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2020-12-20 心與畫的世界

愛情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愛不是一味地索取,愛也是需要付出,許多人可能都忘記了這最重要的一條。在愛情中人們不敢付出,覺得付出了可能會受到傷害,夫妻相處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只懂得享受被愛,安心地接受對方的付出。

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能夠做到真正付出,去給予的有幾個人呢?愛的真諦是給予比接受更快樂。愛是非常純粹的事情,想愛就去愛,不要害怕受傷,勇敢地去愛,而不是等著對方來愛自己。只有你自己真誠地去愛了,才更能體會,也更能理解到對方的愛。

在我們的婚姻中愛並不是迷戀與享受,而是要我們彼此之間的分擔,關心,責任及尊重。所以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先給予,先付出,才會收到回報,這樣才能將婚姻進行到底。

經常我們會聽到年輕的戀人之間有這樣的對白:女:「你必須要先對我好,只有你對我好了,我才會對你好,如果你對我不好,就別妄想我會對你好,我又不是傻子」男:「憑什麼我要先對你好?」聽聽吧,就算是處於熱戀中的男女,彼此也不願意主動先付出,為對方多做一些事情,女人覺得這樣做太主動了,就會降低自己的身份,而男人覺得不應該向女人低頭,這樣有損他大男子的形象。

結婚之後,這種情形也是重複出現。特別是在處理家務事情中,誰也不願意心甘情願地多做一些,為對方多分擔一些。因此,為這些瑣事兩人常常爭吵不休。

如果愛請真愛,如果愛請深愛,愛就大聲說出來,用你的行動表現出來,為對方多付出點也沒有必要太過於計較,在愛情面前,請不要斤斤計較。

來自農村的張芝和從小在城裡長大的羅大有結婚了,張芝的娘家在農村,弟妹們都還小,家裡負擔比較重,平時每個月發完工資她都要給父母寄些錢回家,幫補家庭。結婚後,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公,本以為老公為會嘲笑她或者諷刺她一番的,沒想到老公居然說這都是應該的,父母養大你不容易,家裡弟妹還小,我們一起來幫助家裡。當時,張芝就哭起來撲進老公的懷裡:「老公,謝謝你,你對我的好我記住了,你對我們家的好我也記住了,我會加倍對你好的」。

從這天開始,張芝對羅大有全身心地關心和愛護,更多的陪伴和照顧,對羅大有的父母也是十分的孝順。因為羅大有的理解,讓張芝能夠輕鬆自在地去幫助娘家,這讓她如釋重負。因為老公的大度也換來了一個更愛自己的老婆,讓家裡其樂融融,大家開開心心。

我們總是在歌頌偉大的愛情,其實愛真的非常簡單,愛就是一種責任,一種奉獻。在婚姻關係中,如果我們不懂愛的這門藝術,就會在愛情中迷失方向。愛的付出不需要驚天動地,往往就體現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不會費太大的力卻影響很大,因此,需要時刻記住,真正的愛是給予,而不是索取,斤斤計較是得不到真正的愛的。

