村委會的一樓。

60平方米的屋子,分為掛號繳費區、候診區、診室、輸液區、藥房……一個個功能區都掛著醒目的指示牌,讓人一看就知道該去哪裡。這個人口達2700多人的貧困小山村裡,配有兩名經驗豐富的鄉村醫生。

60多歲的鄭達榕醫生和助手一會給這個村民輸液,一會給那個村民量血壓。來看病的村民拉家常一樣地談起自己對相關病情的疑惑和擔憂。醫生一邊解釋、開單、拿藥,一邊熟練地將病人的信息錄入電腦,並利用系統進行費用結算。整個流程有條不紊。

村民黃玉珠告訴記者,以前看病得隨著鄉村醫生的住所改變,又小又擠,衛生條件又不好。如今衛生所搬到村委會辦公地點,不僅好找,裡面又能坐又能躺,環境又好又涼快。

記者了解到,標準化村衛生所建成之後,吸引了周邊鄉鎮大量的慢性病、多發病患者前來就醫。

「這也一改溪北村26年來沒有標準村衛生所的歷史。」永泰縣衛計局副局長朱金都告訴記者,自去年下半年,永泰縣紮實推進貧困村衛生所建設以來,全縣56個貧困村的衛生所硬體條件大有改觀。每個村衛生所業務用房面積按60㎡或40㎡的標準規劃,獨立設置診室、治療室(處置室)和藥房,建設經費共投入約134.4萬元。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所,從掛號、就診到取藥都通過電腦完成,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

目前各村的衛生所建設正有序推進中,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實現全縣貧困村全覆蓋。村醫有了保障

更愛上門服務 

在永泰當地,鄉村醫生一直以來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醫療生力軍。和其他地方一樣,這支特殊「部隊」由於沒有經過系統的醫學專業學習,不得不行走在正規軍與遊擊隊之間,沒有正式編制,更沒有任何保障。

當了40多年鄉村醫生的鄭達榕說,隨著人口不斷外遷,鄉村醫生沒有以前吃香了。幹一天算一天,哪天幹不動了,也就沒飯吃了。永泰鄉村醫生的人數也從最多時候的356人,減至如今的267人。

為此,永泰不僅定期為新老醫生們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還將大齡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納入縣為民辦實事項目,並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永泰縣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工作方案。

自2015年12月起,縣裡凡是納入保障範圍的鄉村醫生,皆可以領取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並給予養老保險繳費額60%的補助等。「各種補貼加起來,我一個月的收入也有2800多元。」鄭達榕說。

朱金都告訴記者,鄉村醫生納入保障體系後,不僅農村基層醫療系統嚴重缺人的狀況得到了徹底改變,他們也從原來「等病人上門」的被動服務方式變為「主動上門」的積極服務。

貧困戶看病更便宜 

還有政府「兜底」 

記者注意到,來到衛生所看病的村民們,手上大都拿著一張名片大小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聯繫卡」,上面記錄著籤約醫生的名字、聯繫方式、服務內容,以及衛生所的服務時間等。

朱金都介紹說,農村貧困人口難以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因病返貧致貧的問題一直存在。在落實健康扶貧中,他們按照「1+1+1」組合籤約服務模式,縣、鄉、村三級聯動,組成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優先與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籤約。同時,還為全縣4164名貧困群眾建立了健康檔案。「有了健康檔案,我們對一些高血壓、高血糖、慢性病患者,會定期通知他們來檢查,或者進行隨訪,儘量做到讓村民們足不出戶。」朱金都說,即便碰到大毛病,也會有縣、市、省一級的醫療力量迅速介入轉診。

與此同時,實施藥品陽光採購制度後,老百姓看病吃藥掏的錢比以前少了。以往,病人每次看病的藥費都要40元以上。現在,一般的小病10多元就能解決,比以往便宜了至少一半的藥費。

為了解決貧困戶自付剩餘藥費困難的問題,永泰縣於今年起,還「貼心」地給4164名貧困人員繳納健康扶貧保險費。

永泰對全縣416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在醫保定點醫院特殊門診和住院的醫療費用中屬於醫保目錄內的費用,在新農合醫保補償、大病補償等各類報銷後,對剩餘費用給予全部補償,實現政府100%兜底保障,這一舉措也是福州地區內率先實現。(張維璟 趙瑩 陳木易 張旭陽)

(責編:陳楚楚、吳舟)

