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對兒童使用語言暴力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杜沂蒙)「你真笨」「你就不能像別人家孩子那樣……」這些看似平常的責備,其實是語言暴力的一種。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諷或威脅等侮辱歧視或侵犯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會長尚曉援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兒童在面對成年人時,處於弱勢地位,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易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而語言暴力也會對兒童身心造成持久和嚴重的傷害。

據研究,中國39%的兒童受到過粗暴語言的傷害。

12月12日,對語言暴力說不——第九個中國困境兒童關注日社會倡導活動暨2019中國兒童福利與兒童保護十大進步事件發布會在深圳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主辦,深圳市社會福利協會承辦,深圳市寶安區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協辦。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兒童福利院院長艾麗君了解到,有一項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怎樣避免語言傷害?

「孤殘兒童多存在自卑心理,兒童福利工作者更應該避免語言的傷害。」艾麗君結合實踐經驗,從兒童福利院工作角度建議:工作人員首先不使用語言傷害兒童;同時,要讓兒童正確認識語言的作用;廣泛宣傳,引導認識。

在艾麗君所在的呼倫貝爾市兒童福利院,一名5歲幼兒,個子小、膽怯、淘氣多動、不愛說話,一位阿姨經常說他,「別看他不說話,心眼兒可多了」。久而久之,更多的叔叔阿姨也這樣認為,也經常訓斥他耍心眼兒,後來孩子們也跟著一起諷刺挖苦。慢慢地,這個孩子更不愛說話了,經常躲在角落裡,搞更多的破壞行為。

「工作人員不經意的表揚和批評均可在兒童心中產生巨大波瀾,甚至會直接影響其行為、學習和生活,語言傷害的危害更大。」在實踐探索中,呼倫貝爾市兒童福利院以「貼近服務、細緻服務、親情服務」為工作方法,針對工作人員提出具體要求。

本次倡導活動分為線下主題會議和線上宣傳倡導兩部分。線下演講探討語言暴力的表現、對兒童的傷害和發生的普遍性等,閃電發言環節則深入探討兒童福利和保護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行業自律和意識提高。

「作為兒童福利與保護工作的從業人員,我們應該重視語言暴力的危害,並有義務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兒童免受語言暴力的侵害。」會上,100多家機構發布了聯合倡議《請不要對兒童使用語言暴力》,希望各兒童福利機構、保教機構、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以及所有關注兒童福利和發展的社會各界人積極參與「對語言暴力說不」的社會倡導活動。

線上倡導部分則由2019困境兒童關注日指定合作夥伴北京天使愛寶貝國際幼兒園組織,自12月6日至12月12日,開展為期一周的「每天一句正面管教語言」家長打卡活動,提倡家長通過每天一句正面管教語言,不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為孩子營造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活動得到了家長的積極支持和踴躍參與。

