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點、有存摺、能夠通存通兌——把糧食存到「銀行」

2020-12-22 四川日報

有網點、有存摺、能夠通存通兌——把糧食存到「銀行」

糧食銀行存摺。

    12月26日,走進崇州市隆興鎮上的「糧食銀行」,青橋村14組村民任建興掏出一本「崇州糧食銀行存摺」,「支取」了25公斤新鮮大米。而此前,他存進去的,是幾百斤剛打下的稻穀。
    有網點、有存摺、通存通兌——幾乎和銀行功能一樣的「崇州糧食銀行」,並不是崇州的首創。但這個「全省幾乎沒有成功範例」的創意,卻在崇州煥發鮮活的「生命力」:運行3個月以來,已經覆蓋崇州80多個土地股份合作社,擁有儲戶6400多戶,存有稻穀651.7噸。
    從曇花一現到蓬勃發展,「糧食銀行」生命力何來?
□本報記者 顏婧 文/圖
【問題】
糧食收成好帶來「幸福的煩惱」
    「取完米,原來的613.22公斤稻穀按照基準折率0.628%換算後,還剩餘573.41公斤……」任建興核對存摺無誤後,在一份花名冊上簽字確認,然後喜滋滋地把大米抬上車。「明年不用再吃陳米了!」而去年,他還在為稻米的處理髮愁。
    2011年起,崇州市推行農業生產「1+4」模式,以土地股份合作為主,以農業公共品牌服務、農業專家大院科技服務、農業服務超市社會化服務、農村金融服務四大服務體系為支撐,搭建起現代農業框架。
    以任建興為例,前年加入隆興鎮青橋村種植專業合作社後,家裡5畝田由職業經理人打理。收穫後,2/3的稻穀賣給糧食收購商、把錢分給大家,剩下的稻穀則按每人的投入比例進行分紅,農田收穫和農民收益都大幅增加。
    可是這些稻穀,卻讓任建興露出愁容。原來,當地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他家早已集中住進了設施完善的小區。「家住3樓,上哪裡曬穀子、存穀子?」他說,就算聯繫工廠把稻穀烘乾,還得背上去找地方存儲;需要米的時候,還得再把穀子背去加工廠,「想想就麻煩。」
    當年,他和大部分村民一樣,無奈地把分紅所得當場賣給收購商,「我們肯定寧願吃自家的新鮮稻米。再說稻穀曬乾前水分重,賣不起價,每畝要少賣100多元。」
    這筆帳一旦細算,土地股份合作社一年的辛勞就要縮水。「這是『1+4』面臨的新問題。」崇州市推進「1+4」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辦公室副主任周維松告訴記者,糧食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保障了產量,也讓農民增收,但大家都跟城裡人一樣住進小區樓房,大部分年輕人又都在外打工,「豐收就變成了後顧之憂。」
    不久,由成都蜀農昊農業有限公司成立「崇州糧食銀行」,通過政府補貼、市場化經營的模式開始運作。
【辦法】
2斤米當「手續費」解去後顧之憂
    其實,就算不住樓房,糧食的存儲在農村也一直是個大問題。
    根據國家糧食局流通與科技發展司統計,由於農民在糧食產後存儲、運輸等方面的不科學,導致糧食產後的損耗率高達10%左右,每年僅農戶存糧環節就會損失1500萬噸至2000萬噸糧食,造成240億元的損失。而且,由於農村晾曬場地不夠,農民經常佔用公路曬穀,既不安全,還容易混入砂石。
    這一難題在崇州有了解決辦法。今年9月底開始,收割好的稻穀,直接由職業經理人聯繫糧食銀行的車去拉,「銀行負責烘乾、存放,農民憑存摺隨查隨取。」「這下簡直可以高枕無憂了。」一位去糧食銀行取糧的農民笑稱。
    據介紹,目前糧食銀行在政府調節、土地股份合作社監督的基礎上,達成了糧食存取的基準折率,「按照這一算法,100斤稻穀存放1-3個月內,可取62.8斤新鮮大米;存放4-6個月內,可取60.8斤新鮮大米;存放7-12個月內,則可取58.8斤新鮮大米。」周維松解釋。
