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課堂行為規範

2020-09-03 牛娃娃教育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天真可愛,因為才剛開始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對課堂上應該如何表現, 比如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積極討論問題、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等都不是太理解,又因為年齡特徵及心理特徵,課堂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在課堂上儘管有時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但是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把遵守規範的理念植入學生心中,引導學生把內在的認識外顯為行為,長此以往, 學生會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影響課堂教學,而且影響學生以後的發展。

為了能讓學生在自由思考的同時不忘規矩,在約束自己的同時自在地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從以下三點來規範學生的行為,讓他們對課堂規則有更好的認知,從而轉化為實際行為。



一、語言魅力感受規範

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載體,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教師只有充分展現語言的魅力,讓學生對教師感到親切,產生好感,才能在課堂中走近學生,融入學生之中,從而不知不覺地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做。


以下是一位一年級教師上的常態課,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1) 教師出示口算題, (輕聲地) 說:請同學們自己先口算,然後老師再請同學們口算。

(2) 指名學生口算後,教師 (輕柔地) 說:你算對了嗎?獎勵自己坐正。和你想的一樣嗎?給自己和他一個大拇指。

(3) 教師 (輕輕地) 說:今天同學們口算很棒,現在老師獎勵你們看一幅圖,想看嗎? (出示例題圖)


(4) 教師 (神秘地) 說:這幅圖中藏著數學問題,你發現了嗎?先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5) 教師: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給老師和其他同學解決嗎?

縱觀此節課,教師始終語言輕柔、準確地提問, 發出指令,摒棄了課堂大聲地提問、大聲地回答那種看似熱鬧實則浮躁的課堂,以「靜」制「動」,讓學生在教師心平氣和的話語中感受到課堂行為的規範,在課堂安靜的氛圍中學習與思考。



教師還要善於運用語言的魅力,把規範學生坐姿變成「獎勵自己坐正」,出示例題圖讓學生看圖意,提問題變成「獎勵學生看一幅圖」「你發現了嗎」「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給老師和其他同學解決嗎」等問題。

一切指令性、暗含強制意味的語言全變成了「獎勵」,「要我做」全變成了「我要做」「我能做」,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讓學生自願自覺地按照教師的規範要求來做。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重點關注推進規範

課堂上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很多,學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師除了要注意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課堂行為規範到細處、訓練到實處外,還可以每周重點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行為,例如一周專門關注坐姿,一周專門關注聽課,一周專門關注課堂回答。

同時在每節課開始前,提醒學生:「這節課,你準備怎樣表現?」在課結束前,引導學生反思:「今天的課堂表現比昨天進步了嗎?」讓學生時時刻刻知道應當如何做、怎樣做,慢慢養成遵守課堂規範要求的習慣。同樣,針對學生的年齡及性格特點,除了訓練形式多樣化之外還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關注某些學生。


採用兒歌法、提問法、暗示法、遊戲法、競賽法等規範全體學生的行為之外,對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要根據其性格特點,採取選擇性強化的策略進行規範。例如在課堂學習中,當某個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教師可以立刻向他提出一個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讓他回答,這樣他就會感到教師在注意他。如果回答正確,他會獲得成就感,正當行為就會受到強化,實際上也就抑制了他的不正當行為。

也可以採用轉移強化的策略來讚揚其他學生,使行為不當的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表現,從而控制不當行為。如果這兩種策略都失效時,教師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可悄悄暗示學生:如果繼續這樣,就要採用課後找他談話或者罰站等懲罰手段,以此糾正其不良行為。尤其是當學生的行為出現反 復時,要沉 住氣,靜 下心,慢 慢 來, 逐 步推進。



三、適當評價強化規範

表揚是一年級任課教師最常用的評價手段,但是同樣的一種手段如果經常用,慢慢地學生就會明顯對其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評價手段的使用技巧,例如對學生某一個具體的課堂行為提出表揚,讓學生產生積極的紀律體驗;對學生的某一次作業給予及時的正面強化,讓學生體會規範的益處;採用分級制、連續性地評價手段,來促使學生保持良好、規範的課堂學習行為等。

但是,表揚不可以無節制、沒限度,沒有「批評」之語,「逆耳」之言的監督、提醒與約束,學生將會慢慢變得自由散漫,目中無紀。適當的批評與懲罰可以讓學生經歷一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歷練,讓學生明白在學校和課堂上哪些是不該做、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自己應當如何做,等等。



