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就寫到半夜,那高中幾點才能睡?虎媽貓媽佛系渣系,這些都弱爆了!

2020-12-13 騰訊網

這是一篇關於教育的深度思考

從教育最底層的衝突出發

80%的疑問掙扎入手

一鍵開啟從普通到卓越的自驅力

讓你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如饑似渴的優秀

在教育這場混亂中,越早醒悟越好!

01

虎系貓系犬系,佛系渣系中系

你是哪一系

養育孩子,向來有幾大派系,虎系,貓系,犬系,佛系,渣係為主,其它的暫時不去討論。虎系和佛系的家長們,關於「愛與自由,還是從小的嚴格自律」的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沒有結果。其實自由也好,自律也罷,作為大多數的渣系和貓系家長,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去適應現實的規則,然而這條看似中庸的道路也並不輕鬆。

02

人人都想退的一個群

最近時間,網上流傳有一位爸爸,被學校的家長群給氣哭了…原因很簡單,他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信息,在家長會被老師點名後,突然情緒失控。他邊哭邊說自己要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一個24K純金大老爺們哭成這樣,一定是被逼得不行了。

03

什麼都是家長,要老師又啥用

更有培養出北大高材生,自己也是人民教師的教育工作者出來發聲

「現在都要家長來改作業了?」「我當老師30多年,從來沒聽說過,那要老師有啥用啊?」

何止是批改作業?輔導作業,補習,課外輔導班,特長班,要帶孩子閱讀,運動,旅遊,漲見識,社會實踐,心理輔導…這些關於培養孩子的正事,哪一樣不是家長在做主力?

04

累到失聲的高中生們

孩子們白天浪費那麼多時間學習,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學到十一二點,這才是小學,高中每天12點能睡的就是奢侈,有部分家長甚至乾脆直接自己開學校,或者小範圍的home schooling,培養出的孩子,也不會比傳統的學校差,甚至是更優秀。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學,教育又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05

教育是從自然人都社會人的引導過程

教育是讀書,識字,學文化,開眼界,長見識,長本事嗎?

籠統的講,教育就是把一個人形的小動物,培養成被社會接受的人的過程。

當中有引導,有灌輸。有訓練,有薰陶,有懲罰,有鼓勵。

06

教育和不教育,差別很大

不同教育背景出來的人,差別很大。

有人做過一個殘酷的社會實驗。

把一對雙胞胎,從一出生就分給兩個階層懸殊的家庭來培養,20年以後,一個成長為了青年才俊,另一個就是個殺馬特。

07

教育是重生,再造

所以教育對於人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它是另一個意義上的孕育和降生。

分娩是生理上的誕生,而教育是人格的誕生。

08

我們一直痛恨和抱怨的,是應試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教育佔了很大的比重。

我們必須了解學校教育的由來,才能真正的搞懂教育問題。

要知道這種大規模的強制性的,統一教材的學校教育,並不是一個從來就有的東西。他是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在西方也就二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也就區區的100年歷史。

09

為什麼要上學?

其實學校這個事物,不是自古就有的。古時候,在農業社會,田間地頭,山間河流就是最好的幼兒園,一個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然的混齡幼兒園,根本不需要幼兒園,也不需要老師。到了六七歲,開始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十幾歲拜師學藝,或者跟隨父母做農活。

到了工業社會,所有的東西標準化之後,作為勞動力的商品,人才也開始實行標準化,也才有了為了造出合格的社會人,人才,精英的學校。就像婚姻制度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學校教育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10

為什麼會有學校?

學校的出現有這麼幾個背景。

首先是,成年的男女都需要參加全日制勞動,沒有辦法像傳統家庭那樣,女人在家裡相夫教子。

社會對成熟工人,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工業需要流水線,產業工人也需要被大批量的製造出來。

11

教育問題最底層的衝突

而從工業社會的學校出來的孩子,就像馬路邊的綠化帶,防風林,和果園裡的果樹一樣,只能長成規定的樣子,不能有什麼出格的特點,一旦多長出來一些,就會被剪掉,最後出來的是幾乎一模一樣的。這就造成了教育問題最底層的衝突。

我們家長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學知識,長本事,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但是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這個,他是為了培養合格的公民,然後從中篩選出精英。

我們家長一大早把孩子從床上薅起來,送到學校,我們在做什麼?

