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二氧化氯是什麼?
二氧化氯消毒劑是一種醫療衛生、水產養殖、農業種植、水處理等行業較常用的一種高效消毒劑。其在2003年的SARS,以及後來的甲型H1N1流感中也都有應用。雖然二氧化氯裡面含「氯」,但二氧化氯不屬於「含氯消毒液」,而是屬於過氧化物消毒液。因為含氯消毒液指的是以次氯酸為殺毒成分的消毒液。
二氧化氯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有刺激性氯味。因為二氧化氯是氣態,沒辦法直接保存使用,所以市面上都是屬於二氧化氯緩釋釋放劑,經過釋放劑遇水產生反應,才會生成二氧化氯氣體進行消毒作用。
那麼二氧化氯消毒時的安全性到底怎麼樣呢?
1988年8月7日下午,先後有36名遊泳者前往江蘇省淮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其主要症狀包括咽部黏膜充血,咳嗽和胸悶,少數患者有發熱和嘔吐症狀,這36名遊泳者,絕大部分是兒童。
事情後來調查是該市遊泳場館在給池水投入的二氧化氯穩定劑是過期的,導致二氧化氯迅速逸出空氣中而不能完全溶於水,致使館內空氣被汙染,人群出現中毒現象。館內空氣流通不暢也是中毒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
2003年9月11日,廣東省開平市某工廠也發生過幾名職工二氧化氯中毒事件,經調查,事件原因為工人在攪拌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過程中,導致二氧化氯逸出,因吸入二氧化氯氣體而中毒。
2004年6月21日,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一位因誤服裝在純淨水瓶中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而發生胸悶,頭昏,乃至抽搐的女患者。
目前發生的二氧化氯中毒事件,絕大部分都是操作不當,誤吸了逸出的較高濃度的二氧化氯氣體,或者是誤服事件。正常情況下,二氧化氯還是很安全的,安全濃度下,其對皮膚也基本無刺激性。
那麼這個安全濃度是多少呢?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的建議,職業暴露劑量小於0.1ppm是安全的,如果暴露於超過5ppm的濃度條件下,就是處於危險的範圍。其並不是網上宣傳的完全無毒無害。所以,如果家裡有二氧化氯消毒片或者消毒液,還是應該妥善保管,做好標籤,並且儘量把消毒液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