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私募排排網研究院
國內私募掀起產品備案熱潮,外資私募是觀望還是跟進?從私募排排網數據來看,有外資私募跑步進場,也有外資私募在2018年後再無更多動作。
4月24日,威廉歐奈爾投資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成為年內第三家外資私募,這也是國內第26家外商獨資性質的證券類私募。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截至4月28日,已有包括瑞銀資產、富敦投資、惠理投資在內的26家私募進軍中國市場,除了東亞聯豐、羅素投資、弘收投資、威廉歐奈爾投資暫未備案產品外,其餘22家私募已累計發行77隻私募基金,瑞銀資產以15隻的數量成為外資私募發行冠軍,元勝投資雖僅有7隻產品,但卻是外資私募管理規模冠軍。從其他渠道的統計數據來看,外資私募總的管理規模大約在90億元左右。
從外資私募動作來看,有外資私募在拿到基金管理人資質後,既謀劃新產品的備案發行,還尋求投顧資質;也有外資私募在2018年備案首隻產品後,此後再無新產品成立。
外資私募再添新面孔,威廉歐奈爾投資完成備案
4月24日,威廉歐奈爾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從工商信息資料來看,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6月10日,註冊地址為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公司註冊資本200萬美元,實繳資本100萬美元,註冊資本實繳比為50%。威廉歐奈爾投資的企業性質為外商獨資企業,機構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從業人員管理平臺數據顯示,該公司目前全職員工人數13人,有11人取得基金從業。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William O'Neil ,法定代表人是STEVEN LAWRENCE BIRCH。公開資料顯示,威廉歐奈爾不僅是華爾街經驗最豐富、最成功的資深投資人士之一,還是美股投資界傳奇。歐奈爾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正值美國經濟瀕臨崩潰的大蕭條時期。21歲那年,剛剛告別校園的歐奈爾以500美元作為資本,開始了生平第一次投資——買了5股寶潔公司的股票。1958年,歐奈爾在海頓一家股票經紀公司擔任股票經紀人,開始了他的金融事業生涯。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了對股票的研究工作,這就為他後來形成一整套獨特的選股方法奠定了基礎。
威廉歐奈爾公司成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洛杉磯,是一家註冊投資顧問公司,從創辦之初就開始為機構投資經理提供股票數據及獨立調研報告,並率先推出跟蹤股價走勢的計算機資料庫,注重對數據圖表的研究。威廉歐奈爾公司目前服務於全球領先的500多家投資機構及機構投資者,提供定製化獨立分析報告,全球投資建議,幫助獲取更高投資收益,優化全球資本配置。
威廉歐奈爾官網信息顯示,威廉·歐奈爾潛心研究選股方法,分析全美近幾十年的牛股數據,總結出這些牛股所共同具有的七種特徵,並最終創立了一套嚴謹、實用的CAN SLIM投資哲學體系。這套投資選股體系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幫助無數投資者從股票投資中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威廉歐奈尓集團旗下還設立了威廉歐奈尓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在上海擁有一支實力龐大的信息技術團隊,致力於新產品和技術開發,為William O』Neil 。
外資私募加速布局A股,也有私募三年僅備案1隻產品
A股依舊在2800點以下進行拉鋸戰,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調查結果,61.54%的私募認為節前A股交易市場平淡,市場觀望情緒濃鬱,國外疫情肆虐且仍沒有見到拐點出現,面對外圍的不確定性和頻出的黑天鵝事件,建議降低倉位應對假期不確定因素。也有38.46%的私募贊成持股過節,理由是近期的調整使得前期的快速上漲所帶來的局部風險得到釋放,當前A股的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大盤繼續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後市不宜過度悲觀,海外疫情對資本市場的衝擊較小,持有優質籌碼不建議賣出。
相較於國內私募機構的謹慎,外資私募依舊看多中國,並積極布局中國。2020年以來就有三家外資私募獲得備案登記,分別是2月14日備案的羅素投資,3月10日備案的弘收投資,以及4月24日備案的威廉歐奈爾投資。
除了新增的外資私募外,已經備案的外資私募也是積極籌備產品發行。雖然2020年僅過去了4個月,外資私募備案產品已達12隻,今年以來僅3月31日就有3隻產品完成備案,而2018年全年外資私募也僅備案了20隻產品。惠理投資在4月20日成功備案「惠理中國安欣價值滬港深1期」,在3月31日和3月24日,惠理投資還分別備案了「惠理中國中睿滬港深1號」和「惠理中國景篤」。瑞銀資產在3月31日更是一口氣備案了「瑞銀中國裕豐債券策略三號」和「瑞銀中國瑞享股票策略一號」兩隻產品。
截至4月28日,外資私募共有26家,其中發行了至少一隻產品的外資私募共有22家,共計發行77隻私募產品。由於新登記的私募管理人須在6個月內備案首隻產品,從外資私募取得備案之後的動作來看,有私募在備案首隻產品後就進入「停滯」狀態,也有私募動作不斷。
私募排排網統計結果顯示,英仕曼最近一隻產品是2018年5月發行「英仕曼美量1號」,截至目前均無尚無發行新基金產品。英仕曼集團總部位於英國倫敦,2017年9月,英仕曼(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獲得私募管理人資質。
無獨有偶,景順縱橫僅在2018年4月發行旗下首隻產品後。2018年獲得私募管理人資格的橋水投資也僅在2018年發行產品。也就是說,包括英仕曼、景順縱橫、橋水投資在內的三家外資私募在2019年與今年以來並沒有發行產品。從管理規模來看,景順縱橫目前管理規模不足1億,英仕曼與橋水的管理規模則是在1-10億。
積極發行產品的外資私募是瑞銀資產和惠理投資,截至發稿,以上兩家私募自成立以來已經備案15隻和11隻產品,且2020年均有成立新產品。元勝投資旗下雖然僅有7隻產品,卻是管理規模在外資私募中遙遙領先,也是唯一一家管理規模超過20億的外資私募。除了元勝投資投資與瑞銀資產外,其餘外資私募管理規模均在10億元以下。
相較國內私募的生存壓力,外資私募依託於強大的集團力量,對於在中國開啟私募業務並不十分著急,尤其是在進入A股市場後,更多的是「招兵買馬」擴充團隊,以適應新興市場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