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世界首個AI水墨畫家,將傳統中國山水畫推向全新方向

2020-12-14 卓源科技

近日,在一場跨界展覽 「Making Moments」 展會上,香港電影特效導演、跨媒體創作人黃宏達(Victor Wong)開發的人工智慧(AI)繪畫機器人Gemini,及其創作的系列寫意山水畫,吸引了眾人的關注。

這些由AI創作的山水畫,包括開創性的AI山水畫作品Escapism系列、Far Side of the Moon系列,既融入了寫意的傳統,又結合了畫筆的線條、力度和坡度等技巧。

話不多少,大家先來鑑賞一下 ——

AI在宣紙上創作的山水畫The Fauvist Dream(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Escapism 0003, 2018(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Escapism 0012, 2018(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Far Side of the Moon, 2019(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科技水墨

中國畫有墨分五彩之說,承載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對筆墨紙硯等工具材料的精深理解,寫意畫更是傳統中國畫的精粹所在,它強調以書法入畫,用抽象的形式來表現事物形象,講究神似,體現了中國繪畫的至高水準,矗立於世界繪畫藝術之巔。

雖然讓一臺機器來詮釋這樣一種以人為本的藝術風格,顯得有點奇怪,但黃宏達還是利用Gemini繪畫機器人實現了這一創意。

作為一名有著物理學、電子工程和電影VFX特效多重專業背景的寫意藝術家,黃宏達將科技運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投資300萬港元、耗時3年,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水墨畫家 —— 「 A.I.Gemini 」 。

2019年1月,首屆 「水墨現場」 在臺北展博會舉行,會上提到 「科技水墨」 這個概念,黃宏達與他發明的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水墨藝術家 Gemini 共同創作的水墨作品 「逸」 系列獲得國際藏家和媒體高度關注和評價。

這個水墨山水系列結合了傳統山水筆墨與計算機運算,將水墨藝術帶入一個前所未見的境界,讓觀眾反思諸如創作主體、著作權、人工智慧的藝術潛能以及其作品的藝術價值等重大問題。

首個AI水墨藝術家

在 Genesis 的研發過程中,黃宏達基於他認為地質景觀 「成因」 的因素(如重力、構造碰撞、侵蝕和潮汐量等)創建了一些公式,Genesis使用這些公式在其 「腦海」 中為每幅畫創造三維景觀。黃宏達表示,這類似於中國水墨畫的做法:在繪畫之前先構思一個 「 心境 」 。

Gemini通過深度學習,自己從這些世界中尋找合適的角度進行創作,待構思好風景,系統就會 「漫遊」 到其中,以選擇最佳位置。然後,它就可以用機械臂,以及傳統的中國墨水和宣紙開始作畫。它每一筆的力度、用墨的深淺都會不同,形成一套獨特的風格。

Genesis 的創作過程是一個 「學習」 的過程,不是簡單輸入、輸出般的機械複製。黃宏達說:「我將Genesis當作一個學生,指導它掌握簡單的筆觸,並對它進行編程,讓它形成自己的識別風格,而不是照搬墨水大師的作品。Gemini 的決策已經變得自主了,它混亂而狂野的美化形式現在連我都無法預測。」

由於該機器可以畫出任何它想畫的東西,所以有些作品具有強烈的風景畫辨識度,而像 The Fauvist Dream of Gemini 03 這些作品則看起來更抽象。雖然這些作品看起來更具現代特色,但由於所使用的材料和長長的手繪筆觸與人類藝術家的做法相似,所有作品都可以被識別為寫意風格的作品。

黃宏達強調,溫度和溼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山水的外觀。他表示,山水畫只存在於 Genesis 的 「腦海」 中,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我不希望我的AI複製我;我希望他向我學習,我們互相取長補短。