相關焦點

  • 愛是給予,不是索取
    愛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所以給予有兩方面的含義:物質方面的給予和精神方面的給予。愛情的首要是給予。不是因為我需要你才愛你,而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才需要你。在性愛中的男人將自己的性器官給予女人,並在達到高潮時將自己的精液全部給予對方,從另一方面女人也把自己性器官交給男人,在相互的給予中獲得快樂。女人給予男人的另一個方面是為男人孕育孩子,給孩子餵奶,撫養他們長大,孩子是男人的給予,也是女人的心血。物質上來說,男人愛女人,便用不斷地勞動來掙錢,用來養家餬口,女人在家不辭辛苦,撫養孩子,操持家務這些都是愛情中的給予。
  • 幸福生活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樣子,在大家都好好的時候,沒有好好的生活,把大好的時光都用在了爭吵,嫉妒、恨上面了,用在了向對方索取,一味的索取,有的人甚至明知道對方能力有限,還要勉強他去做。前幾天,在健身房鍛鍊,我聽到一段話,真的很心酸,一女人在哪裡健身,跟那個教練在談心,教練問她,你怎麼天天來猛練,不累嗎?
  • 感情的開始,並不是主動給予,而是索取
    反正這個過程是真的難熬,糾結,掙扎,迷茫,自我否定,甚至覺得自己以後都不會再愛了。但是慶幸的是不管怎麼樣熬過來了。現在剛好一年時間,也明白了能夠這樣輕易分開和失去的本來就是不適合你的。再看到他的動態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波瀾了。我想這就是真正的看開和放下了吧。希望大家如果經歷失戀或者背叛也能儘快走出來,學會自愛才能更好的被愛和愛人!
  • 好的愛情不是單獨的給予或索取 鉑瑞思教你領略愛的深刻意義
    在愛情中,總有一些人覺得,你愛我,就要把你的一切都給我。而我愛你,只需要告訴你一下我愛你就足夠了。這確實是不公平的,也不是最健康的戀愛模式,可是愛情,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心理學家費洛姆認為,愛的要素是給予,關心、責任心、尊重及了解。真正的愛,他的本意是付出與分享,而非滿足自我需求或者彌補自我不足。
  • 愛,不是一味只求索取,而是用一顆真心去溫暖另一顆心
    我們都知道,愛代表著一種責任,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愛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和犧牲;然而愛的回報就是對方從你給予的愛當中獲得的快樂和幸福。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追逐著你的追逐.....
  • 愛不是索取和佔有,而是付出與欣賞
    看到小不點的迪迪就愛的不行,姑和我商量能不能讓她把迪迪帶回北京,我是不同意的。實在架不住姑一遍遍的磨我,最後答應帶回一個月的時間我就去接。過完年迪迪就被他們老兩口帶走了,我和老公帶著豆豆也回了江蘇。估計也是姑計劃好的,想讓我們都到北京發展。只要有時間就和我通電話,用各種善巧方便讓我答應她去北京,讓我心動並答應姑去北京的就是她願意幫我看孩子。
  • 弱者索取,強者給予
    弱者索取,強者給予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朋友這幾天卻和我說起了她的「家醜」:姑媽經濟狀況不好,爺爺在的時候,爺爺隔三岔五的常常給她經濟上的支持。爺爺走了以後,姑媽還是經常回娘家要錢。弱小的人索取,強大的人給予。能夠給予的人,都不簡單。
  • 人生智慧法門:真正的富足是給予,最大的貧窮是索取
    昨天我發了個朋友圈,被瘋狂地在轉發,可能這句話對大家有蠻大啟發,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管聽不聽得懂先聽我說一下,我說別人給你的隨時能拿走,你給別人的永遠都是你的,真正的富足是給予,最大的貧窮是索取。
  • 舒服的感情是讓男人覺得你只給予不索取
    ,她只給予寶貝們,想想你們為什麼會和已婚男人走在一起真正讓已婚男人覺得愛上你的是什麼?因為你不索取因為一切都是他心甘情願地給你的因為你溫柔體貼,默默地在他身後陪伴呵護支持只給予他快樂和感動當被原配後,你們的關係日益緊張
  • 愛是付出而不是索取,一個人真的愛你和假的愛你區別到底在哪呢?
    人大多都是善於偽裝的動物,很多時候,一個人愛不愛你,單叢言語中是很難看出來的,所以一個人真的愛你和假的愛你區別到底在哪呢?如果你看到一個年輕人買了一條魚,回家把它紅燒吃了,你問他你為什麼要吃掉那條魚?這世間林林總總的愛大多是「愛魚之愛」也就是說年輕的男人和年輕的女人相愛那意味著什麼?
  • 愛是付出,也是索取
