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3家!滙豐花旗之後 又一外資行基金託管資格申請公布!傳遞什麼...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薛瑾

4月20日證監會網站行政許可辦理大廳更新的信息中,德意志銀行的《商業銀行申請基金託管人資格核准》赫然在目。進度跟蹤欄顯示,接收材料時間為4月20日。

日前,花旗銀行和滙豐銀行的《商業銀行申請基金託管人資格核准》材料也被接收。

來源:證監會官網

十天之內,三家大型外資銀行基金託管牌照申請出現新動向,釋放什麼信號?

渣打試水後

滙豐、花旗、德銀紛紛入場

滙豐、花旗、德銀並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18年6月,渣打銀行的《商業銀行申請基金託管人資格核准》就亮相證監會網站。同年10月,渣打正式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成國內首家獲批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外資行基金託管人。

雖然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渣打獲得該資格後「沒有成績」,但渣打中國證券服務部總經理胡燁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渣打在獲得牌照的1個多月內就實現了第一單業務的落地。截至目前,渣打已為20多家本地基金公司和券商提供託管服務,其中包括多家頭部機構,託管了近70個產品,在本地資管行業建立了認知度,並積累了一些口碑;上線了多個資管產品種類,運營模式、內外系統、團隊專業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驗證和磨合。

胡燁還表示,渣打開展本地託管業務是基於長期戰略性的規劃,會依託自身業務特點,打造差異化的市場定位,逐步覆蓋主流客群和主要產品形態。

滙豐中國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是滙豐在中國內地業務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行已在組織架構、人員配備、信息系統、業務制度建設等各方面積極籌備,期待取得本地市場證券投資基金託管人資格並開展相關業務,更好地服務海內外資產管理機構並推動中國與海外市場的連接。

花旗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許多全球基金管理人客戶也正在中國積極拓展業務,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基金公司。花旗在全球公募基金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和機構客戶資源,期待將更多的花旗全球客戶引介到中國市場,為他們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提供相關全面的服務,深入參與並推動中國基金託管服務業的繁榮發展。

德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中國是德意志銀行全球的重要戰略市場,德意志銀行致力於促進中國境內和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期待能在中國市場提供基金託管服務,助力各類基金國內及跨境投資。

能否突破「重圍」?

目前國內的基金託管人中,商業銀行佔據著主要地位。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資產託管行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資產託管收入521億元,收入構成中,證券投資基金佔比最大,達到1/4。

業內人士稱,國內銀行業尤其是大型銀行在基金託管方面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

某大型國有銀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目前國內銀行對公募基金的託管費率大概在0.1%-0.2%之間;這部分收入佔銀行整體營收的比例不高,約佔0.6%。「我們認為,即使外資行能做基金託管業務了,影響也比較小,因為我們和公募基金的合作已經超過20年了,我們和市場上主流的基金公司都有很深的業務合作,而且這種合作不僅僅是託管業務方面,很多地方已經是基金公司和銀行的全方位合作了。

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認為,基金公司選擇託管機構,更看重對方兄弟部門的代銷能力。目前,中資行託管業務很成熟,外資行沒有特別優勢。

外資行能否突破「重圍」?它們紛紛入場該業務的動力何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託管業務屬於銀行重要的中收業務,收取帳戶管理等服務費,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可拓寬銀行的收入來源而不損耗任何資本、不給銀行帶來額外風險,對於優化業務結構、拓展業務空間是有好處的。其次,雖然其直接收入並不多,但帶來的業務往來可拓展與基金在其他業務上的合作,如投貸聯動等,增加合作的平臺基礎。

「還有一點就是,在某些基金託管領域,外資行有優勢。資本市場擴大開放,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都在大力吸引外資投資人特別是機構投資人,如QFII,這類基金未來會越來越多。對於這類投資人,這些外資行可能以前就是其服務行。所以說外資行在服務外資基金投資者等細分市場上是有優勢的。」曾剛說,「綜合來看,比較看好他們的發展。」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基金公司託管一般會和代銷掛鈎,或和交易掛鈎,託管與綜合機構服務有很大的關係。這就是所謂PB業務,國外已經很成熟,國內也會朝著國外綜合金融機構服務方向發展。外資行最關鍵的兩大考驗在於,一是能否複製國外綜合金融服務,二是能否幫助國內基金南下走出本土市場。