相關焦點

  • 畫家方向:用水墨筆觸詠嘆人間山水
    11月9日,「人間山水」——方向水墨作品展在成都畫院開幕。  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畫家、一級美術師,方向的作品曾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分別拿下銀獎和銅獎,更有不少水墨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收藏。近幾年,因為在「都市水墨」領域的創新,他的畫作頗令人關注。此次展覽,匯集他30餘年創作生涯中118件精品力作。
  • 畫家周國賓——傳統神韻與現代元素交織國畫的研修者
    實力派山水畫家周國賓細觀實力派山水畫家周國賓老師的山水畫,就不能繞過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繼承與創新問題。他在傳統繪畫的架構下追求表現內容、形式及表現手法的變化,追求大氣清氣和氣貫通周國賓老師是一位喜歡鑽研、喜歡揣摩的畫家。他說:「我對自己的作品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感到那幅作品有大的瑕疵,就會馬上把這幅作品燒掉。在燒掉了許多作品後,突然頓悟到我的繪畫方向應該是追求大氣、清氣、和氣的貫通,宇宙、自然、生命之氣的運動。」他把古人和現當代的山水畫大家進行了分類。
  • 中國山水畫的演變與發展歷程
    中國山水畫的演變與發展歷程如下:隋代山水畫,從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獨立出來。其中展子虔的《遊春圖》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以青綠山水的風貌,開創了我國山水畫的端倪。並且初步探討了「咫尺千裡」的透視觀。唐代山水畫出現了青綠和水墨兩種不同風格。
  • 如何理解中國現代水墨藝術精神,傳統和當代水墨作品賞析
    藝術始終滲透人類精神的深層世界,水墨繪畫也同樣不例外,但不是所有藝術都具有恆定價值。審美文化是社會矛盾的精神反映,也是促進歷史變革的自反力量。在討論「什麼是水墨精神」時,必須確立哪些藝術精神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價值。如果按照國粹主義的道德基準去界定「水墨精神」,哪將狹隘不堪,甚至可能把整個歷史推向踟躕不前的死胡同。
  • 鄧福如《自成一派》個唱首次挑戰越南情歌
    鄧福如《自成一派》個唱首次挑戰越南情歌2015年09月01日 16:39:14來源:新華娛樂在近兩個小時的演唱會上,阿福傾情演唱了包括新專輯《自成一派》在內的20首新老歌曲,不僅挑戰李宗盛的《山丘》,更首次挑戰自學的越南情歌,阿福火力全開,使粉絲享受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為了使這場《阿福·哩揪派·自成一派live show》演唱會盡善盡美,阿福提早一個月開始練習彩排,從歌單、演出內容討論都親自參與。
  • 世界首個 AI 水墨畫藝術家 Gemini,繪製 「寫意」中國畫
    展會中,一幅名為《The Fauvist Dream of Gemini 03》的AI山水畫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同類的作品還有《Escapism》系列和《Far Side of the Moon 》系列。據介紹這些AI畫作來自香港多媒體藝術家Victor Wong和他的機器人—AI Gemini。
  • 中青年藝術家、知名畫家聚長沙 共話中國山水畫發展方向
    當天下午,雙年展的參展中青年藝術家、美術界專家學者等匯聚一堂,展開深入的座談交流,共話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方向。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湖南·中國畫雙年展如何長期辦好、辦優,怎樣加強各地畫家的溝通交流,如何進一步做好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等內容,結合自身創作體會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
  • 畫家推薦丨李國勝的山水畫世界
    山水畫,從真正誕生之時便與中國哲學最核心的「道」精神緊密相連。李國勝的山水畫世界,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其他畫家不能比擬的。,充分彰顯了他追求兼具設色與質感的風格傳承,頗有一種李國勝獨創的雅致風尚,他的山水畫能夠將我們帶入了另外一個抒情詩意的山水世界。
  • 為什麼「千裡江山圖」是中國青綠山水畫的代表,它的魅力何在?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其實簡單粗暴的講就是: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顏色就是青、綠,而且比較適合表現青山綠樹。就如同水彩畫是用水彩,水墨用墨,彩鉛畫用彩鉛一個道理。只是古代限於技術大部分顏料都是取自天然礦物或者植物。不是現代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顏料。
