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教授:能成為「學霸」的人,都該具備這3種能力

2020-12-16 小婷老師育兒觀

斯坦福作為世界級的高等院校,一直是眾多學子夢想當中的學習聖地,在這所院校當中任職的教授、校長本身也都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

那麼史丹福大學教授、校長等人就總結能夠成為「學霸」的人,必須具備的幾種能力。

1、好奇心

" I want to offer my first challenge. I challenge you to be curious amidst opportunity."

「我想提出我對你們的第一個要求。我希望你們能夠抓住機遇,並且保持好奇心,積極探索。」

這是史丹福大學校長Marc Tessier-Lavigne在2017新生演講說的一番話。

接著校長Marc Tessier-Lavigne說:

在史丹福大學的四年裡,你們可以接觸到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前沿的傑出學者:包括藝術、人文、社會科學、科學和工程,法律、醫學、商業、教育,以及公共服務、創業領域。

我希望你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不要過於狹隘地選擇某個研究領域。

馬雲也說過:「有興趣的孩子比有證書的孩子更有質感」。

孩子的知識面都是從一個點逐漸向外擴散的。

如果孩子在這個由點向面擴散的這個過程當中,還沒能體會到一件事情的有趣之處,就先入為主的覺得這一領域的知識不適合我、太深奧,不去觸碰,那麼就是自己把自己給束縛住了,從而失去了很多的可能性。

反過來說,也只有感受得多了,才能夠知道,究竟什麼領域是自己所真正喜愛的。那麼孩子對事物有好奇心這件事情,是需要家長的保護和培養的,給孩子創造條件去好奇。

推薦一本書《爆笑科學漫畫》,是一本漫畫形式的科普書,從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來幫助孩子培養好奇心。

比如《保險箱裡的瓶子》,就是偵探故事和科普結合,通過揭秘一場「毒藥陰謀」,讓小朋友學會了不少化學知識。

卡拉和爸爸媽媽在海島上遇到了幾年不見的老鄰居。對方卻不認識他們。原來,他失去了記憶。奇怪的是海島上大部分四十歲以上的人的記憶都開始退化。

一個名叫賓的遊客查看了島民的日常生活,發現讓海島居民生病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吃飯用的鍋。

在大偵探賓的偵探社的幫助下,竟揪出了一家合成致幻劑的秘密工廠……

2、學會不分心

任教於史丹福大學商學院、著有《鉤癮效應》一書的行為心理學家尼爾·埃亞爾(Nir Eyal)指出:

21世紀最需要的重要技能就是「學會不分心」,而很多父母沒有把這個能力教給孩子。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學習其實遠遠不到要拼智商的程度,而是在學習態度上就有了問題。

孩子拖拉、磨蹭、溜號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其實正是導致孩子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

任何在領域上有所成就的人,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做事情都非常專注。

或者是班級裡的學霸,在自習課的時候總是亂糟糟的,但是但凡有幾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很專注的人,一定是班級裡的「學霸」。

那麼想要孩子做事情不分心,也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玩一些訓練專注力得小遊戲。

我給我孩子玩的就是由德國引進的《德國好奇狗專注力訓練》,是由德國好奇狗團隊精心打造的一套遊戲書。

通過數學、英語、圖像、思維等多種思維遊戲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在獲得專注力的同時,也收穫了一些常識認知。

整套書7冊,從易到難,包含400道遊戲題,300幅精美圖片,還贈送200張貼紙,可以用貼紙作為獎勵。

因為團隊的領軍人物曾經是一名小學老師,所以對孩子的心理特徵把握的非常精準。

7冊遊戲書的畫風很同一,並且一隻好奇狗始終貫穿其中,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延續感,像是一個夥伴一直陪著孩子。

3、成長性思維

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寫過一本書叫《終身成長》,在這當中第一次提到了「成長性思維」,這本書也大受比爾蓋茨推崇。

面對失敗的時候,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想「我太差勁了」「我是個失敗者」;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則會想「我必須在課堂上加倍付出努力,我依然有半個學期的時間來提高我的成績」。

有些孩子,智商高、能力強,但是一遇到困難就否定自己,那麼這樣的孩子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反倒是能夠在逆境當中也能汲取自己需要的能量,然後不斷進步,這樣的孩子即使最開始不是出眾的那一個,也會最後成為站在頂端的人。

