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擊疫情到復工復產,看新基建雲計算的重要性

2020-12-13 中國網

從防疫到復工,阿里雲幾乎出現在兩場戰役的每一個角落。

在抗擊疫情中,阿里雲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用於加速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同時,還將阿里雲的高能運算和計算集群用於病毒、蛋白質結構、基因組計算等等,並且藉助雲平臺輔助進行文獻分析和篩選。

在推進復工復產中,一方面,基於阿里雲的一系列辦公軟體,例如釘釘等也均向企業敞開大門,支持企業遠程協同,幫助他們為進一步的復工復產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對於正在計劃和已經復工復產的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更為關鍵,阿里雲推出了七大復工復產數字應用並免費給企業使用,提供包括健康打卡,出入健康碼、智能排班等等應用,幫助企業對復工做出科學有序的安排,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說,沒有哪項技術像雲計算一樣,在此次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如此廣泛的作用。實際上,不僅僅是現在,當疫情過後,社會生產,人民生活恢復正常之後,雲計算這個新型的基建設施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筆者用一個很通俗的比喻來解釋雲計算的作用。正如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電力一樣,雲計算如今把算力變成一種可以即取即用的資源,每家每戶不再需要自建機房,只需要點擊滑鼠,就好像擰開了水龍頭一樣,雲計算這個「水庫」就會把需要的計算資源輸送過來。而算力正是數字時代的基礎,有了雲計算的支撐,大數據支撐的科學決策、各種算法支撐的人工智慧,智聯網支撐的萬物互聯,以及全面在線才有擁有可能。由此,我們想要迎接數字時代,智慧時代,就必須要基於雲計算技術。 

經此一役,我們更要堅定不移地發展雲計算這個新型基礎設施。不僅是因為它能改變社會生產,促進經濟增長,還因為雲計算可以推動我們加速進入數字時代、智慧時代,提升全社會的效能。

基礎設施具有巨大的外部性,而雲計算同樣也具備這個特點,它能夠帶動許多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從供給端為經濟增長提供動能,避免經濟學中的「滯漲」現象發生。比如,雲計算可以實現無人工廠和智能監控,幫助農業和製造業企業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它能夠將大量傳感器提供的信息進行雲端處理並且快速反饋,進而指導機器進行生產,將勞動力從低級別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單個勞動力生產水平,提升生產效率。

同時,基於雲計算的新基建,還能夠助力政府治理的提質增效。

經濟學中有一個說法為「歷史一定會重演」,它表明歷史數據對於政策制定和實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雲計算能夠對海量的歷史數據進行分級、綜合處理,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機器學習,從而得出更可行的政策建議還可以對政策結果進行推演,及時為政策糾偏。

除此之外,當新基建進入雲時代,萬物互聯,皆可上雲,再結合5G等通訊技術,智慧城市將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

雲計算是實現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的基礎,車輛終端會反饋大量的數據,而雲計算平臺則需要結合道路邊的傳感器數據進行匹配運算,並得出結果指導車輛行駛,高效而準確的運算才能保障無人駕駛的安全。雲計算也是實現饋線自動化的技術條件,只有將各個節點的數據在一個平臺統一統籌處理,才能在電路出現故障時快速排除,這有助於促進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


可以說,此次的抗擊疫情和後續的復工復產,雲計算所發揮的作用僅僅是小試牛刀,不過讓我們初窺到它的美妙,在疫情陰霾全面散去之後,基於雲計算的新型基建將會助力經濟增長和社會智慧化建設,創造一個更智能、更高效、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作者盤和林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相關焦點

