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場跨界展覽 「Making Moments」 展會上,香港電影特效導演、跨媒體創作人黃宏達(Victor Wong)開發的人工智慧(AI)繪畫機器人Gemini,及其創作的系列寫意山水畫,吸引了眾人的關注。
這些由AI創作的山水畫,包括開創性的AI山水畫作品Escapism系列、Far Side of the Moon系列,既融入了寫意的傳統,又結合了畫筆的線條、力度和坡度等技巧。
話不多少,大家先來鑑賞一下 ——
AI在宣紙上創作的山水畫The Fauvist Dream(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Escapism 0003, 2018(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Escapism 0012, 2018(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Far Side of the Moon, 2019(來源:Victor Wong and 3812 Gallery)
科技水墨
中國畫有墨分五彩之說,承載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對筆墨紙硯等工具材料的精深理解,寫意畫更是傳統中國畫的精粹所在,它強調以書法入畫,用抽象的形式來表現事物形象,講究神似,體現了中國繪畫的至高水準,矗立於世界繪畫藝術之巔。
雖然讓一臺機器來詮釋這樣一種以人為本的藝術風格,顯得有點奇怪,但黃宏達還是利用Gemini繪畫機器人實現了這一創意。
作為一名有著物理學、電子工程和電影VFX特效多重專業背景的寫意藝術家,黃宏達將科技運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投資300萬港元、耗時3年,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水墨畫家 —— 「 A.I.Gemini 」 。
2019年1月,首屆 「水墨現場」 在臺北展博會舉行,會上提到 「科技水墨」 這個概念,黃宏達與他發明的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水墨藝術家 Gemini 共同創作的水墨作品 「逸」 系列獲得國際藏家和媒體高度關注和評價。
這個水墨山水系列結合了傳統山水筆墨與計算機運算,將水墨藝術帶入一個前所未見的境界,讓觀眾反思諸如創作主體、著作權、人工智慧的藝術潛能以及其作品的藝術價值等重大問題。
首個AI水墨藝術家
在 Genesis 的研發過程中,黃宏達基於他認為地質景觀 「成因」 的因素(如重力、構造碰撞、侵蝕和潮汐量等)創建了一些公式,Genesis使用這些公式在其 「腦海」 中為每幅畫創造三維景觀。黃宏達表示,這類似於中國水墨畫的做法:在繪畫之前先構思一個 「 心境 」 。
Gemini通過深度學習,自己從這些世界中尋找合適的角度進行創作,待構思好風景,系統就會 「漫遊」 到其中,以選擇最佳位置。然後,它就可以用機械臂,以及傳統的中國墨水和宣紙開始作畫。它每一筆的力度、用墨的深淺都會不同,形成一套獨特的風格。
Genesis 的創作過程是一個 「學習」 的過程,不是簡單輸入、輸出般的機械複製。黃宏達說:「我將Genesis當作一個學生,指導它掌握簡單的筆觸,並對它進行編程,讓它形成自己的識別風格,而不是照搬墨水大師的作品。Gemini 的決策已經變得自主了,它混亂而狂野的美化形式現在連我都無法預測。」
由於該機器可以畫出任何它想畫的東西,所以有些作品具有強烈的風景畫辨識度,而像 The Fauvist Dream of Gemini 03 這些作品則看起來更抽象。雖然這些作品看起來更具現代特色,但由於所使用的材料和長長的手繪筆觸與人類藝術家的做法相似,所有作品都可以被識別為寫意風格的作品。
黃宏達強調,溫度和溼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山水的外觀。他表示,山水畫只存在於 Genesis 的 「腦海」 中,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我不希望我的AI複製我;我希望他向我學習,我們互相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