相關焦點

  • 愛孩子,父母請不要使用「語言暴力」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不少家長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但是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比棍棒式教育還要可怕!,因為孩子不能反駁父母的教訓,長此以往地發展,容易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沒信心、懦弱、甚至模仿家長對他人使用語言暴力等,這種傷害一般都是隱藏的,甚至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等孩子長大之後就可能會爆發。
  •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請不要對我進行語言暴力,好嗎?
    ,就把暴力分為兩種,「身體的暴力」和「隱蔽的暴力」,前者是使用武力,對身體造成傷害,後者主要是精神層面的傷害。我們很多人知道身體上的傷害是不對的,很多時候卻忽視了精神上的傷害,語言暴力就屬於隱蔽的暴力,它對人產生的傷害往往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大。 1.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有研究發現,經常被語言暴力的孩子,智力發育會受影響。
  • 語言暴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使用一些諸如"你不學可以,但不要影響其他人"、"就你事多,快點,我很忙"、"沒見過像你這樣的學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麼越來越差了"、"不想聽的可以睡覺"、"你要不想學就回去"、"我怎麼一點都感覺不到你們年輕的朝氣"等語言,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教師語言暴力可能使學生因自尊的喪失而徹底否定生命的價值。
  • 請您別輕視語言的力量,讓孩子遠離語言暴力!
    父母的語言暴力,是父母控制或教導孩子的手段,是一種情緒傷害。即使是以愛的名義,即使是來自最親近的父母,語言暴力也真是傷害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致使其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給他們留下一輩子的烙印。許多成年人回憶小時候爸媽一句話對自己的傷害,即使過了很久心還是很痛,甚至一輩子難以忘懷。暴力語言的殺傷力有多大?
  • 請善待他人,感同身受,拒絕語言暴力
    原創不易,請大家多多關注,多多支持謝謝。剛才發生了一件事,也是小事。大家都知道qq空間的秘密功能吧,一個朋友(因為是匿名的我並不知道是誰)發了一條秘密。秘密的內容就是他對象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她消息,發秘密問正常不。
  • 最常使用語言暴力的四個星座
    語言是社交上的溝通橋梁,但也可以變成互相傷害的武器。不同的語言,往往擁有不同的含義,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後果。而使用暴力的方式,也不光只是行動上的傷害,也可以是語言上的傷害。讓我們一起看看在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的人最常使用語言暴力吧!
  • 請不要再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不然會毀了孩子
    你是不是還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進行著語言暴力。也許你會說我又沒罵他,怎麼就是語言暴力了。你說出的這些話,都是為孩子好,但其實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卻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心靈的傷害遠遠大於身體的傷害。02這種傷害的語言說得多了,孩子會以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
    「如果你不再聽話,我會打你」,語言暴力會嚴重傷害孩子,請不要成為傷害子女的父母。 小編我相信這些話是父母的憤怒話,但是當我們聽到這些話時,我們都感到困惑,因此對孩子說話有時有些極端! 是因為您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並且您急躁而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們嗎? 但是,這種質疑和攻擊兒童智力的話不僅傷害兒童的自信心,而且還會傷害兒童的自尊。
  • 語言暴力:長期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形式
    語言暴力:通過語言上的欺負、譏笑、貶損、詆毀、造謠等來刺傷別人,使別人精神壓力增大,心理嚴重受挫和扭曲,喪失自我感。2.關係暴力:對某個人排斥和拒絕,讓他覺得被孤立。這種暴力通常通過語言暴力進行表達。3.肢體暴力:通過拳打腳踢砍傷打殘學生。如高年級學生或老師虐待、毆打弱小者,比如搶奪同學的物品、勒索同學的錢財。
  • 多少父母,每天都在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卻不自知,你中招了麼?
    父母是需要反思的,有多少孩子,毀於父母的語言暴力。讓我們先來識別一下語言暴力。少年說裡有很多這樣的語言暴力案例,父母每天都在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卻不自知。很多成年後犯錯甚至犯罪的人,回顧自己的成長,不被父母認可,天天生活在父母的語言暴力中的,佔很大比例。
  • 教育應拒絕語言暴力
    對語言暴力說「不」——第九個中國困境兒童關注日社會倡導活動暨2019中國兒童福利與兒童保護十大進步事件發布會前不久在深圳市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在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兒童在面對成年人時,處於弱勢地位,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易受到語言暴力的傷害。
  • 家長們,請你們停止語言暴力
    我們出門在外時,媽媽經常給我們發微信告訴我們不要幹嘛幹嘛。雖說在家的時候,對我們各種嫌棄各種嘮叨,但是出門在外媽媽也總在擔心著我們。這個我也知道但是她們也有時候,在發生一些事情時,或者我們惹她生氣時,或者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總之會有那麼一個導火線引燃時,就會扯著大嗓門對我們進行語言攻擊。最傷害人的話莫過於「你去死」「你去滾」「不養你了」。。。。。
  • 不要再讓自己成為語言暴力的施加者
    植物尚且承受不了語言暴力,何況是人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暴力,在情侶或者夫妻之間表現的尤為明顯。因為我們總是習慣地把自己最差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本來就心情不好的他,在妻子每天的語言暴力下,更加的絕望。他每天背負的壓力快讓他喘不過氣來,最終他選擇了逃離,結束自己的生命。語言暴力的殺傷力有多大,可見一斑。一句句冷冷的話語,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匕首,刀刀戳中他的心。
  • 教師切忌對學生使用語言暴力
    一些帶有明顯「暴力」傾向的用語,有的教師張口就來,從不考慮後果。我曾經在一個班級裡做過一項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最喜歡哪一位任課教師,最不喜歡哪一位任課教師?有一位學生是這麼回答的:我最喜歡某某老師,她講話超級溫柔,就像我媽媽,我像愛我媽一樣愛她。我最不喜歡的是某某老師,他說話最傷人,就像我爸,我像恨我爸一樣恨他。由此可見,教師用什麼態度和什麼樣的語言說話,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導讀: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不要對孩子語言暴力了,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暴力行為的發現與預防
    兒童和青年的暴力行為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具有暴力行為的兒童和青年不僅會傷害自己,而且還會傷害他們的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研究表明,具有暴力行為問題的孩子比沒有此類問題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具有侵略性,例如其他精神健康問題或藥物濫用問題的青少年,而成年人則更有可能從事暴力行為。
  • 您的「語言暴力」能輕易地刺疼孩子,請您停止這種傷害
    家長的語言暴力總是在無聲地傷害著孩子,也打壓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在父母的吼罵下,孩子也會變得膽怯,不愛說話,喜歡躲著家長,他害怕父母又來衝他吼,只希望自己不要引起他們的關注。1、感覺被父母嫌棄家長對孩子使用比較過分的語言,哪怕家長是在極為氣憤的情況下吼出來,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孩子會感覺被父母嫌棄,會感覺自己很沒用,他很沒有安全感,也沒有自信去做任何事情。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在學校應試教育的挾持下,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其中,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在很多家庭裡隨處可見。很多家長也許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然而,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將給孩子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家暴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而這類傷害因為沒有明顯的傷害表現,不如行為暴力所產生的身體傷害那麼顯而易見,所以才會被社會所忽視。其實語言暴力是一種無形而又最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在家庭中通常會出現在夫妻之間或者父母與子女之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先聊聊夫妻之間的語言暴力吧。
  • 讓學生遠離語言暴力
    7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在對北京近30所學校的315名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進行調查後發現,有三成學生受到過老師的語言暴力傷害,其中有將近三成學生面對老師的語言暴力沒有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