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人家某某,你能不能和別人學學!""你有別人的一半,我就知足了!""你還能幹什麼,這點小事,你怎麼都做不好?""你到底有沒有腦子!"
你是不是還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進行著語言暴力。也許你會說我又沒罵他,怎麼就是語言暴力了。你說出的這些話,都是為孩子好,但其實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卻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心靈的傷害遠遠大於身體的傷害。
02
這種傷害的語言說得多了,孩子會以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敏感脆弱,經常被人否定,讓他們不再自信,對自己產生否定。
03
我們可以去觀察一下那些自信滿滿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被外界的肯定。老師的表揚,家長的肯定,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同學們的羨慕,都會讓他們更加自信,努力做得更好。
04
而那些經常因為成績不好、做事拖拉、性格內向的孩子,在被大人的埋怨、說教中,更加的自卑、不自信,會時不時地否定自己。"我連這麼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我怎麼都學不好,我真是太笨了。""我真的不行,我根本做不到。"這種習慣性的心理暗示會讓他們放棄希望,慢慢相信自己是一個什麼都幹不好的人,放任自己不再積極地學習,努力的生活。這種語言傷害帶來的不自信,極有可能伴隨一生。
05
現在開始,請停止對孩子的語言傷害。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判!父母指出孩子的缺點錯誤時,不要誇大,並且要正面地引導孩子看清自己的問題,鼓勵孩子改正缺點錯誤。我們作為父母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和變化,適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這些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們產生改正缺點錯誤的信心,會激厲他們做出更大的努力。
06
一定要相信我們的孩子,給他們信心,讓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希望,他們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80後的徐徐,一個調皮活潑還有些內秀小男生的媽媽,同時心理師一枚,願和你一起分享探討教育孩子的心得!為了孩子們更好的成長,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