加強互聯互通 擴大開放

曾剛表示,從政策角度看,上述動向表明了對外資銀行進一步放開業務準入、實行國民待遇的一個既定政策。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但金融對外開放的大方向並未改變,仍按既定進程在不斷推進。

去年,監管宣布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多項政策措施,適當考慮外資銀行母行資產規模和業務經驗,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的準入限制便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渣打已是國內託管牌照最齊全、業務覆蓋最廣泛的外資銀行。除基金託管外,其還為QFII、RQFII、直投銀行間市場的境外機構、滬倫通跨境轉換機構、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和商業銀行提供包括託管、結算代理、保證金存管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境內外『一家銀行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本地機構客戶更高效更便捷地投資海外市場。」胡燁稱。

胡燁還說,「未來,渣打將藉助全球網絡,繼續把握中國擴大金融開放的機遇,積極推介中國資本市場,引入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A股、銀行間市場;為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和私募產品提供證券服務,幫助他們更快更順利地開展在中國的業務;響應監管號召,全力和券商、基金公司和本地友行合作,打磨和推廣使用券商結算的託管運營模式。

滙豐目前通過銀行間市場直投模式服務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總數在所有結算代理銀行中佔據首位;QFII和RQFII託管也處領先水平,在RQFII試點覆蓋的全球20個市場中,已協助其中15個市場的客戶獲得首個或首批RQFII資格,是服務覆蓋市場範圍最廣的託管行。

花旗是第一家為QFII提供託管服務的銀行,全程參與了QFII、QDII、CBIM和證券通等項目的發展。

德銀不僅是QFII/RQFII託管人和境外機構投資者債券結算代理人,還提供信託QDII產品本地託管服務。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業務,都是加強境內外互聯互通的重要渠道,外資行具有較大優勢。「對於國際化的基金,包括高淨值的客戶,多了一些選擇。」

