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這幾天,習總參加G20。15日,關於世界經濟形勢,他有個發言,題叫《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
其中有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判斷,也有4個建議,以及中國的信心。
組員李貞發來一篇解讀,其將習總比作「醫生」,診療世界經濟。推薦組員閱讀。請將「就診譯文」和「講話原文」對比來看。
————————
此次出席G20領導人峰會,習總進行了一次「中醫診療」,開出一劑大處方!
看,這篇題為《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的發言稿,有多少關鍵詞是用了醫學術語:「把脈」「良方」「感冒發燒」「身體機理」「病灶」「對症下藥」「氣滯血瘀」……
如何做的「診療」,這副「處方」到底是什麼狀況?現在且聽分解。
主治醫生:習近平。
就診病人:世界經濟。
診斷方法:先是「怎麼看」——精準把脈世界經濟形勢;再是「怎麼辦」——要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就業開出良方。
診斷目標: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就診記錄及翻譯:
譯文1 :明確病因
病人(世界經濟)有舊疾(國際金融危機)在身已7年,但目前身體仍待調養,恢復緩慢。此前有類似病例,但因為救治的失誤,造成過醫療事故。此次,雖然有醫生採取過各種醫療手法,一定程度上起了緩解病情的作用,但是「疾在腠理」,所以要用綜合的治療手段,要有治療的耐心。
原文: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世界經濟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期。回顧上世紀幾次大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各國應對手段的失誤通常使經濟難以復甦。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各國分別採取一些財政貨幣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市場和扭轉頹勢的作用。現在看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複雜程度遠超以往,解決起來需要綜合施策,絕非一日之功。
譯文2 :分析病理
北宋年間的老專家歐陽修在《準詔言事上書》中說過,會治病的醫生,必然要找準病人得病的部位;善於治理弊端的人一定會堵住產生弊病的源頭。這位病人的症狀,根本在於原有的骨架肌肉逐漸衰老,胃動力不足。而且長期用力不均,導致出現走路不平穩的狀況。繼而出現一系列體弱乏力、飲食不振、精神不濟等表面症狀。
原文:
中國古代先賢說:「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究其根本,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所提供的動能已經接近尾聲,傳統經濟體制和發展模式的潛能趨於消退。同時,發展不平衡問題遠未解決,現有經濟治理機制和架構的缺陷逐漸顯現。這些因素導致世界經濟整體動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其表象是增長乏力、失業率上升、債務高企、貿易和投資低迷、實體經濟失速、金融槓桿率居高不下、國際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等一系列問題。
譯文3:對症下藥、開出處方
一是要聯合各大醫生進行會診,群策群力(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因為這位病人的安危涉及到所有人的責任。各位醫生應針對各自情況,使用自己擅長的手段,對病人進行救治,相互配合。有人負責手術,有人負責護理,彼此聽取意見,減少醫療意見的分歧。
二是要敢於用新的治療方法(推動改革創新),為病人的長期健康考慮。可以利用新技術,構建新的骨骼、植入新的肌肉,來為病人提供新的支撐,從根本上解決病人的衰退苦惱。現在醫療技術發展很快,要抓住這個機遇,趕緊完成手術。
三是給病人打通任督二脈,輸送新鮮血液,讓關鍵的心臟部位(貿易和投資),血液流速加快,激發病人自身活力。保證血液流動自由,不能在病人的血管中人為設置障礙。
四是提供給病人可持續的營養輸送,並保證身體各部位都能均衡地獲得充足的養分(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樣才能使身體長久健康。
原文:
第一,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我們應該根據各自國情採取必要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國際市場穩定。主要發達經濟體要努力鞏固和擴大復甦勢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則要努力克服下行風險和壓力,保持和恢復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各方應該特別注意加強彼此政策的溝通和協調,防止負面外溢效應。
第二,推動改革創新,增強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網際網路+、分享經濟、3D列印、智能製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第三,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國際貿易增速連續3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8%。這值得我們高度關注。……重振貿易和投資,讓世界經濟這兩大引擎重新高速轉動起來,是二十國集團工作的另一個重點。要反對保護主義,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為不同國家發展提供充足空間。我們應該確保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對多邊貿易體制形成有益補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礙或藩籬。
第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消除貧困和飢餓,實現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發展,不僅是共同的道義責任,而且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譯文4:醫者聲明
在提出了四大診療建議後,醫生還補充了一段話,可以看做是自我聲明,其主旨意思大概是:
中國有信心在治療世界經濟這位病人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工作量,主動承擔重任。此前,中國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現在及以後,大家仍然可以對中國有所期待。
這份信心,一是表現在有真心幫助病人的決心和行動,不會急功近利,是堅定且有克服困難的準備的(我們的信心,來自於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
二是源於我們已經研究出一套養生良方,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這五大理念。大家能從我對自己身體內部的調理上看見一些成效,所以要相信我的方法也會幫助其他病人解決問題。
總之,聲明表達了一個醫生 的態度:以上醫療意見,可行可靠。同事們趕緊一起行動起來,謹遵醫囑,抓緊救人好嗎?
原文: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
——我們的信心,來自於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我們強調堅持進行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讓中國經濟走得更好更穩更遠。
——我們的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堅強有力的政策引導。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60%,服務業比重超過50%,高技術產業增速明顯快於整體工業,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7%左右增長,其增量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前幾年兩位數增長時還要多。我們已經出臺「十三五」規劃建議……未來5年,中國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所有這些,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也為世界經濟釋放出巨大需求,成為新的增長源。
好啦,以上即是「習大夫」出診記錄全解析,你從中感受到這份濃濃的醫者情懷了麼?
希望這份良方,能早日落實,讓世界人民受益。
發言稿最後一句不用翻譯,也送給耐心讀完的你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