    大概在很多人眼裡的愛情都是付出,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愛一個人就要為對方不停的付出,仿佛不這樣做就顯示不出真愛似的。付出固然沒錯,可是一味付出不求回報並不是完整的愛。付出與索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可是真正的愛一定是伴有索取的,比如下班回家時對方的給予的一個甜蜜擁抱,相擁入睡前的晚安吻,兩個人的甜蜜恩愛都不是一個人不停地付出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倘若沒有心意相通的付出和索取,大約在婚姻這條路上脫軌而出將會成為必然的事情。我的另外一個女友過去愛一個人,愛得發狂的那種,她說看到他的時候,會不由自主想把他推倒在門背後解他的皮帶。
  • 愛到底是什麼呢?愛,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總歸有一方要懂得付出
    愛,不是一味地索取相對玫瑰,木蘭就不一樣了。她姿麗平平,很不起眼,也沒有享受到父母對玫瑰的那種偏愛。可是在耀眼的玫瑰面前不起眼的她,卻在玫瑰仍在尋尋覓覓意中人時,要嫁作他人婦了。愛,是不離不棄的陪伴新郎官的一席話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全場譁然。
  • 親情重在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維繫親情首先是要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親情讓我們永遠有依靠的對象,有傾訴煩惱的親人。雖然親情有時也很無奈,但是它無法選擇,即使它讓你的心受傷,還是無法改變的血緣關係。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因此世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愛母愛,這是毋庸質疑的。但我們不能一味地從父母那兒索取愛,而不知回報。時常反問下自己「你為父母付出過什麼」?金錢?時間?愛?
  • 為何善於索取的人反而比善於給予的人更受歡迎?
    總的說來,善於索取的人有下列類型:最常見的莫過於示弱型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善於索取的人一定是高情商的人,懂得索取什麼,向誰索取,什麼時候索取。「善於」二字,證明索取的成功率是非常高,也是善意而有智慧的索取。
  • 和男人相處,聰明的女人不會一味索取,而是給他這三樣東西
    弗洛姆說:「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索取。」
  • 讓男人更愛你的秘訣:索取
    人生相逢便是一種緣分,兩個人相遇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相遇相愛的兩個人,都應該珍惜彼此。這人世間,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不求回報的愛情,不管嘴裡說得再大義凜然,說自己不求回報,可心底深處還是希望所愛能夠得到一些回應。
  • 男女交往,如果經常向你索取這幾樣東西,那你們之間一定不是真愛
    現代人的愛情遭人吐槽最多的估計就是彩禮了,實際上愛和物質是獨立的,真正的愛情是無私的愛,而不是向對方索取多少東西,愛是獨立的,它不受任何物質的影響而存在,愛一個人不分精神與物質,愛就是愛了,愛與過日子生活是兩碼事。
  • 《易經》啟示我們,幸福不是拼命的索取,幸福是停下腳步
    這時候,覺得自己心和自己的身體,已經融為一體,身心是如此的親密無間,讓我恍然間發現,曾經在塵世間奔波,我把心丟在了一個特別陌生地方,在寧靜的海邊,凝視著初升的暖陽,我很內疚得和自己心說,我才知道我把你給丟了,我把所有的擁抱,所有得給予給了身邊的人,把所有的真誠給了自己身體,給了自己欲望,給了一切生活得必須。
  • 向你索取這些東西的男人,一定不是真的愛你!
    愛情和其他的情感不一樣,並不是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當一方總是習慣了索取,另一方總是要不斷付出的時候,感情很容易就失衡了。尤其是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在相處的過程中處於相對優勢的男人如果總是一味向你索取而不想付出,那麼在他的心裡,比起你他更愛他自己。
  • 心理科普:愛的最高表達形式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愛是一種主動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它是「分擔」,而不是「迷戀」。在最一般的意義上,愛的主動性特徵可以這樣描述: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並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把這個原則運用到各類特殊現象中從而認識其原則的有效性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