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基金業協會發布「外資私募登記備案持續優化 基金對外開放不斷加深」消息,歡迎外資私募機構申請開展公募業務。
為積極穩妥推進私募基金領域的對外開放,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基金業協會推出四項具體配套政策:
一、明確外資私募實際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境外機構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外資在中國境內開展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應當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並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為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公司;
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的境外股東為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批准或者許可的金融機構,且境外股東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證券監管機構已與中國證監會或者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籤訂證券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
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及其境外股東最近三年沒有受到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的重大處罰。
有境外實際控制人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該境外實際控制人也應當符合上述第1、2項條件。
二、明確外資私募基金投資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標準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共有1961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根據《關於私募投資基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按規定提交相關備案材料後,可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以下簡稱「基金管理人」)已經依法在有關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行業自律組織完成登記;
基金管理人的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資產管理實繳規模處於行業前列,並獲得有關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行業自律組織的認可;
基金管理人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債券投資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以及相關專業人員;
基金管理人應委託第三方託管人獨立託管基金資產;
基金管理人最近三年未發生違法和重大違規行為;沒有因違法或違規行為正在被監管機構或司法機構調查,或者正處於整改期間;
私募投資基金的設立符合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規定,並已經依法在有關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行業自律組織完成備案;
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範圍包含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其它條件。
三、為外資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資經理開設英文從業資格考試
2018年4月13日,基金業協會推出英文語種的基金從業資格預約式考試,報考條件是: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已向協會提交機構登記申請的外商獨資或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外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負責投資、研究、交易的投資管理人員(含基金經理);
合規/風控負責人必須報考中文語種的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外籍高級管理人員需取得境外基金、資產管理等相關從業資格,或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等相關資格證書,並滿足具備五年以上境外資產管理相關工作經驗;
港澳地區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可參加英文語種的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考試通過後可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協議的相關規定申請基金從業資格;
中國證監會及協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四、放開外資私募產品參與「港股通」交易的限制
2019年6月13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9項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放開外資私募產品參與「港股通」交易限制。9向政策措施內容如下:
推動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允許合資證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東實現「一參一控」。
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合理設置綜合類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的淨資產要求。
適當考慮外資銀行母行的資產規模和業務經驗,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的準入限制。
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更好服務企業發展。
加大期貨市場開放力度,擴大特定品種的範圍。
放開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產品參與「港股通」交易的限制。證監會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開放外資私募通過「港股通」投資香港股市,並指導基金業協會備案外資私募發行的投資標的中包含「港股通」的基金產品,給予外資私募國民待遇。
研究擴大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拓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渠道。
研究制定交易所熊貓債管理辦法,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發債融資。
截止目前,共有21家外資私募機構在協會登記,備案產品46隻,資產管理規模54億元人民幣。21家外資私募機構名單如下:
富達利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瑞銀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瑞士
英仕曼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國
富敦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新加坡
惠理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香港
景順縱橫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路博邁投資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安本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國
施洛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國
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安中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義大利
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美國
元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國
畢盛(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
瀚亞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國
未來益財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韓國
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美國
安聯寰通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德國
德劭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野村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日本
霸菱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美國
轉自:PE之友
感謝作者的辛苦勞動,本公眾號盡力標明來源及作者,轉載文章版權屬原作者;如確實未能查明作者、來源而未能標註;敬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