我是在做交換。將孩子的童年快樂,自由,個性,讓渡一部分出來,讓學校來培養,並接受學校代表社會對他進行的篩選。

12

愛與自由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奢侈品

有人說,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下,再難出牛頓,愛因斯坦,達文西,瓦特,魯班等這樣的偉大的科學家了。因為現代的孩子,被學業,被家長盯得太緊,幾乎很難再有能不上幼兒園,能成天什麼都不幹,只盯著蘋果思考,看著水壺蒸汽找靈感的機會了。每天醒來,迎接孩子的不是鮮花,露水,蝴蝶,小鳥,而是應試教育的滿漢全席。

如果,你有志氣,能憑一己之力,掌握和設計好孩子的教育。

如果,你有勇氣,並且有實力,能為孩子遮風擋雨一輩子。

如果,你有底氣,給孩子鋪路,讓孩子一出生就有足夠多的選擇權。

那另當別論。

如果暫時無力改變現狀,那我們只能是一往無前。同時蓄謀好自己的「肖申克的救贖」,等待時代的變革和時機的來臨。

13

學校就是用來考試的,同學就是用來碾壓的

考試的這個遊戲中,優秀的永遠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只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些,應試教育的這些雞零狗碎,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比如,即使明明知道學校學的知識沒有用,卻還是要學。老師只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根本沒有什麼探索體驗,公式定理該背的還是要背。明明知道學校只是一個「教授知識,並組織考試」的個工具,大家努力學習,拼得你死我活,就是為了相互碾壓,淘汰那些在天賦和努力程度上不那麼優秀的孩子,卻還是要在這場混戰中力爭上遊。

14

作為一個工具,它一定是有局限性的

藏獒的傲骨雄風,獵鷹的嗜血如命,都是熬出來的。

應試教育,只不過是新時代的人類競爭法則。

既然這只是一個篩選人才的遊戲,沒有辦法保證它一定有用,或者有趣。

目前的篩選方式是文化知識的考試,如果某一天改成了騎馬射箭,那孩子們上學就得騎著馬,背著箭筒。

再比如,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甚至名校明夜,但是在社會上的成就並不是那麼卓越。這個問題更簡單,因為學習成績好,只是證明了這個孩子在做題,遊戲中獲得了較好的名次而已,並不代表任何的時間能力和創新精神。

做事的膽識,做人的擔當等這些更重要的素質。

而這些素質也確實沒有辦法通過統一的考試來測試出來。

就像一個人得了武術冠軍,能代表他在戰場上比那些老兵油子活得更久?不能

所以考了好成績的孩子,不用沾沾自喜,家裡出了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的家長更要保持冷靜。

如果有一個家長跟你誇耀說他的孩子王者榮耀打得很好,大部分人會覺得這有點可笑。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誇耀自己家孩子學習好,也是一樣的可笑。考試考得好,遊戲打得好,都是在一個固定科目的相對優秀而已, 真的並不代表什麼。

15

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學業太重

作業一寫就寫到十一點,關於這一點,我記得當時的奧運冠軍,劉翔的母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這樣說過,「你們看劉翔跨欄很激動,覺得他破記錄,但是我只是看到了我的孩子,脖子上青筋暴起,累到虛脫,滿身的傷病,我只有心疼,沒有激動。」

這是我們每一個母親的寫照,他們一邊馬不停蹄的送去各個輔導班,一邊心疼孩子的辛苦。從這個額角度上,勸天下的父母一句話,「我們既然選擇了讓孩子接受社會的規則,甚至希望他長大成為精英,那麼他要付出辛苦,減少快樂,這個就是代價。」大人們為了孩子可以辛苦的工作,甚至忍氣吞聲,身心疲憊,那麼孩子為了自己的未來,也應該付出代價。