  • 美術研究|張大千:青綠山水畫關鍵在著色,而著色關鍵在於用水!
    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源遠流長,而青綠山水畫的形成與興盛是早期山水畫發展的標誌。描繪山川形象遠在西周時就已出現了,當時帝王的冕服上有山形的裝飾,玉器上刻有山川雲氣紋。到戰國時對山川的描繪在楚建築中已有所見①。隨著東晉玄學自然觀向山水審美觀的轉化,一些畫家開始注重山水的描寫,這與此時山水詩的大量出現是相吻合的。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著名畫家陳清泉《冰川山水畫》系列
    近日,中國著名畫家,中國書畫院山水畫委員會主任陳清泉,走進由香港有線23臺、中國旅遊經濟臺錄製的大型訪談節目《藝術之路:中國著名畫家陳清泉》專題片工作,整個節目由現場創作、人物訪談、實地採風、作品展示四部分組成,片長25分鐘。
  • 青綠山水畫傳統 如何成時代表達的創新
    這種光芒越過千年,激發著今天的觀眾對中國青綠山水的探尋與興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尋與熱愛。  一  中國山水畫發端於魏晉,其表現形式初始就是青綠設色。而水墨山水畫起始較晚,應說興起於盛唐。五代時期出現了兩種繪畫樣式,一種是描繪北方大山大水的氣魄雄渾之作,一種是代表江南意趣的南方山水畫。宋代的山水畫傳統,主要表現在水墨樣式的屹立。
  • 「中國學派」水墨動畫曾讓世界驚豔
    畫家李可染和《牧童》的導演特偉是好友,當年特偉帶著攝製組在從化出外景時,恰巧遇到李可染在那裡養病,兩人談到《牧笛》,談到李可染的水墨畫,興奮的李可染自告奮勇畫了近20張水牛圖。」   ——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 金城   走進淘金路58號首層的大門,就走進了一場超越簡單娛樂的藝術之旅,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
  • 蒼冷渾厚,古意盎然|張倉健山水畫
    張倉健長期浸淫於黎氏以來的嶺南畫學,求學期間經常外出寫生,在山水畫的抒情樣式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將宋法元意融匯於寫生實踐,把法理、生意匯聚於腕中筆下,勾寫點染之間,另闢出一種古雅渾茫的筆墨意境。
  • 藝術人物:畫家周銘作品賞析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李寶林工作室畫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首都書畫院理事;北京燕谷書畫院副院長。被中南海國禮中心聘任為「國禮藝術家」。周銘有思想,有觀念,對山水畫藝術有獨到的創作見解。他強調山水創作需以傳統為根,個人創作方向無論面向何方,只有以傳統為根,才不至於讓作品變成斷線的風箏。
  • 鑑賞畫家王寧國畫作品,盡顯中國山水畫筆墨的精微之妙
    山水畫是色彩與水墨相結合的一種繪畫形式,顏色應單純而平穩,水與墨在紙絹上相混,滿紙菸霞,變幻無窮,寧靜與絢爛並存,淡泊與瑰麗共生,妙筆生輝,雅俗共賞,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山水畫家王寧就真正做到了用筆墨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強化、表達出來,並在境界上有所升華。
  • 中國山水畫論對園林假山設計的影響分析
    中國園林網5月25日消息:中國傳統山水畫歷來對中國園林設計有著源遠的影響,景即是畫,畫即是景,景畫合一,意境深遠,方為中國傳統園林的精髓所在。中外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郭明闡釋中國山水畫論對園林假山設計的影響分析。
  • 藝融南北 雄秀兼得——著名畫家方本幼山水畫文本探析
    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上,南北分宗論深刻影響著畫家的創作活動。明末董其昌指出:「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畫旨》)概括而言,北宗山水多雄渾蒼勁,南派山水清逸秀潤。
  • 潑墨水彩畫,具有中國水墨畫的意境韻味,沾了1個墨畫了2個彩!
    ●西班牙插畫師Antonio Ortega Perez用水彩繪畫中國的水墨意象,這種暈染之美獨具魅力。溼畫水彩畫有一種意象的美感,可以讓人產生朦朧的夢境聯想,如同繪畫技巧的水墨暈染,淋漓盡致的表現,可以更深層次地感受到中國山水畫帶給世界的藝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