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仙境之路
常德桃花源是《辭海》《詞源》中注釋的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地,始建於晉,初興於唐,鼎盛於宋;是我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與峨眉、武當、南嶽齊名,有第35洞天、第46福地的美譽。千百年來,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遊、蘇軾等都在此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文和墨跡。
桃仙嶺桃花
桃花源旅遊區是國務院唯一備案認可以「桃花源」為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天然氧吧、湖南省省級旅遊度假區、湖南十大文旅地標等多項榮譽,以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享譽全國,馳名中外,是常德文化旅遊的金字招牌和湖南文化旅遊的靚麗名片。1998年在第五屆國際黃金旅遊線路格萊梅獎評選大會上,長沙——桃花源——張家界旅遊線路獲目的地開發特別獎,成為當時我國唯一獲獎的黃金旅遊路線。中國桃花源與北京故宮、西藏布達拉宮、敦煌莫高窟等共同榮膺2018中國旅遊影響力十大文化景區。
水府閣秋色
2020年12月29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了最新一批國家級5A景區名單,全國20個省份的21家旅遊景區完成了「5A」的評定。常德桃花源旅遊區成為湖南省唯一上榜的旅遊景區。加上此前剛晉升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柳葉湖,常德成為除省會長沙外,第二個既有5A級旅遊景區又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市州。
魅力秦溪
桃花源以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歷史傳說之奇、詩文碑刻之豐、古鎮民居之秀,實至名歸。
二十載磨一劍,圓夢在今朝。這份榮耀,讓620萬常德人民歡呼雀躍;這份殊榮,更凝聚著桃花源黨工委、管委會、常德市委、市政府和省、國家旅遊局等各級領導、專家的關心支持與指導幫助。
每一個前行的足跡都是篳路藍縷、披瀝數載後的羽化蝶變從4A到5A桃花源又走過了多長的路呢?
▲《辭海》《辭源》中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常德桃花源
從4A到5A,常德桃花源百裡挑一
從4A到5A,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變化,而是一場攻堅克難的突圍之戰。
目前,我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總數達281家,佔全國2萬多家景區的1.4%,市場份額卻佔到了40%。鑑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限的數量和龐大的市場份額,每一個入選者都是優中選優。
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難度大、門檻高、環節多。需歷經嚴苛的先決條件、繁雜的資料審核、景觀質量評價、現場檢查4道關,由旅遊界的專家、學者對其旅遊交通、遊覽服務、旅遊安全、衛生與環境、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審。
文化和旅遊部每年的5A級旅遊景區評選,原則上每省推薦一家創建單位。湖南4A級景區上百家,常德桃花源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今年唯一創建單位參與全國評選可謂百裡挑一。
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創建單位通過景觀質量評價後,應當經過1年以上的創建提升。一般而言,少則3年,多則5年以上。常德桃花源旅遊區2019年11月通過景觀質量評審被列入全國5A景區創建預備名錄,2020年12月正式創建成功,實屬不易。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
自2001年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開始,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就被提上桃花源工作日程。特別是2011年以來,常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桃花源旅遊發展,將桃花源上收市管,成立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投資近百億元實施三年閉關改造,圍繞桃花源的「源、形、魂、境、表、氣」,聚力「6+1」項目,重點打造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桃花源古鎮6大板塊和1臺大型實景演出,面積從2平方公裡擴展到20平方公裡。
2020年,常德市委、政府更是把「力爭桃花源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寫進《2020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將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作為重中之重。3月20日,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成立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指揮部,下設創5A辦公室和綜合協調、提質改造、創建宣傳、環境整治、安保維穩五個工作組,掛圖作戰,對標對表,全面推進創建工作。聘請5A創建指導機構,制訂創建工作方案,將有關創建指標、創建任務分解下發給各有關單位。