相關焦點

  • 又一家外資銀行獲基金託管資格 德意志銀行成渣打、花旗後第三家
    原標題:又一家外資銀行獲基金託管資格 來源:FUND部落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證監會網站顯示,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申請已於12月初獲證監會批覆,德意志銀行也成為繼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之後
  • 中證監:核准花旗銀行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
    中證監昨日(1日)公布,核准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這是繼2018年渣打銀行作為首家外資銀行拿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牌照之後,又一家外資託管行獲批。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早前曾表示,外資託管的入場對當前的託管格局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並分走20萬億人民幣基金託管市場的一部分的「蛋糕」,但是由於外資銀行代銷能力較中資銀行相對而言有限,所以衝擊不會太大。隨著愈來愈多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市場,它們的商業模式、投資理念和風險控制等則可能給國內的機構帶來啟發並促進其提升綜合競爭力。
  • 又一家外資銀行獲基金託管資格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陸慧婧證監會網站顯示,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申請已於12月初獲證監會批覆,德意志銀行也成為繼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之後,第三家獲得基金託管牌照的外商全資金融機構
  • 基金圈大消息!這三家外資銀行衝擊公募託管資格來了,影響有多大?
    繼2018年10月,渣打銀行作為首家外資銀行拿下公募基金託管牌照之後,時隔1年多時間,德意志、滙豐、花旗等外資銀行也相繼遞交公募基金託管資格申請。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基金託管市場仍延續「誰銷售誰託管」的思路,在此情況下,外資銀行的基金代銷能力無法與中資機構相提並論。
  • 衝擊公募託管資格外資銀行影響有多大?
    繼2018年10月,渣打銀行作為首家外資銀行拿下公募基金託管牌照之後,時隔1年多時間,德意志、滙豐、花旗等外資銀行也相繼遞交公募基金託管資格申請。拿下公募基金託管牌照之後,時隔1年多時間,德意志、滙豐、花旗等外資銀行也相繼遞交公募基金託管資格申請。
  • 基金託管資格加速放開 年內獲批金融機構數量已有10家
    證監會公告日前顯示,長江證券與德意志銀行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獲批金融機構數量已有10家,此外,還有西部證券、... 證監會公告日前顯示,長江證券與德意志銀行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
  • 基金託管蛋糕擴大至18萬億 又一外資行入局搶市場
    僅從託管費用角度看,截至2019年底,公布託管費用的39家金融機構的託管費用規模已約合計為144.61億元。用已超143億元  近日,德銀中國獲得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成為繼渣打中國、花旗中國之後獲得該資格的第三家外資銀行。
  • 基金託管 促進代銷業務良性發展
    證監會公告日前顯示,長江證券與德意志銀行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獲批金融機構數量已有10家,此外,還有西部證券、滙豐銀行(中國)等在排隊中。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年內新發基金份額已達到2.88萬億份,相比年初增長94.04%。在此背景下,基金託管業務前景廣闊,市場競爭格局或也將迎來新變化。
  • 銀監會啟動外資行發卡程序東亞渣打搶跑滙豐花旗慎言
    本報訊 記者 李冰心陳敏華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銀監會已啟動向外資法人銀行開放銀行卡業務的具體操作程序。面對外資法人行發卡進入倒計時,四家首批外資法人銀行表現迥異:東亞、渣打欲搶跑,滙豐、花旗卻謹言慎行。
  • 外資行獲準在內地銷售基金 包括渣打、滙豐、花旗等
    6月27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准,在中國內地開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  據悉,渣打已廣泛地與包括部分前十大基金公司在內多家基金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並正在就相關細節進行最後商定。
  • 外資銀行信用卡:花旗、渣打、滙豐信用卡對比
    花旗、渣打、滙豐信用卡對比  花旗、渣打、滙豐三家外資銀行先後在境內開展了信用卡業務,目前從用戶基礎來說,外資行跟國內的大行還是沒辦法相提並論,但仍有不少用戶出於對外資行獨有的情懷,選擇辦理以上三家銀行信用卡。
  • 海外丨外資銀行看好「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
    海外丨外資銀行看好「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 本文原標題:《海外丨外資銀行看好「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都收穫了什麼?》
  • 滙豐花旗渣打三外資銀行已提出本地註冊開業申請
    滙豐中國業務總裁翁富澤日前向記者表示,「我們已完成本地註冊的內部籌備工作,並於3月2日獲得銀監會驗收通過。滙豐由此成為首批獲準向銀監會遞交正式成立外商獨資銀行申請的外資銀行之一。」     翁富澤說,「我們已於3月5日遞交了我們的申請,並已收到銀監會的受理通知。
  • 花旗中國獲批中國境內基金託管人資格,託管公募和私募
    花旗中國獲批中國境內基金託管人資格,託管公募和私募
  • 存款要交費 花旗滙豐,想說愛你不容易
    對小額存款收取一定服務費的同時,花旗銀行推出「貴賓理財服務」,只需保持每月綜合帳戶存款餘額不低於10萬美元,便可成為花旗的「貴賓」,作為CITIGOLD貴賓理財客戶,可以專享一系列理財專利及優惠,其中包括各項銀行服務費用的減免,幅度高達50%。言下之意,外資銀行對大宗存款更感興趣。
  • 滙豐渣打花旗等四家外資內地法人銀行正式開業
    滙豐渣打花旗等四家外資內地法人銀行正式開業
  • 花旗和滙豐 哪家銀行的信用卡更值得申請?
    金投信用卡(https://credit.cngold.org/)12月04日訊,說到外資銀行,花旗和滙豐的用戶基礎還是不錯的,而且花旗和滙豐信用卡都是主要面向中高端用戶,自身的信用卡產品又具有高額度、高權益等特色,非常吸引人。那麼,兩家外資銀行信用卡相比,哪一家更勝一籌,哪張外資卡更值得申請呢?
  • 外資行正式獲公募基金託管業務資格
    【財新網】(記者 嶽躍)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保監會7月10日聯合發布修訂後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允許外國銀行在華分行申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資格,並放寬淨資產等財務指標的適用標準。這是中國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具體舉措之一。
  • 滙豐花旗渣打淨利潤下滑 外資銀行緣何折戟在華零售金融
    外資銀行在華業務利潤下降    近日,滙豐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相繼公布了半年報。    2016年上半年,滙豐銀行在亞洲地區的利潤(除稅前)為15.79億美元,同比下降28%;渣打銀行上半年在大中華區及北亞區收入22.51億美元,同比下降25%。
  • 渣打滙豐花旗等外資行悄然上調房貸利率
    在此背景下,多家外資行近期悄然上調存量以及新增房貸的利率。  此前,在建行等中資銀行紛紛宣布上調首套房貸利率之際,多數規模較大的外資銀行還宣稱,支持剛性需求,維持首套房貸的基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準利率,甚至對「優質客戶」仍將考慮給予貸款利率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