  • 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雲論壇成功舉辦
    他在開場時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開始意識到數位化建設的重要性,新基建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熱搜詞。在後疫情時代,積極擁抱開源成為國內科技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共識。在此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動雲計算與開源社區的健康發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舉辦了本次論壇。
  • 從A到I,這首新基建「字母歌」唱響未來智慧生活
    相關閱讀:新基建觀察之B:凡有溯源需求,皆可區塊鏈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區塊鏈(Blockchain)正在逐漸從模型階段走向應用階段。協助疫情防控,目前已有多個區塊鏈應用上線,類型涵蓋了身份管理、信息確認、供應鏈金融、信息採集確認等場景。
  • 華雲數據積極支持新基建建設 用雲計算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華雲數據高級總監張勁受邀參加,並帶來《擁抱新基建 雲計算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題演講。雲計算市場成為數字經濟時代 疫情中崛起的"新基建第一城"新基建的發展以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為導向,以數位化、智能化做支撐,而雲計算是數位化的核心。
  • 河北定興「新基建」跑出加速度:百度雲計算中心項目
    定興「新基建」跑出加速度——在百度雲計算(定興)中心項目工地建設中的百度雲計算(定興)中心項目工地。「在確保安全和照明的情況下,建模、砌築等作業進行到23時;倒運材料等作業則通宵不停。」來自中鐵建設集團北京工程公司的項目部經理劉欣說:「現在是人歇機不歇,我們要千方百計把受疫情影響耽誤的工期搶回來。」
  • 做新基建的「算力底座」,華為進而有為,是新基建的「擺渡人」
    以數位化、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政府決策部署,企業復工復產,還是居民日常生活,都已離不開這些新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新基建的核心在於「新」和「基」兩點:「新」代表了有別於傳統「鐵公基」的數位化方向,而「基」則代表了以5G所代表的新聯接,以及雲與AI代表的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 新基建,是什麼?
    2019年3月,一家央媒報導說,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對此,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就認為,「七大領域」在重要性上並不完全均衡。
  • 戴爾科技Power家族:新基建時代的力量與能量
    對於新基建的理解,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在7月10日的戴爾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基建暨2020新品發布會上表示,「新基建」應該有「四新」:第一,新基建依靠新技術,5G、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是新基建的根本;第二,新基建能夠激發新需求,能夠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第三,新基建需要新人才;第四,新基建需要新的PPP模式,企業、
  • 數字中國 · 雲領未來2020 數字新基建 · 中國雲體系產業年度評選...
    疫情當前,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作為致力於貫徹落實中國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人工智慧國家戰略、「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區塊鏈核心戰略技術的重要支持單位,以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AI、區塊鏈技術作為推動信息技術能力實現按需供給,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將有力的推動網際網路應用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為疫情之下的企業數位化有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 ICT技術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多家科技企業通過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協助政府在疫情防控、城市管理、社會安全、網絡通訊等方面迅速響應,有效管理,展現了科技抗「疫」的硬核實力。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主辦針對信息通信行業ICT新技術在新冠肺炎防控與復工復產中發揮支撐作用的典型案例與解決方案徵集活動已順利結束, ICT企業積極參與、踴躍報名,通過近百個生動案例呈現了ICT新技術、新方案以及新應用在新冠肺炎防控、助力復工復產中為政府、行業、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電信湖北分公司只用3天便完成了黃岡市遠程醫療平臺建設。
  • 專訪青雲QingCloud劉靚 | 疫情下的雲計算產業為數位化進程按下...
    青雲QingCloud市場副總裁劉靚伴隨著疫情爆發,全國上下都投入到抗擊疫情中。眾多科技企業基於自身資源和能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性,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的方方面面。此次疫情涉及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數字科技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手段,比如新冠病毒科研機構需要更多算力,企事業單位需要基於雲計算打造遠程辦公系統,政務雲需要打造疫情防控系統並保障其平穩運行,教育機構需要遠程高並發的教學工作等等,都對雲計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來看,線下服務轉線上的趨勢將保持穩定增長,進一步激發了雲計算市場需求新活力,這對青雲QingCloud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 百度AI發布2020上半年總結 王海峰:新基建是經濟發展新動能
    百度CTO王海峰表示:「新基建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是其關鍵技術支撐。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 「新基建」被寫進最新政府工作報告 基金經理們怎麼看?
    龔濤:目前來看,推進新基建將起到三大作用:一是穩定經濟增長;二是為新產業賦能,對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有帶動作用;三是從需求端看,新基建能夠更好地服務消費升級,帶動相關需求的提升。劉重傑: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多國紛紛升級防控措施,餐飲、旅遊等服務性消費需求在一季度出現了明顯下滑,停工停產、運輸受阻使得全球產業供應鏈受到了一定幹擾。不過,在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辦公、遠程會診、在線教育等需求激增,這有利於提升5G基站、雲計算基礎設施等服務的需求。
  •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基建科技成色十足
    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磨礪的中國正在迎來有序復工復產的熱潮,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呈現出新的蓬勃生機與活力。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做出新的部署,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無疑將為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動力。新型基礎設施即新基建雖然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其所指是明確的。
  • 《抗擊疫情·睿思這麼看》:這篇「重點筆記」,你get到了嗎
    這篇「重點筆記」,你get到了嗎  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  精準施策「劃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當前疫情形勢和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就接下來疫情防控工作和有序復工復產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精準施策再「劃重點」。
  • 金山雲IPO大漲40%,疫情成雲計算分水嶺?
    在BATJ四大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雲計算服務外,有金山雲等獨立雲服務商,以及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玩家基於資源優勢建立的雲。 如今雲計算迎來新一輪劇變,疫情推波助瀾,讓雲計算產業迎來「二次增長」曲線。 1、AI產業化趨勢下,雲計算成雲智能計算。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展會攜手200+領先展商,以超過2萬平方米的展會規模融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雲計算於一體全產業鏈展示,以構建5G時代新基建為己任,聚焦5G及邊緣計算、運維、節能等熱點話題,與業界和用戶一起迎接5G+新時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2020 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 百度、華為、騰訊逆勢擴招 蓄力新基建人才
    大廠們逆勢擴招的背後,是新基建下的人才規劃布局。提早儲備人才 蓄力未來生力軍受疫情影響,今年秋招整體形勢無疑要比去年激烈得多,前有2020年畢業受疫情影響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後有因疫情選擇回國求職的留學生,本該「獨享」2021秋招的應屆畢業生求職之路可謂難上加難。
  • 全國兩會「風向標」:新基建、5G、中小企業、信息消費等成科技大咖...
    今年伊始,中國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事件,從政府、企業到個人均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人工智慧發展一定要以解決社會剛需為出發點,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更凸顯了其緊迫性與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稱,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人工智慧在基層醫療、教育教學、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凸顯特殊價值。在劉慶峰看來,人工智慧已從概念階段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此次疫情讓教育、醫療等「新基建」方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 擴大新基建投資 推進位造業「強鏈工程」
    劉銘恩表示,接下來將摸底產業鏈情況,推進位造業「強鏈工程」,同時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5G建設和推廣應用,推進工業園區信息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優化布局數據中心等雲計算基礎設施,著力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