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成就輝煌 十四世紀以前始終是世界上數學較發達國家

2020-12-17 丁川是個老師

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是輝煌的,十四世紀以前始終是世界上數學最為發達的國家。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測量土地計算租稅興修水利規劃建設製造器皿交換貨物修訂律法等生產實踐的推動,數學知識得到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但這時期的數學還處於經驗積累的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數學體系。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其方法稱為籌算,是中國古代數學對人類文明的特殊貢獻。算籌的產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籌算在春秋時代已經較為普遍。籌是粗細長短基本一致的竹棍,也有用骨頭、玉石、金屬、象牙製成的,用算籌表示數目,有兩種形式,即重示和衡示,表示數字時用重示代表個百萬位的數,用橫示代表十千位的數。這樣縱橫相間,再加上遇零空位的方法,就可以擺出任意的自然數,通過算籌的排列,可以進行加減乘除,以致開平方開立方等運算。

整數以後的奇零部分則用分數表示,這種技術法符合實徑位置原則。他是中國勞動人民極為出色的創造,與其他許多古代文明的計算方法相比,其時間更古老及方法更優越,這時期分數也逐漸被使用。前文提到過,當時的立法計算就用到過分數,但從管子、墨子、商君書等文獻記載看,使用分數最多的是牽扯到分配的問題。當然,工匠製造精美的工藝品時,也經常使用分分數。另外,戰國墓葬出土的天平砝碼的重量,沉等比例數列組合,而閱率方面的三分損益法的方法,相當於一乘三十四等於九乘九等於八十一。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具有指數的概念。

商高提出這個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比畢達哥拉斯要早

史記夏本紀載夏禹治水時,行山表木左準繩右規矩,規矩準繩都是古代用於測量和繪圖的工具。先秦時期,關於矩的記載中,最重要的就是勾股定理。據周估算,經商高回答周公提問時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這就是現在常說的勾三股四弦五或稱商高定理。

古希臘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對該定理有所研究,故西方國家均稱此定義為勾股定理。發現時間去據約在公元前五百五十年左右。商高提出這個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比畢達哥拉斯要早,是世界歷史上對勾股定理的最早表述。

墨家幾何學,比古希臘幾何學早約一百年

由於戰爭和生產的需要,各地諸侯國建成不少城防和水利工程,製造大量的農具兵器,車輛。則必然要涉及計算面積、體積和測量測算角度的問題,是中國古代幾何學得到快速的發展。戰國時期,墨家的幾何學知識可於著稱於世的古希臘幾何學相媲美。墨經對許多概念的界定非常確切,如定義圓、方、平、直、次(相切)、端(點),他的位立潤也十分精闢。書中說到窮或有前不容尺。意思是,如果直線是有線長得,那麼用尺測量肯定可以超出這條直線。這也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墨家幾何學,比古希臘幾何學早約一百年。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學系統,伴隨著數學的發展,當時的人已經能夠將數學知識熟練地運用於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傳記載,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10年,各國諸侯為周王築城動土前,對王城的長寬高土石方以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國勞動力的往返裡程和所需乾糧的數量都計算的精確周到。卓見當時的數學知識已經非常豐富。

這時期在實用數學知識不斷積累的基礎上,墨家名家和其他學派總結和概括出許多精妙的數學思想。墨經記載,大量關於數學名詞的定義,包含著豐富的數理知識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還給出有窮和無窮的概念。

據中紫記載惠施、公孫龍等名家變者強調抽象的數學思想。比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他們還提出拒不方軌不可以為原的觀點,認為實際畫出來的方或緣於他的幾何定義,是有區別的及經過抽象以後的名詞概念,與其原來的實體是有所不同的。這些命題是相當可貴的數學思想。但這種重視抽象性和邏輯嚴密性的新思想後世未能得到良好的繼承和發展。

現在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依舊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

雖然說中國的數學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其數學成就是輝煌的,但話說回來現在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依舊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其實,可以藉助一本「劉燻宇數學」的書,可以幫助到你。有這麼一位數學家擔任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審定過,我國中小學數學教材出版,中小學數學教科書發表了大量數學教育方面的論文他的論著對谷超豪、豐子愷、楊振寧、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就是著名數學教育家劉薰宇。

書具有趣味性、融知識性、 可讀性、故事性為一體傳遞給讀者的,是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重在幫助讀者全面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收集100多道題目加以解釋,收錄學習的態度、思索問題的途徑、探究題目間的關係和變化便於觀察和思索使算術更貼近實用。

如果你也想你的孩子對數學充滿興趣,提高數學成績,強烈推薦劉薰宇經典三本書。有意向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

推薦給孩子三本數學書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這個書合適5-6年級的小學生以及初中生。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數學學習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劉薰宇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跟教育家,中國那個年代的科學大師基本上都受過他的影響。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