相關焦點

  • 福州首家個人獨資企業家庭農場在永泰縣掛牌(圖)
    原標題:福州首家個人獨資企業家庭農場在永泰縣掛牌(圖)   福州新聞網訊 15日,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我市首家個人獨資企業家庭農場,在永泰縣同安鎮蘭口村掛牌。  地裡種著成片的莊稼,山上栽著茂密的林木果蔬,上萬隻雞、鴨穿梭其中,牛羊不時向你「打招呼」…… 這是記者在永泰縣輔弼家庭農場看到的景象。據「農場主」、蘭口村村民張宗木、張春娟夫婦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在村裡率先發展九黑毛腳脆皮土雞養殖,經過多年摸索,掌握了養殖技術,養雞規模越來越大,並帶動村裡及周邊村民的養雞積極性。
  • 田鳳傑:貧困群眾的家庭醫生
    為切實做好貧困人口健康扶貧工作,解決貧困人口看不起病的問題,我旗全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讓貧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全旗範圍內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並抽調衛生院醫護人員與村醫組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田鳳傑就是其中的一員,為貧困群眾制定健康扶貧方案,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走村入戶為貧困戶提供免費的健康指導、常規檢查、協助辦理住院和報銷手續等服務。
  • 永泰縣塘前鄉停水已數月!村民用水怎麼辦?
    福州市市民吳先生反映,永泰縣塘前鄉各村已經停水數月,有些村用水非常困難。但是,讓村民們很不滿意的是,大樟村卻沒有出現過停水。村民們有意見,只顧大樟村用水,不管其他村。村裡人為了用水,四處去找水源,甚至去挑水喝;個別村存在留守的兒童和老人,挑水非常不安全。
  • 今年底力爭讓家庭醫生籤約覆蓋20餘省份農村貧困慢病患者_滾動新聞...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 王賓)補齊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短板」,農村貧困百姓「一個都不能落下」。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向河北、山西等20餘省份發出通知,要求在摸清底數、精準定位的基礎上,將農村貧困人口中的慢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管理,力爭2017年底實現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籤約服務全覆蓋。
  • 鄉村醫生:貧困地區百姓健康守門人
    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陳家河村村民惠生發居住的窯洞窗戶上,貼著「清澗縣健康扶貧家庭醫生籤約明白卡」,上面有村裡家庭醫生王祝新的照片和聯繫方式以及戶主惠生發的聯繫方式和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二維碼,可以顯示出惠生發的家庭信息,其中包括主要致貧原因:因病。
  • 福建永泰縣僑聯下鄉幫扶貧困戶
    中國僑網福州12月9日電 (洪張華)據福建永泰縣僑聯消息,近日,永泰縣委統戰部、永泰僑聯開展「百僑幫百村-聯村助戶」走訪慰問活動。慰問期間,林建清一行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情況、主要收入來源等,囑咐他們要多注意身體,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貧困面貌,提高生活水平,努力把日子越過越好。
  • 永泰縣有「四字訣」,給孩子滿滿安心
    在「導」字上做文章、優化「未保」軟環境堅持法治引導、家庭教導、心理輔導「三位一體」,持續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促成縣法學會與福州工商學院籤訂共建協議,組建公共法律志願服務隊,定期組織高校法學專業學生志願者深入村居、學校開展專題諮詢會或主題宣講活動,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法治宣教格局。
  • 加快推進永泰縣中醫中藥、婦幼保健、人口家庭和健康宣傳等工作
    12月4日,福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衛東,二級調研員於萍帶領委中醫藥管理處、婦幼健康處、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宣傳處等人員到永泰縣調研相關工作。永泰縣魏秀惠副縣長、縣衛健局董坤勤局長陪同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永泰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醫院、樟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城峰鎮衛生院,通過走訪座談,詳細了解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保障能力等情況,為下一步謀劃好「十四五」工作提供決策參考。近年來,永泰縣加大對衛生健康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中醫藥建設力度越來越大,婦幼保健覆蓋面越來越廣,家庭人口質量越來越高,健康宣傳影響力越來越強。
  • 乳山市南黃鎮:家庭醫生成為百姓貼心人
    在乳山市南黃鎮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一對一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用心用情守護群眾的身體健康,他們就是南黃鎮中心衛生院的家庭醫生團隊為了讓農村群眾看病更加方便, 2019年3月,南黃鎮中心衛生院成立家庭醫生工作室,選派四名服務態度好、業務能力強的醫生組成了四個家庭醫生團隊,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貧困人口等人群推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這一舉措的實施,不僅有利於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就醫模式的推進,也為群眾提供了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服務。
  • 國網永泰縣供電公司:滯銷毛竹筍的「脫胎換骨」
