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頭鷹寶寶,萌翻了!
(原標題:貓頭鷹寶寶,萌翻了!)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昨日中午,在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隔離區,記者見到了4隻呆萌可愛、一點不認生的小傢伙。「這是上午市民張先生送來的,經過檢查,這4隻幼雛是俗稱大貓頭鷹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雕鴞,以田鼠為食,是益鳥。送來的塑料筐裡是5隻,而其中一隻已經死亡,非常可惜。」站長董朝偉說。
-
黑褐色大鳥受傷落難雪鄉,原來是貓頭鷹!「國二」保護動物~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鐵軍近日,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民警根據群眾提供的信息,進行愛心接力,成功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俗稱貓頭鷹)。經初步檢查,這隻黑褐色的大鳥雙腿受傷、無法站立,體力虛弱已暫時不能飛行。民警立即將這隻受傷的大鳥帶回派出所做好保暖,並找來雞肉及醫用消毒工具,對它進行餵食及簡單的傷口處理,同時向森偵大隊尋求救助辦法。
-
猛禽與萌禽:中國人與貓頭鷹的愛恨情仇
中國常見的一些貓頭鷹(斑頭鵂鶹、鷹鴞、長耳鴞、領角鴞)據上世紀五十年代老動物學家在成都周邊的調查,這裡有四種最常見的貓頭鷹(長耳鴞、領角鴞、斑頭鵂鶹、鷹鴞),平均每隻貓頭鷹每天捕鼠近2隻,雖然後世科學研究證實貓頭鷹對老鼠種群控制作用有限
-
啄木鳥、喜鵲、燕子是益鳥還是害鳥?主要吃什麼食物?
生活中常常會見到啄木鳥、喜鵲、燕子各種鳥類,很多人會弄不清它們到底是益鳥還是害鳥,益鳥和害鳥是站在人類利益的角度來看的,對人類有益的就是益鳥,對人類有害的就是害鳥
-
比小貓頭鷹更可愛的,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領鵂(xiū)鶹(liú)(Glaucidium brodiei)是一種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系、我國南方(包括臺灣島和海南島)、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的小型鴞類,體長僅約16釐米,比我們身邊常見的麻雀大不了多少,是中國最小的貓頭鷹
-
別看小鴞我呆萌長大可是猛禽!浙江有人撿到這種鳥,關於它...
大約是白天,貓頭鷹不活躍,也可能是受了驚嚇,總之小傢伙一直保持著呆萌的樣子,但是對民警專門為它買來的火腿腸倒是來者不拒。高新園區派出所聯繫了森林公安,當天下午將小傢伙正式進行了移交。據森林公安民警介紹:這隻小傢伙的學名叫斑頭鵂鶹——這兩個字你能讀出來不?呵呵,它的讀音是[xiū liú] ,音同「休留」。
-
這隻受傷的鵂鶹(xiū liú)為師生帶來一堂現場生物課~
9月21日,西安交大附中一位學生在教室外的窗臺上發現一隻長相酷似貓頭鷹的幼鳥,這隻幼鳥落在窗臺上一動不動,直至第二天仍未飛離。經過該校生物老師的判斷,並非貓頭鷹。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一眼就認出這是一隻斑頭鵂鶹(音xiū liú),屬於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檢查後發現,這隻斑頭鵂鶹因為翅膀受傷,不宜放飛,工作人員決定將其帶回留觀治療。
-
幼小貓頭鷹遭兩隻喜鵲圍攻險些喪命,多虧熱心人及時「解救」
4月21日傍晚6時許,鄭州市緯五路公交場站中央上演一場鳥兒大戰:兩隻喜鵲瘋狂攻擊一隻身形弱小的貓頭鷹幼雛,面對兩隻喜鵲的狂啄,小貓頭鷹難以招架,更無反抗之力,生命危在旦夕。在緊要關頭,幾名熱心的公交車長及時趕到,將兩隻喜鵲趕走,救下了狼狽不堪的小貓頭鷹。後經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初步檢查,該小貓頭鷹並無大礙。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啥原因?原來不是迷信是科學
僅僅在我國的不同地區,就分布有雕、烏雕鴞、雪鴞、黃腳漁鴞、褐漁鴞、長尾林鴞、烏林鴞、灰林鴞、褐林鴞、紅角鴞、黃嘴角鴞、領角鴞、蘭嶼角鴞、縱紋腹小鴞、橫斑腹小鴞、鷹鴞、長耳鴞、短耳鴞、斑頭鵂鶹、花頭鵂鶹、猛鴞、倉鴞、草鴞等種類的貓頭鷹。貓頭鷹是一種具有夜行性的肉食動物。其體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體長可達90釐米以上,小者如東方角鴞,其體長不及20釐米。
-
農村常見的貓頭鷹是一種益鳥,為什麼很多人討厭貓頭鷹?
貓頭鷹還是比較好辨認的,大家以前在課本裡面也學過這種鳥類,這可是一種益鳥。只不過這種鳥在農村卻不討喜,很多農民一聽到貓頭鷹的叫聲都會呸幾聲,這是為什麼呢?在農村常見的貓頭鷹是一種益鳥,為什麼很多人討厭貓頭鷹?
