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同脈 |「成陶&重陶」首度牽手 共建雙城教育協同發展新平臺

2020-09-15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7月6日,成都陶行知研究會與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相聚在重慶西南大學吳宓樓會議室,就7月17日即將召開的首屆「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進行專項研討,並對兩地陶研會地方工作展開交流與分享。

雙陶相聚 陶行知教育理念一脈相承


7月6日上午,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秘書長李清帶領,由成陶組成的4人考察團,先後前往重慶市教委、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在重慶市陶研會會長宋乃慶、秘書長唐智松、主任陳婷等陪同下,進行參觀交流。

兩陶秘書長首度牽手


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成立於2001年,源於1986年在重慶成立的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西南大學為法人掛靠單位,是經重慶市民政局審核批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術性群眾組織。

研究會制定了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章程,建立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完善的活動組織制度,有固定辦公場所和穩定經費支持。本會堅持學術立會、服務興會、規範辦會,以學陶、研陶、宣陶、師陶為宗旨,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

同時,建有育才學校、育才中學、育才職業教育中心等三批共計20多所基地學校,有西南大學等重慶市6所高校大學生陶行知協會會員單位,有50多個會員單位;辦有定期連續出版的重慶市內刊《重慶陶研文史》雜誌。本會學陶、師陶、研陶工作在對象與內容的系列化、目標與方式的針對性、效果和影響的顯著性,獲得了全國陶行知研究界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

攜手未來優質教育資源圈共建共享


據悉,首屆「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是由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共同發起的學術性教育論壇,本次論壇,首度匯集了來自四川和重慶兩地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育專家及川渝優質教育資源代表學校校長。

宋乃慶會長主持「7.17川渝對話」研討會

屆時,重慶市陶研會將由會長宋乃慶教授親自帶隊,領銜重慶市第一中學、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市第八中學等學校代表校長,與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姚文忠教授及成都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成都樹德中學等校長,圍繞「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名校的傳承、發展與社會責任」、「新時代下教育的創新發展思路」等話題展開精彩對話,旨在探討雙城經濟圈下,兩地教育的協同發展,共同推動川渝兩地教育資源的融合與共建共享。