我給兒子看的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就很值得推薦,這套繪本分為了8個維度,其中一個就是逆商教育,也就是面對挫折的能力,還有情緒管理、社會交往、性格教育、行為習慣品格培養、財商教育和性教育。

採用注音版本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圖畫部分的色彩也很清新柔和,很適合孩子看。

同時每個主題後面都有「給父母的話」,可以讓父母們了解相應的兒童學知識,更好地解決育兒困惑。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他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我朋友就是一個小學教師,她曾提醒過我:「很多孩子剛上小學都缺乏以下3種能力分別是記憶力、專注力、自制力」。根據我朋友的提示,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培養孩子以下3種能力,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
  • 斯坦福教授:孩子上幼兒園後有這3種表現,未來多半是「學霸」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的意思就是通過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就能看出孩子未來是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們就可以通過一些表現,看出孩子長大是否更有出息。
  • 史丹福大學教務長:比進名校更重要的,是18歲前具備這8種能力
    連續10年擔任史丹福大學新生教務長的朱莉(Julie Lythcott-Haims)在帶過20000名史丹福大學新生後,根據10年來作為教務長的觀察,參照全美各地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建議,告訴我們:如果希望孩子在18歲時可以在世界的舞臺上施展拳腳,那麼靠父母絕不是幫他們解決各種問題的途徑,他們需要具備一套基本的生活能力。
  • 史丹福大學教務長:比進名校更重要的是18歲前具備這8種能力
    可是,孩子的人生終究是他自己的,未來的道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那麼,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哪些能力是將來獲得一生幸福和成功所需要的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些重要能力呢?新學期開學時,史丹福大學的校園裡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個大一新生到校幾天後,快遞公司把他從家裡寄來的箱子送到了他宿舍外面的人行道邊。
  • 大學教授直言:即將步入大學殿堂的學生,最起碼得具備這3種能力
    大學教授直言:即將步入大學殿堂的學生,最起碼得具備這3種能力2019高考結束後,通常都會有3個月的漫長假期如期而至。不管高考成績如何,最起碼也得釋放一下自己長久以來得壓力,很多同學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也是伴隨著美好的憧憬,總是聽別人說,上了大學就輕鬆了,自己恨不得時間過得快點趕快上大學去。但是,你知道嗎?一位大學教授早已指出,即將步入大學殿堂的學生,最起碼得具備這3個能力。
  • 斯坦福新生教務長:18歲前具備這8種能力,比進名校更重要
    史丹福大學校園發生的一件事新學期開學時,史丹福大學的校園裡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個大一新生到校幾天後,快遞公司把他從家裡寄來的箱子送到了他宿舍外面的人行道邊。這個新生就任箱子擱在那兒,因為箱子又大又重,每個箱子都要兩個人才抬得動,他一個人不知道怎麼把它弄到自己的房間去。
  • 斯坦福教務長:18歲前具備這7種能力比進名校更重要!
    可是,孩子的人生終究是他自己的,未來的道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那麼,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哪些能力是將來獲得一生幸福和成功所需要的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些重要能力呢?新學期開學時,史丹福大學的校園裡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個大一新生到校幾天後,快遞公司把他從家裡寄來的箱子送到了他宿舍外面的人行道邊。
  • 獲院士推薦 學霸被史丹福大學錄取
    受訪者供圖   他是一名非典型性學霸,喜歡打網球、唱歌,打遊戲甚至可以熬通宵。但是由於他做事非常專注高效且持之以恆,他的學霸之路當然也就一路順暢。他叫黃飛,江蘇人,生於1992年,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一個月之前,黃飛獲得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和全額獎學金。
  • 如何成為一名學霸?學霸一般都具有這3種品質,你知道嗎?
    如何成為一名學霸?學霸一般都具有這3種品質,你知道嗎?對學生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學生們最看重的無外乎考試成績與班級排名了。俗話說,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分數高了,學生們自然感到開心。一旦分數低了,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七上八下。
  • 學霸中的學神:大三成為CVPR審稿人,28歲任教史丹福大學
    清華大學是個學霸遍地的地方,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吳佳俊當之無愧地被公認為是「清華學神」,不僅導師讚不絕口地誇他:「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已經超過博士生」,而且,他還是CVPR審稿人。前不久,年僅28歲的他在Twitter上說:「很高興告訴大家,我將於2020年加入史丹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
