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託管蛋糕擴大至18萬億 又一外資行入局搶市場
今年以來,基金行業發展態勢迅猛。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託管基金總資產達到了18.64萬億元,較2019年底的14.82萬億元已經大幅增長。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都盯上了證券投資基金託管的「蛋糕」。
僅從託管費用角度看,截至2019年底,公布託管費用的39家金融機構的託管費用規模已約合計為144.61億元。
2020年新增基金託管機構達11家,其中包括近日獲批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的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銀中國」)。《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上一次金融機構密集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是在2014年。
2019年銀行基金託管費用已超143億元
近日,德銀中國獲得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成為繼渣打中國、花旗中國之後獲得該資格的第三家外資銀行。
談及積極布局基金託管資格的原因,德意志銀行證券投資服務部中國區總經理宋文君告訴記者,布局基金託管業務符合德意志銀行集團對中國這一戰略重要市場的定位,也體現了集團履行了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的承諾。取得該牌照不僅有助於德意志銀行提升中國本土及跨境的託管資產規模增長,同時該行也希望借此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
「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投資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且監管層正推動資本市場加速對外開放,機遇廣闊。在此背景下,我們希望將德意志銀行境外相關的服務帶入國內,也希望在服務國際投資者的基礎上,服務更多境內的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管理公司。」宋文君如是說。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擁有基金託管資格的金融機構共58家,其中銀行機構有30家,外資銀行有3家。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按照截至2020年12月31日統計計算,託管基金總資產(開放式+封閉式)最多的基金託管人中,前19名均為中資銀行機構,其中,前5名依次為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和興業銀行。
截至2019年底,各家具有基金託管資格的金融機構也賺得盆滿缽滿。數據顯示,公布了託管費用的39家金融機構中,託管費用規模最多的是工行,約為24.92億元,其中27家銀行的託管費用規模達到了143.15億元。
「申請基金託管資格期間德銀中國與監管進行了數輪緊密溝通,並在此過程中獲得了監管的諸多寶貴建議。」宋文君向記者透露道,結合監管要求,德銀中國從人員、系統、辦公場所等多方面進行了升級,並獲得了銀行內管理層及各相關團隊的大力支持。「我們把獲得基金託管資格視為綜合性金融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隨著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客戶的業務規模取得了快速發展,除了帳戶管理、清算、核算等基礎的服務之外,我們希望藉助德意志銀行集團的優勢,在外匯交易、現金管理、績效評估等多方面,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以進一步增強客戶黏性、挖掘客戶潛力。」
記者注意到,目前,與德銀中國同期,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也在申請在華的基金託管資格。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