16

家長和孩子是一個戰壕的戰友

在這一點上,家長和孩子是戰友,一個戰壕的戰友。

所以下次,大家再看到那些溫情脈脈的文章,說孩子就應該快了,童年就應該玩耍,這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你是這個戰場上的將軍,體恤部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聽別人說,你的士兵還是個孩子,他應該快了,不應該灰頭土臉的蹲在戰壕裡。你要是聽了這些話,那是要吃大虧的。

17

那你說孩子就應該成為一個學習的機器嗎?

當然不是,如果學校教育是大鍋飯,那麼家庭教育就是自留地,是我們每個家長都要精心耕耘的領地。

孩子有沒有知識,是看學校。有沒有靈魂是看家長。

同樣考了6、700分,上清華的孩子,普通家庭的孩子就顯得很凝重,不生動,而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就要立體得多。他的視野,知識面,認知水平就要高很多。

18

義務教育只是義務,不能苛求太多

我們九年義務教育,很多人反映老師不負責任。把教育責任推回給家長,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這個真的沒有必要抱怨。義務教育的老師,負責任的是個別,而不負責任的才是常態。對於老師們來說,工資是固定的,而且並不高。孩子是別人家的,也不一定聽話。你要是老師,你能幾十年如一日的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嗎?對教育事業抱有極大熱忱的靈魂工程師有,但是你不能苛求每個都是。

19

教育也會慢慢兩極分化

為什麼我們作為家長的八零九零後理解不了這些呢?

那是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基本沒有私立學校。

所以優秀的老師,沒有被分流。

優秀的學生,也沒有被分流。

現在呢?

20

義務教育是一定要堅持的國策

但是必須強調,義務教育是一定要堅持的國策,否則基礎教育市場化,一定是個災難。到時候不是你抱怨老師不負責任的事情,而是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就上不起學。所以,對老師不負責任這件事,要表示理解,並且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想不通,或者抱怨。

沒有人有責任讓你的孩子優秀!

家長永遠是第一責任人!