為推動5A創建,常德市委、市政府將創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調度,靠前指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多次赴桃花源調研,率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協調解決景區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並強調桃花源是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把景區打造好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要堅定目標與信心,舞好舞活桃花源文化旅遊產業龍頭,全力唱響桃花源這塊文化旅遊品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鄒文輝多次深入桃花源調研,率隊前往湖南省文化和旅旅廳,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座談交流,對接常德文旅產業發展和桃花源創建5A級旅遊景區工作。
道教勝地
守得雲開見日明
勠力同心,二十年鐵杵磨成針
走進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班子班子成員的辦公室,迎面牆上都有一張《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指揮部組織架構圖》和《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重點工作進度表》,28大創建重點工作的主要職責、工作進度安排、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一目了然。走進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各部門的辦公室,每個工作人員的案頭都有一本《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與管理手冊》,創建方案、創建知識一百問、旅遊設施與服務質量評分細則、提質項目一覽表全在裡面,114項提質改造任務責任到單位到人。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現場勘察提質整改情況
5A創建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桃花源旅遊管理區上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嚴格對標對表,堅持立說立行,全面開展創建提升的攻堅戰。
從全面提升核心景區景觀品質入手。2016年1月啟動景區閉園提質工程,修復桃川萬壽宮、水府閣等10多處文物古建築,在核心景區內大量增植桃樹,改良秦溪等景區內部水系,打造「十裡桃花夾岸」、燈光嘉年華等精品景觀,開發全國首臺河流劇場節目《桃花源記》、建成時光隧道、大型綜藝館等一批新景觀,植入民俗演出、古鎮古村等文化元素,構建了以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桃花源古鎮、五柳湖暨五柳小鎮、山水實景演藝、桃川萬壽宮、桃林博覽園9大景區為支撐的核心景區遊覽體系。
逐步完善和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桃花源高速互通口和桃花大道等16條景區外部道路,修復或新建200多條核心景區內部遊道。完成智慧旅遊、遊客中心、旅遊停車場、旅遊公廁、休憩驛站、汙水處理廠、公共信息導向、標識標牌、消防防火等100多個配套設施項目。目前,有廁位300多個、車位2000多個、休息座位1000多個、接待餐位近20000個、接待床位近5000個。全面實施核心景區綠化、亮化、花化,美化景區內外房屋1000餘棟,遷出橫貫景區的老319國道和高壓電網。
▲千古文章實景再現,《桃花源記》山水實景演出一票難求
2020年又嚴格對標創建細則,整理三大類共114項提質改造任務並全部完成,建成擂茶文化體驗館、桃花源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文化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旅遊業態,對《桃花源記》山水實景演出改造升級,並創下了一晚6場的國內同類演出最高場次紀錄。
在景區管理方面,組建92人的旅遊警察隊伍,負責景區交通管理、應急組建旅遊工商隊伍,負責景區食品安全、經營秩序管理;組建旅遊法庭,專門處理旅遊投訴、糾紛等;設置景區管理局、文管所、國有林場等職能部門;借力錦繡中華先進經驗開展服務標準化建設,組建安保、保潔、森林防火、醫療等10多支專業隊伍;建立遊客投訴登記處理、應急處理等211項景區管理制度;依託智慧旅遊系統開展電子檢票、景區APP等智慧化服務。
▲旅遊警察為桃花源保駕護航
在景區經營方面,以「世外桃源、度假聖地」為主題,在廣州、成都等重點通航城市舉辦推介專場;成立長沙、張家界2個營銷中心;組織「萬人穿越桃花源」等多場營銷活動,活動期間遊客人次數屢創新高。2019年春節前3天全區接待遊客逾20萬人次,3月8日創造全區日接待旅遊人次15萬的歷史新記錄,3月15日「萬人共舞桃花源活動」創造大世界基尼斯記錄,2019年全年遊客接待量突破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
▲遊客中心停車場車水馬龍
全域全鏈發展產業,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積極對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大力發展餐飲住宿、文創商品、研學旅遊、鄉村旅居、養生養老等關聯產業,產業鏈條、覆蓋面不斷延伸。景區及其周邊現有各類餐飲企業(店)近500家,餐位近40000個,各類酒店、客棧、民宿近300家,床位近5000張,研發旅遊文創商品100多種,開發千畝荷塘、果桃採摘等鄉村旅遊基地10個。
▲擂茶產業造福一方
「對於一個旅遊管理區來說,發展旅遊是『一號工程』、是民生之本、是產業之基。桃花源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桃花源人心心念念的夢想所在,是常德全市人民的期盼所在,是對全球華人心靈故鄉的高度褒獎,這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伍彩霞如是說。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頭。從2001到2020,二十年鐵杵磨成針。乘著5A創建的東風,一個美得有形態、有質感、有韻味、有溫度的桃花源將會徵途如虹、前程似錦!
◆ 來源:綜合桃花源景區 航拍:桃師數碼 常德維度整理編輯
◆ 本號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柳葉湖冬捕,120斤青魚王登場!
新年將有新氣象:解讀常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
.
.
.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