    這裡是永泰梧桐鎮景鴻食品有限公司,偌大的廠房,忙碌的工人,一隊鮮豔「紅馬甲」在流水線間穿梭,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交相呼應,國網永泰縣供電公司的共產黨員服務隊正對廠房內的線路和設備進行仔細檢查。「針對工廠用電負荷大的特點,我們定期開展安全用電檢查,摸排用電隱患並指導工廠及時消缺整改,確保安全生產。」黨員服務隊員卓麗潮說。
  • 籤約家庭醫生!農村貧困患者大病...
    全面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政策,成功救治全市貧困人口大病患者9110人;兜底救治貧困人口重病患者209人,成立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6633個,對享受政策的70377名慢病貧困患者全部進行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做到籤約一人,做實一人;貧困人口住院醫療保障全部規範在「三重保障線」框架內,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自付費用人均420元,個人實際自付比例平均為5.65%,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
  • 永泰縣:行不行、做不做,代表說了算
    到達永泰縣時,天氣由陰轉晴,這個「福州市的後花園」也在陽光下彰顯出別樣的美麗。貫穿永泰縣城的大樟溪清如明鏡,隨處可見的森林植被令這裡的空氣乾淨而清新,空氣透過鼻息沁入肺中,讓全身都輕盈起來。永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秋惠說,從閉塞偏僻的邊遠貧困縣城,發展到今天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永泰縣人大對重大事項決定權的依法行使發揮了重要作用。
  • 四川德陽密織脫貧「健康網」 一個鄉鎮配備29個「家庭醫生」團隊
    在「德孝文化」發源地旌陽區孝泉鎮,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家庭醫生,正準備去貧困戶歐先生家裡測量血壓。按照貧困戶「應籤盡籤」原則,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組成29個家庭醫生團隊,為孝泉鎮貧困群眾健康護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德陽市讓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貧困人口享受到便捷醫療衛生服務,包括醫療保障、健康管理、家庭醫生上門、扶貧政策巡講、暖心服務活動等等,為脫貧攻堅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
  • 不忘初心,本性禪師攜愛心人士一行赴永泰縣洑口鄉公益助學
    助學金捐助現場佛教在線福州訊 8月24日,福建省佛協常務副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州開元志業文教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本性禪師攜福州愛心人士一行13人,前往福州永泰縣洑口鄉看望即將開學的貧困學子他介紹,洑口鄉位於大山深處,距離縣城81公裡,是永泰縣最為偏遠的一個鄉鎮。近年來,洑口鄉緊緊圍繞扶貧工作要求,狠抓精準對接、精準施策,已基本實現全鄉脫貧,但仍有少數家庭無穩定收入來源,生活清苦,家裡的孩子更是「寒門學子苦,求學路上難.」
  • 貧困家庭學子上大學可申請補助
    ■白雲區鍾落潭鎮五龍崗村社區慈善基金成立當天,為首批11個微心願家庭代表發放了愛心物資。 受訪者供圖■白雲區鍾落潭鎮五龍崗村的受助村民收到愛心物資,開心地笑了。 受訪者供圖社區慈善基金能做些什麼?村民遇到重大疾病,可申請愛心基金最高一次性補助10000元;就讀全日制本科的貧困家庭學子,可一次性申請3000元;符合「三無」等情況的貧困人士,每人每年可申請1000元補助金……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10月,白雲區鍾落潭鎮五龍崗村社區慈善基金成立,為村裡的困難群眾帶來了「及時雨」,也成為社區慈善基金的一個樣板。
  • 新昌縣積極推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提質增效
    「有了籤約醫生,我們身體不舒服時隨時可以諮詢求助,真的很方便!」儒岙鎮黃泥丘村村民徐賢春高興地說。徐賢春因雙下肢癱瘓,長期行動不便。儒岙衛生院醫生呂國陽長期居住在儒岙鎮,是村民隨叫隨到的「120」,只要一個電話,呂國陽就會前往村民家裡為他們進行診治、換藥等。呂國陽表示,被群眾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幸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福州國壽陪同福州市政府辦公廳綜合紀檢組赴永泰縣慰問出險貧困戶
    8月27日上午,福州市政府辦公廳綜合紀檢組組長卞堅清攜副組長張晨悅,在福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銀行保險處處長廖小暉與福州國壽副總經理林木雄陪同下一同赴永泰縣赤錫鄉、富泉鄉慰問出險貧困戶。卞堅清一行慰問了永泰縣赤錫鄉出險貧困戶楊大鈺的家屬及富泉鄉出險貧困戶倪行通,並送上慰問品。出險家屬感謝市縣政府及中國人壽對家人的關心。
  • 永泰縣副縣長張青雅:臺灣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永泰的啟示
    永泰縣的服務產業發展層次相對較低,存在缺少人才、缺乏經驗和發展理念落後等問題,而在臺灣這三大產業發展已經很成熟,具有先進的發展模式,結合本次「現代服務產業比較與合作發展專題班」的課程學習和赴臺考察,對今後推動永泰縣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以下五點思考。 一、加強服務業創業人才培訓,學習臺灣的發展模式和經驗。
  • 翔安新圩:行醫51年 「大呆醫生」守護數千村民健康
    村裡高血壓人群不少,糖尿病患者也有好幾個……」哪些村民有高血壓、糖尿病,病情如何,用什麼藥,黃希呆都能一一道出。 「他的好,我們所有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日常身體有些不適,都找他。」如今,提起黃希呆這個名字,後埔村及周邊村民都是讚不絕口。 退休後的黃希呆依然閒不下來,在村裡身兼多職。
  • 日本也有「隱形貧困人口」?
    「佛系青年」還言猶在耳,一個新的網絡詞彙又火了——「隱形貧困人口」。隱形貧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花錢毫不手軟,但實際上非常窮。 聽說鄰國日本也有「隱形貧困人口」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