撰稿 | 彭佳

相關焦點

  • 2020年首屆川渝對話教育論壇將於7月17日在成都召開
    2020年首屆川渝教育對話論壇將於7月17日在成都召開。由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重慶陶行知研究會共同發起,屆時將吸引來自成都及重慶兩地教育部門領導和代表性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雙城經濟圈下,兩地教育的協同發展,推動川渝兩地教育資源的融合與共建共享。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發展聯盟成立
    據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發展聯盟由重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川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共同牽頭髮起,是在全力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背景下,搭建的由政府主導,以學前教育職業院校和幼兒園、幼教企業為主體,集「政產學研用資」為一體的學前教育創新協同發展平臺,是兩地共建共享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同開展學前教育教師教育研究,聯合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學前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協同創新組織
  • 加速雙城教育協同創新發展,瀘州與永川將在五大領域深度合作
    近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在重慶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合作籤約,四川省瀘州市與重慶市永川區將在五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創新發展。重慶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廳於4月27日籤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瀘州市教育體育局與永川區教委開展深度交流、反覆磋商、調研座談,共同制定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創新發展合作協議》,形成了推動瀘永兩地教育協同創新發展共識。
  • 共謀川渝教育發展  教育對話率先行
    ——2020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蓉舉行 7月17日,由四川教育電視臺、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主辦,巴川中學、新鷗鵬教育小鎮承辦的2020對話川渝•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
  • 重師攜手川師 開展教師教育協同創新戰略合作
    人民網重慶5月22日電(陳琦、黃軍)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重慶和四川兩地的高校合作越來越深入,也開始了實質性的項目共建。5月21日,重慶師範大學與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四川籤約。
  • 共建共享招考資源,成渝兩地籤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考試招生協同發展框架協議》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7月31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與重慶市教育考試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考試招生協同發展籤約儀式在渝舉行。四川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敏、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黃騰蛟出席儀式並代表雙方籤署協議,兩省市教育考試院有關領導、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楊海波主持會議。
  • 河南省實驗小學「牽手」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探索區域協同共建經驗
    :河南省實驗小學「牽手」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為了充分開發、利用和共享教育教學資源,河南省實驗小學與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雙方協商並達成合作意向,開展「同飲黃河水,共育追夢人」的協同共建活動,據了解,河南省實驗小學將從硬體、軟體、師資培訓等方面與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進行全方位的共建。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教聯盟成立 兩地籤約攜手共謀職教協同發展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川報觀察記者 江芸涵9月16日,四川省教育廳與重慶市教委在渝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提升成渝地區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合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 對話智慧教育未來 南華中學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教育協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0日8時20分訊(幸柏汝)課堂教學信息化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與時俱進,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大背景下,找到適合於各自學校自身辦學特色的智慧化課堂發展方式?探索出「網際網路+教育」的變革之路?
  • 教育深度「融圈」協同創新發展
    ;4月27日,重慶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廳籤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在瀘州和永川籤訂的合作協議中,「統籌開展招生合作」是雙方「共建職業教育創新改革先行區」的一項重要內容。協議指出,支持兩地國家、省(市)示範、重點中職學校在兩地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同意後,同時在兩地開展招生工作,滿足學生不同專業學習的需求。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今明兩年高職擴招200萬人。目前,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已邁進新時代。
  • 李後強:雙城經濟圈發展要尋求「差異協同」 實現非零和博弈
    今年3月,成都國際鐵路港和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通道口岸、產業招商、開放創新、機制協同四方面開展多項合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將加快西部對外開放的步伐,其實不僅是西向,南向的開放通道也在不斷延伸,『水陸空』發展齊頭並進。」李後強表示。
  • 兩天11地 這份雙城經濟圈調研行程單釋放了什麼信號?
    此行還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與重慶市招商投促局達成了成渝地區產業協同招商的約定,雙方將在協同招商共建園區、共享平臺、共用數據等八個方面展開合作。協同作戰,「同」在哪?雙方在產業上有共通點,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都是雙方的支柱產業,在共同打造產業集群,共同招商上有天然的基礎。
  • 川渝探討共建西南區域化命題及研究中心 推動考試招生協同發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記者從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獲悉,9月8日上午,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院長黃騰蛟,副院長楊海波等一行,到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場進行參觀調研,了解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情況,並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考試招生協同發展與四川省教育考試院進行了座談。四川省錄取場錄取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敏和其他院領導以及各業務處室負責人參加。
  • 四川廣安攜手重慶8區縣共建製造業協同發展區
    按照協議,協同發展區成員單位之間將在規劃編制、產業互補、園區共建、要素互動等方面深化合作,促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建電子信息、汽車摩託車、裝備製造等世界級製造業集群以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 協力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榮昌徵集渝西川南旅遊攻略
    榮昌夏布小鎮、內江張大千美術館、瀘州1573窖池、自貢鹽都博物館——14日,隨著2020重慶網民文化季啟動,作為重要體驗活動之一的「一起耍成渝」美好生活節首發式舉行,榮昌面向全國旅遊達人有獎徵集「一起耍成渝」旅遊精品攻略,力促擁有獨特巴蜀非遺文化魅力的渝西川南區域,成為更多遊客的「打卡地」,協力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 廣外牽手釘釘共建國際語言服務數位化平臺
    12月15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阿里釘釘達成合作,雙方決定共建人工智慧與國際語言服務實驗中心,以支撐高校多語種教育事業發展,加速語言服務行業的數位化建設,並推動翻譯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廣外牽手釘釘共建國際語言服務數位化平臺。
  • 從園區牽手看產業協同發展
    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工業項目、規劃經驗、發展理念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10多年前,為縮小南北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江蘇決定「南北掛鈎」合作共建工業園區,由蘇州工業園區主導共建的蘇宿工業園區,成為江蘇第一個南北共建園區。蘇州、宿遷兩地園區「牽手」之後,蘇宿工業園區的發展不是靠單向輸血援建,而是整合資源,協同發展。
  • 行十八年公益 重慶巴蜀小學老師志願踐行教育互助
    14日,「中國好老師 巴蜀公益行」——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教育互助志願者行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巴蜀小學舉行,巴蜀小學教育集團將繼續以不同互助方式,牽手重慶33所區縣和鄉村學校,影響輻射市內外200多所學校,分享巴蜀小學優質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