我曾經教過一個女生,她在課堂上總是低頭做小動作。開始以為是剛入學,膽子小,因此對她格外寬容,課堂上回答問題從不見她舉手,主動找她時,也聽不到她的聲音,提醒她上課注意聽講時,也一點都不起作用,別的教師形容她有點軟硬不吃。真的是這樣嗎?在後來的一次課堂上我又提問她了,連叫了三遍,她理都不理,無動於衷。

後來,在課後找到她,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看她眼淚汪汪,接著我又柔聲告訴她課堂上應該遵守哪些紀律,應該有什麼樣的表現,然後讓她把課堂要做的練習說一遍,要求是聲音清晰、響亮。並且又輕聲地對她說:「你看,這樣說多好呀!老師喜歡聽,同學們也喜歡聽。



老師最喜歡的是愛發言、愛動腦筋的孩子,說錯了不要緊,改過來就行了,老師看到你的作業上數字寫得又工整又漂亮,以後如果每天上課能大聲說話,老師就更喜歡你了。」在後續的教學中我也特別地關注她,又請同學們鼓掌表揚她。慢慢地,課堂提問的時候發現她的小手舉起來了,小口也張開了,也能積極主動思考問題了。漸漸地,她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焦點

  • 綠盛實驗學校一年級學生一日行為規範訓練方案
    行為習慣教育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 好習慣終身受益,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小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如何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行為規範養成,我結合德育骨幹培訓學到的理念,結合我校《德育課程序列》要求,從一年級入手,對學生進行一日常規的訓練。
  • 規範行為習慣 奠基美好人生
    ,我校一年級新生開展了為期5天的養成教育活動,並於9月4日對一年級新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寫字習慣、衛生習慣等進行了檢查驗收。、文明禮儀、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衛生習慣、隊列隊形練習等多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並制定了《第三小學一年級新生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方案》。
  • 婁底一中附屬實驗學校一年級行為習慣PK大賽——「三禮教育」
    為貫徹成英姿校長「三禮教育」的理念,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及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6月23日,24日兩天,婁底一中附屬實驗學校小學一年級舉行了「三禮教育」之「行為習慣PK大賽」。本次活動方案經過副校長朱賢惠的審核,小學部主任彭濤擔任總指揮,一年級主任曾小軍主持,大隊部輔導員眭靈、小學部語文教研組組長嚴爽祺等出任評委,並組建了課堂模擬組、工作組和評委組,工作明細到位,公平、公正、公開地對課堂行為習慣、寫字、課間紀律進行考核考評。對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提出了新要求,新準則。
  • 買平板電腦上智慧課堂 一年級學生家長:有必要嗎?
    大眾日報記者 王紅軍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入課堂,爭議也隨之而來。萊蕪市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向本報反映:「有必要嗎?」  全校半數學生選擇智慧班  8月31日,根據「一年級新生入學需知」,王婧(化名)帶著女兒到萊蕪市第二實驗小學報到。原本以為是新生報到的日子,卻是有關人員推介解答智慧課堂。
  • 小學生課堂行為規範
    小學生課堂行為規範 1、課前應做好課前準備,上課音樂停應安靜端坐,等待上課。 15、按要求科、規範地實施操作。 16、若與同伴交流輕聲禮貌,不打擾其他同學。
  • 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一年級行為習慣規範培訓閉幕式暨學部頒獎典禮
    (原標題: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一年級行為習慣規範培訓閉幕式暨學部頒獎典禮) 9月4日下午2:30,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期待已久的一年級新生行為習慣規範培訓閉幕式暨學部頒獎典禮正式開始。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紀律意識,學會遵守日常行為規範,學校舉行了為期三天的行為習慣規範培訓。在這短短的三天裡,教官和老師們對孩子進行了立正、稍息、左轉、右轉、原地踏步等方面的訓練。
  • 「永威小學」一年級課堂常規訓練——好習慣 伴成長
    開學伊始,為了更好地進行幼小銜接,一年級的老師們從課前準備、上課、讀寫姿勢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使一年級的孩子們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範自己的行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年級的常規課堂吧!「叮鈴鈴……」預備鈴響了。瞧,小朋友在聽到鈴聲後迅速在座位上坐好,學習用品統一擺放在左上角,腰板挺直,目視前方,靜息等待老師的到來。
  • 行為規範養成!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一年級新生隊形隊列展示
    9月30日,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下關校區運動場上,傳來了一陣陣響亮的口令及稚嫩卻有力的口號聲,該校一年級新生隊列隊形展示活動正在有序進行,這是該校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個縮影。隊列隊形展示是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入學教育的重頭戲,也是該校「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成果的體現,更是師生凝聚力和孩子們精神風貌的精彩展示。
  • 鳳凰小學多措並舉狠抓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文明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鳳凰小學把開學第一月作為「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月」,採取多項措施,狠抓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強化學生文明行為習慣,效果良好。一是完善規章制度,為習慣養成指路。
