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的正常發情周期為21天,一般產後40天左右可發情。如果不是刻意為之,超過這個時間都叫產後不發情。有很多養殖戶反饋,自家母牛、母羊,產後2、3個月都不發情,要知道空懷時間越長,養殖成本越高,牛1年1胎是最好的。
產後不發情或發情晚,90%以上都是因為產後護理沒做好,導致母畜產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疾病。如,子宮內膜炎、產後敗血症、產後癱瘓等,都是由於養殖戶對胎衣不下、子宮脫出、子宮復舊延遲、子宮黏膜損傷、產後低血鈣等問題處理不及時造成的。
據不完全統計,奶牛產後低血鈣發病率約為3%,經產牛產後24小時發病率最高可達80%以上,其中廣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發病率普遍較高。因此,一定要重視產後護理,把這一步做好了,牛羊才能早發情、早受孕,早1天發情就能多1天的收益。
具體怎麼做?今天就著重介紹產後常見問題的處理辦法。
1、母牛產後不吃草
(1)不吃草,不排便,肚子膨大
這種情況通常是產後真胃移位或扭轉。第一,由於懷孕期間,內臟器官受胎兒影響,可能出現移位,生產後,腹腔空間變大,此時就很容易出現真胃(牛的最後一個胃,真正具有消化功能,同人胃功能一樣)移位或扭轉。第二,產後添加大量精料,這也是最容易造成真胃移位的原因。
先將母牛放倒,順著一個方向翻滾幾次,然後叩擊左側腹部膨大位置,聽是否有鋼管音,如果沒有最好;如果仍有鋼管音,要麼使用潤腸通便,促進胃腸蠕動以及抗菌消炎、補液防休克相關藥品,做保守治療;要麼找獸醫進行手術復位了;要麼建議淘汰。
(2)不吃草,持續高熱,臥地不起
這種情況通常是產後敗血症的表現。由於產後子宮淨化未做好(生產時病菌侵入、助產拉傷、子宮脫出、死胎腐爛)、胎衣不下、產後乳房炎以及其他疾病繼發。
馬上採取輸液療法,以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為主,配合強心補液。抗生素可以選擇林可黴素、磺胺類,中藥抗菌可選擇魚腥草、雙黃連等,退燒如能買到含氟尼辛葡甲胺成分的最好。但是切忌子宮衝洗,這時候子宮衝洗會刺激子宮,可能會加重病情。
(3)不吃草,奶泡腫大,奶水異常
這就是典型的乳房炎,按照乳房炎治療即可,配合使用VCVB、葡萄糖,解毒同時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慾。除奶牛奶羊外,減少青草等多汁飼料投喂。
(4)不吃草,「s」狀躺臥,針刺四肢末端無反應
在之前的文章中專門講過,這就是低血鈣引起的產後癱瘓,可以使用補鈣療法或乳房通風。
不吃草,通常會伴隨出現便秘或腹瀉,在臨床處理時要多觀察其它病症變化,判斷疾病方向,找到原因後對症治療。
2、產後胎衣不下
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和產後子宮收縮無力(飼料營養平衡,缺乏微量元素,如鈣、維生素;或運動不足、胎兒過大、流產早產等導致)、胎盤未成熟(早產)或老化、充血或水腫(生產過程中,子宮異常收縮,導致臍帶血管充血,影響胎盤)、發炎(生產前後患有乳房炎、腹膜炎等細菌感染,會導致胎盤炎症,造成粘粘)等有關。
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超過12小時胎衣還沒排出,就要及時肌注抗生素,並根據其他臨床症狀,如發燒、產道損傷、壞死等情況,增減配藥或改為靜脈輸液。
(2)牛可以每次往子宮裡投1-2g土黴素或四環素,羊可灌注30毫升抗生素溶液,可以起到防止胎衣腐敗,子宮消炎作用。隔一天投1次,連用2-3次,每次投藥之前可以輕拉胎衣看是否脫落。
(3)作為輔助療法,還可以往子宮內投放天花粉蛋白,促進胎盤變性和脫落,加速胎衣排出,胰蛋白酶和高滲鹽水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4)如果發現子宮口已經縮小,可以先肌注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如果想促進子宮收縮,加快排出子宮內已經腐敗的胎衣等,可以注射催產素。
今年秋季東北遭遇多次強颱風,導致大量玉米被風吹到,加上今年雨雪來得早於往年,導致大量玉米黴變。
今年搞自繁自養的朋友特別多,黴變的玉米如果餵了母羊,輕則導致不發情、亂發情、假髮情,還會導致流產、弱胎甚至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