-
猛禽學習筆記
角鴞的頭骨,眼眶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具有鞏膜環/圖自Tumblr @buy-skulls雪鴞的正臉。貓頭鷹的臉比較扁平,眼睛分布在頭部的正前方,因此它們擁有雙目視覺,也讓人類覺得它們像貓。雙目視覺是在肉食性哺乳動物和猛禽中廣泛存在,人類也是雙目視覺/圖自網絡白頭海雕側臉。
-
男子賣貓頭鷹判刑 獵捕7隻均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貓頭鷹在田野上空飛翔被告人韋某亮系廣西橫縣南鄉鎮紅宜村居民。2016年2月初至26日期間,被告人韋某亮在橫縣南鄉鎮紅宜村委東衝村其家附近的「補蒼嶺」果園處,以掛魚網的方式時行獵捕野生動物鳥類,獵捕得6隻貓頭鷹(5隻活體)、1隻「白面水雞(活體)及3隻不明種屬的鳥。2016年2月16日,韋某亮在橫縣某街進行販賣時被橫縣森林公安局民警查獲,民警扣押了上述野生動物鳥類。
-
東營:貓頭鷹受傷落難獲救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你好,我在路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貓頭鷹,你們看能不能來救治一下。」近日,市自然資源局東營分局接到辛店街道茶坡村熱心村民王培廠先生的來電,稱其在德州路附近發現一隻翅膀受傷的貓頭鷹幼鳥。接到電話後,市自然資源局東營分局的工作人員迅速行動,按要求進行防護,立即趕往現場對受傷貓頭鷹進行救助,同時聯繫相關部門上報有關情況。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將其放入紙箱內,立即送往東營黃河三角洲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站,交由專業人員進行救治。
-
泰一女子收留一隻受傷的小貓頭鷹,卻讓寵物大壁虎受傷,終被捕食
近日泰國一位女子收留了一隻受傷的小貓頭鷹,卻讓寵物大壁虎很受傷,最終導致這隻30釐米長的大壁虎,被這隻野生小貓頭鷹捕食。據介紹:這位泰國女子名為Lamai Janta,而這隻小貓頭鷹就是在她的家附近發現的,當發現這隻貓頭鷹還是一隻寶寶貓頭鷹而且受傷後,Lamai Janta便將這隻小貓頭鷹救回家收留,可想不到過了幾日,這隻小貓頭鷹就恢復了狩獵能力,迅速捕食這隻寵物大壁虎。
-
來南京這所「貓頭鷹學校」學習吧!
救助中心最多的動物就是貓頭鷹,其中90%以上的都是斑頭鵂鶹,其次是紅角鴞,儼然一所貓頭鷹學校。 令人印象深刻的貓頭鷹「學生們」 何為貓頭鷹學校?原來,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每年都會收到五六十隻「失學」小貓頭鷹,它們因各種原因不幸落單,失去被媽媽親身教養的機會,形單影隻又尚未掌握生存技能,居民或民警發現後就將其送來救護中心。
-
網友分享養只貓頭鷹是什麼體驗?網友:可愛到犯規
眾所周知,貓頭鷹大多棲息於樹上,部分種類棲息於巖石間和草地間,而且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巖穴或屋簷中不易見到,那麼養一隻貓頭鷹是什麼體驗呢?影片告訴你:它很可愛~影片中的貓頭鷹周身羽毛大多為灰褐色,散綴細斑,稠密而鬆軟,眼周的羽毛呈輻射狀,細羽的排列形成臉盤,面形似貓,而且它們。頭大而寬,嘴短,側扁而強壯,先端鉤曲,嘴基沒有蠟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蓋。
-
小「貓頭鷹」廣州白雲湖墜樹 景區工作人員伸出援手
小「貓頭鷹」廣州白雲湖墜樹 螞蟻爬遍全身幸運!景區工作人員伸出援手 小「貓頭鷹」喜跳「新疆舞」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通訊員謝東梅攝影報導:「你好!我這裡是白雲湖公園,能幫我們聯繫森林公安嗎?請他們過來白雲湖管理處一趟,我們這裡發現兩頭受傷的小『貓頭鷹』!」
-
「關注」|貓頭鷹落難野外 警民聯手救助「做客」野生動物救助站
4月27日早9時40分左右,巴林右旗森林公安局接到內蒙古赤大白鐵路望山站治安員恩和吉日嘎拉報警電話稱:上午巡邏檢查時在赤大白鐵路望山站哈日根他拉路段附近的防護欄杆旁樹叢下,發現一隻像貓頭鷹的大鳥受傷了,急待救助。接警後,巴林右旗森林公安局治安隊民警立即前往並展開救助。
-
吉首市成功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貓頭鷹
接到求助電話後該所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清明社區,原來是一隻小貓頭鷹因翅膀和腿部受傷而不能飛翔。經初步辨認,該鳥為鵂鶹,俗稱小貓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少數具備夜視能力的鳥類,平時以鼠類為主要食物,為夜行性動物,對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農業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