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小編一直以為:人的記憶是3歲左右形成的。因為小編自己本身,就大概記得的是,記憶的起源就是3歲左右。那是這樣的場景:跟媽媽一起看電視,看到電視裡在煎雞蛋。我就很調皮地對媽媽說:「快把碗端來,我要吃雞蛋。」這就是小編的第一次記憶,充分暴露了小編的吃貨本質。
而你的第一次記憶又是怎樣呢?如果你願意,請在評論區跟大家一起分享。
不同於小編的3歲才開始記憶,小編的朋友萍兒,一個4歲可愛女寶的媽咪,今天跟我分享了女兒萌萌的一個神奇事件:臨近春節,她帶萌萌回老家跟媽媽團聚。可是,當她和母親正在廳裡嘮嗑的時候,萌萌突然指著牆上外公的遺照,問她:「媽媽,我的名字是這個爺爺起的嗎?」
萍兒一聽,跟媽媽兩個人都傻眼了。她想起,自己懷萌萌7個多月的時候,父親病重。因為對自己的病心中有數,萍兒的爸爸一直為不能見到即將出生的外甥女而難過。萍兒和老公看在眼裡,只能一直勉勵著父親,心裡卻一直在流淚。
後來,他們想了一個辦法,讓父親給肚子裡的寶寶取名。父親很是高興,躺在病床上翻了好幾天的字典,蒼白的臉上也似乎泛起了紅光。和女兒女婿幾經探討,最終才把外甥女的名字確定下來。而一個禮拜後,父親也離開了人世。
可是,當時還在萍兒肚子裡的萌萌,怎麼會知道這件事呢?萍兒滿是疑惑地跟我探討,我也立馬上網查詢了很多資料。沒想到的是,很多媽媽也反映過類似的現象,比如寶寶記得在孕期聽過的曲子,寶寶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等等。
其中,zui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著名婦產科醫生池川明在2002-2003年所做的研究。池川明
曾以嬰幼兒為對象,對36家幼兒園共1620個平均年齡為4歲的孩子進行研究。結果發現:
33%的孩子有「胎內記憶」,21%的孩子能記起出生時的情景。這些孩子大多集中在2-3歲。
另一位專家飯田史產的研究結果則為:53%的孩子有胎內記憶,41%的孩子有出生記憶。
他們記錄的孩子們對出生前記憶的講述也非常奇妙——
有個2歲的小女孩,雙手抱住膝蓋蹲著說:坐在溫暖的浴缸裡;有個2歲的男孩說:裡面很黑,像浮在水上;
有個3歲女孩摸摸肚臍說:這是我和媽媽連接的地方;有個3歲男孩說:裡面黑的難受,常常聽到媽媽的說話聲,有時怕黑就哭出來了;
有個2歲小女孩時先破水後出生的,她說:聽到一聲響,眼前忽然就亮了;另一個4歲女孩則表示:本來還想睡一小會,結果睡不成了;
有個3歲的小女孩說:被一根繩子拴住;有個4歲男孩說:在媽媽肚子裡遊泳和睡覺……
甚至還有個孩子,爸爸媽媽在孕期關係不好,他說:媽媽的肚子裡是紅色的,還有血。我能聽到外面的聲音,爸爸打了媽媽。我在肚子裡告訴媽媽不要哭,但是媽媽好像沒聽見,我想如果我到媽媽身邊,媽媽會開心一點……
遺憾的是,雖然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寶寶在胎兒時期,尤其是7個月大以後,就已經具有思維、感覺以及記憶的能力了。但目前仍沒有確切依據證明「胎內記憶」,也就是,「胎內記憶」仍缺乏科學依據。
但是,小編依然願意相信:所謂的胎內記憶,是確實存在的。只是,需要給科學家們,一定的時間來證明。不知道,你們信嗎?
如下,小編還要推薦給大家,孕期對胎兒大腦發育最有效的食物,希望大家都能夠生出一個健康漂亮,能夠擁有胎內記憶的寶寶。
脂肪類食物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豬油、牛油等各種動物性脂肪是很好的補腦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脂肪是構成腦組織的重要營養物質。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也是補腦的必然選擇,比如瘦肉、五穀雜糧、牛奶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蛋白質含量可觀的食物。含維生素C的食物在胎兒腦部發育期,維生素C能夠提高腦功能敏銳度,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櫻桃、番石榴、西紅柿等就是非常不錯的補腦食物,孕婦應該合理搭配使用,這樣寶寶的腦部發育也能夠相應享受到益處。含鈣質的食物鈣質能夠保證腦細胞避開有害刺激物質,因此孕婦在孕期補鈣也是非常重要的。牛奶。乳酸、綠色蔬菜、芝麻、大豆等都是鈣含量較高的食物。維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有營養學家認為:維生素B對於大腦功能的發育有間接的作用。因此,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諸如蘆筍、杏仁、蛋、動物肝臟、玉米等也可適量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
維生素A可促進腦部的發育,孕期適當補充維生素A對於孩子的腦部發育是有幫助的,不
過要注意適量,不能過量補充。日常生活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產 品、奶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