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這一次出手很重:支付寶變身旗艦版陌陌,一經上線便引爆了頭條。網友稱馬雲把社交變成了援交。王思聰更是調侃支付寶變成了「支付鴇」。此舉迅速引來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圍觀譏評。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社交,馬雲的網際網路焦慮在於阿里沒有拿得出手的社交應用平臺,於是把支付寶拉下了水。
支付寶新推出了「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兩個社交圈子,只允許女性白領或女性大學生發布動態,看客們可以通過搜索圈子尋找美女。還可以給她們點讚、打賞,至於給心儀的姑娘留言評論,那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前提是芝麻信用必須要超過750分。一夜之間,支付寶被各種大尺度照片刷屏。更有甚者為了得到打賞,而從網絡上盜取各種色圖。網友驚呼:「綠茶婊與土豪玩的援交遊戲,屌絲大眾無福消受啊,連評論都不配啊!」
「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是支付寶面向高端用戶提供的「陌生人交友」服務,與淘寶平臺的交易次數直接掛鈎,如果你不是資深「淘友」,那麼你連服務資格都沒有。但是也有網友發現,如果芝麻信用不夠750分,只要你綁定車輛信息,那麼分數馬上會到750以上。有人說這叫「實名制約pao,精準射交」。
馬雲的社交夢世人皆知。從阿里旺旺到旺信、從來往到釘釘,再到現在的支付寶社交圏。馬雲曾說:「寧死在來往路上,絕不活在微信群裡。」馬雲看著微信風生水起,一直想分一杯羹,但不知如何下嘴。如今,微信的存在已經給阿里的未來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脅,2016年6月初,在Mary Meeker發布的 《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顯示,中國用戶每月使用微信支付的次數超過50次,幾乎是支付寶支付的5倍。
微信社交代表著人們的精神需求,而支付寶所代表的是物質需求。在社交圈子可以感情泛濫,在電商平臺上很難眉來眼去。網友點評社交應用的一生:「始於約炮,興於炫耀,衰於雞湯,亡於電商。」蝦有蝦路,蟹有蟹路:早前Facebook也曾試圖從社交媒體轉向電商,但最後也以失敗告終。
馬雲之所以急於構建自己的社交平臺,是因為他恐懼微信的強大威脅。馬雲的商業帝國主要體現在流量入口,阿里在社交產品上發力,目的是讓用戶能在阿里的產品上停留更長的時間,進而推動淘寶和支付寶業務的發展。而流量入口一旦崩塌,阿里的電商老大地位就會不保。
如今微信已經成為用戶粘性最大的社交app,數據顯示,近55.2%的人平均每天打開微信10次以上,而每天打開微信的平均次數超過30次的微信重度用戶佔到了近四分之一。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也已經超過8億。在這種態勢下,其它社交平臺想要立足就不得不出大招:比如已經上市的陌陌,當時就是靠荷爾蒙一「炮」成名。
這次馬雲的套路似乎和當初的陌陌異曲同工,在大尺度新聞迅速蔓延後,支付寶馬上作出回應,將「嚴肅清理圈內的環境」。網際網路時代,社交是擴大流量入口的最有效手段,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迄今為止,「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分別吸粉1500多萬和1200多萬,而且粉絲一直在增加。馬雲此次的社交戰略是否會成功?還是像以往一樣半路夭折?反正支付寶已經下水了,「一脫成名」本來是娛樂圈的捷徑,現在這風氣已經蔓延到商界。不過已經脫下來的衣服,想要再穿回去就難了。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本文版權歸李光鬥所有,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