    此前,多方就100斤稻穀究竟能打多少斤新鮮大米而爭執不下。「最終,由當地農發局牽頭,邀請了土地合作社的經理人、社員代表,與銀行負責人一起前往多家糧食加工廠,現場對1000斤稻穀加工試驗,最終得出了100斤稻穀可出64.8斤大米的數據。」各方心服口服。農民在提米的時候,只需要給2-6斤不等的「手續費」。
    農民楊光強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如果稻穀存家裡半年以上,一般都會生蟲受到損耗,100斤稻穀只能打50多斤米,而且由於受潮等因素,米質也不行。
    糧食銀行負責人羅春明表示,對糧食企業而言,糧食銀行也能在收購環節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而倉儲、水電方面的費用還會得到政府的補貼。
【探索】
持續創新方可長遠發展
    崇州市農發局信息中心主任高原表示,「糧食銀行」之所以蓬勃發展,還是源於「1+4」模式的成功推廣,「只有以規模化的種植、規模化的產量為載體,才能讓糧食銀行的效益越來越明顯。」
    但「糧食銀行」發展起來,類似「100斤稻穀兌多少斤大米」這樣的爭執焦點,也逐漸多起來。「不少農民還提出,如何保障所有存入銀行的稻穀質量都能『一碗水端平』?能不能拿米置換其他的農副產品?銀行也在提,是否有必要推出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運轉效率的配送機制?」
    在崇州,糧食質量水平並不是大問題。通過「1+4」模式,糧食種子的購買、種植的質量都有保障,稻穀質量基本持平,這些來自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稻穀烘乾後都能統一存儲。
    也有例外。今年,有個職業經理人從浙江購買了更好的品種,種植下來,稻穀質量很高,能賣到1.85元/斤,比市場平均價高了4角多。合作社不願混存,直接全部賣了。
    此外,前幾天當地集賢鄉梁景合作社的一次集體取糧,也讓羅春明認為可通過「配送制」提高效率:「那天梁景合作社統計了社員共需要3000斤大米,讓我提前備好,我就直接喊加工廠來拉米、打好,再由加工廠免費送到合作社門口,既提高效率,還節約雙方的運輸成本。」
    對部分觀望的農戶來說,最大的擔憂還是 「萬一糧食銀行垮了呢」。周維松坦言,政府和「銀行」已進行了詳細的市場、信用、擠兌、存儲等方面的風險評估,並一一做出了對策分析,「如農發局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對糧食銀行的帳目及存糧定期檢查,堅決杜絕在糧價高時,糧食銀行發生倒賣糧食的情況;實行緊急封存制和糧食儲備制,確保但凡有任何異常時,能夠有糧食兌換給農民。」
    周維松說,今年崇州共有8萬多畝土地通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模式進行集中種植和經營,隨著合作社的增加,明年突破10萬畝土地已無懸念,下一步,將引導糧食銀行新增服務,如對稻穀質量進行等級評定,增加「一對一」的存取服務,補差提取更優質的大米及置換農機器具等,「只有不斷地完善才能保證多方共贏的模式可以長遠發展。」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業務量為「零」 跨行「通存通兌」港城遇冷
    市民可以拿著存摺或銀行卡到省內任意一家籤約商業銀行的網點存取款項或辦理資金劃轉。但日前記者採訪中發現,銀行這一「便民措施」卻受到市民冷遇。  跨行存取款  帶來方便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近兩年港城銀行的營業網點變化越來越大,有新增的營業網點,更多的是很多網點「消失」了。「附近的建行撤了,不得不坐公交車去取工資。
  • 跨行通存通兌
