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古人建築經驗

2020-12-12 古今三千事

在當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如火如荼,農家人建造房屋,也多是從城裡聘請專門的建造師參與規劃設計房屋。其實這是性價比最為合適的一種選擇:因為不論是設計還是造價,都可以大到讓人感到滿意的狀態。提起建造房屋,在過去,很多老人在提到建造房屋的時候,會想起這樣的一句話:前高后窪,不孤就寡。

過去受限於社會發展落後,資訊傳播渠道有限,很多常識沒能得到有效普及,很多人因為具備生活方面的盲點,因此犯下了很多錯誤,這些錯誤中,就有在建造房屋方面的失誤。古人將這些失誤總結起來,於是形成了上文的這句話:前高后窪,不孤就寡。

所謂「前高后窪」,指的是三種情況。大致上,「前高」都是指房子的地勢方面,前邊部分較高,而「後窪」則是指屋後地勢較為低矮。第一種「前高」,指的是大門比廳堂高。這種情況被傳統建築視為不利,認為這在風水局上是一種不吉利的風水格局。當然此外,還有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這種格局,一旦遭遇雨季,很可能導致院子裡的水倒流屋子裡,這種環境會導致室內常年處於溼氣嚴重的情況。

第二種「前高」,指的是在山坡腳下建造房屋。這種房屋目前在我國較為偏遠的農村十分常見。不過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這些房子將來或許會遭到逐步淘汰。在山坡腳下建造房屋,在古代文人眼裡是「依山傍水」的神仙居所,但實際上,這種房屋問題很大:比如說滑坡、泥石流現象一旦出現,那麼,這種房屋是最先遭到衝擊的,可以用首當其衝來形容。小編有個親戚,他家的老房子就是這樣的格局,根據他回憶,往年夏天雨水如果多一些,山上的水就會湧入他們家室內。

第三種「前高」,指的是將房子建立在河邊——河流在屋子後邊。這種房子的優勢在於居民日常取水十分方便,可以說打開後門就有水可以用。但是隱患很大:一來,一旦遇到上遊有了洪水,下遊的河水泛濫,最終很可能導致房屋被洪水衝垮,二來,河流對河床兩岸的地基有一定的滲透功能。這種滲透長年累月,會改變土壤的性能,讓土壤利於耕種。比如說黃河流域兩岸的土地有利於耕種,就和這個因素有關。但是,緊貼河床的房屋的地基,卻非常不歡迎河水對河床兩岸地下土壤的「改良」。這種房子受河流影響,久而久之,很可能出現垮塌現象。

而「不孤就寡」的含義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明白。上文說的三種「前高后窪」現象,不論是溼氣嚴重,還是滑坡、泥石流,乃至於房屋垮塌,都會給居住者帶來巨大的不幸甚至傷亡,因此古人用「不孤就寡」來形容這種房屋。