總結

教育要拋棄以下的這些幻想,比如,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

或者孩子碰巧學習好,就很開心。孩子考了好大學就一帆風順了。老師一定會嘔心瀝血的叫自己家的孩子。

孩子可以一邊快樂的成長,一邊又能成長為人中龍鳳。

醒一醒,所有這些都是幻想。

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們家祖墳上也不會無緣無故冒青煙。

在教育的過程中,心疼孩子辛苦,失落,絕望,堅持,這才是常態。而驚喜,欣慰,感動,知識偶爾出現。

歡迎各位家長關注

「小西媽雙語工程服務號」

每周五查看分享文章集合

相關焦點

  • 「佛系」火出天際,那這些「佛系珠寶」你知道幾個?
    導語要說最近最流行的一個詞非「佛系」莫屬,對於喜愛珠寶的「佛系粉絲」們,就很有必要知道貨真價實的「佛系珠寶」都是指的什麼!熱詞「佛系」說的是一種處世心態隨性、隨緣、不強求!「佛系」體無所不在時尚圈都跟「佛系」沾上了邊—今年最流行的顏色叫「和尚色」,其實就是焦糖色,不過很多人都覺得它看起來很像是清心寡欲的和尚僧袍的顏色-「佛系流行色」。
  • 001 佛系雞血
    如果作為成年人盲目決斷,或者不知所措,或者隨波逐流,那娃要如何才能解決自身的困境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許不單單為自己的娃,也可以給別人帶來一點個人的經驗。網上有人笑言,生娃之後,我們就成了「中產」。我感同身受的,僅僅是這些號稱「中產」的娃,畢竟要小心道德上無限拔高。初衷是好的,但畢竟是一家之言,又或者碰撞出一些火花,也是好的。
  • 佛系單身狗,期待什麼樣的愛情和婚姻
    ……能成為佛系單身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戀愛)感情的道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劫,一顆玻璃心,早已碎成渣。只是,生而為人,血肉之軀,七情六慾,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人才會沒有情感。
  • 佛系青年請注意,你那個叫「墮系」,不一定是「佛系」!
    還有佛系歌手、佛系好友、佛系學生、佛系創業、佛系員工、佛系遊戲、佛系考研、佛繫戀愛..這一群體的特徵是這樣的:無欲無求,無悲無喜,不爭不搶,善哉善哉。有也可以,沒有也行,看淡一切。無可無不可的 「佛系」一夜風行,其實是擊中了現代社會的一個痛點:累。
  • 對於一個「佛系」的媽媽來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將會是怎樣的結果?
    昨天中午去吃飯,無意中聽到孩子一位同學的中考成績,瞬間有被驚呆的感覺,400多分的成績,別說公立高中了,就是一些不太好的民辦學校也無法錄取。而孩子的這位同學,曾經考過全班前十,英語成績一直不錯,寫字非常漂亮,說話聲音柔和,給人的感覺很「乖」。也曾跟這位同學的媽媽聊過天,性格看上去很溫柔的那種,說話聲音不大,人也很漂亮,很少看到她著急的那一面。
  • 看了一場直播,我發現了新生代佛系媽媽養娃的底氣
    第一次當媽,好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經歷,經常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耽誤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新手媽媽,真的感到亞歷山大。比如,到睡覺時間孩子不睡,那就是煩躁的開始,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讓孩子按時睡覺。現在呢,出門先安排孩子們玩,等玩累了自然就能睡,等孩子們睡了我們就能愉快的去逛街。聊天、育兒,啥都不耽誤。
  • 佛系育兒為什麼開始流行?背後這些好處,很實在
    不久前,一位寶媽在網上介紹了她帶娃的經歷。這個寶媽在帶娃時比較順從孩子的感覺。比如在到了飯點,如果孩子不想吃東西,她會讓孩子繼續玩耍,但是同時,她會把零食都收起來,直到下一餐吃完飯,孩子才能吃東西。有網友問她:這樣不會餓著孩子嗎?
  • 佛系媽媽和雞血媽媽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教育方式,影響不同
    與之相對的是「佛系媽媽」,當媽兩年以上或至少有兩個娃,各種養娃路上的糟心事都遇到過,並逐漸修煉成:「有也行,沒有也罷,不爭不搶,愛咋咋地」的冷靜、淡定、平和的心態,不管遭遇到何種突發狀況,都可以淡然處之。
  • 「佛系」雖佛,佛而無過
    作者:森思2020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又一代年輕人青澀的高中時光結束了,執筆十載,盛夏一戰,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匆匆又匆匆,還沒來得及回頭就在不經意間接受了成年的洗禮。於是慢慢地,在別人眼裡這種態度好像就成了一種「佛系」。有時候生活得太「進取」會很累,而且這需要非常強大的內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如此,想要達到這個高度還必須有明確的目標。