    事實上,跨行通存通兌是一項讓儲戶和銀行"雙贏"的舉措,儲戶能免去"大額現金搬家"之苦,而銀行也能解決排隊的"頑疾",並在無形中拓展網點。但當一件能讓雙方都獲益的事物只讓一方承受義務、承擔費用時,其前景自然就會變得異常黯淡。
  • 手持存摺可跨銀行存取款
    手持存摺可跨銀行存取款  跨行通存通兌昨起全國推行,手續費按金額收取最多差9倍  從昨天開始,央行正式在全國範圍內開通小額支付系統跨行通存通兌業務。也就是說,實現通存通兌之後,手中持有A銀行存摺的市民,完全可到B銀行辦理存、取款。
  • 郵儲存摺通存通兌被禁 上萬社保儲戶無法就近取錢
    通存通兌業務是指儲戶在銀行網點開立存款帳戶,便可以持存摺在當地該銀行的任意一家聯網網點辦理存取款業務,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然而,吉林省公主嶺市郵政儲蓄銀行卻在辦理通存通兌業務時,給社保和低保儲戶定下了劃片取錢和定點取錢的規矩,導致上萬名儲戶取錢時不得不捨近求遠,通存通兌變成了空談。8月31日,記者趕赴公主嶺市,對該事件進行了調查了解。
  • 存摺也能跨行存取款了(經濟聚焦)
    今後,李先生或許能長舒一口氣了:他可以開通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拿著光大銀行的存摺就可以在家門口的工商銀行網點存取錢了。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宣布,從11月19日起,在北京各銀行開立人民幣個人存款帳戶的居民,將陸續可以在北京乃至全國範圍憑活期存摺或借記卡到開戶銀行以外的任何一家開通該業務的銀行營業網點櫃檯辦理存取現金或轉帳業務,實現「一折在手,走遍全國」。
  • 存摺跨行取款 有銀行「沒聽說」
    商報訊(記者 張琳娟)一個多月前,央行高調推出了通存通兌業務——拿著存摺也可以跨行存取款了。不過,記者昨日調查發現,該業務辦理者寥寥,鄭州某些銀行網點甚至表示「沒聽說」。  在鄭州,上月19日起,除了省農信社、郵儲銀行、廣發銀行以及農業銀行的部分網點外,其他商業銀行均開通了通存通兌業務。
  • 中英對照:儲蓄存款通存通兌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中英對照:儲蓄存款通存通兌 2012-10-28 20:14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跨行存取款櫃檯不再辦理
    N本報記者 李進 實習生 謝秋婷 本報訊 本月起,市民持存摺跨行到銀行櫃檯存取現金等,會被告知辦不了。昨日,記者從在榕多家銀行了解到,隨著ATM機的普及,以及網銀的興起,7月1日起,依託小額支付系統開通的「個人通存通兌」業務停辦。
  • 「時間銀行」應實行全國「通存通兌」
    近年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引入「時間銀行」這一社區養老概念,目前北京也有3家「時間銀行」試點。「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目前正漸趨走向社區常態化。(1月12日《北京青年報》)時間銀行的倡導者是美國人埃德加·卡恩,他眼中的時間銀行,是指志願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
  • 南京「時間銀行」好就好在「通存通兌」
    南京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最大亮點是能「通存通兌」,這在全省全國都具有開創意義。 「時間銀行」是種互助養老方式。年輕力壯時以志願者身份為老人提供服務,服務時間會被「儲蓄」起來,老了後別人會為你提供服務。簡而言之即:「低齡存時間,高齡取服務。」2018年,鼓樓開始試點「時間銀行」。
  • 疫情期間,銀行開門時間不定,存錢用的是存摺,怎麼取錢呢?