  • 哈佛大學研究:能成為學霸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點,不僅僅是智商高
    在家長的觀念裡,所有的學霸、狀元都是因為有著超高的智商,學習才會那麼優秀,而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自然教不出高智商的孩子。哈佛大學柯偉林教授的研究表明,孩子們能夠變成學霸並不是因為高智商。教授明確表示,學霸擁有很多相同的習慣,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並非難事。
  • 清華教授直言: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這3種能力,才有機會成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大學生數量也是與日俱增,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在逐漸增大,對此一位清華教授直言: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這3種能力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並且有了這些能力才更有機會成長為國家棟梁,一起來了解一下。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開發超柔性電極,可與大腦神經相兼容
    近日,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Zhenan Bao)團隊開發出一種導電性和伸展性都極佳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用來製作可拉伸的柔性電極以及透明「電子皮膚」等。該研究結果報導在最新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過去十多年,鮑哲南團隊一直致力於開發新型柔性電極材料,期望使電子產品變得更加柔韌靈活,就像人體的第二層皮膚一樣。
  • 西湖大學能否成為「東方斯坦福」?
    原標題:科技成果首次融資近億元 西湖大學能否成為「東方斯坦福」?近日,西湖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湖生物醫藥)宣布完成近億元首輪融資,該公司正推動西湖大學研究員自主研發的科研成果實現順利轉化。
  • 前史丹福大學校長漢尼斯,如何成為傑出領袖?
    我開始憧憬更多,希望我為之工作的科系、學院和大學能夠對世界產生更深遠、更積極的影響。我其實可以單純做一個教授,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獨立工作者能做到的最有收穫且最受 尊敬的工作。但是,我選擇走上了一段領導力之旅,這深刻影響了我過去 20 多年的人生軌跡。 我在史丹福大學最初的工作對領導力技能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
  • 揭秘史丹福大學:為何能成為全球學子的夢寐名校,厲害在哪個方面
    美國史丹福大學屬於國際頂尖學校,這所名校成立至今,出現了多少古今中外政界、商界、科學界、文學家的頂尖人物,這所學校也因此被許多學子封神。能進入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也就意味著文憑有著絕對的碾壓。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探秘一下這所史丹福大學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家長要好好培養,沒準會成為數學學霸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每個孩子都要從小面對語數外這三座&34;。只不過語文和英語就比較簡單了——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34;。然而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孩子把公式背的再熟練,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依舊還是會掉進100種讓人掛科的陷阱。
  • 哈佛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作為家長,一聽說誰家出了個學霸孩子,內心就羨慕不已。認為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沒那種腦子的爹媽,自然不敢奢望養出那樣的孩子。但成為學霸和智商之間真有必然關係嗎?哈佛商學院的柯偉林(W.C.Kirby)教授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這位哈佛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拿學遊泳這件事進行舉例,他說普通學校是如何教學生遊泳的?
  • 史丹福大學官方發布暑校在線版!
    史丹福大學每年為全球優秀中學生開辦國際學院暑期學校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到史丹福大學深度體驗、學習。精心挑選斯坦福最具特色的課程,從多個專業課程設計成為期兩周的課程體驗項目。受疫情影響,2020 年的課程將改為線上教學模式,時間為2020 年8 月3 日至14 日(每周一至周五,共計10 天),在為期約兩周左右的時間內,學生選擇一門課程進行深入學習。
  • 教授風採|潘軍:紐大-斯坦福-MIT-高金,享受金融研究的快樂
    獲得史丹福大學和紐約大學雙博士學位,在MIT任教近20年的她,選擇回到從小成長的上海,走上高金的講臺。本期「教授風採」,與你講述SAIF教授潘軍的金融研究之路。潘軍,上海中學高中時代出國後的學霸毫無意外地開始了一路狂飆模式:只用了一年就讀完了西伊利諾伊斯大學的物理學碩士,並收穫了紐約大學物理學博士offer。在紐約種下一枚金融的種子1993年7月,謝繩武教授來到紐約,與潘軍及幾個交大校友見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