  • 養了個佛系小孩以後,我崩潰了
    可身邊當了媽的人,都忍不住唉聲嘆氣,如果說學渣孩子是來報恩的,還勉強能接受,那有個佛系小孩,一定是來報仇的。 佛系小孩,因為總在班裡考第23名,所以被稱作23號女生;對於學習,她說,她不想成為英雄,因為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想做鼓掌的人。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追星、佛系男孩、佛系女孩、佛繫戀愛都出來了,讓人看得摸不清頭腦。那麼,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呢?》》》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
  • 碎片時間能快速提高英語水平、佛系英語學習方法
    英聊:能,但是也只能說英語3、我的英語比渣渣輝還渣,聊天不知道怎麼尬聊,那怎麼辦?英聊:提供英語背單詞功能、課程有(基礎高頻詞彙(實際是牛津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單詞,總共一千多個,但是能掌握這一千多個基本平時溝通交流沒問題的),交友常用詞彙、英語四級、英語六級、高考等等),每20個單詞一關,必須通過測試到達90分(但是有BUG,到達80分)才能解鎖當前課程的下一關單詞。
  • 從佛繫到「虎媽」,再回歸佛系|中國媽媽真的太難了
    教育部都說了,開學後,學校還是要從第一頁開始,從頭教起,到時候再學也不遲啊。太年輕了,朋友們!縮影背後,是無數在應試教育和佛系養育的夾縫中掙扎的媽媽們。你身邊有沒有不想被應試教育綁架的媽媽?不想孩子上學前就失去童年,所以不學語數外、不報興趣班、愛怎麼玩怎麼玩……你知道她們的孩子上學後,都怎麼樣了?這裡有位媽媽說:「被錘的都找不到臉在哪兒了!」
  • 原創丨佛系防衛、佛系律師與佛系辯護
    那該怎麼辦?別動手,你最正確的姿勢就是跑。司法機關認為,法治社會,「以暴制暴」不被允許。這簡直就是奇談怪論,跑不就是緊急避險嗎?正當防衛制度設計的初衷就是一定範圍內允許「以暴制暴」。任何「以暴制暴」都不被允許的理念下所謂的正當防衛,我稱之為「佛系」防衛。
  • 佛系男&佛系女說:未來,請不要對我拐彎磨角?
    佛系未來,請不要對我拐彎磨角?BUDDHA 最近「佛系」一詞火遍各大網絡平臺,大家對佛系文化、佛系精神也是眾說紛紜,那麼我們這一代佛系還有未來嗎?過去說學習一種文化就是要學習其優長,我要成為你,可現在學習的意思是我要了解這種文化的觀點,作為我的參考,成為我的一盞燈,我學習的越多,懂得智慧的思考,我的燈就越多,最後這些燈是要照亮我未來的道路。
  • 你不是佛系,是太容易放棄
    來源:貓姐能量圈(tqq1214cat)作者:肖寒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很佛系的人。上學,分數高低無所謂;職場,不爭不搶,別人要我就讓;甚至戀愛對象,別人說想跟他談,我也會說,那你去談吧。我唯一執著的興趣是寫作,看到訓練班就報,總想寫出點什麼名堂來。但報班之後,我依然很佛系。
  • 對佛系教育說:NO
    「佛系」這一詞的興起,是因為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大家在社會中背負著各種壓力需要得到發洩,所以佛系的出現,正好給人找到了放鬆的藉口,於是佛系減肥,佛系賺錢,佛系教育,等等這一些就隨之而來。但是佛系教育真的好嗎?
  • 作為創業者,你是喝茶的「佛系」,還是飲酒的非「佛系」?
    小創君總結了一些,大概有這麼幾個句式:句式一:「佛系」+動詞,如「佛系健身」、「佛系加班」、「佛系購物」……句式二:「佛系」+稱呼,如「佛系媽媽」、「佛系少女」、「佛系追星黨」……句式三:「佛系」+名詞,如「佛繫戀愛」、「佛系婚姻」……
  • 佛系女生裸考清華: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願意努力了?
    而一大批年輕人卻在說,佛系是一種潮流,這個女生很酷。為何會出現如此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年輕人掛在嘴邊的「佛系」又到底是什麼?什麼叫佛系?最近和剛上大學的堂弟聊天,我告誡他一定要注重學習,多參加一些競賽,對將來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很重要,不要躺在宿舍荒廢青春。
  • 都已經小學畢業班,家長還在佛系教育和素質教育中搖擺不定嗎?
    關注這裡的都是為孩子著想、積極向上的家長。 3、有一些公辦初中會公布自己學校的中考升學率,而有些公辦初中並不想公布中考升學率,敢公布的說明他們高於57%而且遠遠高於這個數,而你想想,是誰來拉底了這個平均值,你再回頭看看,你小學對應的公辦初中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是不是你能高枕無憂的理由? 4、好了,就算你說,唉!我們也沒有想去拼什麼高中了,上孩子上個中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