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

第一冊一百多道題,講解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數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在世界古代數學中,古希臘歐幾裡得幾何學的輝煌成就可說是家喻戶曉,為人們所熟知了。但是,對於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人們卻知之甚少,或知之不詳。其實,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同樣是極其輝煌的,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 中國古代在數學上的成就有多大?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甚大,在世界科技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至唐代時在數學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首先,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數學專科學校,這就是國子監所轄的六學之一的算學,長安與洛陽各置一所,專門培養數學人才。算學招收學生,置有算學博士等學官,負責學生的教學工作。
  •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這是中國的獨特創造, 是世界其他古代民族都沒有的. 這一創造對世界文化貢獻之大, 如果不能與火的發明相比, 也是可以與火藥、指南針、印刷一類發明相媲美的.代數學無可爭辯地是中國的創造, 從《九章》以至宋元的秦九韶與朱世傑發展的線索甚為分明, 甚至可以說在16世紀以前, 除了阿拉伯某些著作之外, 代數學基本上是中國一手包辦了的.
  •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與衰落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它在春秋時期已經很普遍;使用算籌進行計算稱為籌算。中國古代數學的最大特點是建立在籌算基礎之上,這與西方及阿拉伯數學是明顯不同的。       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形成於自西漢至南北朝的三、四百年期間。
  • 中國是世界數學之源:算術、代數、幾何都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
    中科院院士、數學家吳文俊先生《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一文指出,「西方的大多數數學史家,除了言必稱希臘以外,對於東方的數學,則歪曲歷史,製造了不少巴比倫神話和印度神話,把中國數學的輝煌成就儘量貶低,甚至視而不見,一筆抹煞」。
  • 中國是世界數學之源:算術、代數、幾何都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20k字)(附PDF發「世界數學之源」下載)
    中國是世界數學之源2.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3.中科院院士、數學家吳文俊先生《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一文指出,「西方的大多數數學史家,除了言必稱希臘以外,對於東方的數學,則歪曲歷史,製造了不少巴比倫神話和印度神話,把中國數學的輝煌成就儘量貶低,甚至視而不見,一筆抹煞」。
  • 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 [趣味數學]數學史學科介紹
    目前學術界通常將數學發展劃分為以下五個時期:  1.數學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數學時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紀中葉);  3.變量數學時期(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20年代);  4.近代數學時期(19世紀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5.現代數學時期(20世紀40年代以來)。
  • 2020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山東事業編考試備考正在緊張進行中,為了幫助大家複習備考,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2020山東事業編考試備考資料,來一起學習下吧!
  • 中國古代數學:不僅重「實用」,而且有「理論」
    去年10月底,《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使這一重大出版工程又向前邁進一步。該書出版以後,學界讚譽有加,認為該書是對截至到21世紀頭十年中國數學史研究成果的最新全面總結,是該領域裡程碑式的成就。日前,記者採訪了該書主編郭書春先生,請他介紹了該書編纂過程,及其對中國數學史的闡釋新在何處。
  • 中國數學五千年
    中國傳統數學源遠流長,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體系與發展途徑。它持續不斷,長期發達,成就輝煌,呈現出鮮明的「東方數學」色彩,對於世界數學發展的歷史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一些西方學者由於持有「歐洲文化中心論」的偏見,錯誤地認為中國古代數學是受西方數學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而實際上,從遠古以至宋、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直是世界數學發展的主流。
  • 數學史上500年匪夷所思的數學公式&中國古代數學極簡史史
    我們不禁期望,在接下來的80年裡,還將出現更多屬於這一世紀的寶貴的數學思想。數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發展的特點,可以分為五個時期:萌芽;體系的形成;發展;繁榮和中西方數學的融合。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貨物交換產生以後,數與形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仰韶文化時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號。到原始公社末期,已開始用文字符號取代結繩記事了。
  • 2020軍隊文職公共科目備考: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軍隊文職公共科目備考: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07-22 17:19:32| 福建軍轉網
  • 中國古代傳統數學在明代並未失傳
    1964年,著名數學史專家錢寶琮(1892 1974年)在其著作《中國數學史》中說:「明代中葉以後出版了很多商人所寫的珠算讀本,這些珠算書中雖保存了一些《九章算術》問題,對比較高深的宋元數學只能付之闕如,中國古代傳統數學到明代幾乎失傳。」
  • 吳文俊:為中國古代數學「翻案」
    這種10進位制的算術不僅可以表達任意大的正整數,還具有獨到的位值制,為中國古代高度發展的計算技術奠定了基礎,使中國古代計算技術具有了構造性、算法化與可計算的機械化特色。 現代社會所使用的實數系統及其計算方法與規律,中國數學在公元3世紀已經完成。因為中國古代算術著重實際問題的解決,自然導致解方程,即現代意義下的多項式求解。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
    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涉及的內容較多,早複習早佔先機,積累可謂說是必不可少,今天寧夏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考生可以收藏。   1、《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記錄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後人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
  • 我國的這些古代數學的成就,作用不可估量!你都知道嗎?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數、算等伴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步發展,但卻不被人熟知或記起。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國古代主要的數學成就。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十進位值制,就是中國的一大發明。
  •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
    《九章算術》,為《算經》十書中重要的一部,是一本綜合性歷史著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作者不祥,約成書於公元前一世紀。一般情況下,多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逐漸成為定本,最後經西漢的張蒼、耿壽昌,進行增補和整理,形成最終版本。此書成書時間,應最遲在東漢前期。
  • 數學是一大基礎科學,中國古代數學集大成者數學家秦九韶的智慧
    此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設置了81個數學問題,涉及「市易」、「軍旅」、「營建」、「錢穀」、「賦役」、「測望」、「田域」、「天時」、「大衍」等多個數學領域。由此可以看出,數學在中國13世紀時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重視秦九韶以《數書九章》為代表的數學成就「。
  • 我國的這些古代數學的成就,作用不可估量!你都知道嗎?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數、算等伴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步發展,但卻不被人熟知或記起。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國古代主要的數學成就。由此可見,十進位值制的記數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科學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