而在當下,「前高后窪」的格局已經很少有新建房屋的情況。而本文的俗語也從側面反映了古人雖身居陋室但對於安身立命之所卻絲毫沒有馬虎,而如今林立的高樓卻總不免少了些許安身的使命多了幾分謀財笑談。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農村蓋房高低有什麼講究嗎?
    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前高后窪,不孤就寡,不知道有人聽過沒有?那麼到底有沒有道理呢?農村蓋房高低有什麼講究嗎?前高后窪在農村蓋房有個講究,那就是地基要打的高一點,因為在以前,每逢夏季下雨的時候,由於農村都是土路,加上蓋的房子也都是土坯房,很容易就漫過了家門進入屋裡,因此很多人家都把地基打的高高的,就是為了防止「水漫金山」。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居住的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話說:「前包後窪,不孤就寡」,你知道什麼是「前包後窪」嗎?
    在以前的農村,蓋房子是有很多講究的,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選地址,當然依山傍水是建房的不二之選,意思是背後有靠山,門前有小河,砍柴取水都方便,肯定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一些地形是不適合蓋房子的,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前包後窪,不孤就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究竟啥意思?
    俗語中描繪的既有人間百態,也有不為人知的世態炎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存在的意義就是教導世人。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古人這麼說有何用意?表面意思是男人最怕的是孤獨,而女人最懼怕的則是寡居。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歷史大突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俗語,那些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在生活裡,經歷,總結出來的,是智慧。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不是人,不是物,而是一句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拖,狗怕摸」。這句話從字面上的意思可能不是很懂,雖然每個字都認識,每個字也都是知道意思的,但是和在一起就不太明朗了。難道是男的怕孤獨,女的怕成為寡婦,狼怕拖著或者拖把,狗怕別人摸它嗎?有點不通啊,很顯然這句俗語不是這個意思。就讓小編來解決大家的疑惑吧。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講的是啥意思?一起看看
    今天上午在與鄰居老廖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老廖說出了一句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聽罷覺得挺新鮮,但卻又有些似懂非懂,便向熱情的老廖進行了請教,隨後老廖給我做出了解釋,接下來就為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吧!首先解釋一下「男怕孤,女怕寡」,其實單看字面意思,說的是男人怕孤單,女人怕守寡,指的是一個人婚姻感情路不順的意思。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啥意思?
    專業文化機構   易學精英殿堂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蹲」啥意思?蘊含生活的智慧男怕孤,女怕寡。單看這句話的表面好像在說男的怕孤單,女的怕守寡,都有婚姻不順,成為孤家寡人的意思。但細究起來,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表面這樣簡單。畢竟俗語不是白描,一般都是告訴人一種道理或經驗。
  • 俗語:「男凹女凸,非寡即孤」,老輩人傳的經驗,男女相親要留心
    相信出生在農村的人,對於俗語這種文化並不陌生。說白了,俗語就是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常年積累下的經驗而編匯的一些口頭語。可是,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俗裡俗氣的話語,在當今農村中它依然是老輩人處理問題常用的一些準則。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啥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經過後來協調,這三家進行了平分,可老嬸依然不依不饒的找村長,村長當著大夥的面就說出了一句「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一句話可就惹怒了老嬸,整整鬧了一上午在村長家裡,其實筆者當時也在場,畢竟是自己家親戚的事,算是捧個人場,但到最後我都不明白為何這一句話就把老嬸給惹毛了,後來通過村裡的「萬事通」老李,筆者才知道,這是一句俗語,雖然沒有貶義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情形下確實是不太合適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廟前富,廟後貧,大廟兩側多鰥寡」,什麼意思?
    的確,在農村俗語的形成也是從無到有,在漫長的歲月中,無比智慧的先人,在刀耕火種的年代,通過細微的觀察,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煉,最終豐富為我們中國燦爛的農村文化!對於我們學建造的農村人來說,從字面上來看,俗語並不符合「形式美」法制!但是,在意境上卻發人深思,給你以醍醐灌頂的感覺!
  • 俗話說:「男凹女凸,不孤就寡」,你知道「男凹」指的是什麼嗎?
    以前人在找對象的時候講究「男才女貌」,意思是男人要有才華,女人要有容貌。這句話放到現在就成了「男財女貌」,雖是一字之差,意思就變成了男人要有錢,女人要有容貌。但無論怎麼變,漂亮永遠的女人的資本。有一句俗語叫:「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呢?
  • 民間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究竟是什麼意思?
    古代沒有義務教育,很多黎民百姓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獲取知識和經驗的途徑比較少,俗語作為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流傳度很廣,甚至流傳上千年。眾所周知,學習古代文化(包括俗語)的時候,不能囫圇吞棗,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原則,畢竟有些俗語雖然存在很長時間,卻未必合理,甚至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鼠年也即將過去。明年將會迎來大家所喜愛的牛年。明年是辛丑年,按照農村的說法,辛也就是金,所以明年將會是一個金牛年。金牛年的到來,還恰逢是一個寡年,由於農曆的閏月存在,也就導致了有的年份之中會沒有立春節氣,從而形成了缺少立春,古人把缺少也稱之為寡,所以就把沒有立春的年份稱作了寡年。由於今年出現了閏四月,明年則就成為了兩頭無春的寡年。其實寡年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年份,十九年之中就會出現七次寡年。明年是牛年,對於牛年在民間向來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年份,熟知的俗語有:牛馬年,廣種田。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了這句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下。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古人認為,這個三八的日子,即初八為一月的頭八,十八為二八,二十八日為三八,這句話意思是,如果男孩出生在二十八日,長大以後,必舉秀才,考進士,出人頭地;倘若女子生於二十八日,長大婚嫁後,必會克夫,造成丈夫短命,自己守寡。
  • 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明年不僅是雙春年,還是鼠年,在農村關於雙春年和鼠年碰在一起還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十九年頭七年寡:這句話的意思是每19年總就有7個寡婦年,也就是無春年。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農民朋友認為是這樣嗎
    農村裡面有很多俗語說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尤其是農民朋友以種地為生,所以種地包括天氣方面的俗語經驗尤其是比較多的; 2、「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裡雨漣漣」,這句話說的南方的一個俗語,寒露的時候如果碰上下雨的天氣,那麼將來正月的時候就會雨水比較多了,這些經驗還是非常實用的,大家平時可以借鑑下;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