    比如建設銀行就開通了ATM存摺取款功能,客戶取款後,可以另外找時間到銀行補登記交易記錄。但有的銀行沒有開通此項功能,因此如果情況緊急,可以通過客服諮詢或到ATM試一試。卡折合一帳戶幾乎不受影響。這類活期存摺帳戶主要是針對退休老人開立的,銀行一方面為了減小櫃檯壓力,同時又便於老年朋友接受,有安全感,很多銀行都推出了卡折合一產品。
  • 招行「公司一卡通」實現全國對公結算通存通兌
    日前,招商銀行推出集合多種銀行服務功能的「公司一卡通」,把支票、櫃檯現鈔存取等集合到一張單位結算卡中,實現對公資金結算在全國的通存通兌,並可跨行支付結算,即單位客戶可憑「公司一卡通」在全國所有銀聯ATM及櫃面通網點享受跨行現金存取、轉帳匯兌、銀聯POS消費等服務,真正實現全國對公結算的通存通兌。
  • 鄂州葛店郵政儲蓄銀行借異地取款刁難農戶
    荊楚網消息 (農村新報特約記者趙毅)6月29日,鄂州市華容區蒲團鄉吳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前後3次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鄂州市葛店支行領取農村糧食補貼款,都被營業員以不是本地存摺為由,2004年5月,村裡集體給每家農戶在鄂城區樊口郵政儲蓄銀行開戶,方便村民領取農村糧食補貼款。前幾年都是自己從葛店坐車到樊口郵政儲蓄銀行,領取每年的糧食補貼款。去年底,他去樊口領取糧食補貼款時,營業員告之可以就近在葛店郵政儲蓄銀行領取,不必每年總是從葛店跑到樊口。為此,他今年特意前後3次到葛店郵政儲蓄銀行領取糧食補貼款,都被營業員拒絕辦理。
  • 杭州市民有望用存摺跨行取款
    杭州的市民有望於今年1月底實現用存摺跨行取款和電子轉帳。
  • 實用英語:活期存摺和儲蓄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是指不確定存期、客戶可隨時存取款、存取金額不限的一種儲蓄方式。按其存取款方式,活期儲蓄存款又可分為活期存摺存款、活期支票存款、定活兩便存款、借記卡及通知存款等。   I.   活期存摺儲蓄存款是指不確定存期,起存金額為1元人民幣,開戶後由儲蓄機構發給存摺,憑存摺存取款,存取金額不受限制的一種儲蓄方式。   II.
  • 銀行大額存單有不少特殊規定,其中7個問題應該知道,建議收藏
    許多客戶還對銀行大額存單的一些細枝末節的規定不清楚,下面就將容易碰到的銀行大額存單細節解說如下:一、大額存單有紙質的嗎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在存大額存單時,喜歡有一張紙質的存單,這樣見到了實物,感覺心裡踏實。那麼,銀行有沒有紙質的大額存單呢?人民銀行2015年6月2日公布的《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五條規定:大額存單發行採用電子化的方式。
  • 2021年,存款就到郵儲銀行!
    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近4萬個,遍布城市鄉村,服務個人客戶超過6億人,網點始終在您身邊。辦公樓下就有郵政的網點,在老家鄉下也有郵政的網點,在我們村還有郵政的支局所,存錢最方便。隨時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我們始終在您身邊。 5.我們操作很便捷!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把我們網點優勢變成競爭優勢
    首先,這張實名制卡就好像是一張工資卡,並配發一個郵政儲蓄活期存摺,勞務分包企業按著相關規定,必須將農民工的工資通過郵政儲蓄所存入個人帳戶,農民工持卡就可在ATM機上支取現金、查詢餘額等業務,這樣既方便又可以妥善保管自己的工資,防止現金丟失;其次,實名制卡有異地通存通取功能,農民工可以在遍布全國城鄉的3.6萬個郵政儲蓄網點,方便、快捷、安全地支取現金。避免了返鄉攜帶現金被盜和丟失的風險。
  • 招商銀行「一卡通」
    招商銀行「一卡通」  特點:集定活期、多儲種、多幣種、多功能於一卡,具有「安全、快捷、方便、靈活」的特點。從1995年7月發卡以來,憑藉高科技優勢,不斷改進其功能,不斷完善綜合服務體系,創造了個人理財的新概念,逐步得到社會各界的喜愛,現已成為國內銀行卡中獨具特色的知名銀行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