  • 起鳳街小學:學生行為細規範,在孩子心田注入精神甘泉
    2020年9月4日,迎澤區起鳳街小學大隊部在徵詢各中隊輔導員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起鳳街小學學生行為規範量化考核一日監督內容,該考核監督內容貼合學生的校園生活實際,旨在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側重文明禮儀方面的考核,幫助學生從小講文明,懂禮貌,在孩子的幼小心田注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精神甘泉。
  • 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舉行一年級常規教育競賽
    中國山東網訊為提高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其育人、培養人、自覺維護行為的效果,拓寬養成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涵,9月初,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開展了對一年級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活動。新學期開學第一周為行為規範教育周,利用這一周,一年級的新生集中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行為規範》,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能夠儘快轉變角色適應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
  • 漳河小學:召開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 - 中國昌樂 - 督查督辦
    (通訊員:劉莎、王立玉)小學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始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養成尤為重要。12月10日,漳河小學針對一年級語文教學,召開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上午第二節課,一年級語文教師陳思遠出示一節常規課,全部語文教師參加。語文教師按照分工,分別從教師教學、學生行為、知識點學習達成度等方面有針對性聽課。課後,在陳永軍校長主持下,進行一年級教學研討。語文教師分別從不同的方面指出優點,提出建議。大家一起討論,針對課堂現象,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 淺談關於高中英語學科課堂規範
    只有形成良好的課堂規範的習慣,學生在課堂上的效率才能高,學生從課堂上輸入的信息才會更多。我們整個社會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課堂是實現素質教育的第一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於規範的課堂。本文就英語課堂規範,提出我的一點點淺淺的認識, 希望對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有一點點幫助。
  • 學生課堂違紀行為的表現
    學生課堂違紀行 為是指學生 出於故意 或無意違反班級紀律 的各種行 為 。根據 學生違紀行為的心理傾向 , 學生的違紀行 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有意違紀行 為 有意違紀是指學生明知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學校規章制度, 但由於心理 上對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逆反心理, 使他們習慣於扭 曲地看待問題,從 而作出一些違紀行為。
  • 林州市市直第九小學一年級新生課堂常規教育展示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吧~一年級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啟蒙期、關鍵期。為了使一年級課堂教學得以順利有效地進行,9月11日下午,林州市市直第九小學開展了一年級新生課堂常規教育展示,學校領導和一年級班主任深入12個班級,觀摩常規訓練情況。
  • 橋頭第二小學教育集團一年級教師交流培訓會
    首先由郭晴雯老師就如何組織課堂紀律——課堂紀律的養成與調控來分享,郭老師從制定課堂紀律、兒歌規範學生行為等方面的經驗分享中讓老師們體會到了小小的細節投出大大的愛!,分享了自己在數學課堂中如何引發學生興趣,演示教學,不同的板書、手勢,鼓勵和表揚的作用,讓各位一年級老師們有所感悟!
  • 規範日常行為,綻放文明之花
    學生要全面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前提,為規範新生的日常行為,駐馬店高中開展了新生「行為規範月」系列學習活動,訓練學生的一言一行,加強行為規範的教育學習,引導學生做會學習的人、會生活的人、守紀律重文明的人。
  • 文明課堂:《貴陽市市民文明行為規範》是什麼?
    今天的文明課堂,讓我們來學習《貴陽市市民文明行為規範》。1. 文明旅遊:倡導旅遊出行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自覺維護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文物、愛惜公共設施、尊重別人權利、講究以禮待人、提倡健康娛樂等。2.
  • 廣西德保:規範招生,保障城區小學一年級適齡學生入學
    沉寂在暑假中的校園又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從8月6日開始,廣西德保縣城區各小學校拉開了2020年秋季學期一年級新生招生工作的序幕。各學校嚴格按照《德保縣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相關要求,本著「規範、公平、公開」的招生原則,安全、平穩、高效、有序地開展一年級新生入學工作。
  • 一年級父母課堂課程表
    本人之所以設計一年級的父母課堂課程表是因為兒子正好上一年級,設計這類課程表更具有針對性。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份課程表將設計六個主題,如下:1.開學前,如何讓一年級的學生熟悉校園環境?一年級是小學的起始,大多數孩子上過幼兒園後就是上一年級了。對目前的農村而言,幼兒園往往又和小學時分開的。也就是說孩子到一年級就是到了一個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